中文字幕无码日韩视频无码三区

一種通過表面結構增強的混凝土柱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0223979閱讀:526來源:國知局
一種通過表面結構增強的混凝土柱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建筑工程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通過表面結構增強的混凝土柱。
【背景技術】
[0002]鋼筋混凝土柱作為基本的承重抗彎構件,廣泛應用于建筑結構的各個方面。隨著時間的推移和環境的侵蝕,早期的鋼筋混凝土柱則會出現裂縫、銹蝕以及表層脫落等問題。
[0003]特別是一些化學制品工廠內的鋼筋混凝土柱,由于長期受到生產用的酸堿等氣體的侵蝕,鋼筋混凝土柱的保護層會發生部分脫落,柱內的鋼筋也有銹蝕的情況,從而鋼筋的截面面積減少。這些情況的發生會導致鋼筋混凝土柱的承載能力下降,達不到設計要求,同時也存在安全隱患。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解決目前的鋼筋混凝土柱易受環境侵蝕,導致承重、抗彎抗震能力減弱的問題。
[0005]為實現本實用新型目的而采用的技術方案是這樣的,一種通過表面結構增強的混凝土柱,這個混凝土柱從內到外依次是鋼筋混凝土柱、碳纖維布層1、碳纖維布層Π和水泥砂漿層。
[0006]所述碳纖維布層I包括若干條碳纖維布,其中每條碳纖維布沿縱向粘貼在鋼筋混凝土柱的外表面,這些碳纖維布共同組成包裹在鋼筋混凝土柱四周的碳纖維布層I。所述碳纖維布層I的厚度為單條碳纖維布的厚度。所述碳纖維布層I與鋼筋混凝土柱之間具有一層浸潤樹脂,這層浸潤樹脂的厚度為1.2?1.8_。
[0007]所述碳纖維布層Π包裹在碳纖維布層I的外表面。所述碳纖維布層Π包括若干條碳纖維布,其中每條碳纖維布沿橫向粘貼在碳纖維布層I的外表面,這些碳纖維布共同組成包裹在碳纖維布層I四周的碳纖維布層Π。所述碳纖維布層Π的厚度為單條碳纖維布的厚度。所述碳纖維布層Π與碳纖維布層I之間具有一層浸潤樹脂,這層浸潤樹脂的厚度為1.2?1.8mmο
[0008]所述碳纖維布層Π的外表面包裹著水泥砂漿混合物,這些水泥砂漿混合物形成水泥砂漿層。所述水泥砂漿層的厚度為10?20mm。
[0009]進一步,所述鋼筋混凝土柱為圓柱、方柱或異型柱體。
[0010]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0011]1、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只需在常規的混凝土柱外圍包裹碳纖維布之后鋪設面層即可,同時不會增加太多柱體的重量;
[0012]2、本實用新型的碳纖維布分別沿混凝土柱的軸線縱向和橫向包裹,充分發揮了碳纖維布的高強高效、耐腐蝕的特性,保證了混凝土柱的承載以及抗彎能力,同時也防止混凝土柱不受環境侵蝕。
[0013]3、本實用新型為化工廠或者其他環境惡劣的工廠提供了一種合適的建筑結構,減少了后期的維修費用和時間,不耽誤廠房的正常生產。
【附圖說明】
[0014]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混凝土柱的結構示意圖;
[0015]圖2為圖1中A-A截面示意圖;
[0016]圖3為圖1中B-B截面示意圖。
[0017]圖中:鋼筋混凝土柱1、碳纖維布層12、碳纖維布層Π3、水泥砂漿層4。
【具體實施方式】
[0018]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但不應該理解為本實用新型上述主題范圍僅限于下述實施例。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上述技術思想的情況下,根據本領域普通技術知識和慣用手段,做出各種替換和變更,均應包括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內。
[0019]參見圖1至圖3,一種通過表面結構增強的混凝土柱,這個混凝土柱從內到外依次是鋼筋混凝土柱1、碳纖維布層12、碳纖維布層Π 3和水泥砂漿層4。所述碳纖維布層12和碳纖維布層Π 3僅代表兩層包裹方向不同的碳纖維布,它們的材料為同種碳纖維布,有
0.111mm和0.167mm兩種厚度可供選擇。
[0020]所述碳纖維布層12包括若干條碳纖維布,其中每條碳纖維布沿縱向粘貼在鋼筋混凝土柱1的外表面,以提高鋼筋混凝土柱1的抗彎強度,這些碳纖維布共同組成包裹在鋼筋混凝土柱1四周的碳纖維布層12。具體地如圖3所示,本實施例中鋼筋混凝土柱1為方柱,所述碳纖維布層12中的每條碳纖維布是豎直方向拉伸展開,貼在鋼筋混凝土柱1的四個側面(碳纖維布層12中的碳纖維布除搭接位置外,不重疊粘貼);當這四個側面貼滿了碳纖維布則形成了碳纖維布層12。
[0021]所述碳纖維布層12的厚度即為單條碳纖維布的厚度。所述碳纖維布層12與鋼筋混凝土柱1之間具有一層浸潤樹脂,這層浸潤樹脂的厚度在1.5mm左右較為適宜,其作用是讓碳纖維布與鋼筋混凝土柱1之間粘貼緊密。
[0022]所述碳纖維布層Π3包裹在碳纖維布層12的外表面。所述碳纖維布層Π 3包括若干條碳纖維布,其中每條碳纖維布沿橫向(環繞)粘貼在碳纖維布層12的外表面,以增強鋼筋混凝土柱1的抗壓強度、延性及抗震性能,這些碳纖維布共同組成包裹在碳纖維布層12四周的碳纖維布層Π 3。具體如圖2所示,所述碳纖維布層Π 3中的每條碳纖維布是環繞在鋼筋混凝土柱1的四周(同樣除搭接位置外,不重疊粘貼)。在受力時,所述碳纖維布層Π 3的受力方向與碳纖維布層12的受力方向是相互垂直的。
[0023]所述碳纖維布層Π3的厚度為單條碳纖維布的厚度。所述碳纖維布層Π 3與碳纖維布層12之間具有一層浸潤樹脂,這層浸潤樹脂的厚度在1.5mm左右較為適宜,其作用是讓兩層碳纖維布之間粘貼緊密。
[0024]所述碳纖維布層Π3的外表面包裹著水泥砂漿混合物,這些水泥砂漿混合物形成水泥砂楽層4 ο所述水泥砂楽層4的厚度為15mm左右。
[0025]上述碳纖維布層12和碳纖維布層Π 3在粘貼時要求平整、順直,不得有波紋和皺折,并且內部不得有氣泡,確保碳纖維布緊貼。所述碳纖維布層Π 3的外表面涂有一層基底樹脂,便于與水泥砂漿緊密貼合。在所述水泥砂漿層4的外表面可根據需要涂刷其他裝飾材料。
[0026]需要說明的是,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通過表面結構增強的混凝土柱在制造過程中粘貼完碳纖維布層12和碳纖維布層Π 3后,在碳纖維布層Π 3的外表面還涂有一層粘接劑,用于覆蓋塑料薄膜,之后在用木模板壓緊碳纖維布進行養護。至少要等到八個小時后才去除塑料薄膜,之后才涂抹基底樹脂,制作水泥砂漿層4。
【主權項】
1.一種通過表面結構增強的混凝土柱,其特征在于:這個混凝土柱從內到外依次是鋼筋混凝土柱(1)、碳纖維布層1(2)、碳纖維布層Π (3)和水泥砂漿層(4); 所述碳纖維布層1(2)包括若干條碳纖維布,其中每條碳纖維布沿縱向粘貼在鋼筋混凝土柱(1)的外表面,這些碳纖維布共同組成包裹在鋼筋混凝土柱(1)四周的碳纖維布層I(2);所述碳纖維布層1(2)的厚度為單條碳纖維布的厚度;所述碳纖維布層1(2)與鋼筋混凝土柱(1)之間具有一層浸潤樹脂,這層浸潤樹脂的厚度為1.2?1.8mm; 所述碳纖維布層Π (3)包裹在碳纖維布層I (2)的外表面;所述碳纖維布層Π (3)包括若干條碳纖維布,其中每條碳纖維布沿橫向粘貼在碳纖維布層1(2)的外表面,這些碳纖維布共同組成包裹在碳纖維布層1(2)四周的碳纖維布層Π (3);所述碳纖維布層Π (3)的厚度為單條碳纖維布的厚度;所述碳纖維布層Π (3)與碳纖維布層1(2)之間具有一層浸潤樹脂,這層浸潤樹脂的厚度為1.2?1.8mm; 所述碳纖維布層Π (3)的外表面包裹著水泥砂漿混合物,這些水泥砂漿混合物形成水泥砂楽層(4);所述水泥砂楽層(4)的厚度為10?20mm。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通過表面結構增強的混凝土柱,其特征在于:所述鋼筋混凝土柱(1)為圓柱、方柱或異型柱體。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通過表面結構增強的混凝土柱,這個混凝土柱從內到外依次是鋼筋混凝土柱、碳纖維布層Ⅰ、碳纖維布層Ⅱ和水泥砂漿層;所述碳纖維布層Ⅰ中的每條碳纖維布沿鋼筋混凝土柱的軸線縱向粘貼;所述碳纖維布層Ⅱ中的每條碳纖維布沿橫向粘貼在碳纖維布層Ⅰ的外表面。這種通過表面結構增強的混凝土柱可以提高原來的鋼筋混凝土柱的承載力和延展性,而且耐腐蝕性以及耐久性良好,同時并未增加柱體的自重和體積,廣泛使用于各類房屋建筑以及環境較差的廠房內。
【IPC分類】B32B1/08, B32B5/02, E04C3/34
【公開號】CN205134741
【申請號】CN201520910098
【發明人】劉光云
【申請人】重慶大學
【公開日】2016年4月6日
【申請日】2015年11月16日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