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海拔地區110kV雙回路新型蝶形鉆越塔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輸電線路設備領域,具體地,涉及一種高海拔地區IlOkV雙回路新型蝶形鉆越塔。
【背景技術】
[0002]隨著我國西部大開發的進展,我國西部高海拔地區的輸送電電網建設取得很大的發展,不同電壓等級之間或同電壓等級之間必然會有很多地方交叉,尤其是IlOkV輸電線路應用的普遍性,將會出現IlOkV輸電線路鉆越110kV、220kV和500kV等輸電線路。
[0003]目前,新建IlOkV輸電線路大都以同塔雙回路為主,其桿塔結構主要采用傘型或鼓型結構形式。傘型或鼓型桿塔結構設置有四層橫擔,包括由上而下的地線橫擔、上導線橫擔、中導線橫擔、下導線橫擔。由于這種垂直排列導地線布置形式,其桿塔結構塔頭較高,鉆越輸電線路時往往非常困難。因此、通常采用I1kV輸電線路繞行、雙回局部變單回或原線路升塔改造等措施,造成線路技術方案復雜,施工難度大,投資成本高、運行維修部方便,甚至需要停電施工等。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針對上述問題,提出一種高海拔地區IlOkV雙回路新型蝶形鉆越塔,以實現場地適用廣泛,桿塔結構高度低、安裝施工簡單,檢修維護方便,結構安全性好的優點。
[0005]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0006]一種高海拔地區IlOkV雙回路新型蝶形鉆越塔,包括塔身,以及自上而下與塔身連接的地線橫擔、上導線橫擔和中下導線橫擔,所述地線橫擔、上導線橫擔和中下導線橫擔沿塔身豎向中軸線對稱分布,所述地線橫擔的兩端設置地線掛點,且所述地線橫擔上地線掛點處設置上導線跳線用雙角鋼,所述上導線橫擔的兩端設置上導線掛點,所述中下導線橫擔的兩端設置中相導線掛點,在下導線橫擔上端點和塔身之間設置下相導線掛點,且在中相導線掛點處設置中導線跳線用雙角鋼,在下相導線掛點處設置下導線跳線用雙角鋼,所述上導線掛點、中相導線掛點和下相導線掛點成三角形分布。
[0007]優選的,所述地線橫擔和上導線橫擔采用共面疊合結構,且地線橫擔和上導線橫擔為一體結構。
[0008]優選的,所述中相導線掛點與塔身豎向中軸線的間距為3500mm,所述下相導線掛點與中相導線掛點的間距為4300mm,所述上導線掛點與塔身豎向中軸線的間距為4300mm,所述地線掛點與塔身豎向中軸線的間距為6800 mm。
[0009]優選的,所述下相導線掛點與塔身底部的垂直間距為12m,所述下相導線掛點與上導線掛點的垂直間距為3.Sm,所述上導線掛點與地線掛點的垂直間距為2.3m。
[0010]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1]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采用三相導線三角形排列新型蝶形的塔式結構,通過有效降低桿塔掛點結構高度,從而減低的地線、導線高度,實現輸電線路在滿足高壓線路電氣安全間隙要求下具有良好的鉆越性能。具有場地適用廣泛,桿塔結構高度低、安裝施工簡單,檢修維護方便,結構安全性好的優點。
[0012]下面通過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做進一步的詳細描述。
【附圖說明】
[0013]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的高海拔地區IlOkV雙回路新型蝶形鉆越塔的結構示意圖;
[0014]圖2為圖1所示的高海拔地區IlOkV雙回路新型蝶形鉆越塔的側視結構示意圖;
[0015]圖3為圖1所示的高海拔地區IlOkV雙回路新型蝶形鉆越塔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0016]結合附圖,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附圖標記如下:
[0017]1:地線掛點;2:上導線掛點;3中相導線掛點;4:下相導線掛點;6:塔身;7:地線橫擔;8:上導線橫擔;9:中下導線橫擔;10:地線;11:上導線;12:中下導線;13:跳線絕緣子串;14:導線絕緣子串;15:跳線;16:下導線;17:中導線;18:上導線跳線用雙角鋼;19:下導線跳線用雙角鋼;20:中導線跳線用雙角鋼。
【具體實施方式】
[0018]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進行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優選實施例僅用于說明和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0019]如圖1、圖2和圖3所示,一種高海拔地區IlOkV雙回路新型蝶形鉆越塔,包括塔身6,以及自上而下與塔身6連接的地線橫擔7、上導線橫擔8和中下導線橫擔9,地線橫擔6、上導線橫擔7和中下導線橫擔9沿塔身豎向中軸線對稱分布,地線橫擔7的兩端設置地線掛點1,且地線橫擔上地線掛點處設置上導線跳線用雙角鋼18,上導線橫擔8的兩端設置上導線掛點2,中下導線橫擔9的兩端設置中相導線掛點3,在下導線橫擔上端點和塔身之間設置下相導線掛點4,且在中相導線掛點3處設置中導線跳線用雙角鋼20,在下相導線掛點4處設置下導線跳線用雙角鋼19,上導線掛點2、中相導線掛點3和下相導線掛點4成三角形分布。圖1中的虛線即為豎向中軸線。
[0020]地線橫擔7、上導線橫擔8和中下導線橫擔9為由角鋼組成的塔身桁架結構。塔身隔面采用矩形或正方形形式,塔身自上而下布置地線橫擔7、上導線橫擔8和中下導線橫擔9。
[0021]本技術方案的鉆越塔根據高海拔地區導線對地距離要求規劃最小呼高12m,輸電線路三相導線采用三角形排列,有效降低桿塔結構高度。地線橫擔與上導線橫擔采用疊合布置,共同連接塔身結構,有效降低地線架高度。
[0022]本技術方案的鉆越塔跳線采用懸垂跳線串形式,其上導線跳線串掛點位于地線橫擔上設置的上導線跳線用雙角鋼上,有效保證跳線間隙對桿塔結構的電氣間距。中相導線掛點位置及下相導線掛點位置直接設置跳線掛點用雙角鋼。
[0023]其中,地線橫擔7和上導線橫擔8采用共面疊合結構,且地線橫擔7和上導線橫擔8為一體結構。
[0024]中相導線掛點3與塔身豎向中軸線的間距為3500mm,下相導線掛點4與中相導線掛點的間距為4300mm,上導線掛點2與塔身豎向中軸線的間距為4300mm,地線掛點I與塔身豎向中軸線的間距為6800 mm。
[0025]下相導線掛點4與塔身底部的垂直間距為12m,下相導線掛點4與上導線掛點2的垂直間距為3.Sm,上導線掛點2與地線掛點I的垂直間距為2.3m。
[0026]鉆越塔地線橫擔7與上導線橫擔8采用疊合布置,共同連接塔身6結構,有效降低地線架高度,橫擔地線橫擔7與上導線橫擔8共面設計,減少結構剖口焊后火曲,使結構受力更簡潔合理。
[0027]中相導線掛點4位置S4根據跳線間隙圓確定為3500mm ;下相導線掛點3位置S3根據導線相間距離確定為4300mm ;上導線掛點2的位置S3根據跳線間隙圓和地線對上導線有效的保護范圍確定為4300mm ;地線掛點I位置SI根據地線10對下導線16的-10°保護角確定為6800 mm。
[0028]鉆越塔根據高海拔地區輸電線路導線的最小對地距離設計最小呼高Hl為12m ;導線垂直相間距離H2為3.Sm,地線對上導線的有效保護距離設計地線架高度H3為2.3m。
[0029]本技術方案根據高海拔地區規劃設計,適用于1500m~2500m海拔地區,可根據塔位的現場條件設計全方位塔腿,具有場地適用廣泛,桿塔結構高度低、安裝施工簡單,檢修維護方便,結構安全性好等優點。
[0030]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盡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主權項】
1.一種高海拔地區IlOkV雙回路新型蝶形鉆越塔,其特征在于,包括塔身,以及自上而下與塔身連接的地線橫擔、上導線橫擔和中下導線橫擔,所述地線橫擔、上導線橫擔和中下導線橫擔沿塔身豎向中軸線對稱分布,所述地線橫擔的兩端設置地線掛點,且所述地線橫擔上地線掛點處設置上導線跳線用雙角鋼,所述上導線橫擔的兩端設置上導線掛點,所述中下導線橫擔的兩端設置中相導線掛點,在下導線橫擔上端點和塔身之間設置下相導線掛點,且在中相導線掛點處設置中導線跳線用雙角鋼,在下相導線掛點處設置下導線跳線用雙角鋼,所述上導線掛點、中相導線掛點和下相導線掛點成三角形分布。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海拔地區IlOkV雙回路新型蝶形鉆越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地線橫擔和上導線橫擔采用共面疊合結構,且地線橫擔和上導線橫擔為一體結構。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海拔地區IlOkV雙回路新型蝶形鉆越塔,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相導線掛點與塔身豎向中軸線的間距為3500mm,所述下相導線掛點與中相導線掛點的間距為4300mm,所述上導線掛點與塔身豎向中軸線的間距為4300mm,所述地線掛點與塔身豎向中軸線的間距為6800 mm。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海拔地區IlOkV雙回路新型蝶形鉆越塔,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相導線掛點與塔身底部的垂直間距為12m,所述下相導線掛點與上導線掛點的垂直間距為3.Sm,所述上導線掛點與地線掛點的垂直間距為2.3m。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高海拔地區110kV雙回路新型蝶形鉆越塔,包括塔身,以及自上而下與塔身連接的地線橫擔、上導線橫擔和中下導線橫擔,地線橫擔、上導線橫擔和中下導線橫擔沿塔身豎向中軸線對稱分布,地線橫擔的兩端設置地線掛點,且地線橫擔上地線掛點處設置上導線跳線用雙角鋼,上導線橫擔的兩端設置上導線掛點,中下導線橫擔的兩端設置中相導線掛點,在下導線橫擔上端點和塔身之間設置下相導線掛點,且在中相導線掛點處設置中導線跳線用雙角鋼,在下相導線掛點處設置下導線跳線用雙角鋼,所述上導線掛點、中相導線掛點和下相導線掛點成三角形分布。具有場地適用廣泛,桿塔結構高度低、安裝施工簡單,檢修維護方便,結構安全性好的優點。
【IPC分類】E04H12/10, E04H12/24, E04H12/00, H02G7/20
【公開號】CN204691370
【申請號】CN201520209954
【發明人】施文江, 金世王, 李曉勇, 陳慶勝, 詹偉, 吳桂峰, 張中, 張岳, 劉學東, 林永, 丁國鵬, 馬亮, 徐欣, 曹杉, 郭芳, 李鋼梁, 林銀河
【申請人】國家電網公司, 國網甘肅省電力公司, 國網甘肅省電力公司經濟技術研究院, 福建永福工程顧問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5年10月7日
【申請日】2015年4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