型鋼混凝土結構施工平臺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新型型鋼混凝土結構施工平臺,尤其適用于型鋼混凝土柱+鋼梁+壓型鋼板組合結構的超高層建筑施工。
【背景技術】
[0002]目前,超高層結構的外防護架常采用附著式升降腳手架,雖能滿足安全防護的要求,但存在幾個缺陷:一、架體高度覆蓋4.5個樓層,且沿結構周邊全覆蓋,所需材料較多,成本較高,且整體重量大,對提升系統的功率要求較大。二、混凝土結構的柱正面模板和側面模板需人工或塔吊進行轉運,費時費力,施工效率低。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制造材料少、重量輕、便于施工的型鋼混凝土結構施工平臺。
[0004]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型鋼混凝土結構施工平臺,其特征在于:包括架體
(1)和附墻支座(9),其中架體(I)的高度為2.5個標準層層高,該架體由標準腳手架單元
(2)組合而成,且架體(I)的內側固設有豎直導軌(3),該豎直導軌采用鋼管;所述架體(I)上左右并排焊接有兩根水平設置的柱正面模板導軌(4),該柱正面模板導軌采用H型鋼,而兩根柱正面模板導軌(4)的內端均懸空,該懸空端的頂面焊接有筋板(5),且筋板與一根第一鋼絲繩(6)的下端固定,該第一鋼絲繩的上端與所述架體(I)固定;每根所述柱正面模板導軌(4)上均滑動配合有滑輪(7),該滑輪可沿著柱正面模板導軌(4)向內或外滑動,而滑輪(7)與第二鋼絲繩(8)上端固定,且第二鋼絲繩(8)下端可與柱正面模板(ZM)固定;
[0005]所述附墻支座(9)包括槽鋼挑梁(10)和連接架(16),其中:所述槽鋼挑梁(10)由槽鋼(1a)和連接鋼板(1b)構成,其中兩根槽鋼(1a)左右并排,這兩根槽鋼的兩個端頭均分別與對應端的連接鋼板(1b)焊接固定;所述槽鋼挑梁(10)墊在第一墊塊(11)和第二墊塊(12)上面,這兩個墊塊內外并排設置,且這兩個墊塊可分別支撐在對應的結構鋼梁(G)頂面上;所述槽鋼挑梁(10)的兩根槽鋼(1a)之間設有至少兩根高強螺桿(13),這些高強螺桿內外并排設置,而各個高強螺桿(13)的下端可與對應結構鋼梁(G)頂面上的預埋螺母(M)螺紋連接,且各個高強螺桿(13)的上端分別依次套裝有鋼墊片(14)和雙螺母
(15),其中雙螺母(15)將鋼墊片(14)壓緊在兩根槽鋼(1a)頂面上;
[0006]所述連接架(16)焊接在槽鋼挑梁(10)外端,該連接架外端的頂面左右并排有兩個抱箍(17),這兩個抱箍的軸心線垂直于所述槽鋼挑梁(10)頂面,且兩根抱箍(17)箍緊在對應的所述豎直導軌(3)外面。
[0007]在上述結構中,本發明的架體通過附墻支座(9)支撐在結構鋼梁(G)上,進而承力在型鋼柱上。對于每根型鋼柱,相應設置一個本發明,且本施工平臺可在提升系統的提升下向上移動。需要提升時,先松開抱箍(17),待架體被提升到合適的高度后,再將抱箍(17)箍緊在豎直導軌(3)外面,從而防止本發明下墜。由于本發明架體(I)的高度為2.5個標準層層高,這樣就比傳統的4.5個標準層層高矮,又由于架體(I)的寬度對應每根型鋼柱的寬度,這樣就大幅減少了本發明的材料用量,從而大幅降低本發明的重量,這樣不僅能降低制造成本,而且能夠降低提升系統的功率。
[0008]施工時,施工人員站在標準腳手架單元⑵的跳板上,并可向內推動柱正面模板(ZM),該柱正面模板(ZM)、側面模板(CM)可通過對拉螺桿拉緊,從而進行后續施工。完成施工后,將側面模板(CM)放在標準腳手架單元(2)的跳板上,而柱正面模板(ZM)則可在第二鋼絲繩⑶的作用下向外擺動,從而可以使柱正面模板(ZM)和側面模板(CM) —起跟隨本發明向上提升,這樣就不用像以前那樣再采用塔吊或人工轉運的方式來轉運柱正面模板和側面模板,從而便于施工,大幅提高施工效率。另外,下面一個標準腳手架單元(2)上的施工人員支模板和澆鑄混凝土的同時,上面一個標準腳手架單元(2)上的施工人員可以綁扎鋼筋,這樣也能提高施工效率。
[0009]作為優化設計,所述第一墊塊(11)包括上矩形框(Ila)和側面鋼板(Ild),其中上矩形框(Ila)和下矩形框(Ilb)上下并排設置,這兩個矩形框的每個框條均為槽鋼,且這兩個矩形框通過四根豎直的鋼管(Ilc)相連;所述側面鋼板(Ild)數目為兩塊,這兩塊側面鋼板相互垂直并相連,且兩塊側面鋼板(Ild)的上下部分別與上、下矩形框(IlaUlb)的對應框條焊接固定。
[0010]作為優選,所述第二墊塊(12)包括下槽鋼組件、上槽鋼組件和側面連接鋼板(12d),其中:所述下槽鋼組件由槽鋼段(12a)和連接鋼管(12b)構成,其中槽鋼段(12a)數目為兩個,這兩個槽鋼段的槽口相對設置,且這兩個槽鋼段通過兩根水平的所述連接鋼管(12b)相連;所述上槽鋼組件設在下槽鋼組件正上方,這兩個槽鋼組件的結構相同,且這兩個槽鋼組件通過四根豎直的鋼管段(12c)相連;
[0011]所述側面連接鋼板(12d)數目為三塊,這三塊側面連接鋼板的上下部分別與上、下槽鋼組件的相應部分焊接固定,且這三塊側面連接鋼板(12d)圍成一個“U”字形。
[0012]為了便于設置,兩根所述第一鋼絲繩(6)形成一個倒“八”字形。
[0013]有益效果:本發明的制造用料比傳統施工平臺有很大降低,這樣不僅能降低制造成本,而且降低了重量,減小了對提升系統的功率要求;同時,柱正面模板和側面模板能跟隨本發明一起向上提升,這樣就不用再像以前那樣需要通過塔吊或人工轉運的方式來轉運柱正面模板和側面模板,從而便于施工,提高施工效率。
【附圖說明】
[0014]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0015]圖2為圖1的A向局部放大視圖;
[0016]圖3為圖1中附墻支座的不意圖;
[0017]圖4為圖3的俯視圖;
[0018]圖5為圖3中第一墊塊的結構示意圖;
[0019]圖6為圖3中第二墊塊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0]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0021]如圖1、2、3及4所示,一種型鋼混凝土結構施工平臺由架體1、標準腳手架單元2、豎直導軌3、柱正面模板導軌4、筋板5、第一鋼絲繩6、滑輪7和第二鋼絲繩8構成。其中,所述架體I的高度為2.5個標準層層高,且標準層層高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來說是清楚的,且架體I的寬度大于型鋼柱的寬度。對于層高較高的非標準樓層,采取將豎直導軌3加長的方式進行處理。所述架體I由標準腳手架單元2組合而成,其組合方式為本領域技術人員所熟知。架體I的內側設有豎直導軌3,該豎直導軌采用鋼管,且豎直導軌3的數目根據結構強度的需要相應增減。所述架體I上左右并排焊接有兩根水平設置的柱正面模板導軌4,該柱正面模板導軌4均采用H型鋼。兩根柱正面模板導軌4的內端均懸空,該懸空端的頂面焊接有筋板5,且筋板5與一根第一鋼絲繩6的下端固定,該第一鋼絲繩6的上端與所述架體I固定。作為優選,固定兩根柱正面模板導軌4的兩個第一鋼絲繩6形成一個倒“八”字形。每根所述柱正面模板導軌4上均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