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售貨亭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售貨亭。
背景技術:
目前,為了有利于流動售貨,人們已設計有一種底下具有轉輪的售貨亭,該售貨亭存在的主要缺點是在烈日炎炎的盛夏,灼熱的陽光將直接照射在亭子的外壁板上使售貨員悶熱難熬。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種售貨亭,它不僅便于移動,而且遮擋陽光效果好。
本實用新型是這樣構成的,它包括具有售貨窗的亭子,其特征在于1)亭子下方設有腳輪。2)亭子外壁板的外側設有遮陽板,遮陽板與外壁板之間間隔一段距離,以利隔熱或通風。
本實用新型由于在其外壁板外側設有遮陽板,且遮陽板與外壁板之間間隔一段距離,因而可有效抵御陽光的照射,避免亭子內溫度升高,從而能給售貨員提供一個良好的售貨環境。此外,亭子下方所設的腳輪也便于用戶流動售貨。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構造示意圖。
圖2是圖1的A-A剖視圖。
(五)具體實施方案參照附圖,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包括具有售貨窗3的亭子1,其特征在于1)亭子下方設有腳輪2。2)亭子外壁板的外側設有遮陽板,遮陽板與外壁板之間間隔一段距離,以利隔熱或通風。
為了便于售貨員進出,售貨亭一旁側開設有一進出口,該進出口處的上方鉸接有一扇可向上掀開的側向遮陽板5。
上述售貨亭的頂部上方可設有頂遮陽板6,頂遮陽板與頂板7之間間隔一段距離,側向遮陽板的上側與頂遮陽板的前側相鉸接,側向遮陽板的內側聯接有上壁板8,上壁板兩側斜置于進出口兩側壁板內側的擋條4上。
為了有利于售貨亭及側向遮陽板根據太陽所處的位置改變朝向以保障遮陽效果,亭子下方所設的腳輪為萬向輪;亭子下部設有可升降的電機傳動機構9,該電機傳動機構的電機經減速器傳動與其相聯接的可附著在地面上的摩擦盤10。電機傳動機構與亭子底側部之間聯接有壓簧組件11,亭子上設有用以提升電機傳動機構及摩擦盤的杠桿裝置。
為了便于用戶操縱和使用,杠桿12末端與拐向外側的手柄13相聯接,亭子側壁上設有以便手柄定位的卡槽14。亭子進出口下方的下壁板及聯接于其外側的外遮陽板由固定部分15和作為小門的活動部分16組成,活動部分的外遮陽板的一旁側與亭子相鉸接。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工作說明如下使用時,用戶可先打開小門16,接著掀開側向遮陽板5及上壁板8后再進入售貨亭。當太陽從東方移到西方時用戶可開動電機傳動機構,使亭子原先朝東的側向遮陽板自轉至朝西,(此時,因摩擦盤固定在地面上而產生的反作用力使亭子轉動)。當用戶需要移動售貨亭時,則可板動杠桿的手柄13,使電機傳動機構9克服壓簧11彈力而上行,最后由卡槽14卡住手柄,而使杠桿及電機傳動機構定位,此時,摩擦盤已脫離地面,可推動具有萬向輪的售貨亭移位。
本實用新型構思新穎,設計合理,使用效果好,其市場前景可觀。
權利要求1.一種售貨亭,包括具有售貨窗口的亭子,其特征在于1)亭子下方設有腳輪,2)亭子外壁板的外側設有遮陽板,遮陽板與外壁板之間間隔一段距離。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售貨亭,其特征在于售貨亭一旁側開設有一進出口,該進出口處的上方鉸接有一扇可向上掀開的側向遮陽板。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售貨亭,其特征在于售貨亭的頂部上方設有頂遮陽板,頂遮陽板與頂板之間間隔一段距離,側向遮陽板的上側與頂遮陽板的前側相鉸接,側向遮陽板的內側聯接有上壁板,上壁板兩側斜置于進出口兩側壁板內側的擋條上。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售貨亭,其特征在于亭子下方所設的腳輪為萬向輪。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售貨亭,其特征在于亭子下方所設的腳輪為萬向輪。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售貨亭,其特征在于亭子下部設有可升降的電機傳動機構,該電機傳動機構的電機經減速器傳動與其相聯接的可附著在地面上的摩擦盤。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售貨亭,其特征在于亭子下部設有可升降的電機傳動機構,該電機傳動機構的電機經減速器傳動與其相聯接的可附著在地面上的摩擦盤。
8.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售貨亭,其特征在于電機傳動機構與亭子底側部之間聯接有壓簧組件,亭子上設有用以提升電機傳動機構及摩擦盤的杠桿裝置。
9.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售貨亭,其特征在于電機傳動機構與亭子底側部之間聯接有壓簧組件,亭子上設有用以提升電機傳動機構及摩擦盤的杠桿裝置。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售貨亭,其特征在于(1)杠桿末端與拐向外側的手柄相聯接,亭子側壁上設有以便手柄定位的卡槽。(2)亭子進出口下方的下壁板及聯接于其外側的外遮陽板由固定部分和作為小門的活動部分組成,活動部分的外遮陽板的一旁側與亭子相鉸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售貨亭。包括具有售貨窗口的亭子,其特征在于:(1)亭子下方設有腳輪,(2)亭子外壁板的外側設有遮陽板,遮陽板與外壁板之間間隔一段距離,以利隔熱或通風。該產品不僅便于移動,而且遮擋陽光效果好。
文檔編號E04B1/343GK2495709SQ01251819
公開日2002年6月19日 申請日期2001年9月5日 優先權日2001年9月5日
發明者鄭陽彬, 沈金鐘 申請人:鄭陽彬, 沈金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