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苧麻開松機喂入機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是關于苧麻開松機的一種改進的喂入機構,這種機構是采用兩對溝槽羅拉(2)和入口端為喇叭口形狀的鐵托板(4)。
由于麻纖維本身比較硬,澀的特點,因而決定了喂入機構的負擔較重,所以,能否將麻纖維順利地轉移到梳理區是苧麻開松機喂入機構的主要任務。
我國第一臺定型的FZ001型苧麻開松機的喂入機構是采用一對溝槽羅拉,且溝槽羅拉至喂麻輥的中心距離比較小,由于喂麻輥的線速度比溝槽羅拉的線速度快20%左右,在這種正牽伸情況下,喂麻輥的負荷加重,當喂入的麻層不均勻或過厚時,在鐵托板和喂麻輥的出口端(隔距較小)容易產生“卡麻”現象,進而導致停車和損壞機件。
本實用新型的任務是提供一種改進的喂入機構,其結構簡單、可靠,能使麻纖維順利轉移到梳理區,消除了“卡麻”現象。
其解決方案是采用兩對溝槽羅拉,以增加對長纖維的積極控制。由于溝槽羅拉(2)的線速度大于喂麻簾子(1),所以麻纖維層就能通過喂麻簾子(1)和兩對溝槽羅拉(2),緊張、平直地喂入到喂麻輥(4)和鐵托板(5)之間,不會產生“卡麻”現象;另外,由于適當加大了溝槽羅拉(2)和喂麻輥(4)之間的中心距離,在250~270毫米之間,減輕了喂麻輥(4)的負荷。還有,對鐵托板(5)進行了改進,將其入口端設計成喇叭口型式,有利于麻纖維的喂入,并適當加大了鐵托板(5)和喂麻輥(4)出口端的隔距,在1.4~1.6毫米,有利于將麻纖維順利轉移到分梳輥(6)上,分梳輥(6)對麻纖維起到予分梳的作用,并將麻纖維轉移到錫林(7)上。
附圖
為苧麻開松機喂入示意圖。
附圖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經處理后的苧麻通過喂麻簾子(1)進入兩對溝槽羅拉(2),溝槽羅拉(2)通過調節彈簧(3)的松緊積極控制麻纖維,使其順利轉移到喂麻輥(4)和入口端為喇叭口狀的鐵托板(5)之間,又在出口端為合理的隔距下,順利轉移到分梳輥(6)上進行予分梳,經過予分梳后的麻纖維再轉移到錫林(7)上進一步被開松、梳理。整個喂入機構固定在機架(8)上。
權利要求1.一種由喂麻簾子(1),溝槽羅拉(2),喂麻輥(4),鐵托板(5)及分梳輥(6)組成的喂麻機構,其特征是采用由調節彈簧控制壓力的兩對溝槽羅拉(2),其與喂麻輥(4)之間的中心距離在250~270毫米。
2.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喂入機構,其特征是鐵托板(3)的入口端為喇叭口狀,鐵托板(3)與喂麻輥(4)出口端的隔距是1.4~1.6毫米。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是一種改進的苧麻開松機喂入機構。兩對溝槽羅拉(2)通過調節彈簧(3)積極控制麻纖維順利轉移到喂麻輥(4)和入口端為喇叭口狀的鐵托板(5)之間;由于加大了溝槽羅拉(2)和喂麻輥(4)之間的中心距離,并且加大了鐵托板(5)和喂麻輥(4)出口端的隔距,因而使麻纖維能夠順利轉移到梳理區,消除了“卡麻”現象。
文檔編號D01G9/16GK2076556SQ9022181
公開日1991年5月8日 申請日期1990年10月13日 優先權日1990年10月13日
發明者王衛紅, 閻鳳亭 申請人:國營青島紡織機械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