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具有遠紅外發射功能的竹炭改性滌綸纖維的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新型紡織材料的制備方法,更確切地說是一種具有遠紅外 保健功能的竹炭滌綸纖維的制備,屬紡織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自然健康是21世紀人們生活的新主題,竹炭,作為一種全新的健康環保時 尚產品,不僅在工業、醫藥等行業得到廣泛應用,更多的是在生活消費領域的應 用,它以其獨特的健康保健作用被消費者所接受,成為一種健康消費時尚。
竹碳的分子結構呈六角形,質地堅硬,細密多孔,而且在無數的細孔中存 在著許多有用的微生物,因此,竹碳具有極強的吸附能力,能有效的分解空氣 中有害化學物質。因而竹碳及其制品廣泛應用于燃料脫臭、除異味、凈化空氣、
凈化水質、建筑裝潢(防潮、隔音、防電磁波輻射)等。為此,竹碳及其制品 的美譽是"新世紀的環保新產品"。竹炭是利用竹子為原料,經過高溫熱解, 精心燒制而成。竹炭組織中礦物質含量豐富,孔隙多,比表面積高達300平方米 /克以上,所以它具有較強的吸附能力,而其分子表面所附生的微生物可將所吸 附的物質徹底分解。經過高溫(大于800度)熱解的竹炭還具有釋放遠紅外線的 作用,產生負離子,對電磁波有吸收作用等性能。由于竹炭的性質及特異功能, 其用途極為廣泛。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具有發射遠紅外線功能的竹炭改性滌綸纖維的 制備方法。
本發明的技術原理是將竹炭超細微粒、遠紅外納米陶瓷粉末均勻混合后 制成功能性母粒,再與聚酯通過共混紡絲。 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案是-
1、將多年生長的老竹在iooo度的無氧高溫環境下燒制成竹炭,采用氣流粉
碎等方法將竹炭粉碎成超微細顆粒(粒徑《45nm)。
2、 將粉碎好的竹炭顆粒與遠紅外納米陶瓷粉末按3: 1 5: 2的比例混合后 分散在聚酯載體中,加工成高含量的多功能母粒。
3、 根據產品的不同要求在滌綸切片中添加不同比例多功能母粒,經切片紡絲得到竹炭改性滌綸纖維。
本發明所述竹炭改性滌綸纖維中竹炭含量在3 7%;納米陶瓷粉末含量在1 3. 5%。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表現在由于竹炭本身具有的許多優異性能,因此經過納米改性制得的竹炭微粒具有很好的抑菌、殺菌能力,如能將吸附的有毒、有 害物質分解為無毒、無害的二氧化碳和水。另外,竹炭還具有吸濕、調節環境溫度的特殊性能,可使吸附的水分呈弱堿性(PH值為8至9),具有除菌、漂白、美膚等功效。另外,由于其特殊的分子結構也超吸附功能,竹炭具有弱導電性, 可起到防靜電、抗電磁幅射的作用。而納米陶瓷粉末則具有放射遠紅外線、激 發產生負離子、加快血液循環,改善人體環境的功效。因此加入了竹炭粉末與 遠紅外納米陶瓷粉末的改性滌綸纖維具有上述多方面功能,可以廣泛應用于服 裝、家紡、產業用領域,用來制作如醫用防護服、保暖內衣、襪子、毛巾、特 殊工作場所穿用工作服等。
具體實施例方式
以下是本發明的一個具體實施例子
將竹炭原料粉碎成粒徑《35nm的微粒,并加入改性劑與抗氧化劑進行表面 處理,使之變成均勻圓整的球狀體。從市場上購買山東正元納米材料工業有限 公司(電話,8889888,8885588)生產的遠紅外納米陶瓷粉體。再 將上述兩種物質按3: l的比例(質量比)均勻混合后,加入其總質量95倍的PET 切片中,在260。C下制成多功能母粒。
按竹炭比例4%、陶瓷粉末比例1.5%計算母粒加入量,將所需母粒與PET切片 混合均勻后按常規的切片紡生產流程進行生產,從而制備出本實施例所要求的 合格的竹炭改性滌綸纖維。用該產品織造的面料是一種很好的功能性、高檔次 的紡織材料。
權利要求
1、一種竹炭改性滌綸纖維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將竹炭超細微粒、遠紅外納米陶瓷粉末均勻混合后制成功能性母粒,再與聚酯通過共混紡絲的技術。
2、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竹炭改性滌綸纖維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竹炭粒徑《45nm。
3、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竹炭改性滌綸纖維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纖 維中竹炭含量3 7%;納米陶瓷粉末含量1 3. 5%。
4、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竹炭改性滌綸纖維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多 功能母粒中竹炭顆粒與遠紅外納米陶瓷粉末的混合比例為3: 1 5: 2。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竹炭改性滌綸纖維的制備方法。它是采用將竹炭超細微粒、遠紅外納米陶瓷粉末均勻混合后制成功能性母粒,再與聚酯通過共混紡絲的技術。由于竹炭粉末與遠紅外納米陶瓷粉末具有多方面功能,因此本發明制備的產品可以廣泛應用于服裝、家紡、產業用領域,用來制作如醫用防護服、保暖內衣、襪子、毛巾、特殊工作場所穿用工作服等。
文檔編號D01F6/92GK101195937SQ20071019133
公開日2008年6月11日 申請日期2007年12月18日 優先權日2007年12月18日
發明者辛婷芬 申請人:盛虹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