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无码日韩视频无码三区

一種幕墻檢修清洗裝置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499030閱讀:224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一種幕墻檢修清洗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幕墻檢修清洗裝置,尤其是一種針對具有傾斜面 和直立面的單層或雙層幕墻的載人檢修清洗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的幕墻檢修清洗裝置存在以下幾個主要缺點(1)針對的對象 主要是單面幕墻,其裝栽平臺最多只能在上下和左右兩個方向的運動,而 無法實現上下、左右和前后三個方向的運動,不能實現雙層幕墻的檢修和 清洗;(2)裝載平臺不能相對于主體支架旋轉調整,當應用于斜面幕墻時, 裝載平臺無法保持水平狀態;(3)裝載平臺的移動基本是靠交流電機驅動 或人力驅動,不利于大面積長距離的幕墻檢修和清洗。
因此,需要發明一種新的幕墻檢修清洗裝置解決上述問題。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第一個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 能夠實現左右、升降和前后三個方向移動的幕墻檢修清洗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第二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幕墻檢修清洗裝置,其裝載 平臺能夠相對于主體支架旋轉調整,從而當該裝置應用于斜面幕墻時,裝 栽平臺仍然能保持水平狀態。
本實用新型的第三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利于進行大面積長距離的檢 修和清洗的幕墻檢修清洗裝置。
為實現上述第一個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術方案提供一 種幕墻檢修清洗裝置,包括水平導軌、主體支架、裝載平臺和電力控制系 統,所述主體支架通過左右移動機構可移動地^L置在所述水平導軌上,所 述裝載平臺通過升降機構可移動地設置在所述主體支架上,其中,所述裝 載平臺還通過前后移動機構可移動地設置在所述升降機構上,從而能夠實 現左右、升降和前后三個方向移動。為實現上述第二個目的,所述前后移動機構可旋轉調節地連接于所 述升降機構,使其裝載平臺能夠相對于主體支架旋轉調整,從而當該裝置 應用于斜面幕墻時,裝載平臺仍然能保持水平狀態。
為實現上迷第三個目的,所述電力控制系統采用直流控制系統,從 而有利于進行大面積長距離的檢修和清洗。
優選地,所述前后移動機構包括前后移動導軌和固定在所述裝栽平
臺底部的平臺導軌;所述前后移動導軌的后端鉸接于所述升降機構,該前 后移動導軌的前部由一鉸接于所述升降機構的可伸縮支撐桿所支撐;所述 平臺導軌通過滾輪組件和阻擋部件與所述前后移動導軌形成行程受限的相 對滑動配合,所述滾輪組件包括分別安裝在前后移動導軌和平臺導軌上的 前滾輪組件和后滾輪組件。
優選地,所述水平導軌包括上導軌和下導軌,所述左右移動機構包 括與上導軌配合的上部移動機構和與下導軌配合的下部移動機構;所述上 部移動機構包括與所述電力控制系統電連接的左右移動直流電機、由左右 移動直流電機驅動的傳動齒輪、與該傳動齒輪嚙合的驅動組合輪、與該驅 動組合輪連接的保險裝置以及備緊輪。
優選地,所述主體支架具有與所述水平導軌垂直的左立柱、中導柱 和右立柱,所述升降機構包括由前升降架和后升降架組成的組合升降架、
升降平衡機構。所述升降驅動機構包括與所述電力控制系統電連接的升降 直流電機、蝸桿蝸輪減速機構、與固定在所述中導柱上的斜齒條嚙合的斜 齒輪以及加固斜齒輪斜齒條嚙合程度的夾緊輪,所述斜齒輪由所述蝸桿蝸 輪減速機構帶動。所述升降平衡機構包括沿左立柱升降的左平衡機構和沿 右立柱升降的右平衡機構,左平衡機構和右平衡機構各包括前后兩組滾輪 和對應立柱內側的傾斜調節輪。
優選地,所述直流控制系統包括直流電池、控制線路板、控制開 關、充電裝置和升降行程開關,上述各部分通過從組合升降架和主體支架 的管件內部穿過的電纜形成電連接。所述升降行程開關包括安裝在所述升 降機構上部的上行程開關和安裝在該升降機構下部的下行程開關,所述上行程開關和下行程開關分別與設置在所述主體支架上的上行程開關擋塊和下行程開關擋塊配合。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幕墻檢修清洗裝置具有以下優
點和有益效果
1、 由于能夠實現左右、升降和前后三個方向移動,因此不僅能對單層建筑物幕墻進行檢修、清洗,而且還可以對雙層建筑物幕墻進行檢修、清洗;
2、 前后移動機構可旋轉調節地連接于升降機構,使其裝栽平臺能夠相對于主體支架旋轉調整,從而當該裝置應用于斜面幕墻時,裝栽平臺仍然能保持水平狀態。
3、 電力控制系統采用直流控制系統,不需要交流電力驅動,只需自身攜帶的直流電源驅動,節省了大量的電纜線,操作員通過按鈕就可以控制升降高度或左右移動,從而有利于進行大面積長距離的檢修和清洗。
4、 由于直流電機要控制左右和升降雙向運動,布線充分考慮到了隱蔽性、安全性和美觀。


圖l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實施例的正面示意圖;圖2是圖1所示實施例的側面示意圖;圖3 (a)是圖1中的右側上部移動機構的放大圖;圖3 (b)是圖2中的右側上部移動機構的放大圖;圖3 (c)是圖1中的左側下部移動機構的放大圖;圖3 (d)是圖2中的左側下部移動機構的放大圖;圖4 (a)是圖1中的升降機構的正面示意圖;圖4 ( b )是圖4 ( a )的A-A剖視圖;圖4 ( c )是圖4 ( a )的B-B剖視圖;圖5 (a)是圖2中的前后移動機構在裝載平臺位于后側起始位置時的結構示意圖5 (b)是圖2中的前后移動機構在裝載平臺位于前側終點位置時的結構示意圖5 (c)是圖5 (a)的C-C剖視圖5 (d)是圖5 (a)的D-D剖視圖6是圖2中的裝載平臺旋轉調節機構的工作原理示意圖7 (a)是圖1所示實施例的直流控制系統正面示意圖7 (b)是圖1所示實施例的直流控制系統俯視示意圖8是圖1所示實施例的立體圖9是圖l所示實施例的隱藏了裝載平臺的立體圖10是圖1所示實施例的裝載平臺的立體圖11是圖1所示實施例的升降驅動機構的立體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圖1、圖2、圖8和圖9,本實用新型的幕墻檢修清洗裝置的第一種實施例安裝在玻璃幕墻10和百葉幕墻11構成的雙層幕墻之間,玻璃幕墻10為內幕墻,百葉幕墻11為外幕墻。該幕墻檢修清洗裝置包括水平延伸的上導軌1和下導軌2、主體支架3、裝載平臺4和直流控制系統5等,主體支架3通過上部移動纟幾構6、 6'和下部移動4幾構7可左右移動地設置在上導軌1和下導軌2上,裝載平臺4利用升降機構8沿主體支架3升降移動,另外,該裝載平臺4還可利用前后移動機構9沿升降機構8前后移動,該前后移動機構9可旋轉調節地連接于升降機構8。
主體支架3為一框架式結構,由垂直于上、下導軌的左立柱31、中導柱32和右立柱33以及平行于上、下導軌的若干橫梁34構成,左立柱31和右立柱33為豎圓鋼管,中導柱32為豎方通,橫梁34為橫方通。主體支架3不但起著承載一切負載的作用,同時,左立柱31、中導柱32和右立柱33也起到升降導軌的作用。上導軌1配合的右側上部移動機構6、左側上部移動機構6'以及與下導軌2配合的下部移動機構7。參見圖3 (a)和圖3(b),右側上部移動機構6包括與直流控制系統5電連接的左右移動直流電機61、由左右移動直流電機61驅動的傳動齒輪62、與該傳動齒輪62嚙合的驅動組合輪63、與該驅動組合輪63連接的保險裝置64以及備緊輪65等,驅動組合輪63由形成一體加工成型的驅動滾輪631和大齒輪632組成,該驅動滾輪631與上導軌1的頂部接觸。驅動組合輪63通過軸承安裝在驅動組合輪軸上,驅動組合輪軸利用右立柱33頂端的方孔331固定在主體支架上,以防止其相對主體支架旋轉。保險裝置64安裝在驅動組合輪63的內孔,該保險裝置64的結構和作用與發明專利申請公開說明書200610037459. 4當中的保險裝置相同。
傳動齒輪62固定在左右移動直流電機61的電機軸上,該電機固定在剛性相連于主體支架3的電機支座66上,保證了傳遞的平穩。大齒輪632和傳動齒輪62由一防護軍67罩著,提高了安全性和清潔度。
備緊輪65以與驅動滾輪631相對地設置于上導軌1的下方,并與上導軌1的底部接觸,用于防止主體支架3向上竄動。備緊輪65通過軸承安裝在備緊輪軸上,備緊輪軸利用方孔331下方的長方孔332固定在右立柱33,并可在該長方孔內進行上下調節。
左側上部移動機構6'的結構相對較為簡單,可參考圖9,主要包括與上導軌1頂部接觸的從動滾輪61,、與上導軌1底部接觸的備緊輪62,以及安裝在從動滾輪61,內孔的保險裝置63,。
參見圖3 (c)和圖3 (d),下部移動機構7有兩組,分別安裝在左立柱31和右立柱33的下端。以左立柱31下端的左側下部移動機構為例(右立柱下端的右側下部移動機構采用相同結構),該左側下部移動機構由位于下導軌2前后兩側的各一組滾輪組件構成,每一組滾輪組件包括垂直于左立柱31的支撐軸71、平行于左立柱31的從動滾輪軸72和接觸于下導軌側面的從動滾輪73,從動滾輪73通過軸承安裝在從動滾輪軸72上。支撐軸71不可旋轉地固定在左立柱31下端的長方孔311內,支撐軸71可沿該長方孔311上下調節,以消除上下導軌之間的距離誤差對從動滾
8輪73位置的影響。根據從動滾輪73與下導軌2之間的位置關系調節好支撐軸71的高度后,在左立柱31的內管壁利用凸型墊片74和內螺母75將支撐軸71緊固。從動滾輪軸72與支撐軸71平鍵連接,可沿著支撐軸71移動但不可旋轉,通過調節支撐軸71外端的外螺母76以保證從動滾輪73緊貼下導軌2。
左右移動機構的運動狀態是,上部移動機構6的驅動滾輪631和備緊輪65上下夾著上導軌1,下部移動機構7的從動滾輪73前后夾著下導軌2,在左右移動直流電機61的驅動下,主體支架3可沿上、下導軌實現左右移動。
參見圖4 (a) ~圖4 (c),升降機構8包括由前升降架811和后升降架812組成的組合升降架81、安裝在該組合升降架81上的升降驅動機構82、與左立柱31和右立柱33配合的升降平衡才幾構。
結合參見圖11,升降驅動機構82包括與直流控制系統5電連接的升降直流電機821、由蝸桿822和蝸輪823組成的蝸桿蝸輪減速機構、通過該蝸桿蝸輪減速機構帶動的斜齒輪824以及位于中導柱32后側的夾緊輪825,斜齒輪824與固定在中導柱32前側上的斜齒條826嚙合。升降直流電機821固定在電機支板827上,蝸桿蝸輪減速機構安裝在減速箱體828上,夾緊輪825安裝在夾緊輪板829上。考慮到升降直流電機821的輸出扭矩較小,蝸桿蝸輪減速機構當中的蝸輪823的直徑設計得足夠大,以提高扭矩。升降機構8的升降停止可利用蝸輪蝸桿減速機構的自鎖特性來實現。斜齒輪824與蝸輪823制成一體結構,利用減速箱體828支撐蝸桿蝸輪減速機構以及斜齒輪824,可使蝸輪蝸桿軸線垂直。采用斜齒輪824與斜齒條826配合,使得傳動更為平穩。利用四根連接桿8n0將后外殼8211、夾緊輪板829、減速箱體、電機支板827和前外殼8212連接在一起,利用連接桿8210上的螺母可調節斜齒輪824與斜齒條826的嚙合間隙。夾緊輪板829及夾緊輪825的作用是加固斜齒輪824與斜齒條826的嚙合程度,不至于受力大時斜齒輪824與斜齒條826的嚙合間隙加大。
升降平衡機構包括沿左立柱31升降的左平衡機構83和沿右立柱33升降的右平衡機構84,左平衡機構83包括左立柱31前后的兩組滾輪831和左立柱31右側的圓臺狀的左傾斜調節輪832,前后滾輪831分別通過左支架夾緊軸833連接并調節間隙,左傾斜調節輪832以左支架夾緊軸833為中心軸,通過左傾斜調節輪832前后兩個螺母834調節其與左立柱31的間隙;右平衡;f幾構84包括右立柱33前后的兩組滾輪841和右立柱33左側的圃臺狀的右傾斜調節輪842,前后滾輪841分別通過右支架夾緊軸843連接并調節間隙,右傾斜調節輪842以右支架夾緊軸843為中心軸,通過右傾斜調節輪842前后兩個螺母844調節其與右立柱33的間隙。
升降機構8的運動狀態是采用24V的升降直流電機821,通過電機自帶的減速器驅動安裝在減速箱體828上的蝸桿蝸輪減速機構,蝸輪823進一步帶動與其加工為一體的斜齒輪824,斜齒輪824在固定于中導柱32前側的斜齒條826上滾動,前后兩個升降架通過左右各兩組前后滾輪和左右各一組傾斜調節輪在主體支架的左、右立柱上滾動,實現了升降運動。
參見圖5 (a) 圖5 (d),前后移動機構9包括前后移動導軌91和固定在裝載平臺4底部的平臺導軌41,前后移動導軌91的后端通過兩個上部鉸鏈92鉸接于前升降架811的上部,該前后移動導軌91的前部由兩根可伸縮支撐桿93 (千斤頂)所支撐,每根可伸縮支撐桿93的前端通過一個上部鉸鏈94鉸接于前后移動導軌91的前部下方,后端通過一個下部鉸鏈95鉸接于前升降架811的下部。平臺導軌41通過滾輪組件和阻擋部件96與前后移動導軌91形成行程受限的相對滑動配合,滾輪組件包括安裝在前后移動導軌91上的兩組前滾輪組件97和安裝在平臺導軌41上的兩組后滾輪組件98,阻擋部件96安裝在前后移動導軌41上的后輪終點位置處。裝載平臺4上i殳置有護欄42和安全鏈43,以增加安全性。
前后移動機構9的運動狀態是兩組后滾輪組件98安裝在平臺導軌41上,兩組前滾輪組件97固定在前后移動導軌91上,在人力驅動下,裝栽平臺4利用其平臺導軌41相對于前后移動導軌91前后運動,利用裝載平臺4上的前后移動鎖緊螺絲99可以鎖定裝載平臺4在前后移動導軌41上的位置。為了避免裝載平臺4從前后移動導軌91上脫落,在前后移動導軌41上的后輪終點位置處安裝的阻擋部件96可防止裝載平臺4走過頭:增加了安全性。參見圖6,裝載平臺旋轉調節機構由可伸縮支撐桿93、前后移動導 軌91、前升降架811及它們之間的連接鉸鏈92、 94、 95組成。通過手搖 可伸縮支撐桿93上的手柄,使可伸縮支撐桿93伸縮以保持裝載平臺4水 平。參見圖10,裝載平臺4、護攔42和平臺導軌41做成了一體,提高了 機構的剛性和工藝性。
參見圖7 (a)和圖7 (b),直流控制系統5包括兩個24V的直流電 池51、控制線路板52、按鈕式控制開關53、充電裝置54和升降行程開 關,上述各部分通過從組合升降架81和主體支架3的管件內部穿過的電 纜55形成電連接。該直流控制系統5還通過電纜55電連接于左右移動直 流電機61和升降電才幾821。
升降行程開關包括安裝在升降機構8上部的上行程開關56和安裝在 該升降機構8下部的下行程開關57,上行程開關56和下行程開關57分別 與設置在主體支架3的中導柱32上的上行程開關擋塊321和下行程開關 擋塊配合。
由于該直流控制系統要與左右、升降移動機構要配合使用,因此元件 和線路布局顯得很重要。
考慮到重力平衡,兩個直流電池51放在升降驅動機構82的左邊; 考慮到操作方便,控制線路板52和充電裝置54裝在了升降驅動機構82 的右邊;升降行程開關靠近中導柱32附近,以便利用中導柱32上的行程 開關擋塊工作;左右移動直流電機61安裝在電機支座66上,同時該支座 66也起著支撐整個右側上部移動機構6的作用。
線路布局充分考慮到了隱蔽性、安全性和美觀。由于直流電池51和 其他電氣元器件分別安裝在升降驅動機構82的左右兩邊,它們之間的電纜 55從組合升降架81的空心方通管件內部穿過,實現了安全和美觀;由于控 制線路板52安裝在組合升降架81上,右側上部移動機構6安裝在右立柱 33的頂部,組合升降架81與右立柱33之間存在相對運動,控制線路板 52與右側上部移動機構6之間的電纜55可以從右立柱33的豎圓鋼管內部 穿過,右立柱33內的電纜與控制線路板52之間利用伸縮電纜58連接。 按鈕式控制開關53采用空心的開關支撐桿59支撐,按鈕式控制開關53的電纜線從開關支撐桿59內部穿過,開關支撐桿59與前升降架相連,隨 前升降架而動。
以上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領域的普 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發明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 若干變形和改進。例如,左右移動機構可以改為人力驅動機構,前后移動 機構可以改為電力驅動機構,直流控制系統可以改為交流控制系統,裝載 平臺4旋轉調節機構可以改成不可旋轉的剛性支撐結構(將前后移動導軌 91后端與前升降架811之間不采用鉸鏈連接,而是直接采用螺栓進^f亍固定 或焊接,支撐桿93可以采用不可伸縮的支撐桿)等。只要裝載平臺能夠 實現左右、升降和前后三個方向移動的技術方案,均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 護范圍。
權利要求1、一種幕墻檢修清洗裝置,包括水平導軌、主體支架、裝載平臺和電力控制系統,所述主體支架通過左右移動機構可移動地設置在所述水平導軌上,所述裝載平臺通過升降機構可移動地設置在所述主體支架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裝載平臺還通過前后移動機構可移動地設置在所述升降機構上。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幕墻檢修清洗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 后移動機構可旋轉調節地連接于所述升降機構。
3、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幕墻檢修清洗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述前后移動導軌的后端鉸接于所述升降機構,該前后移動導軌的前部由一 鉸接于所述升降機構的可伸縮支撐桿所支撐;所述平臺導軌通過滾輪組件 和阻擋部件與所述前后移動導軌形成行程受限的相對滑動配合,所述滾輪件。
4、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幕墻檢修清洗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 平導軌包括上導軌和下導軌,所述左右移動機構包括與上導軌配合的上部 移動機構和與下導軌配合的下部移動機構;所述上部移動4幾構包括與所述 電力控制系統電連接的左右移動直流電機、由左右移動直流電機驅動的傳 動齒輪、與該傳動齒輪嚙合的驅動組合輪、與該驅動組合輪連接的保險裝 置以及備緊輪。
5、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幕墻檢修清洗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 體支架具有與所述水平導軌垂直的左立柱、中導柱和右立柱,所述升降機 構包括由前升降架和后升降架組成的組合升降架、安裝在該組合升降架上 的升降驅動機構以及與所述左立柱和右立柱配合的升降平衡機構。
6、 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幕墻檢修清洗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 降驅動機構包括與所述電力控制系統電連接的升降直流電機、蝸桿蝸輪減 速機構、與固定在所述中導柱上的斜齒條嚙合的斜齒輪以及加固斜齒輪斜 齒條嚙合程度的夾緊輪,所述斜齒輪由所述蝸桿蝸輪減速機構帶動。
7、 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幕墻檢修清洗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 降平衡機構包括沿左立柱升降的左平衡機構和沿右立柱升降的右平衡機 調節輪:' ,' ,口 '',' ' '
8、 根據權利要求1至7任一項所述的幕墻檢修清洗裝置,其特征在 于所述電力控制系統為直流控制系統。
9、 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幕墻檢修清洗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 流控制系統包括直流電池、控制線路板、控制開關、充電裝置和升降行程 開關,上述各部分通過從組合升降架和主體支架的管件內部穿過的電纜形 成電連接。
10、 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幕墻檢修清洗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機構;部的下行程開關,所述上行程開關;下行程開關分別與設置在所述 主體支架上的上行程開關擋塊和下行程開關擋塊配合。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幕墻檢修清洗裝置,包括水平導軌、主體支架、裝載平臺和電力控制系統,主體支架通過左右移動機構可移動地設置在水平導軌上,裝載平臺通過升降機構可移動地設置在主體支架上,裝載平臺還通過前后移動機構可移動地設置在升降機構上,從而能夠實現左右、升降和前后三個方向移動,因此不僅能對單層建筑物幕墻進行檢修清洗,而且還可以對雙層建筑物幕墻進行檢修清洗。另外,前后移動機構還可旋轉調節地連接于升降機構,使其裝載平臺能夠相對于主體支架旋轉調整,從而當該裝置應用于斜面幕墻時,裝載平臺仍然能保持水平狀態。電力控制系統還可采用直流控制系統,從而有利于進行大面積長距離的檢修和清洗。
文檔編號A47L11/38GK201433559SQ20092005493
公開日2010年3月31日 申請日期2009年4月14日 優先權日2009年4月14日
發明者王再榮, 憶 羅 申請人:珠海市晶藝玻璃工程有限公司
網(wang)友(you)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