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足下垂動態矯形器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康復器械,具體涉及一種足下垂動態矯形器。
【背景技術】
[0002]足下垂是骨外科體征之一,病人坐位,兩下肢自然懸垂,如見足處于跖屈位且完全不能主動背屈與內、外翻,則為足下垂。跟腱攣縮、跟筋膜炎、跟腱炎、踝部骨折(或韌帶損傷)、脛腓骨下部骨折等患者在后期的治療過程中是足下垂的高發人群。足下垂常見的治療方法有足部溫熱療法、針刺與按摩、佩戴支具、康復鍛煉等,一般的康復鍛煉使用的器材存在體積大、外形笨重、穿脫不方便的缺點,只能在康復中心或者固定居所中使用,不能實時動態的進行矯正,本實用新型就是針對這一缺陷進行的改進,提供一種體積小、能夠穿入鞋內的動態足下垂矯形器。
【發明內容】
[0003]為了解決【背景技術】中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背景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體積小、能夠穿入鞋內的足下垂動態矯形器,能夠實時動態的進行矯正,效果更好。
[0004]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足下垂動態矯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體式設置的腳墊和小腿托墊,所述腳墊和小腿托墊均為厚度小于5_、且兩者的內表面和外表面均為平滑面的結構,其還包括三條彈性束縛帶,分別為第一束縛帶、第二束縛帶和第三束縛帶,所述第一束縛帶環繞半圈后固定在所述小腿托墊的自由端,所述第二束縛帶環繞一圈后固定在所述腳墊的自由端,所述第三束縛帶穿過腳墊后的兩端分別固定在小腿托墊的兩側。
[0005]本實用新型一個較佳實施例中,進一步包括所述第三束縛帶穿過腳墊后的一端間隔設有多個卡孔,所述小腿托墊的底端側壁上設有第一固定圈,所述小腿托墊的外表面上靠近其頂端設有能夠卡入所述卡孔內的卡塊,所述小腿托墊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固定圈內。
[0006]本實用新型一個較佳實施例中,進一步包括所述小腿托墊的頂端側壁上設有第二固定圈,所述第一束縛帶為自粘接束縛帶,其一端固定在小腿托墊的一側,環繞半周后的另一端穿過所述第二固定圈后自粘接。
[0007]本實用新型一個較佳實施例中,進一步包括所述腳墊自由端的兩側均設有穿口,兩所述穿口通過腳墊的內部連通,所述第二束縛帶為自粘接束縛帶,其從腳墊的內部穿過所述腳墊后的兩端分別從兩所述穿口中穿出后自粘接。
[0008]本實用新型一個較佳實施例中,進一步包括所述腳墊和小腿托墊的材質為塑料。
[0009]本實用新型的有益之處在于:本實用新型的一種足下垂動態矯形器,能夠以物理的方式對踝關節進行鍛煉,防裸足內外翻下垂的癥狀,患者隨時都可以自己進行康復訓練,同時,根據康復環境的需要,患者可以將矯形器穿入鞋內,以便隨時隨地的進行動態矯正,大大加快患者的矯形速度和提高矯形效果,具有很好的市場開發價值。
【附圖說明】
[0010]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0011]圖1是本實用新型優選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0012]圖2時本實用新型優選實施例的第三束縛帶的結構示意圖。
[0013]圖中:2、腳墊,4、小腿托墊,6、第一束縛帶,8、第二束縛帶,10、第三束縛帶,12、卡孔,14、第一固定圈,16、卡塊,18、第二固定圈,20、穿口。
【具體實施方式】
[0014]為了使本技術領域的人員更好地理解本實用新型方案,并使本實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優點能夠更加明顯易懂,下面結合實施例及實施例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0015]如圖1、2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足下垂動態矯形器,包括一體式設置的腳墊2和小腿托墊4,以及三條彈性束縛帶,分別為自粘接的第一束縛帶6、自粘接的第二束縛帶
8、第三束縛帶10,所述第一束縛帶環6繞半圈后固定在所述小腿托墊4的自由端,所述第二束縛帶8環繞一圈后固定在所述腳墊2的自由端,所述第三束縛帶10穿過腳墊2后的兩端分別固定在小腿托墊4的兩側。
[0016]本實用新型的腳墊2和小腿托墊4均優選采用塑料一體注塑成型而得,塑料質輕且硬,矯形效果好;成型后的整體厚度小于5mm,且內表面和外表面均為平滑面,患者可以將矯形器穿入鞋內,使得矯形沒有使用環境的限制,矯形隨時隨地都可以進行,大大加快患者的矯形速度和提高矯形效果。
[0017]具體的,三條束縛帶通過如下的結構固定在腳墊2和小腿托墊4上的:所述第三束縛帶10穿過腳墊后的一端間隔設有多個卡孔12,所述小腿托墊4的底端側壁上設有第一固定圈14,所述小腿托墊4的外表面上靠近其頂端設有能夠卡入所述卡孔12內的卡塊16,所述小腿托墊4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固定圈14內,使得第三束縛帶10整體呈交叉的連接腳墊2和小腿托墊4。
[0018]所述小腿托墊4的頂端側壁上設有第二固定圈18,所述第一束縛6的一端固定在小腿托墊4的一側,環繞半周后的另一端穿過所述第二固定圈18后自粘接;
[0019]所述腳墊2自由端的兩側均設有穿口 20,兩所述穿口 20通過腳墊2的內部連通,所述第二束縛帶8從腳墊2的內部穿過所述腳墊2后的兩端分別兩從所述穿口 20中穿出后自粘接。
[0020]本實用新型的矯形器在使用時,先拉動第二束縛帶8將腳掌綁在腳墊2上,再拉動第一束縛帶6將小腿綁在小腿托墊4上,然后根據矯形的程度拉動第三束縛帶10將小腿和腳綁定固定,本實用新型優選三個束縛帶均采用有彈性的綁帶,調節性好,不同的患者可以根據自己的矯形程度自行調節綁的松緊度,同時,卡塊16卡入多個間隔開設置的卡孔12內,選擇不同的卡孔12可以調整第三束縛帶10的松緊度,進一步的滿足不同患者對矯形器的多種選擇需求。
[0021]上述實施例為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實施方式,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并不受所述實施例的限制,其它的任何未背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實質與原理下所作的改變、修飾、替代、組合、簡化均應為等效的置換方式,都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因此,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應該以權利要求所界定的保護范圍為準。
【主權項】
1.一種足下垂動態矯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體式設置的腳墊和小腿托墊,所述腳墊和小腿托墊均為厚度小于5mm、且兩者的內表面和外表面均為平滑面的結構,其還包括三條彈性束縛帶,分別為第一束縛帶、第二束縛帶和第三束縛帶,所述第一束縛帶環繞半圈后固定在所述小腿托墊的自由端,所述第二束縛帶環繞一圈后固定在所述腳墊的自由端,所述第三束縛帶穿過腳墊后的兩端分別固定在小腿托墊的兩側。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足下垂動態矯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束縛帶穿過腳墊后的一端間隔設有多個卡孔,所述小腿托墊的底端側壁上設有第一固定圈,所述小腿托墊的外表面上靠近其頂端設有能夠卡入所述卡孔內的卡塊,所述小腿托墊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固定圈內。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足下垂動態矯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小腿托墊的頂端側壁上設有第二固定圈,所述第一束縛帶為自粘接束縛帶,其一端固定在小腿托墊的一側,環繞半周后的另一端穿過所述第二固定圈后自粘接。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足下垂動態矯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腳墊自由端的兩側均設有穿口,兩所述穿口通過腳墊的內部連通,所述第二束縛帶為自粘接束縛帶,其從腳墊的內部穿過所述腳墊后的兩端分別從兩所述穿口中穿出后自粘接。5.根據權利要求1-4任一項所述的一種足下垂動態矯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腳墊和小腿托墊的材質為塑料。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足下垂動態矯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體式設置的腳墊和小腿托墊,腳墊和小腿托墊均為厚度小于5mm、且兩者的內表面和外表面均為平滑面的結構,其還包括三條彈性束縛帶,分別為第一束縛帶、第二束縛帶和第三束縛帶,第一束縛帶環繞半圈后固定在所述小腿托墊的自由端,第二束縛帶環繞一圈后固定在腳墊的自由端,第三束縛帶穿過腳墊后的兩端分別固定在小腿托墊的兩側。本實用新型能夠以物理的方式對踝關節進行鍛煉,防裸足內外翻下垂的癥狀,患者隨時都可以自己進行康復訓練,同時,根據康復環境的需要,患者可以將矯形器穿入鞋內,以便隨時隨地的進行動態矯正,大大加快患者的矯形速度和提高矯形效果,具有很好的市場開發價值。
【IPC分類】A61F5/01
【公開號】CN204709101
【申請號】CN201520411372
【發明人】周娟, 陳小云, 曾麗娟
【申請人】中國人民解放軍南京軍區南京總醫院
【公開日】2015年10月21日
【申請日】2015年6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