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能夠加快康復的神經內科用按摩設備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醫療器械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能夠加快康復的神經內科用按摩設備。
【背景技術】
[0002]神經內科患者的周圍神經損傷后需要對其局部感覺運動神經進行恢復,通常通過按摩的方式刺激運動神經,幫助患者進行恢復。現有技術下人工按摩的方式較為費時費力,而機械按摩的方式則按摩的區域較小,不能很好的滿足需求,并且由于肢體呈曲面,而機械行走多數為直線運動,不利于患者的康復。
[0003]因此,需要提供一種新的技術方案解決上述技術問題。
【發明內容】
[0004]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可有效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能夠加快康復的神經內科用按摩設備。
[0005]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能夠加快康復的神經內科用按摩設備,所述能夠加快康復的神經內科用按摩設備包括底板、位于所述底板上方的墊板裝置、位于所述墊板裝置左右兩側的框架裝置、設置于所述框架裝置上的按壓裝置及位于所述底板上方的驅動裝置,所述底板上設有位于其下方左右兩側的第一支撐桿、設置于所述第一支撐桿上的第一斜桿及位于所述第一支撐桿下方的第一墊塊,所述墊板裝置包括第二墊塊、位于所述第二墊塊下方的墊板及位于所述墊板左右兩側的導向塊,所述框架裝置包括第二支撐桿、位于所述第二支撐桿上方的第一支架、設置于所述第一支架上的第二斜桿及位于所述第一支架上方的第一定位塊,所述按壓裝置包括彈性桿、位于所述彈性桿左右兩側的第三支撐桿、位于所述彈性桿下方的第一錘擊頭、位于所述彈性桿上方的第一彈簧、位于所述彈性桿下方的第四支撐桿、位于所述第四支撐桿下方的第二錘擊頭及設置于所述第四支撐桿第二彈簧,所述驅動裝置包括第二支架、設置于所述第二支架上的連接塊、氣缸、位于所述氣缸下方的推動桿、設置于所述推動桿上的橫桿及位于所述橫桿下方的第三支架,所述彈性桿呈波浪狀,所述彈性桿位于所述第二支撐桿之間,所述彈性桿的端部與所述第二支撐桿的側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三支撐桿設有兩個且分別位于所述彈性桿的左右兩側,所述第三支撐桿呈水平狀,所述第三支撐桿的一端與所述第二支撐桿的側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三支撐桿的另一端與所述彈性桿固定連接,所述第一錘擊頭設有兩個且分別位于所述彈性桿下方的左右兩側,所述第一錘擊頭呈半球狀,所述第一錘擊頭與所述彈性桿固定連接,所述第一錘擊頭的下表面呈球面狀,所述第一彈簧呈豎直狀,所述第一彈簧的上端與所述第一支架固定連接,所述第一彈簧的下端與所述彈性桿固定連接,所述第四支撐桿呈豎直狀,所述第四支撐桿的上端與所述彈性桿固定連接,所述第四支撐桿的下端與所述第二錘擊頭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二錘擊頭呈半球狀,所述第二錘擊頭位于所述第二墊塊的正上方,所述第二錘擊頭的下表面呈球面,所述第二彈簧設有兩個且分別位于所述第四支撐桿的左右兩側,所述第二彈簧呈水平狀,所述第二彈簧的一端與所述彈性桿固定連接,所述第二彈簧的另一端與所述第四支撐桿固定連接。
[0006]所述第一支撐桿設有兩個且分別位于所述底板下方的左右兩側,所述第一支撐桿呈長方體,所述第一支撐桿豎直放置,所述第一支撐桿的下端與所述第一墊塊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支撐桿的上端與所述底板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斜桿呈傾斜狀,所述第一斜桿的上端與所述底板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斜桿的下端與所述第一支撐桿的側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墊塊設有兩個,所述第一墊塊呈長方體。
[0007]所述墊板呈長方體,所述墊板水平放置,所述墊板的下表面與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二墊塊呈半球狀,所述第二墊塊的下表面與所述墊板的上表面固定連接。
[0008]所述導向塊設有兩個且分別位于所述墊板的左右兩側,所述導向塊呈橫截面為直角三角形的柱體,所述導向塊水平放置,所述導向塊的下表面與所述墊板的上表面固定連接。
[0009]所述第二支撐桿呈長方體,所述第二支撐桿呈豎直狀,所述第二支撐桿的下端與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支架呈L型,所述第一支架的一端與所述第二支撐桿的上端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支架的另一端呈水平狀且位于所述墊板的上方。
[0010]所述第二斜桿呈傾斜狀,所述第二斜桿的兩端與所述第一支架固定連接,所述第一定位塊呈長方體,所述第一定位塊豎直放置,所述第一定位塊的下表面與所述第一支架的上表面固定連接。
[0011]所述第二支架呈L型,所述第二支架的一端與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支架的另一端與所述氣缸的右表面固定連接,所述連接塊呈長方體,所述連接塊的右表面與所述第二支架固定連接,所述連接塊的左表面與所述第二支撐桿的側面固定連接。
[0012]所述推動桿呈豎直狀,所述推動桿的上端與所述氣缸連接,所述推動桿的下端與所述彈性桿固定連接,所述推動桿位于所述第四支撐桿的上方,所述橫桿設有兩個且分別位于所述推動桿的左右兩側,所述橫桿呈水平狀,所述橫桿的一端與所述推動桿的側面固定連接。
[0013]所述第三支架設有兩個且分別位于所述推動桿的左右兩側,所述第三支架呈L型,所述第三支架的一端與所述橫桿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三支架的另一端與所述推動桿的側面固定連接,所述橫桿位于所述第一支架及第一定位塊的上方。
[0014]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后,本發明具有如下優點:
本發明能夠加快康復的神經內科用按摩設備結構簡單,使用方便,能夠對患者進行較為全面的按摩,并且按摩的較為均勻,減少患者的不適感,利于患者的盡快恢復,同時按摩時可以利用一個驅動力實現多個區域的協調按壓,簡化結構,節約成本。
【附圖說明】
[0015]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能夠加快康復的神經內科用按摩設備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說明:
圖1為本發明能夠加快康復的神經內科用按摩設備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6]如圖1所示,本發明能夠加快康復的神經內科用按摩設備包括底板1、位于所述底板I上方的墊板裝置2、位于所述墊板裝置2左右兩側的框架裝置3、設置于所述框架裝置3上的按壓裝置4及位于所述底板I上方的驅動裝置5。
[0017]如圖1所示,所述底板I呈長方體,所述底板I水平放置,所述底板I上設有位于其下方左右兩側的第一支撐桿11、設置于所述第一支撐桿11上的第一斜桿12及位于所述第一支撐桿11下方的第一墊塊13。所述第一支撐桿11設有兩個且分別位于所述底板I下方的左右兩側,所述第一支撐桿11呈長方體,所述第一支撐桿11豎直放置,所述第一支撐桿11的下端與所述第一墊塊13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支撐桿11的上端與所述底板I的下表面固定連接,從而對所述底板I起到支撐作用。所述第一斜桿12設有兩個且分別位于所述底板I下方的左右兩側,所述第一斜桿12呈傾斜狀,所述第一斜桿12的上端與所述底板I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斜桿12的下端與所述第一支撐桿11的側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墊塊13設有兩個,所述第一墊塊13呈長方體,所述第一墊塊13水平放置在地面上。
[0018]如圖1所示,所述墊板裝置2包括第二墊塊21、位于所述第二墊塊21下方的墊板22及位于所述墊板22左右兩側的導向塊23。所述墊板22呈長方體,所述墊板22水平放置,所述墊板22的下表面與所述底板I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墊板22采用海綿材料制成,使得患者將神經損傷的部位放置在其上時,可以減少其不適感。所述第二墊塊21呈半球狀,所述第二墊塊21的下表面與所述墊板22的上表面固定連接,從而可以將患者重點神經損傷的部位突出,使得其能夠被更加輕易的按壓,進而使其按摩的更充分。所述導向塊23設有兩個且分別位于所述墊板22的左右兩側,所述導向塊23呈橫截面為直角三角形的柱體,所述導向塊23水平放置,所述導向塊23的下表面與所述點I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導向塊23靠近所述墊板22的側面呈傾斜狀,從而可以將患者損傷的部位集中在墊板22上,防止患者損傷的部位向兩側移動。
[0019]如圖1所示,所述框架裝置3設有兩個且分別位于所述墊板裝置2的左右兩側,所述框架裝置3包括第二支撐桿31、位于所述第二支撐桿31上方的第一支架32、設置于所述第一支架32上的第二斜桿33及位于所述第一支架32上方的第一定位塊34。所述第二支撐桿31呈長方體,所述第二支撐桿31呈豎直狀,所述第二支撐桿31的下端與所述底板I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支架32呈L型,所述第一支架32的一端與所述第二支撐桿31的上端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支架32的另一端呈水平狀且位于所述墊板22的上方。所述第二斜桿33呈傾斜狀,所述第二斜桿33的兩端與所述第一支架32固定連接。所述第一定位塊34呈長方體,所述第一定位塊34豎直放置,所述第一定位塊34的下表面與所述第一支架32的上表面固定連接。
[0020]如圖1所示,所述按壓裝置4包括彈性桿41、位于所述彈性桿41左右兩側的第三支撐桿42、位于所述彈性桿41下方的第一錘擊頭43、位于所述彈性桿41上方的第一彈簧44、位于所述彈性桿41下方的第四支撐桿45、位于所述第四支撐桿45下方的第二錘擊頭46及設置于所述第四支撐桿45第二彈簧47。所述彈性桿41呈波浪狀,所述彈性桿41位于所述第二支撐桿31之間,所述彈性桿41的端部與所述第二支撐桿31的側面固定連接,所述彈性桿41采用彈性材料制成,使得所述彈性桿41可以發生彈性變形。所述第三支撐桿42設有兩個且分別位于所述彈性桿41的左右兩側,所述第三支撐桿42呈水平狀,所述第三支撐桿42的一端與所述第二支撐桿31的側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三支撐桿42的另一端與所述彈性桿41固定連接,從而對所述彈性桿41起到支撐作用,防止所述彈性桿41向兩側晃動。所述第一錘擊頭43設有兩個且分別位于所述彈性桿41下方的左右兩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