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鼻竇康膠囊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治療急、慢性鼻竇炎的口服藥。
急、慢性化膿性鼻竇炎,中醫稱之“鼻淵”,發病率高,為鼻科常見病、多發病之一,是以鼻流濁涕為主要特征的鼻病。本病常伴有頭痛、鼻塞、嗅覺減退,久則虛眩不已,影響工作、學習,甚至可引起嚴重并發癥,導致不良后果。
目前,國內外對該病的治療措施主要有應用抗生素來控制感染,常不能根除病灶;局部穿刺沖洗療法,危險性大而且易復發;口服中成藥,如國內現行的“藿膽丸”,因其生物利用度低,有效穩定性差,僅能控制急性期癥狀。目前國內外尚無滿意的治療方案。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安全、高效的鼻竇炎中藥制劑。
本發明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根據鼻竇炎的病因病理和局部解剖特點,在辨證論治的基礎上,應用活血化瘀,通竅解毒法則,按照中醫處方“君、臣、佐、使”的配伍原則,經過篩選優化組合,提出了一種由川芎、當歸、黃芪、黃芩、白芷、辛夷組成的鼻竇康膠囊,其中每10克當歸,配川芎12-18克、黃芪12-18克、黃芩20-30克、白芷9-15克、辛夷8-11克。
鼻竇康膠囊配方中川芎、當歸辛香行散,活血行氣,消腫止痛為君;黃芩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為臣;佐以黃芪益氣扶正,托毒生肌,助川芎、當歸行氣活血養血之力,再配以白芷芳香上達,祛風定痛,助黃芩燥濕之效,辛夷善通鼻竅,為鼻淵之要藥共為佐使。共收扶正祛邪,行氣活血,通竅解毒,排膿生肌之功。本配方祛邪兼以扶正,行血活血兼以補益氣血,寒熱并用,消補兼使,祛而生新,補而不滯,故而適用于各型鼻淵之癥。
本制劑符合中藥組方原則,在不失原藥物性能的基礎上,經過提取、去偽、濃縮等過程,不含任何添加劑和化學賦型劑,經過臨床驗證未發現毒副作用,具備高效制劑的特征。應用膠囊口服,通過提高血小板和紅細胞表面電荷及其紅細胞沉淀降率,改善微循環障礙,達到降低血液粘度和血管通透性(但不影響白細胞游出);增強巨噬細胞的吞噬能力;提高肌體免疫力,抑菌及抑制肉芽組織的形成。在正式實驗中,應用本劑的治療組治愈好轉率達95.8%,而對照I組(藿膽丸組)治愈好轉率為64.4%,對照II組(西藥組)治愈好轉率僅為52.6%,經統計分析,三組間療效有極明顯差異(P<0.01)。鼻竇康膠囊治療急性鼻竇炎的治愈好轉率為93.9%,對慢性鼻竇炎的治愈好轉率為97.4%,經統計分析,兩者之間療效無明顯差異(P>0.05),因此對急、慢性鼻竇炎都具有高療效。通過鼻竇康膠囊組與其煎劑組(將鼻竇康膠囊組方的相對劑量水煎服)的比較,煎劑組7日治愈好轉率為21%,膠囊組7日好轉率為72.7%,說明膠囊組極明顯優于煎劑組。鼻竇康膠囊還具有成本低,臨床便于應用,患者易接受的優點實施例1
川芎15克,當歸10克,黃芪15克,黃芩20克,白芷12克,辛夷8克。
實施例2川芎18克,當歸10克,黃芪18克,黃芩30克,白芷15克,辛夷11克,細辛10克,薄荷35克。
實施例3川芎12克,當歸10克,黃芪12克,黃芩25克,白芷9克,辛夷9克,細辛6克,薄荷25克。
實施例4川芎15克,當歸10克,黃芪15克,黃芩20克,白芷12克,辛夷8克,細辛8克,薄荷30克。
將以上藥粉碎,用2號篩過篩,留取白芷3克、辛夷2克,余藥用煎煮法提取,濃縮,加入留取藥,干燥,粉碎,用6號篩過篩,混合,干熱滅菌處理,裝入膠囊,除去膠囊外粘附物,石蠟打光,裝瓶貯存。
功能與主治益氣,行氣活血、通竅解毒,治療急慢性化膿性鼻竇炎。
用法用量每日三次,每次4-6粒,飯后服。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鼻竇炎的膠囊,其特征在于由川芎、當歸、黃芪、黃芩、白芷、辛夷組成,其中每10克當歸,配川芎12-18克、黃芪12-18克、黃芩20-30克、白芷9-15克、辛夷8-11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膠囊,其特征在于還含有細辛,含量為每10克當歸配細辛6-10克。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膠囊,其特征在于還含有薄荷,含量為每10克當歸配薄荷25-35克。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治療鼻竇炎的膠囊,由川芎、當歸、黃芪、黃芩、白芷、辛夷組成,其中每10克當歸,配川芎12-18克、黃芪12-18克、黃芩20-30克、白芷9-15克、辛夷8-11克,是在不失原藥有效成分的前提下研制的濃縮膠囊劑,不含任何添加劑和化學賦型劑,具有行氣活血、通竅解毒的功效。對急、慢性化膿性鼻竇炎治愈好轉率達95.8%。
文檔編號A61K9/48GK1135910SQ9610073
公開日1996年11月20日 申請日期1996年1月30日 優先權日1996年1月30日
發明者趙勝堂, 趙鋒, 趙淑玲, 郭忠琴, 王振幫, 劉月林 申請人:趙勝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