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治療氣胸用引流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醫療器械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治療氣胸引流裝置。
自發性氣胸為內科急癥,目前內科常用方法有定針抽氣,針頭穿刺接水封瓶排氣,人工氣胸計等,以上方法在使用中分別有不能持續排氣,肺復張慢,針不易固定、易傷肺,不能持續通氣、不能接引流瓶,操作復雜等不足。外科手術切開插管接引流瓶排氣,有導管粗、創傷大、不易固定、易感染、療程長等不足,病人不易接受。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治療氣胸用引流裝置,以克服現有的治療氣胸諸方法中不能連續排氣,不易固定、易傷肺、易感染、操作復雜、療程長等不足。
本實用新型包括引流管、引流瓶,引流管分為前段、中段、后段,三段引流管之間活動連接,與前段引流管配套有套管針,套管針包括套管、針蕊,套管內套裝著針蕊,前段引流管外徑小于套管內徑,中段引流管上設有一開關,后段引流管與引流瓶連接。
前段引流管外徑可為1-5毫米。為減少肺復張時,前段引流管對它的刺激,可將前段引流管的前部做成圓弧狀。
為增大引流管的引流量,可在前段引流管的端部沿管徑四周設有多個通孔。
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易操作,創傷小,治療中可實現連續排氣,便于肺復張,且不損傷肺,療程縮短,治療費用降低,病員易于接受。臨床統計平均4.5天肺復張治愈,大大低于切胸插管水封瓶治療平均22.5天的治愈時間。
附圖
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參照附圖,水封瓶1與后段引流管2連接,中段引流管5與后段引流管2、前段引流管7之間分別通過插接器3、6連接,中段引流管5上設有開關4,前段引流管7可由聚氯乙稀制成,其前部為圓弧狀,外徑為1.5毫米,與前段引流管配套有Ⅱ號套管針,包括套管8、針蕊9,前段引流管7前端部均勻密布有多個通孔。
使用時,先刺入套管針,然后將針蕊9抽出,換以前段引流管7,然后緩緩退出套管8,將前段引流管7前端固定,后端接至插接器6;當病人需活動時,可關閉開關4,將中段引流管由插接器3上撥下與引流瓶脫離即可。
權利要求1.一種治療氣胸用引流裝置,包括引流瓶(1)、引流管,其特征在于引流管分為前段引流管(7)、中段引流管(5)、后段引流管(2),三段引流管之間活動連接,與前段引流管(7)配套有套管針,套管針包括套管(8)、針蕊(9),套管(8)內套裝著針蕊(9),前段引流管(7)外徑略小于套管(8)內徑,中段引流管(5)上設有一開關(4),后段引流管(2)與引流瓶(1)連接。
2.據權利要求1規定的治療氣胸用引流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說的前段引流管(7),其前部應為圓弧狀。
3.據權利要求2規定的治療氣胸用引流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說的前段引流管(7),其外徑可為1毫米至5毫米。
4.據權利要求3規定的治療氣胸用引流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說的前段引流管(7),在其前端部沿管徑四周設有多個通孔。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治療氣胸用引流裝置。由引流瓶、引流管組成,引流管分為前段、中段、后段,前段引流管配套有套管針,套管針由套管及其內裝的針蕊組成,前段引流管外徑略小于套管內徑,中段引流管上設一開關,后段引流管與引流瓶連接,前、中、后三段引流管依次活動連接。本實用新型用于治療氣胸,可減少痛苦、縮短療程、治愈快、費用降低、病員樂于接受。
文檔編號A61M1/04GK2206124SQ94235770
公開日1995年8月30日 申請日期1994年11月10日 優先權日1994年11月10日
發明者郭清桐, 郭冰瑩 申請人:郭清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