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无码日韩视频无码三区

一種醫用轉運平車的制作方法

文(wen)檔(dang)序號:1279048閱讀:461來(lai)源:國知局
一種醫用轉運平車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醫用轉運平車,涉及一種轉運平車,包括平車底座(7)、鏟式擔架裝置、固定卡槽裝置和平車把手裝置,所述平車底座(7)的上部設有鏟式擔架裝置,在平車底座(7)的兩側上部分別設有固定卡槽裝置,在平車底座(7)的兩側上部設有平車把手裝置;本實用新型實現了在利用轉運平車運送病人時不用直接搬抬病患便可完成運送,有效避免了在搬抬過程中病患的二次損傷。
【專利說明】一種醫用轉運平車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轉運平車,具體地說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醫用轉運平車。
【背景技術】
[0002]公知的,醫用轉運平車是醫院里常見的一種處置車,當出現重型病人需要及時搶救,為了盡快將行走困難的危重病人送到搶救地點進行爭分奪秒的搶救,多使用醫用轉運平車運送病人,傳統醫用轉運平車的床面設在床框上面并與床框固定連接,病人可以躺在床面上,保持穩定的臥姿,避免傷勢的發展,這種醫用轉運平車雖然為搶救病人提供了方便,但是由于轉運的病人住院要進行各項檢查,當將脊柱或肢體因嚴重損傷而不宜搬動的病人從平車上移送至病床或檢查床上時,需要3-4人合作搬抬病人,或由護理人員或患者家屬牽拉臥有病人的床墊一起移動,由于平車床墊柔軟光滑,硬度差,患者在搭抬及轉運過程中,基于人體重力原因,床墊不能保持平坦而中間下垂,使患者身體無法保證平伸而不彎曲,遇到有頸椎、腰椎損傷或肢體骨折的病人時,在搬運過程中極易造成病人極大痛苦或引發受傷部位的二次損傷,使病情加重。

【發明內容】

[0003]為了克服【背景技術】中的不足,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醫用轉運平車,通過在平車底座的上部設置的鏟式擔架裝置,實現了在利用轉運平車運送病人時不用直接搬抬病患便可完成運送,有效避免了在搬抬過程中病患的二次損傷。
[0004]實現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
[0005]一種醫用轉運平車,包括平車底座、鏟式擔架裝置、固定卡槽裝置和平車把手裝置,所述平車底座的上部設有鏟式擔架裝置,在平車底座的兩側上部分別設有固定卡槽裝置,在平車底座的兩側上部設有平車把手裝置。
[0006]所述的醫用轉運平車,所述鏟式擔架裝置包括一側“U”形框體、另一側“U”形框體、鎖扣、固定卡片和鏟板,所述一側“U”形框體和另一側“U”形框體由鎖扣固定連接,在鎖扣的上部面設有固定彈片,固定卡片分別設置在一側“U”形框體和另一側“U”形框體的外部兩側,一側“U”形框體和另一側“U”形框體的內部分別設有鏟板。
[0007]所述的醫用轉運平車,所述固定卡槽裝置包括固定塊、向外折彎板和卡槽,所述固定塊由螺釘A固定在平車底座的兩側上部,在固定塊的上部設有向外折彎板,卡槽設置在向外折彎板的中部面上。
[0008]所述的醫用轉運平車,所述的固定卡槽裝置與設置在一側“U”形框體和另一側“U”形框體兩端外側面的固定卡片插接連接,所述固定卡槽裝置與固定卡片分別設置為至少四個。
[0009]所述的醫用轉運平車,所述平車把手裝置包括平車把手、軸套和螺釘B,所述平車把手呈“U”形,在平車把手的兩端分別設有“U”形豁口,穿孔分別設置在“U”形豁口的兩個相對面上,所述軸套設置在平車底座的兩側上部,穿孔、軸套與螺釘B鉸接連接。[0010]所述的醫用轉運平車,在平車底座的底部四角設有車輪。
[0011]通過上述公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2]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醫用轉運平車,本實用新型通過在平車底座的上部設置的鏟式擔架裝置,實現了在利用轉運平車運送病人時不用直接搬抬病患便可完成運送,有效避免了在搬抬過程中病患的二次損傷。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3]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14]圖2是本實用新型平車底座7的結構示意圖;
[0015]圖3是本實用新型平車底座7的側視圖;
[0016]圖4是本實用新型平車把手11的結構示意圖;
[0017]圖5是本實用新型鏟式擔架裝置的結構圖;
[0018]在圖中:1、鎖扣;2、固定彈片;3、固定卡片;4、一側“U”形框體;5、伊板;6、車輪;
7、底座;8、固定塊;9、向外折彎板;10、卡槽;11、平車把手;12、另一側“U”形框體;13、軸套;14、螺釘A ; 15、穿孔;16、“U”形豁口 ; 17、螺釘B。
【具體實施方式】
[0019]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的說明;下面的實施例并不是對于本實用新型的限定,僅作為支持實現本實用新型的方式,在本實用新型所公開的技術框架內的任意等同結構替換,均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0020]結合附圖1-5中所述的醫用轉運平車一種醫用轉運平車,包括平車底座、鏟式擔架裝置、固定卡槽裝置和平車把手裝置,所述平車底座7的上部設有鏟式擔架裝置,所述鏟式擔架裝置包括一側“U”形框體4、另一側“U”形框體12、鎖扣1、固定卡片3和鏟板5,所述一側“U”形框體4和另一側“U”形框體12由鎖扣I固定連接,在鎖扣I的上部面設有固定彈片2,固定卡片3分別設置在一側“U”形框體4和另一側“U”形框體12的外部兩側,一偵PU”形框體4和另一側“U”形框體12的內部分別設有鏟板5 ;在平車底座7的兩側上部分別設有固定卡槽裝置,所述固定卡槽裝置包括固定塊8、向外折彎板9和卡槽10,所述固定塊由螺釘A14固定在平車底座7的兩側上部,,在固定塊8的上部設有向外折彎板9,卡槽10設置在向外折彎板9的中部面上;所述的固定卡槽裝置與設置在一側“U”形框體4和另一側“U”形框體12兩端外側面的固定卡片3插接連接,所述固定卡槽裝置與固定卡片3分別設置為至少四個;所述平車把手裝置包括平車把手、軸套13和螺釘B17,在平車底座7的兩側上部設有平車把手裝置,所述平車把手11呈“U”形,在平車把手的兩端設有“U”形豁口 16,穿孔15分別設置在“U”形豁口 16的兩個相對面上,所述軸套13設置在平車底座的兩側上部,穿孔15、軸套13與螺釘B17鉸接連接;在平車底座7的底部四角設有車輪6。
[0021]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醫用轉運平車,使用時,用手按動鎖扣I上部面設置的固定彈片2按鈕,固定彈片2按鈕在彈起的同時會把一側“U”形框體4和另一側“U”形框體12左、右分開,將一側“U”形框體4與另一側“U”形框體12分別放置在病患的身體兩側,使兩塊鏟板5同時摻入病患的背部后扣合鎖扣1,醫護人員便可將躺有病患的鏟式擔架裝置抬放在平車底座7的上部,使設置在鏟式擔架裝置兩側面的固定塊8的下部插入平車底座7兩側面上設置的固定卡槽裝置的卡槽10內,便可使鏟式擔架裝置穩穩的固定在平車底座7的上部,當病人到達病房或者到達檢查室,需要把病人放在床上或檢查床上時,可按動固定彈片2,使一側“U”形框體4和另一側“U”形框體12左、右分開,從病患的兩側背部抽出鏟板5即可,平車把手11可通過鉸接連接在平車底座7的兩側上部,在用到平車把手11使可將把手放置水平,醫護人員或者家屬可使用平車把手11推動平車底座7進行移動,或將平車把手11向上抬起豎直放置,可作為擋板有效的防止病患從平車底座7兩側滑落,如果在不用平車把手11的時候可將平車把手11向下豎直放置,既不影響他人的行走,也比較美觀;本實用新型在運送病人時不用直接搬抬病患便可完成轉運,有效避免了在搬抬過程中病患的二次損傷,大大減輕了病患在搬抬挪動中承受的痛苦。
[0022]本實用新型未詳述部分為現有技術。
【權利要求】
1.一種醫用轉運平車,包括平車底座(7)、鏟式擔架裝置、固定卡槽裝置和平車把手裝置,其特征是:所述平車底座(7)的上部設有鏟式擔架裝置,在平車底座(7)的兩側上部分別設有固定卡槽裝置,在平車底座(7 )的兩側上部設有平車把手裝置。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醫用轉運平車,其特征是:所述鏟式擔架裝置包括一側“U”形框體(4)、另一側“U”形框體(12)、鎖扣(I)、固定卡片(3)和鏟板(5),所述一側“U”形框體(4)和另一側“U”形框體(12)由鎖扣(I)固定連接,在鎖扣(I)的上部面設有固定彈片(2),固定卡片(3)分別設置在一側“U”形框體(4)和另一側“U”形框體(12)的外部兩側,一側“U”形框體(4)和另一側“U”形框體(12)的內部分別設有鏟板(5)。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醫用轉運平車,其特征是:所述固定卡槽裝置包括固定塊(8)、向外折彎板(9)和卡槽(10),所述固定塊(8)由螺釘A (14)固定在平車底座(7)的兩側上部,在固定塊(8)的上部設有向外折彎板(9),卡槽(10)設置在向外折彎板(9)的中部面上。
4.根據權利要求1或3所述的醫用轉運平車,其特征是:所述的固定卡槽裝置與設置在一側“U”形框體(4)和另一側“U”形框體(12)兩端外側面的固定卡片(3)插接連接,所述固定卡槽裝置與固定卡片(3)分別設置為至少四個。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醫用轉運平車,其特征是:所述平車把手裝置包括平車把手(11)、軸套(13)和螺釘B (17),所述平車把手呈“U”形,在平車把手的兩端分別設有“U”形豁口(16),穿孔(15)分別設置在“U”形豁口(16)的兩個相對面上,所述軸套(13)設置在平車底座(7)的兩側上部,穿孔(15)、軸套(13)與螺釘B (17)鉸接連接。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醫用轉運平車,其特征是:在平車底座(7)的底部四角設有車輪(6)。
【文檔編號】A61G1/048GK203458549SQ201320458666
【公開日】2014年3月5日 申請日期:2013年7月30日 優先權日:2013年7月30日
【發明者】耿英豪, 王建樹 申請人:河南科技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