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脊椎活化器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來矯正并調整脊椎的脊椎活化器結構。
技術背景 脊椎相關的整療技術在世界各個國家都有相關的文獻記載,例如在中國即屬于傳統的民間的整脊技術療法,對于各種不明原因的慢性疾病、自律神經失調、各種關節酸痛以及各種免疫性的疾病都有明顯的治療效果,使得這門技術雖然無法完全以科學的方式來做研究,但是仍可以根據經驗的傳承來延續并研究精進這門技術,以補足現代醫學不足的部分來改善人類的健康狀況。以往的脊骨關節整復技術(ActivatorMethod Chiropratic technique)的施行方法都是以整脊治療師以手部觸摸的方式確認各種關節的錯位狀況后,再根據經驗對錯位的脊椎關節進行調整的工作。然而此種治療方式必須完全依賴治療師的經驗,并且只能以治療師的雙手進行,對于治療師來說是一個非常耗費體力的工作,也使得治療師在一固定時間內,能夠治療的病人人數是非常有限的,也因此一種可以幫助治療師減輕負擔以及增加固定時間內整脊人數的器具是非常值得相關整脊人士期待的。
實用新型內容本申請人鑒于上述所現有的缺點,積極著手從事改良,以期能解決上述問題,經過不斷嘗試與努力,終于開發出本實用新型。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器具,是可以代替傳統整脊師必須用雙手直接接觸并進行調整的缺點,使整脊師在調整患者脊椎時能夠藉由本實用新型來減輕整脊師的勞務負擔,并且本實用新型脊椎活化器結構能夠有效地調整與改善病人脊椎以及關節等位置。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脊椎活化器結構,包括一連動管,具有一上容納部與一下容納部,并形成一隔環于該上容納部與該下容納部之間,且該隔環設有一大孔洞與一小孔洞,該下容納部的管壁上設有多個溝槽;一插柱盤,置于該上容納部,且具有一插柱,可插設于該隔環的小孔洞并貫穿至該下容納部;一接觸組件,組設于該連動管上,該接觸組件包括一接觸中軸,并有一接觸彈簧套設于其上,再以一接觸座套設于該接觸彈簧與該接觸中軸夕卜,該接觸中軸的上端具有一接觸頂且下方具有一接觸底,該接觸底可在該接觸中軸移動時接觸至該插柱盤;一切換轉件,包含一切換轉盤、一切換轉軸與多個滾珠,該切換轉盤的頂面上開設有多個不同深度的凹槽且正中央開設有一貫穿該切換轉盤的中空孔洞,該切換轉盤的外側面設有多個凹洞,該切換轉件的切換轉盤可置入該連動管的下容納部內并且該多個滾珠卡合于該切換轉盤的多個凹洞與該下容納部的多個溝槽之間,另外該切換轉軸設有一中空空間且該中空空間與該該切換轉盤的中空孔洞相連通;一連接件,插入該切換轉軸的中空空間、切換轉盤的中空孔洞以及格環的大孔洞再與插柱盤組裝接合固定;一切換底盤,可套設于該切換轉軸上并組設于該切換轉件上;一彈射單元,具有一彈射手把與一彈射桿,該彈射單元可組設于該切換轉件的切換轉軸上并被切換底盤套設于外,且該彈射桿上設有一半圓形孔,讓工具可伸入進行維修。本實用新型的特點在于提供了六種不同的按摩力道,藉由切換轉盤上的不同深度的凹槽,使插柱盤插入凹槽的深度不一而使得彈射單元的彈射桿進行的彈射距離不同而有不同的按摩力道。只要使用者在使用時先轉動連動管,即可選擇六種不同的按摩力道。
圖I為顯示本實用新型的立體分解圖;圖2A為顯示本實用新型的平面剖視圖;圖2B為顯示本實用新型的平面剖視圖;以 及圖3為顯示本實用新型的使用示意圖。主要組件符號說明I連動管11上容納部111內螺紋12下容納部121 溝槽13 隔環131大孔洞132小孔洞2插柱盤21 插柱22凹槽螺紋3接觸組件31接觸中軸311接觸彈簧32接觸頂33接觸座331接觸螺紋4切換轉件41切換轉盤411 頂面4111 凹槽4112中空孔洞412外側面4121 凹洞42切換轉軸421中空空間422切換螺紋[0040]43 滾珠5連接件51 螺紋52 彈簧6切換底盤61 螺紋
7彈射單元71彈射手把72彈射桿73彈射螺紋74半圓形孔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的特點可參閱本案圖式及實施例的詳細說明而獲得清楚的了解。參考圖I與圖2A,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脊椎活化器結構,包括一連動管1,具有一上容納部11與一下容納部12,并形成一隔環13于該上容納部11與該下容納部12之間,該上容納部11為一半徑往上漸縮的錐狀體,并于最上端開口部分內的管壁處形成有內螺紋111 ;該下容納部12為一半徑相同的中空柱狀體,在其內部管壁上設有多個溝槽121 ;上容納部11與下容納部12之間的交界處形成有一隔環13,在該隔環13設有一大孔洞131與一小孔洞132 ;該大孔洞131是開設于隔環13的正中央并貫穿該隔環13,而該小孔洞132是開設于該大孔洞131旁并貫穿該隔環13 插柱盤2,置于該上容納部11內部,其底部具有一插柱21以及一凹槽螺紋22 (參考圖2A),該凹槽螺紋22是設于該插柱盤2中央處并相對于該隔環13的大孔洞131上方處;該插柱21是設于該凹槽螺紋22旁并相對于隔環13的小孔洞132上方處,故該插柱盤2的插柱21可插設于該隔環13的小孔洞132并貫穿至該下容納部12且此時該凹槽螺紋22是相對于該隔環13的大孔洞131上方處;一接觸組件3,可組設于該連動管I上,該接觸組件3包括一接觸中軸31 (參考圖2A),其上方設有一接觸頂32套設于上,并有一接觸彈簧311套設于該接觸頂32下方的接觸中軸31上,再以一接觸座33套設于該接觸彈簧311與該接觸中軸31外,該接觸座33下方設有一接觸螺紋331,可與該連動管I的內螺紋111螺合組裝固定,此時接觸中軸31的接觸底312可在接觸中軸31移動時并擠壓該接觸彈簧311時接觸至該插柱盤2 ;—切換轉件4,包含一切換轉盤41、一切換轉軸42與多個滾珠43,該切換轉盤41的頂面411上開設有多個不同深度的凹槽4111,且正中央開設有一貫穿切換轉盤41的中空孔洞4112,外側面412設有多個凹洞4121,該切換轉件4的切換轉盤41可置入該連動管I的下容納部12內并且該多個滾珠43卡合于該切換轉盤41的多個凹洞4121與該下容納部的多個溝槽121之間;一連接件5,套設有一彈簧52,并于其上端具有一螺紋51,插入該切換轉軸42的中空空間421 (參考圖2A)、切換轉盤41的中空孔洞4112以及隔環13的大孔洞131再與插柱盤2的凹槽螺紋22螺合后組裝接合固定,使得連接件5具有彈性伸縮的功能;一切換底盤6,具有一貫穿的孔洞并且于孔洞的最上端部分設有螺紋61,該螺紋61可與該切換轉軸42的切換螺紋422螺合,故可套設于該切換轉軸42上并組設于該切換轉件4上。一彈射單元7,具有一彈射手把71與一彈射桿72,該彈射單元7的上方處設有一彈射螺紋73,可與切換轉軸42上的切換螺紋422螺合,故可組設于該切換轉件4的切換轉軸42上并被切換底盤6套設于外,該彈射桿72設有一半圓形孔74,可供工具伸入進行維修;該彈射單元7具有使彈射桿72軸向彈出的功能;由于該彈射單元7屬現有技術的器具與技藝,故其詳細結構不多加說明。參考圖3,說明本實用新型使用時的做動方式。首先使用者用手握住彈射手把71,接著再用另一手握住連動管1,則可旋轉連動管I。在旋轉連動管I時,卡合在切換轉盤41的多個凹洞4121與該下容納部12的多個溝槽121之間多個滾珠43會被擠壓并往多個凹洞4121內側陷入,接著該連動管I轉動到下一個溝槽后則滾珠會再次卡合于下一個溝槽與凹洞之間,亦即連動管I的轉動是可以多個溝槽121的數目來決定轉動一圈可以分成幾段。在本實施中,多個溝槽121的數目為六個,因此連動管I可以六個區段來轉動。而當連動管I以六個區段轉動時,該隔環13的小孔洞132會剛好位在切換轉盤41上的多個凹槽4111的相對位置上方(本實施例中的多個凹槽4111數目為5個深度不一的凹槽),而使插柱盤
2的插柱21插入多個凹槽4111的深度不同且具有六種深度變化(其中包括沒有插入凹槽4111而只抵靠住頂面411的一個區段)。在旋轉連動管I并確定所需的段位之后,將本實用新型的接觸頂32抵靠所需要治療的皮膚或是關節部分,如圖3所示。接著參考圖2A,此時接觸頂32會帶動接觸中軸31向下擠壓接觸彈簧311,并使得接觸中軸31的接觸底312抵靠插柱盤2并給予插柱盤2 —往下的力。接著使用者手握彈射單元7的彈射手把71并施予一個向下的力量而使彈射桿72同步向下方移動,由于彈射桿72原先是頂住彈性連接件5,彈性連接件5又與插柱盤2鎖住固定,因此當彈射桿72向下方移動時,插柱盤2與彈性連接件5也會同時因前述接觸底312所給予的向下的力而往下移動,并因此使插柱盤2的插柱21插入切換轉盤41的頂面411上的凹槽4111,如圖2B所示。最后當彈射手把71被使用者拉到預設的最底端時,彈射桿72會因彈射單元7的彈射機制而向上方彈起,而快速地給予彈性連接件5 —個向上的力量,并連帶帶動與彈性連接件5鎖固的插柱盤2向上推擠,再進而推擠到接觸中軸31的接觸底312使接觸中軸31也連帶向上而最后將力量傳到接觸頂32并給予接觸頂32所接觸到的皮膚或是骨頭關節一沖擊的力量,來進行關節或是脊椎的治療與調整。以上所述者僅為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并非企圖具以對本實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因此,凡有在相同的創作精神下所作有關本實用新型的任何修飾或變更,皆仍應包括在本實用新型意圖保護的范疇。
權利要求1.一種脊椎活化器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連動管,具有一上容納部與一下容納部,并形成一隔環于該上容納部與該下容納部之間,且該隔環設有一大孔洞與一小孔洞,該下容納部的管壁上設有多個溝槽; 一插柱盤,置于該上容納部,且具有一插柱,可插設于該隔環的小孔洞并貫穿至該下容納部; 一接觸組件,組設于該連動管上,該接觸組件包括一接觸中軸,并有一接觸彈簧套設于其上,再以一接觸座套設于該接觸彈簧與該接觸中軸外,該接觸中軸的上端具有一接觸頂且下方具有一接觸底,該接觸底可在該接觸中軸移動時接觸至該插柱盤; 一切換轉件,包含一切換轉盤、一切換轉軸與多個滾珠,該切換轉盤的頂面上開設有多個不同深度的凹槽且正中央開設有一貫穿該切換轉盤的中空孔洞,該切換轉盤的外側面設有多個凹洞,該切換轉件的切換轉盤可置入該連動管的下容納部內并且該多個滾珠卡合于該切換轉盤的多個凹洞與該下容納部的多個溝槽之間,另外該切換轉軸設有一中空空間且該中空空間與該切換轉盤的中空孔洞相連通; 一連接件,套設有一彈簧,并于其上端具有一螺紋,插入該切換轉軸的中空空間、切換轉盤的中空孔洞以及格環的大孔洞再與插柱盤組裝接合固定; 一切換底盤,可套設于該切換轉軸上并組設于該切換轉件上; 一彈射單元,具有一彈射手把與一彈射桿,該彈射桿具有一半圓形孔,該彈射單元可組設于該切換轉件的切換轉軸上并被切換底盤套設于外。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脊椎活化器結構,其特征在于,該上容納部設有一內螺紋且該接觸座設有一接觸螺紋,該內螺紋與該接觸螺紋可彼此螺合而使該接觸組件組設于該連動管。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脊椎活化器結構,其特征在于,該插柱盤設有一凹槽螺紋且該連接件設有一螺紋,該凹槽螺紋與該螺紋可彼此螺合而使該連接件組設于該插柱盤。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的脊椎活化器結構包括一連動管,具有一上容納部、一下容納部與一隔環,該隔環有一大孔洞與一小孔洞,該下容納部設有多個溝槽;一插柱盤,置于該上容納部,且具有一插柱,可插設于該隔環的小孔洞并貫穿至該下容納部;一接觸組件,組設于該連動管上,包括一接觸中軸與一接觸彈簧套設于其上,再以一接觸座套設于其外;一切換轉件,包含一切換轉盤、一切換轉軸與多個滾珠;一連接件,插入該切換轉軸與切換轉盤以及格環的大孔洞再與插柱盤組裝接合固定;一切換底盤,可套設于該切換轉軸上并組設于其上;一彈射單元,具有一彈射手把與一彈射桿,該彈射單元可組設于該切換轉件。
文檔編號A61H1/00GK202568748SQ20122023319
公開日2012年12月5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23日 優先權日2012年5月23日
發明者李坤明 申請人:李坤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