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微創手術切除組織取出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微創外科手術器械,特別是腔鏡手術下切除組織取出器。
背景技術:
內窺鏡外科手術是通過小切口完成的微創手術,這類手術切口小、術后患者疼痛輕、恢復快,因而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應用。但在實施此類手術時,如何安全地將手術切除的大塊生物組織通過小切口取出,是腔鏡外科進一步發展時遇到的難題;特別是在切除如膽囊、囊腫、發炎的闌尾等充液組織或惡性腫瘤組織時,殘留在體內的碎塊組織或溢出液體,容易導致感染,引起并發癥或導致癌細胞的種植擴散,危及其他健康組織,甚至患者的生命安全。
為了解決通過小切口而安全地取出切除的大塊生物組織的這一制約內窺鏡外科手術發展的技術難題,國內外研制了各種用于取出切除的生物組織的手術器械。現有技術的取出切除組織的手術器械有兩大類,一類是生物標本破碎器,一類是標本回收袋。現有技術的生物標本破碎器是通過在腹腔內對生物標本的旋轉切割,將大塊生物標本切割成小塊后通過小切口取出體外,對不含液體組織的良性腫塊較為實用。為避免旋轉切割時細小組織或充液組織的液體在體內的殘留而導致感染或導致癌細胞的種植擴散,生物標本破碎器臨床上通常與標本回收袋配合使用,即先將生物標本納入標本回收袋,然后用生物標本破碎器破碎并取出體外。
現有技術的標本回收袋有兩類,一類是帶張開彈簧的標本回收袋,另一類是不帶張開彈簧袋口不能自動打開的簡易回收袋。帶張開彈簧的標本回收袋,如美國專利No.5,465,731、No.5,480,404、No.5,647,372、No.5,971,995,這類回收袋是一端開放,另一端封閉的柔性袋狀結構,通過外科張開器在體內將回收袋的開放端打開,并將切除的生物組織納入袋內,然后撤除張開器的張開彈簧,將回收袋與張開器分離,拉緊回收袋開放端的封口套索,將回收袋開放端封閉,然后將生物組織取出體外或拉到切口附近用外科器械破碎后取出體外,結構復雜,操作煩瑣,使用成本高,因經濟原因,很多患者難以承受。不帶張開彈簧標本回收袋,如中國專利ZL0215153.3、ZL01245792.2、ZL01232360.8,袋口不能自動打開,需在體內用手術鉗打開,費時費力,與醫生自己選用食品保鮮袋相比,無明顯優勢,臨床難以推廣。為克服上述產品的缺點,本實用新型人曾設計生產了一系列回收袋,在臨床上有良好的應用。但這些現有技術的標本袋在回收標本時需要增加一個穿刺孔,患者多一個創口、醫生多一次操作。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上述缺點,提供一個更加安全、更加有效、操作方便、價格低廉、取標本時不增加穿刺孔的取出切除組織的手術器械,需要對現有技術進行改進。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微創手術切除組織取出器,能在內窺鏡外科手術中通過小切口,安全地取出切除的大塊生物組織標本,而且能減少穿刺孔的數量。
微創手術切除組織取出器,包括柔性袋(1)、彈性絲(2)、連接頭(3)和柔性線(4),其特征在于彈性絲(2)安裝在柔性袋(1)的開口端,彈性絲(2)的兩端通過連接頭(3)與柔性線(4)連接在一起。
——上述微創手術切除組織取出器的彈性絲(2)采用能儲存變形后的形狀、當松開時能回到原始或接近原始形狀的材料制造,如鎳鈦形狀記憶合金絲、醫用不銹鋼彈簧絲、彈性高分子材料絲。
——上述微創手術切除組織取出器折疊后可安裝在由內鞘(6)、外鞘(5)組成的套筒式放送器的外鞘(5)的遠端之內、內鞘(6)的遠端之前。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微創手術切除組織取出器,由于在采用了柔性線(4)回收微創手術切除組織取出器,臨床操作時無需增加一個穿刺孔來回收標本,患者減少一個創口、醫生少一次操作,更加安全有效,且價格低廉、降低了患者費用。
圖1是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微創手術切除組織取出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微創手術切除組織取出器安裝在由內鞘(6)、外鞘(5)組成的套筒式放送器的外鞘(5)的遠端之內、內鞘(6)的遠端之前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微創手術切除組織取出器通過放送器在體內釋放時的工作原理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微創手術切除組織取出器在內鏡監視下納入生物組織時的工作原理圖。撤出放送器后,可通過同一穿刺孔插入內鏡。
圖5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微創手術切除組織取出器處理納入生物組織時的工作原理圖。向體外拉動柔性線(4),連接頭(3)帶動彈性絲(2)向穿刺器(7)的內孔運動,柔性袋(1)的開口端封閉,直到將柔性袋(1)的開口端拉到穿刺器(7)外,柔性袋(1)的開口端再次張開,向袋內伸入外科器械(11),如手術剪或破碎器,可將切除組織破碎取出體外。
上述圖中,1為柔性袋,2為彈性絲,3為連接頭,4為柔性線,5為放送器外鞘,6為放送器內鞘,7為穿刺器,8為腹壁,9為切除組織,10為內鏡,11為外科器械,1-1為柔性袋的開口端,1-2為柔性袋開口端上的通孔。5-1為放送器外鞘遠端,6-1為放送器內鞘遠端,6-2放送器內鞘手柄。
具體實施方式
采用柔性材料,如塑料薄膜或纖維增強塑料薄膜制造柔性袋(1),經裁剪及熱塑成形,制造成一端封閉一端開放的口袋形,在柔性袋(1)的開口端(1-1),經折疊后熱塑卷邊,可形成通孔(1-2)。
彈性絲(2)采用能儲存變形后的形狀、當松開時能回到原始或接近原始形狀的材料制造。如采用直徑為0.3mm、恢復溫度為20-25℃的鎳鈦形狀記憶合金絲經過定型熱處理后制造成圓弧形彈性絲(2)。同樣也可以采用醫用不銹鋼彈簧絲或彈性高分子材料絲制造圓弧形彈性絲(2)。
通過注塑制造上下兩個相互吻合的半球作為連接頭(3)。此外,連接頭(3)還可以是圓柱形、鈕扣形。
選用直徑為0.3mm高強度尼龍絲作為柔性線(4),也可以采用其它高分子材料或金屬材料細絲作為柔性線(4)。如采用絳綸纖維絲、不銹鋼絲、碳纖維絲等作為柔性線(4)。
將制造好的彈性絲(2)沿柔性袋(1)的開口端(1-1)上的通孔(1-2)穿入,即將彈性絲(2)安裝在柔性袋(1)的開口端上,然后將彈性絲(2)的絲頭及柔性線(4)一端通過連接頭(3)用環氧樹脂粘合或其它方式(如超聲波焊接)拼合在一起,即得到了本實用新型之微創手術切除組織取出器。參考圖1。
臨床使用前,將本實用新型之微創手術切除組織取出器清潔干凈,折疊、壓縮后安裝在由內鞘(6)、外鞘(5)組成的套筒式放送器的外鞘(5)的遠端(5-1)之內、內鞘(6)的遠端(6-1)之前;將柔性線(4)穿過放送器的內鞘(6)的通孔留在內鞘手柄(6-2)之外,組裝后放在醫用紙塑包裝袋內,進行滅菌處理,滅菌后存放以便臨床使用。參考圖2。
臨床使用時將滅菌好的安裝了微創手術切除組織取出器的放送器,沿穿刺器(7)的通孔伸入腹腔內,向外拉外鞘管(5),將微創手術切除組織取出器的放送器完全暴露,由于約束力撤除,彈性絲(2)恢復圓弧形,帶動柔性袋(1)的開口端(1-1)張開,將柔性袋(1)的袋口打開,便于納入切除的生物組織。參考圖3。
柔性袋(1)的袋口張開后,撤除放送器的外鞘(5)和內鞘(6),沿穿刺器(7)的通孔插入內鏡(10)便于監視納物過程。由于內鏡(10)以及微創手術切除組織取出器的放送器共用了一個穿刺器(7),避免現有技術的生物標本取物時需要專門另行打開新的穿刺孔,減少了患者的切口,減化了醫生的操作。參考圖4。
將切除的組織(9)納入柔性袋(1)后,向體外拉動柔性線(4),連接頭(3)帶動彈性絲(2)向穿刺器(7)的內孔運動,柔性袋(1)的開口端封閉,直到將柔性袋(1)的開口端拉到穿刺器(7)外,柔性袋(1)的開口端再次張開,向袋內伸入外科器械(11),如手術剪或破碎器,可將切除組織破碎取出體外。參考圖5。
應該注意,本文中公開和說明的結構可以用其它效果相同的結構代替,同時本實用新型所介紹的實施例并非實現本實用新型的唯一結構。雖然本實用新型的優先實施例已在本文中予以介紹和說明,但本領域內的技術人員都清楚知道這些實施例不過是舉例說明而已,本領域內的技術人員可以做出無數的變化、改進和代替,而不會脫離本實用新型,因此,應按照本實用新型所附的權利要求書的精神和范圍來限定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1.微創手術切除組織取出器,包括柔性袋(1)、彈性絲(2)、連接頭(3)和柔性線(4),其特征在于彈性絲(2)安裝在柔性袋(1)的開口端,彈性絲(2)的兩端通過連接頭(3)與柔性線(4)連接在一起。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微創手術切除組織取出器,其特征在于彈性絲(2)采用能儲存變形后的形狀、當松開時能回到原始或接近原始形狀的材料制造,如鎳鈦形狀記憶合金絲、醫用不銹鋼彈簧絲、彈性高分子材料絲。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微創手術切除組織取出器,其特征在于微創手術切除組織取出器折疊后可安裝在由內鞘(6)、外鞘(5)組成的套筒式放送器的外鞘(5)的遠端之內、內鞘(6)的遠端之前。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微創外科手術器械,特別是腔鏡手術下切除組織取出器。本實用新型之微創手術切除組織取出器,包括柔性袋、彈性絲、連接頭和柔性線,彈性絲安裝在柔性袋的開口端,彈性絲的兩端通過連接頭與柔性線連接在一起。由于采用了柔性線將微創手術切除組織取出器拉出體外,臨床操作時內鏡和放送器可以采用同一個穿刺器通孔進行,無需增加一個新的穿刺孔來回收切除的組織,患者減少一個創口、醫生少一次操作,更加安全有效,且價格低廉、降低了患者費用。
文檔編號A61B17/00GK2757733SQ20042009539
公開日2006年2月15日 申請日期2004年11月22日 優先權日2004年11月22日
發明者李艷芳, 周星, 郭愛軍, 周雙富 申請人:李艷芳, 廣州迪克醫療器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