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次性尿布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吸收、保持排泄物的一次性尿布。
背景技術:
一種開放型的一次性尿布,在縱向具有前后腰圍區域以及位于該腰圍區域之間的襠區,具有在前后腰圍區域之間延伸的排泄物吸收部、位于吸收部縱向的外方并沿橫向延伸的一對端翼和位于吸收部橫向的外方并沿縱向延伸的一對側翼,在后腰圍區域的側翼上,安裝有帶狀扣件,在前腰圍區域的外面上,安裝有可以離合地固定帶狀扣件的目標帶(專利文獻1)。
帶狀扣件具有固定部和自由部,固定部被固定在側翼的橫向外端部上,自由部從固定部向橫向外方延伸。在帶狀扣件的自由部上,安裝有機械式扣件中的掛鉤。目標帶呈沿橫向伸長的矩形,在其外面安裝有機械式扣件中的圈。在后腰圍區域的端翼上,可以收縮地安裝有多條沿橫向延伸的腰圍用彈性部件。在襠區的側翼上,可以收縮地安裝有多條沿縱向延伸的腿圍用彈性部件。
保護者或看護者將專利文獻1中記載的尿布給使用者穿上時的順序如下。保護者或看護者將面朝上的使用者的臀部放在展開的尿布上后,抓住前腰圍區域并折彎尿布的襠區,將前腰圍區域放在使用者腹部的上面。然后,用手指抓住后腰圍區域的端翼或側翼、將端翼沿橫向伸展后,一邊用手抓住帶狀扣件,一邊將后腰圍區域的側翼折彎,使后腰圍區域的側翼位于使用者腹部的上面。保護者或看護者將后腰圍區域的側翼重疊在前腰圍區域的側翼的外側上,一邊利用端翼或側翼來進行使用者腰圍的緊固的調節,一邊將這些帶狀扣件的自由端與目標帶的外面相互固定、連接前后腰圍區域。
專利文獻1特開平10-309299號公報專利文獻1中所述的尿布,在給使用者穿尿布時,保護者或看護者用手指抓住后腰圍區域的端翼或側翼,將后腰圍區域的端翼沿橫向伸展、使腰圍用彈性部件沿橫向伸長。但是,后腰圍區域的端翼或側翼的摩擦力小時,有可能發生以下情況,即,抓住這些襟翼的手指打滑,不能使腰圍用彈性部件沿橫向充分伸長。在開放型尿布中,穿用尿布時如果不充分伸長腰圍用彈性部件,就不可能利用腰圍用彈性部件的收縮力、使后腰圍區域的端翼緊貼著使用者的腰圍,在后腰圍區域的端翼和使用者的皮膚之間產生間隙,有可能發生在使用尿布的過程中,排泄物從端翼向尿布的外側漏出的情況。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以下的一次性尿布,即在穿用時,可以使安裝在襟翼部上的腰圍用彈性部件沿橫向充分伸長,利用腰圍用彈性部件的收縮力,可以使端翼部緊貼著使用者的腰圍。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課題的本發明的前提是以下一次性尿布,即在縱向具有前腰圍區域和后腰圍區域以及位于這些腰圍區域之間的襠區,具有在上述前后腰圍區域間延伸的排泄物吸收部和從上述吸收部的周邊向周方向的外方延伸的襟翼部,在位于上述吸收部端緣的縱向外方的上述前后腰圍區域的襟翼部上,可以收縮地安裝有沿橫向延伸的第一腰圍用彈性部件,穿用時通過固定裝置連接上述前后腰圍區域。
上述前提下的本發明的特征是,具有比上述襟翼高的摩擦力的防滑片被安裝在上述后腰圍區域的襟翼部的皮膚接觸面和皮膚非接觸面之中的至少一方上,該襟翼部向上述第一腰圍用彈性部件的橫向兩端部附近延伸。在此,腰圍用彈性部件的橫向兩端部附近是指包括橫向兩端部的附近或除了橫向兩端部的附近。該尿布是在保護者或看護者將后腰圍區域的襟翼部沿橫向伸展時,防滑片防止抓住襟翼部的手指打滑。
本發明具有以下實施形態。
(1)上述防滑片被安裝在從上述第一腰圍用彈性部件的橫向兩端部向橫向外方延伸的假想延長線上。該尿布是在用手指抓住防滑片、將后腰圍區域的襟翼部沿橫向伸展時,該力量直接作用于第一腰圍用彈性部件。
(2)上述防滑片被安裝在位于上述吸收部側邊緣的橫向外方的上述后腰圍區域的大致整個襟翼部上。這種尿布,即使抓住后腰圍區域的襟翼部的任何部分,防滑片都與手指接觸。
(3)沿橫向延伸的第二腰圍用彈性部件被可以收縮地安裝在位于上述吸收部側邊緣的縱向外方的上述前腰圍區域的襟翼部上,上述防滑片被安裝在上述前腰圍區域的襟翼部的皮膚接觸面和皮膚非接觸面之中的至少一方上,該襟翼部向上述第二腰圍用彈性部件的橫向兩端部附近延伸。該尿布是在保護者或看護者將前腰圍區域的襟翼部沿橫向伸展時,防滑片防止抓住襟翼部的手指打滑。
(4)上述防滑片被安裝在從上述第二腰圍用彈性部件的橫向兩端部向橫向外方延伸的假想延長線上。該尿布是在用手指抓住防滑片、將前腰圍區域的襟翼部沿橫向伸展時,該力量直接作用于第二腰圍用彈性部件。
(5)上述防滑片被安裝在位于上述吸收部側邊緣的橫向外方的上述前腰圍區域的大致整個襟翼部上。這種尿布,即使抓住前腰圍區域的襟翼部的任何部分,防滑片都與手指接觸。
(6)上述防滑片的動摩擦系數在0.5-1.5范圍內。
(7)上述防滑片是由具有橡膠狀彈性的熱塑性合成樹脂纖維形成的纖維無紡布。
(8)上述防滑片是由具有橡膠狀彈性的熱塑性合成樹脂纖維與聚烯烴類的熱塑性合成樹脂纖維形成的纖維無紡布。
(9)上述防滑片被以與上述襟翼部不同的顏色著色。這種尿布,在戴尿布時,保護者或看護者可以確切地識別襟翼部中手指抓住的部分。
(10)上述襟翼部由位于上述吸收部端緣的縱向外方并沿橫向延伸的端翼和位于上述吸收部側邊緣的橫向外方并沿縱向延伸的側翼形成,上述后腰圍區域的側翼由伸縮性片形成,該伸縮性片向上述尿布的縱向和橫向中的至少橫向具有彈性伸縮性。這種尿布,通過腰圍用彈性部件和后腰圍區域的側翼的收縮力,端翼和側翼緊貼著使用者的皮膚。
圖1是作為一例表示的尿布的部分剖面立體圖。
圖2是圖1的II-II線端面圖。
圖3是圖1的III-III線向視剖面圖。
圖4是圖1的IV-IV線向視剖面圖。
圖5是表示正在穿用中的狀態的尿布立體圖。
圖6是表示正在穿用中的狀態的尿布立體圖。
圖7是測定摩擦系數的概略圖。
圖8表示另外一例的尿布的部分剖面立體圖。
圖9是圖8的IX-IX線端面圖。
圖10是圖8的X-X線向視剖面圖。
圖11是圖7的XI-XI線向視剖面圖。
圖12表示另外一例尿布的部分剖面立體圖。
圖13是圖12的XIII-XIII線端面圖。
圖14是表示正在穿用中的狀態的尿布立體圖。
圖15是表示正在穿用中的狀態的尿布立體圖。
圖16表示另外一例尿布的部分剖面立體圖。
圖17是圖16的XVII-XVII線端面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以下參照附圖,就本發明的一次性尿布進行詳細說明。
圖1、2是表示尿布1A的部分剖面立體圖的一例和圖1的II-II線端面圖,圖3、4是圖1的III-III線向視剖面圖和圖1的IV-IV線向視剖面圖。圖1中,橫向用箭頭L表示,縱向用箭頭M表示,厚度用箭頭N表示。另外,表底面片2、3和防漏片5的內面是指與芯4相對的面,這些片2、3、5的外面是指不與芯4相對的面。另外,端翼12、13和側翼14、15、16的皮膚接觸面是指與使用者的皮膚相對的面,這些襟翼12、13、16的皮膚非接觸面是指不與使用者的皮膚相對的面。
尿布1A的主要構成部件是透液性表面片2及非透液性底面片3、吸收性芯4和一對防漏片5,透液性表面片2位于與皮膚接觸一側,非透液性底面片3位于不與皮膚接觸一側,吸收性芯4存在于表底面片2、3之間。除了這些構成部件以外,尿布1A具有帶狀的第一和第二腰圍用彈性部件6A、6B以及多個線狀的腿圍用彈性部件7。
尿布1A是在縱向具有前腰圍區域8和后腰圍區域10以及位于這些腰圍區域8、10之間的襠區9,具有排泄物吸收部11、一對端翼12、13(襟翼)和一對側翼14、15、16(襟翼),排泄物吸收部位于芯4、其液體吸收功能發揮作用;一對端翼12、13位于吸收部11的兩端緣11a(芯4的兩端緣4a)的縱向外方、沿橫向延伸;一對側翼14、15、16位于吸收部11的兩側緣11b(芯4的兩側緣4b)的橫向外方、沿縱向延伸。尿布1A的前后腰圍區域8、10的側翼14、16的橫向的長度尺寸大于襠區9的側翼15的橫寬,其俯視形狀實際呈砂漏計時器形狀。
排泄物吸收部11位于前后腰圍區域8、10和襠區9的橫向中央,從襠區9向前后腰圍區域8、10沿縱向延伸。第一和第二腰圍用彈性部件6A、6B被設置在前后腰圍區域8、10的端翼12、13上、沿橫向延伸。這些彈性部件6A、6B被可以收縮地安裝在襟翼12、13上。腿圍用彈性部件7被設置在襠區9的側翼15上、沿縱向延伸。彈性部件7被可以收縮地安裝在側翼15上。
表面片2由透氣親水性纖維無紡布17形成。底面片3由相互重疊的透氣非透液性塑料薄膜18和透氣疏水性纖維無紡布19形成。在底面片3上,薄膜18位于與皮膚接觸一側,同時無紡布19位于不與皮膚接觸一側。薄膜18和無紡布19的相對面通過粘合劑(無圖示)被間斷地接合。芯4被固定在表面片2和底面片3之中至少任何一方的內面。
芯4是粒子狀或纖維狀的高吸收性聚合物和短纖漿的混合物,或者,是粒子狀或纖維狀的高吸收性聚合物和短纖漿以及熱塑性合成樹脂纖維的混合物,被壓縮成規定的厚度。芯4是為了防止其變形或聚合物的脫落,最好用薄紙或親水性纖維無紡布等的透液性片將整體包住。聚合物可以使用淀粉類、纖維素、合成聚合物類。
端翼12、13由從芯4的端緣4a向縱向外方延伸的表面片2的端部2a和底面片3的端部3a形成。在端翼12、13上,在表底面片2、3的端部2a、3a相互重疊的狀態下,表底面片2、3的內面彼此被相互固定。腰圍用彈性部件6A、6B存在于表面片2的端部2a和底面片3的端部3a之間,在沿橫向伸長規定的倍率的狀態下,被固定在表底面片2、3的內面。
在后腰圍區域10的端翼13的皮膚非接觸面上,安裝有一對防滑片20,該防滑片20具有比端翼13和側翼16高的摩擦力。防滑片20被安裝在端翼13上,該端翼13向第一腰圍用彈性部件6A的橫向兩端部6a的外側附近延伸。防滑片20被設置在從彈性部件6A的端部6a沿橫向外側延伸的假想延長線21上。防滑片20通過涂在其整體上的粘合劑(無圖示),被固定在底面片3的端部3a的外面。
防滑片20是其平面形狀呈縱向長的大致的矩形。防滑片20最好在橫寬為10-20mm、縱長為10-40mm的范圍。防滑片20的平面形狀也可以是圓形或橢圓形、三角形,平面形狀不限于矩形。防滑片20上被以與端翼13和側翼16不同的顏色著色。例如,端翼13和側翼16的顏色是乳白色的情況下,防滑片20著色成白色以外的色彩。顏色可以是紅、綠、黃、蘭任何一種,沒有特別限定。
防滑片20是由具有橡膠狀彈性的熱塑性合成樹脂制的彈性纖維與熱塑性合成樹脂制的非彈性纖維形成的纖維無紡布22。彈性纖維相互交織,并且在交叉部位利用熔融膠合進行接合。非彈性纖維相互交織,并且在交叉部位利用熔融膠合進行接合。彈性纖維和非彈性纖維是這些纖維相互交織,并且在纖維的交叉部位,纖維之間利用熔融膠合進行接合。
防滑片20可以利用熔噴法或非織造織物法進行制造。并且,纖維無紡布22也可以只由具有橡膠狀彈性的熱塑性合成樹脂制的彈性纖維形成。這種情況下,彈性纖維相互交織,并且在交叉部位利用熔融膠合進行接合。
形成彈性纖維的熱塑性合成樹脂可以使用以下材料中的任何一種,即苯乙烯類嵌段共聚物或聚氨脂類嵌段共聚物、聚脂類嵌段共聚物、聚酰亞胺類嵌段共聚物、共聚物混合物。作為苯乙烯類嵌段共聚物可以使用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S-B-S)或苯乙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S-EB-S)。作為共聚物混合物可以使用苯乙烯-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聚丙烯(S-EB-S/PP)或聚丙烯/苯乙烯-丙烯(PP/E-P)。形成非彈性纖維的熱塑性合成樹脂可以使用聚烯烴類。作為聚烯烴類可以使用聚酰亞胺類、聚脂類、聚乙烯類、聚丙烯類中的任何一種。
熔噴法被分類于干式紡絲型,其制造方法是對熱塑性合成樹脂進行熔融紡絲的同時,向紡絲噴嘴的出口噴射高溫、高壓的空氣流、伸展并且開松纖維后,在網狀輸送帶上收集纖維、進行波形化。纖維在網狀輸送帶上開松堆積的同時,纖維之間在相互交叉部分進行熔融膠合。利用熔噴法制造的纖維無紡布(熔噴無紡布)由極細纖維形成,纖維密度高,具有高強的防水性。
非織造織物法與熔噴法相同被分類于干式紡絲型,其制造方法是,在網狀輸送帶上收集通過對熱塑性合成樹脂進行熔融紡絲并且延伸制成的多條連續纖維、進行波形化。纖維在網狀輸送帶上開松堆積的同時,纖維之間在相互交叉部分進行熔融膠合。利用非織造織物法制造的纖維無紡布(非織造織物無紡布)由連續纖維形成,具有高柔軟性和高強度。
對形成防滑片20的纖維無紡布22進行著色的方法有,將制造后的無紡布22浸泡在涂料中、使涂料干燥的方法,將混合了涂料的熱塑性合成樹脂進行紡絲后制造無紡布22的方法。
后腰圍區域10的側翼16由沿橫向具有彈性伸縮性的伸縮性片23形成。伸縮性片23由兩張透氣疏水性纖維無紡布24和存在于該無紡布24之間的透氣非透液性且伸縮性的塑料薄膜25形成。
伸縮性片23的一例的制造方法是,將無紡布24重疊在處于沿橫向伸展狀態的伸縮性塑料薄膜25的兩面上、進行接合。塑料薄膜25的伸長被解除后,薄膜25沿橫向收縮的同時無紡布24沿橫向收縮,在無紡布24上形成多個褶子。無紡布24和薄膜25是在其相對面重合的狀態下,通過多個大致均勻分布的熔融膠合部26,被一部分地接合。無紡布24和薄膜25的接合可以使用熱封或聲波密封等利用熱的熔敷方式。無紡布24和薄膜25也可以不是熔融膠合部26,而是通過粘合劑接合。伸縮性片23中,無紡布24由聚烯烴類熱塑性合成樹脂制的非彈性纖維形成,薄膜25由具有橡膠彈性狀的熱塑性合成樹脂形成。
另外,側翼16也可以由一張透氣疏水性纖維無紡布24和透氣非透液性且伸縮性的塑料薄膜25形成。這種情況下,將無紡布24重疊接合在處于沿橫向伸長狀態下的伸縮性塑料薄膜25的單面上。
側翼16其橫向內端部16a存在于底面片3的側部3b和后述的防漏片5的固定側部5a之間,內端部16a通過粘合劑(無圖示)被粘接在這些片3、5的內面。在側翼16的橫向外端部16b上,安裝有沿橫向延伸的帶狀扣件27(固定裝置)。帶狀扣件27具有固定部27a和自由部27b,固定部27a通過粘合劑(無圖示)被粘接在側翼16的外端部16b上,自由部27b從固定部27a向橫向外方延伸。帶狀扣件27使用由熱塑性合成樹脂制的非彈性纖維形成的纖維無紡布或熱塑性合成樹脂制的薄膜。自由部27b上安裝有多個向尿布1A的厚度方向延伸的熱塑性合成樹脂制的掛鉤28。自由部27b上也可以不用掛鉤而涂上粘合劑。
前腰圍區域8上,安裝有目標帶29(固定裝置),該目標帶29將帶狀扣件27的自由部27b可以離合地固定。目標帶29是沿橫向呈長矩形,通過粘合劑(無圖示)被間斷地或連續地粘接在底面片3的外面。目標帶29使用由熱塑性合成樹脂制的非彈性纖維形成的纖維無紡布或熱塑性合成樹脂制的薄膜。在目標帶29的外面上,安裝有多個向著尿布1A的厚度方向形成弧狀的熱塑性合成樹脂制的圈30。在帶狀扣件27的自由部27b上涂抹粘合劑的情況下,目標帶29使用薄膜。
前腰圍區域8和襠區9的側翼14、15是由從芯4的側緣4b向橫向外方延伸的表底面片2、3的側部2b、3b和防漏片5的固定側部5a形成。在側翼14、15上,表面片2的側部2b從芯4的側緣4b沿橫向外方只延伸一點,而底面片3的側部3b和防漏片5的固定側部5a從側部2b沿橫向更外方延伸。在側翼14、15上,這些片2、3、5的側部2b、3b、5a在相互重疊的狀態下,這些片2、3、5的內外面被粘接。腿圍用彈性部件7存在于底面片3的側部3b和防漏片5的固定側部5a之間,以沿橫向伸長規定倍率的狀態,被粘接在這些片3、5的內面。
防漏片5由透氣疏水性纖維無紡布31形成。防漏片5具有固定側部5a、可動部5b和固定兩端部5c,固定側部5a位于側翼14、15、16上、沿縱向延伸,可動部5b具有向表面片2的上方豎起性質、沿縱向延伸,固定兩端部5c位于端翼12、13上,向尿布1A的橫向內方倒伏。沿縱向延伸的伸縮性彈性部件32被可以收縮地安裝在可動部5b的上方。彈性部件32是在被可動部5b的一部分覆蓋的狀態下,通過粘合劑(無圖示)被粘接在可動部5b上。固定兩端部5c被粘接在表面片2的端部2a的外面。在防漏片5上,當尿布1A以表面片2為內側沿縱向彎曲時,彈性部件32收縮,可動部5b向表面片2的上方豎起,可動部5b形成對排泄物的屏障。
圖5、6是表示正在穿用中的狀態的尿布1A的立體圖。圖5、6中用兩點虛線表示使用者。保護者或看護者給使用者穿用尿布1A的順序的一例如下。將面朝上的使用者的臀部放在展開的尿布1A上后,用兩手的手指抓住向后腰圍區域10的端翼13中的第一腰圍用彈性部件6A的橫向兩端部6a附近延伸的部分,將后腰圍區域10的端翼13向箭頭L1所示的橫向伸展的同時,將彈性部件6A沿橫向伸長。此時,保護者或看護者是用手指抓住安裝在襟翼13上的防滑片20的狀態(參照圖5)。
將端翼13伸展后,保護者或看護者抓住前腰圍區域8,將尿布1A的襠區9折彎、將前腰圍區域8放在使用者的腹部上,用左手的手指抓住位于圖5右方的一個防滑片20,用右手的手指抓住位于圖5右方的一個帶狀扣件27。用左手伸展端翼13,用右手一邊伸展一個側翼16,一邊將側翼16折彎、使側翼16位于使用者的腹部上,同時,將側翼16與前腰圍區域8的端翼12和側翼14的外側重疊,通過掛鉤28將帶狀扣件27的自由部27b固定在目標帶29的外面。
然后,用右手的手指抓住位于圖5左方的另一個防滑片20,用左手的手指抓住位于圖5左方的另一個帶狀扣件27(參照圖6)。用右手伸展端翼13,用左手一邊伸長另一個側翼16,一邊將側翼16折彎、使側翼16位于使用者的腹部上,同時,將側翼16與前腰圍區域8的端翼12和側翼14的外側重疊,一邊利用襟翼13、16調節對使用者腰圍的緊固,一邊通過掛鉤28將帶狀扣件27的自由部27b固定在目標帶29的外面。
將帶狀扣件27固定在目標帶29上時,將帶狀扣件27的自由部27b按壓在目標帶29的外面,使掛鉤28和圈30結合。連接了前后腰圍區域8、10的尿布1A上,形成了腰圍開口和一對腿圍開口(無圖示)。尿布1A的使用過程中被排泄的排泄物在排泄物吸收部11上透過表面片2被芯4吸收、保持。
由于保護者或看護者用手指一邊抓住防滑片20,一邊將端翼13沿橫向伸展,因此,抓住端翼13的手指不打滑,可以在將第一腰圍用彈性部件沿橫向充分伸長的狀態下,給使用者穿用尿布。尿布1A由于后腰圍區域10的端翼13通過彈性部件6A的收縮力緊貼著使用者的腰圍,因此,后腰圍區域10的端翼13與使用者皮膚之間不產生間隙,在尿布1A的使用過程中,排泄物不會從端翼13向尿布1A的外側漏出。尿布1A是,防滑片20被設置在從腰圍用彈性部件6A的橫向兩端部6a沿橫向外方延長的假想延長線21上,用手指抓住防滑片20、將襟翼13沿橫向伸展時,由于其彈力直接作用于彈性部件6A,因此,確實可以將彈性部件6A沿橫向伸長。
尿布1A是由于將帶狀扣件27的自由部27b固定在目標帶29上時,由伸縮性片23形成的后腰圍區域10的側翼16被沿橫向伸長,因此,可以將襟翼16用于緊固使用者的腰圍。尿布1A通過第一和第二腰圍用彈性部件6A、6B和側翼16的收縮力,前后腰圍區域8、10的端翼12、13以及側翼14、16緊貼著使用者的腰圍,這些襟翼12、13、14、16不錯位,可以防止尿布1A從穿著位置下滑。
尿布1A由于防滑片20被以與這些襟翼13、16不同的顏色著色,因此,保護者或看護者在給使用者穿用尿布1A時,確實可以識別端翼13中用手指抓住的部分。尿布1A是,如果在其外側穿內褲,由于防滑片20利用其摩擦力緊貼著內褲的內側,因此,內褲可以成為支撐、防止尿布1A的下滑。
在尿布1A上,防滑片20的橫向動摩擦系數在0.5-1.5的范圍。防滑片20的動摩擦系數不到0.5時,保護者或看護者在沿橫向伸展端翼13時,有可能抓住襟翼13的手指打滑,有可能在沒完全伸長腰圍用彈性部件6A的狀態下給使用者穿用尿布1A。并且,防滑片20的動摩擦系數是依據JIS P8147的3.1頁中所述的方法測定的。動摩擦系數的測定概略如圖7所示。
(1)動摩擦系數的測定使用具有平滑下面40a的可動板40和具有平滑上面41a的固定板41。可動板40的下面40a寬3cm、長3cm。在準備動摩擦系數測定用防滑片42的同時,準備人工皮革43(使用出光石油株式會社生產的、商品名為サプラ一レ)。
(2)將測定用的防滑片42安裝在可動板40的下面40a上。測定用防滑片42是通過雙面膠固定在可動板40的下面40a。將人工皮革43安裝在固定板41的上面41a。人工皮革43是通過雙面膠固定在固定板41的上面41a。可動板40是下面40a的面積為9cm2,利用砝碼44調節可動板40的整體重量,將58g/9cm2的負載加在下面40a上。
(3)在動摩擦系數的測定中,將可動板40作為砝碼使用。使可動板40向圖6箭頭K1所示的方向以10cm/min的速度移動。動摩擦系數從使可動板40移動5cm的摩擦力中得出。具體來說,通過算式μ=FD/FP算出動摩擦系數。在此,μ是動摩擦系數,FD是可動板40移動5cm的摩擦力,FP是在第一試驗材料42和第二試驗材料43的接觸面上,向箭頭K2所示的垂直方向起作用的力。
防滑片20是,抗拉強度在30-70N/inch范圍,基重(坪量)在30-100g/m2的范圍,厚度在0.2-0.7mm的范圍。防滑片20在基重不到30g/m2,厚度不到0.2mm時,防滑片20的抗拉強度降低,用手指抓住防滑片20將襟翼13沿橫向伸展時,防滑片20有可能破損。防滑片20的基重超過100g/m2,并且厚度超過0.7mm時,防滑片20的剛性增強,防滑片20與皮膚接觸時有不舒適的感覺。
形成防滑片20的彈性纖維和非彈性纖維的細度在0.5-20μm的范圍。彈性纖維和非彈性纖維的細度不到0.5μm時,這些纖維容易發生纖維斷裂,有可能防滑片20的動摩擦系數不到0.5。
第一和第二腰圍用彈性部件6A、6B的橫向拉伸應力最好在0.1-3.0N的范圍,后腰圍區域10的側翼16的橫向拉伸應力最好在2.0-10N的范圍。彈性部件6A、6B的拉伸應力超過3.0N,并且側翼16的拉伸應力超過10N時,由于彈性部件6A、6B或端翼13對使用者的腰圍過于緊固,因此,使用中的尿布1A有不舒適的感覺。彈性部件6A、6B的拉伸應力不到0.1N,并且側翼16的拉伸應力不到2.0N時,彈性部件6A、6B或端翼13的收縮力實際上不起作用,不能使端翼12、13和側翼14、16緊貼著使用者的皮膚。
在尿布1A上,防滑片20可以安裝在端翼13的皮膚非接觸面和皮膚接觸面上,防滑片20也可以只安裝在端翼13的皮膚接觸面上。只將防滑片20安裝在端翼13的皮膚接觸面上時,防滑片20被固定在防漏片5的固定端部5c上。另外,防滑片20也可以與向腰圍彈性部件6A的橫向兩端部6a的外側附近延伸的端翼13一起,安裝在腰圍彈性部件6A的兩端部6a上。
圖8、9表示另外一例尿布1B的部分剖面立體圖和圖8的IX-IX線端面圖,圖10、11是圖8的X-X線向視剖面圖和圖8的XI-XI線向視剖面圖。圖8中,橫向用箭頭L表示,縱向用箭頭M表示,厚度方向用箭頭N表示。
尿布1B的主要構成部件是,透液性表面片2及非透液性底面片3、吸收性芯4和防漏片5,吸收性芯4存在與表底面片2、3之間,被固定在這些片2、3中至少一個的內面。表面片2由與圖1中的相同的無紡布17形成,底面片3由與圖1中的相同的薄膜18和無紡布19形成。芯4與圖1中的相同。
尿布1B是在縱向具有前后腰圍區域8、10和位于這些腰圍區域8、10之間的襠區9,具有排泄物吸收部11、一對端翼12、13(襟翼)和一對側翼14、15、16(襟翼),排泄物吸收部延伸在腰圍區域8、10之間、芯4的液體吸收功能發揮作用,一對端翼12、13位于吸收部11的兩端緣11a的縱向外方、沿橫向延伸,一對側翼14、15、16位于吸收部11的兩側緣11b的橫向外方、沿縱向延伸。沿橫向延伸的帶狀的第一和第二腰圍用彈性部件6A、6B被可以收縮地安裝在端翼12、13上。多條沿縱向延伸的線狀的腿圍用彈性部件7被可以收縮地安裝在襠區9的側翼15上,。
端翼12、13由表面片2的端部2a和底面片3的端部3a形成,表面片2的端部2a是從芯4的端緣4a向縱向外方延伸。在端翼12、13上,表底面片2、3的端部2a、3a以相互重疊的狀態被固定。腰圍用彈性部件6A、6B存在于表面片2的端部2a和底面片3的端部3a之間,被固定在表底面片2、3的內面。
側翼14、15、16是由從芯4的側緣4b向橫向外方延伸的表底面片2、3的側部2b、3b和防漏片5的固定側部5a形成。在側翼14、15、16上,側部2b從芯4的側緣4b沿橫向外方只延伸一點,而側部3b和側部5a從側部2b沿橫向更外方延伸。在側翼14、15、16上,這些片2、3、5的側部2b、3b、5a以相互重疊的狀態被粘接。腿圍用彈性部件7存在于底面片3的側部3b和防漏片5的側部5a之間,被粘接在這些片3、5的內面。
在后腰圍10的側翼16的橫向外端部16b上,安裝有沿橫向延伸的帶狀扣件27(固定裝置)。帶狀扣件27具有固定部27a和自由部27b,固定部27a被粘接在外端部16b上,自由部27b從固定部27a向橫向外方延伸。自由部27b上安裝有多個向尿布1B的厚度方向延伸的掛鉤28。帶狀扣件27和掛鉤28使用與圖1的相同的材料。
在前腰圍區域8上,安裝有目標帶29(固定裝置),該目標帶29將帶狀扣件27的自由部27b可以離合地固定。目標帶29被粘接在底面片3的外面。多個向著尿布1B的厚度方向形成弧狀的圈30被安裝在目標帶29上。帶狀扣件27和目標帶29使用與圖1的相同的材料。
在后腰圍區域10的端翼13及側翼16的皮膚非接觸面上,安裝有防滑片20,該防滑片20具有比這些襟翼13、16高的摩擦力。防滑片20被安裝在端翼13和幾乎整個側翼16上,該端翼13向第一腰圍用彈性部件6A的橫向兩端部6a的外側附近延伸。安裝在端翼13上的防滑片20被設置在從彈性部件6A的兩端部6a沿橫向外側延伸的假想延長線21上。防滑片20通過涂在其整體上的粘合劑(無圖示),被固定在形成端翼13的底面片3的端部3a的外面和形成側翼16的底面片3的側部3b的外面。與圖1的相同,防滑片20被以與端翼13和側翼14、15、16不同的顏色著色。
防滑片20是具有橡膠狀彈性的熱塑性合成樹脂制的彈性纖維形成的纖維無紡布22,或者是具有橡膠狀彈性的熱塑性合成樹脂制的彈性纖維與熱塑性合成樹脂制的非彈性纖維形成的纖維無紡布22。防滑片20可以使用通過熔噴法制造的熔噴無紡布,或通過非織造織物法制造的非織造織物無紡布。形成彈性纖維的熱塑性合成樹脂和形成非彈性纖維的熱塑性合成樹脂可以使用與圖1的相同材料。
防漏片5由與圖1的相同的無紡布31形成。防漏片5具有固定側部5a、可動部5b和固定兩端部5c,固定側部5a位于側翼14、15、16上、沿縱向延伸,可動部5b具有向表面片2的上方豎起的性質,固定兩端部5c位于端翼12、13上,向尿布1B的橫向內方倒伏。沿縱向延伸的伸縮性彈性部件32被可以收縮地安裝在可動部5b的上方。
防滑片20的動摩擦系數和動摩擦系數的測定方法與圖1的相同。防滑片20的抗拉強度和基重、厚度與圖1的相同。另外,形成防滑片20的彈性纖維和非彈性纖維的細度與圖1的相同。第一和第二腰圍用彈性部件6A、6B的伸拉應力與圖1的相同。
該尿布1B的穿用順序與圖1的相同,省略其說明。由于保護者或看護者一邊用手指抓住防滑片20,一邊將端翼13沿橫向伸展,因此抓住端翼13的手不打滑,可以在沿橫向充分伸長腰圍用彈性部件6A的狀態下,給使用者穿用尿布1B。尿布1B由于利用彈性部件6A的收縮力,后腰圍區域10的端翼13緊貼著使用者的腰圍,因此,后腰圍區域10的端翼13與使用者的皮膚之間不產生間隙,尿布1B的使用過程中,排泄物不會從端翼13向尿布1B的外側漏出。
在尿布1B上,由于在側翼16的皮膚非接觸面上安裝有防滑片20,因此伸展側翼16時,抓住側翼16的手指不打滑,不僅尿布1B的穿用容易,也容易利用端翼13和側翼16調節使用者腰圍的緊固。尿布1B如果在其外側穿內褲,由于防滑片20利用其摩擦力緊貼著內褲的內側,因此,內褲可以成為支撐、防止尿布1B的下滑。
尿布1B中,防滑片20可以安裝在端翼13和側翼16的皮膚非接觸面和皮膚接觸面上,防滑片20也可以只安裝在這些襟翼13、16的皮膚接觸面上。
圖12、13表示另外一例尿布1C的部分剖面立體圖和圖12的XIII-XIII線端面圖,圖14、15是表示正在穿用中的狀態的尿布1C的立體圖,圖12中,橫向用箭頭L表示,縱向用箭頭M表示,厚度方向用箭頭N表示。圖14、15中,使用者用兩點虛線表示。
該尿布1C是在圖1的尿布1A的端翼12上安裝防滑片33的形式。尿布1C的其他構成與圖1的尿布1A相同,與圖1的尿布1A用相同的相同符號,省略其他構成的說明。
在尿布1C上,在前腰圍區域8的端翼12(襟翼部)的皮膚非接觸面上,安裝有一對防滑片33,該防滑片33具有比端翼12高的摩擦力。防滑片33被安裝在端翼12上,該端翼12向第二腰圍用彈性部件6B的橫向兩端部6b的外側附近延伸。防滑片33被設置在從彈性部件6B的端部6b向橫向外方延伸的假想延長線34上,通過涂在其整體上的粘合劑(無圖示),被固定在底面片3的端部3a的外面。
防滑片33與圖1的相同,是具有橡膠狀彈性的熱塑性合成樹脂制的彈性纖維形成的纖維無紡布22,或者是具有橡膠狀彈性的熱塑性合成樹脂制的彈性纖維與熱塑性合成樹脂制的非彈性纖維形成的纖維無紡布22,其平面形狀是沿縱向呈長矩形。防滑片33被以與端翼12和側翼14不同的顏色著色。在尿布1C上,防滑片20、33可以安裝在端翼12、13的皮膚非接觸面和皮膚接觸面上,防滑片20、33也可以只安裝在這些襟翼12、13的皮膚接觸面上。
保護者或看護者給使用者穿用尿布1C的順序的一例如下。保護者或看護者將面朝下的使用者的腹部放在展開的尿布1C上后,用兩手的手指抓住向前腰圍區域8的端翼12中的第二腰圍用彈性部件6B的橫向兩端部6b的外側附近延伸的部分,將前腰圍區域8的端翼12向箭頭L2所示的橫向伸展的同時,將彈性部件6B沿橫向伸長。此時,保護者或看護者是用手指抓住安裝在襟翼12上的防滑片33的狀態(參照圖14)。
將襟翼12伸展后,保護者或看護者抓住后腰圍區域10,將尿布1C的襠區9折彎、將后腰圍區域10放在使用者的臀部上,用左手的手指抓住位于圖5右方的一個防滑片33,用右手的手指抓住位于圖5右方的一個帶狀扣件27。用左手伸展端翼12,用右手一邊伸長一個側翼16,一邊將側翼16折彎、使側翼16位于使用者的腹部側,同時,將側翼16與前腰圍區域8的端翼12和側翼14的外側重疊,通過掛鉤28將帶狀扣件27的自由部27b固定在目標帶29的外面。
然后,用右手的手指抓住位于圖5左方的另一個防滑片33,用左手的手指抓住位于圖5左方的另一個帶狀扣件27(參照圖15)。用右手伸展端翼12,用左手一邊伸長另一個側翼16,一邊將另一個側翼16折彎、使側翼16位于使用者的腹部側,同時,將側翼16與前腰圍區域8的端翼12和側翼14的外側重疊,一邊利用襟翼12、13、16調節使用者腰圍的緊固,一邊通過掛鉤28將帶狀扣件27的自由部27b固定在目標帶29的外面。
在連接前后腰圍區域8、10后的尿布1A上,形成了腰圍開口和一對腿圍開口(無圖示)。在尿布1A的使用過程中,被排泄的排泄物在排泄物吸收部11上透過表面片2被芯4吸收、保持。
由于保護者或看護者用手指一邊抓住防滑片33,一邊將端翼12沿橫向伸展,因此,抓住端翼12的手指不打滑,可以在將第二腰圍用彈性部件6B沿橫向充分伸長的狀態下,給使用者穿用尿布1C。尿布1C由于前腰圍區域8的端翼12通過彈性部件6B的收縮力緊貼著使用者的腰圍,因此,前腰圍區域8的端翼12與使用者皮膚之間不產生間隙,在尿布1C的使用過程中,排泄物不會從端翼12向尿布1C的外側漏出。尿布1C的防滑片33被設置在從腰圍用彈性部件6B的橫向兩端部6b沿橫向外方延長的假想延長線34上,用手指抓住防滑片33、將襟翼12沿橫向伸展時,由于其彈力直接作用于彈性部件6B,因此,可以確實使彈性部件6B沿橫向伸長。
尿布1C是由于將帶狀扣件27的自由部27b固定在目標帶29上時,由伸縮性片23形成的后腰圍區域10的側翼16被沿橫向伸長,因此,可以將襟翼16用于緊固使用者的腰圍。尿布1C是通過第一和第二腰圍用彈性部件6A、6B和側翼16的收縮力,前后腰圍區域8、10的端翼12、13以及側翼14、16緊貼著使用者的腰圍,這些襟翼12、13、14、16不錯位,可以防止尿布1C從穿用位置下滑。
尿布1C由于防滑片33被以不同于這些襟翼12、14的顏色著色,因此,保護者或看護者在給使用者穿用尿布1C時,可以確實識別端翼12中用手指抓住的部分。尿布1C,如果在其外側穿著內褲,由于防滑片20、33利用其摩擦力緊貼著內褲的內側,因此,內褲可以成為支撐、防止尿布1C的下滑。
圖16、17表示另外一例尿布1D的部分剖面立體圖和圖16的XVII-XVII線端面圖。圖16中,橫向用箭頭L表示,縱向用箭頭M表示,厚度方向用箭頭N表示。
該尿布1D是在圖8的尿布1B的端翼12上安裝防滑片33的形式。尿布1D的其他構成與圖8的尿布1B相同,與圖8的尿布1B用相同的相同符號,省略其他構成的說明。
在前腰圍區域8的端翼12和側翼14的皮膚非接觸面上,安裝有防滑片33,該防滑片33具有比襟翼12、14高的摩擦力。防滑片33被安裝在端翼12和大致整個側翼14上,該端翼12向第二腰圍用彈性部件6B的橫向兩端部6b的外側附近延伸。安裝在端翼12上的防滑片33被設置在從彈性部件6B的兩端部6b向橫向外方延伸的假想延長線34上,通過涂在其整體上的粘合劑(無圖示),防滑片33被固定在形成端翼12的底面片3端部3a的外面和形成側翼14的底面片3的側部3b的外面。
防滑片33與圖1的相同,是具有橡膠狀彈性的熱塑性合成樹脂制的彈性纖維形成的纖維無紡布22,或者是具有橡膠狀彈性的熱塑性合成樹脂制的彈性纖維與熱塑性合成樹脂制的非彈性纖維形成的纖維無紡布22。防滑片33被以與端翼12和側翼14不同的顏色著色。
在尿布1D上,防滑片20、33可以安裝在端翼12、13和側翼14、16的皮膚非接觸面和皮膚接觸面上,防滑片20、33也可以只安裝在這些襟翼12、13、14、16的皮膚接觸面上。
穿用尿布1D的順序與圖14、15的相同,省略其說明。由于保護者或看護者用手指一邊抓住防滑片33,一邊將端翼12沿橫向伸展,因此,抓住端翼12的手指不打滑,可以在將第二腰圍用彈性部件6B沿橫向充分伸長的狀態下,給使用者穿用尿布1D。尿布1D由于前腰圍區域8的端翼12通過彈性部件6B的收縮力緊貼著使用者的腰圍,因此,前腰圍區域8的端翼12與使用者皮膚之間不產生間隙,在尿布1D的使用過程中,排泄物不會從端翼12向尿布1D的外側漏出。尿布1D如果在其外側穿著內褲,由于防滑片20、33利用其摩擦力緊貼著內褲的內側,因此,內褲可以成為支撐、防止尿布1D的下滑。
防滑片33的動摩擦系數在0.5-1.5的范圍。如果防滑片33的動摩擦系數不到0.5,保護者或看護者將端翼12沿橫向伸展時,有可能抓住襟翼12的手指打滑,有可能在不完全伸長腰圍用彈性部件6B的狀態下給使用者穿用尿布1C、1D。
防滑片33的動摩擦系數的測定方法與圖1的相同。防滑片33的抗拉強度和基重、厚度與圖1的相同。另外,形成防滑片33的彈性纖維和非彈性纖維的細度與圖1的相同。尿布1C、1D的第一和第二腰圍用彈性部件6A、6B的伸拉應力與圖1的相同。
表面片2可以使用具有很多開孔的疏水性纖維無紡布或具有很多細小開孔的塑料薄膜。底面片3可以使用以下的任何一種,即透氣疏水性纖維無紡布、透氣非透液性塑料薄膜以及將透氣疏水性纖維無紡布相互進行層壓的復合無紡布。防漏片5可以使用以下的任何一種,即將透氣疏水性纖維無紡布相互進行層壓的復合無紡布、將透氣疏水性纖維無紡布與透氣非透液性塑料薄膜進行層壓的復合層。
底面片3和防漏片5也可以使用以下復合無紡布,即,將具有高強度和良好柔軟性的、通過非織造織物法制造的纖維無紡布層壓在具有高防水性的、通過熔噴法制造的纖維無紡布至少一面上的復合無紡布(SM無紡布、SMS無紡布)。
形成表底面片2、3和防漏片5、后腰圍區域13的側翼16、帶狀扣件27、目標帶29的纖維無紡布可以使用通過以下各方法制造的纖維無紡布,即射流噴網法、針刺法、熔噴法、熱粘合、紡粘法、化學粘合。
親水性纖維無紡布可以由經過親水化處理的合成纖維、半合成纖維、再生纖維中的任何一種,或混合上述纖維的復合纖維制成。疏水性纖維無紡布可以由合成纖維制成。疏水性纖維無紡布中也可以含有經過防水處理的半合成纖維或再生纖維。合成纖維沒有特別限定,可以使用聚脂類、聚丙烯腈類、聚氯乙烯類、聚乙烯類、聚丙烯類。合成纖維可以使用芯鞘型復合纖維、并列型復合纖維、異型中空纖維、微多孔纖維、粘合型復合纖維。
粘接劑最好使用熱融型粘接劑。熱融型粘接劑以外,粘接劑也可以使用下述之一,即丙烯基類粘接劑或橡膠粘接劑。向表底面片2、3和防漏片5涂抹粘接劑方式最好是以下中的任何一種,即,螺旋狀或Z字型狀、點狀、條紋狀。如果將粘接劑以這樣的形態涂抹在表底面片2、3或防漏片5上,這些片2、3、5彼此間可間斷地固定,同時芯4可間斷地固定在片2、3上。
本發明的一次性尿布由于安裝有防滑片,該防滑片被安裝在向第一腰圍用彈性部件的橫向兩端部附近延伸的后腰圍區域的襟翼部,因此,保護者或看護者將后腰圍區域的襟翼部沿橫向伸展時,由于防滑片,抓住襟翼的手指不打滑,可以在將安裝在后腰圍區域襟翼部上的第一腰圍用彈性部件沿橫向充分伸長的狀態下,給使用者穿用尿布。該尿布由于向后腰圍區域的橫向延伸的襟翼部通過第一腰圍用彈性部件的收縮力緊貼著使用者的腰圍,因此,襟翼部與使用者皮膚之間不產生間隙,在尿布的使用過程中,排泄物不會從襟翼向尿布的外側漏出。
尿布是防滑片被安裝在假想延長線上,該假想延長線從上述第一腰圍用彈性部件的橫向兩端部向橫向外方延伸,用手指抓住防滑片、將襟翼部沿橫向伸展時,由于其力量直接作用于第一腰圍用彈性部件因此,可以確實將彈性部件沿橫向伸展。
尿布是防滑片被安裝于上述后腰圍區域的大致整個襟翼部上,該襟翼部位于上述吸收部側邊緣的橫向外方。由于抓住襟翼部的任何部分,防滑片都與手指接觸,因此,可以確實防止抓住襟翼部的手指打滑。
尿布是防滑片被安裝在向第二腰圍用彈性部件的橫向兩端部附近延伸的前腰圍區域的襟翼部上,保護者或看護者將后腰圍區域的襟翼部沿橫向伸展時,由于防滑片抓住襟翼部的手指不打滑,可以在將安裝在后腰圍區域襟翼部上的第二腰圍用彈性部件沿橫向充分伸長狀態下,給使用者穿用尿布。該尿布由于向前腰圍區域的橫向延伸的襟翼部通過第二腰圍用彈性部件的收縮力緊貼著使用者的腰圍,因此,襟翼部與使用者皮膚之間不產生間隙,在尿布的使用過程中,排泄物不會從襟翼向尿布的外側漏出。
尿布是防滑片被安裝在假想延長線上,該假想延長線從上述第二腰圍用彈性部件的橫向兩端部向橫向外方延伸,用手指抓住防滑片、將襟翼部沿橫向伸展時,由于其力量直接作用于第二腰圍用彈性部件因此,可以確實將彈性部件沿橫向伸展。
尿布是防滑片被安裝于大致整個上述前腰圍區域的襟翼部上,該襟翼部位于上述吸收部側邊緣的橫向外方。由于抓住襟翼部的任何部分,防滑片都與手指接觸,因此,可以確實防止抓住襟翼部的手指打滑。
防滑片被以與襟翼部不同的顏色著色的該尿布,保護者或看護者在給使用者穿用尿布時,可以確實識別襟翼部中用手指抓住的部分。
尿布是襟翼部由端翼和側翼形成、后腰圍區域的側翼由伸縮性片形成,通過固定裝置裝置連接前后腰圍區域時,由于后腰圍區域的側翼被沿橫向伸長,因此,可以將襟翼用于緊固使用者的腰圍。這樣的尿布通過腰圍用彈性部件和側翼的收縮力,端翼和側翼緊貼著使用者的皮膚,因此,這些襟翼不會錯位,可以防止從尿布的穿用位置下滑。
權利要求
1.一種一次性尿布,在縱向具有前腰圍區域和后腰圍區域以及位于這些腰圍區域之間的襠區,具有在上述前后腰圍區域延伸的排泄物吸收部和從上述吸收部的周邊向周方向的外方延伸的襟翼部,在位于上述吸收部端緣的縱向外方的上述前后腰圍區域的襟翼部上,可以收縮地安裝有沿橫向延伸的第一腰圍用彈性部件,使用時通過固定裝置連接上述前后腰圍區域,其特征在于,具有比上述襟翼部更高的摩擦力的防滑片被安裝在上述后腰圍區域的襟翼部的皮膚接觸面和皮膚非接觸面之中的至少一方上,該襟翼部在上述第一腰圍用彈性部件的橫向兩端部附近延伸。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尿布,其特征在于,上述防滑片被安裝在從上述第一腰圍用彈性部件的橫向兩端部向橫向外方延伸的假想延長線上。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次性尿布,其特征在于,上述防滑片被安裝在位于上述吸收部側邊緣的橫向外方的上述后腰圍區域的大致整個襟翼部上。
4.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次性尿布,其特征在于,沿橫向延伸的第二腰圍用彈性部件被可以收縮地安裝在位于上述吸收部側端緣的縱向外方的上述前腰圍區域的襟翼部上,上述防滑片被安裝在上述前腰圍區域的襟翼部的皮膚接觸面和皮膚非接觸面之中的至少一方上,該襟翼部向上述第二腰圍用彈性部件的橫向兩端部附近延伸。
5.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次性尿布,其特征在于,上述防滑片被安裝在從上述第二腰圍用彈性部件的橫向兩端部向橫向外方延伸的假想延長線上。
6.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次性尿布,其特征在于,上述防滑片被安裝在位于上述吸收部側邊緣的橫向外方的上述前腰圍區域的大致整個襟翼部上。
7.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次性尿布,其特征在于,上述防滑片的動摩擦系數在0.5-1.5的范圍內。
8.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次性尿布,其特征在于,上述防滑片是由具有橡膠狀彈性的熱塑性合成樹脂纖維形成的纖維無紡布。
9.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次性尿布,其特征在于,上述防滑片是由具有橡膠狀彈性的熱塑性合成樹脂纖維與聚烯烴類的熱塑性合成樹脂纖維形成的纖維無紡布。
10.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次性尿布,其特征在于,上述防滑片被以與上述襟翼部不同的顏色著色。
11.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次性尿布,其特征在于,上述襟翼部由位于上述吸收部端緣的縱向外方并沿橫向延伸的端翼和位于上述吸收部側邊緣的橫向外方并沿縱向延伸的側翼形成,上述后腰圍區域的側翼由伸縮性片形成,該伸縮性片向上述尿布的縱向和橫向中的至少橫向具有彈性伸縮性。
全文摘要
提供以下一次性尿布,即通過腰圍用彈性部件的收縮力,使后腰圍區域的襟翼緊貼著使用者的腰圍。在一次性尿布(1A)上安裝有比端翼(12、13)或側翼(14、15、16)具有更高的摩擦力的防滑片(20)。防滑片(20)被固定在端翼(13)的皮膚非接觸面上,該端翼(13)向腰圍用彈性部件(6)的橫向兩端部(6a)的外側附近延伸,該腰圍用彈性部件(6)被安裝在后腰圍區域(10)的端翼(13)上。
文檔編號A61F13/56GK1572268SQ20041005973
公開日2005年2月2日 申請日期2004年6月18日 優先權日2003年6月20日
發明者吉田正樹, 湊大尚, 三井浩一郎 申請人: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