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高粱莖稈汁液的除砂方法及設備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甜高粱莖稈汁液的除砂方法及設備,其特征在于:將甜高粱莖稈汁液放入除砂罐后,在重力的作用下,甜高粱莖稈汁液中密度大的砂粒下沉到除砂罐的罐底,由底部排砂口排至集砂池;甜高粱莖稈汁液由上層除砂罐溢流口排出;集砂池中的混合汁液從抽砂管進入螺旋砂水分離器,混合汁液中的砂粒由于自重下降沉積于螺旋槽底部,在螺旋的推動下,含有汁液的砂粒沿著斜置的U型槽底部提升,在離開液面上升過程中,砂粒中的水分在重力作用下回流,逐漸上升的砂粒在上升過程中滴干水分后從排砂口排出,清凈汁液則從二次出汁管中流出,達到砂水汁液分離目的。本發明的甜高粱莖稈汁液的除砂方法及設備具有除砂效果好,生產成本低,除砂效率高等特點。
【專利說明】甜高粱莖稈汁液的除砂方法及設備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汁液的除砂方法及設備,具體涉及一種甜高粱莖桿汁液的除砂方法及設備。
【背景技術】
[0002]甜高粱(Sorghum bicolor (Moench) L.)是一種高生物量的c4高光效作物,甜高粱為粒用高粱的一個變種,除具有抗旱、耐澇、耐鹽堿、耐瘠薄、適應性廣的特性外,還有生長快,莖桿產量高和莖汁液豐富、含糖量高的特點。當前,我國有約45萬公頃的種植,年產甜高粱籽粒220?250萬噸,年產甜高粱秸桿2000?2500萬噸。甜高粱莖桿中含有16?22%的糖,莖桿中含有60?70%的纖維素和半纖維素,其加工性強、用途廣、渾身是寶,甜高粱莖桿提取出的汁液后可以生產酒、糖漿和燃料乙醇,榨汁后的殘渣可作為制造紙張及纖維板的原料,也可作為燃料乙醇生產的原料。對于開發可再生能源、緩解能源危機、發展循環經濟等具有極其重要的戰略意義。
[0003]甜高粱莖桿汁液在進行下一步工藝處理之前,需經過田間收割、裝卸、運輸、壓榨處理等工序,在田間收割、裝卸、運輸過程中,砂粒會以各種形式摻雜在甜高粱莖桿中。經壓榨工藝處理后,莖桿上的砂粒隨著噴淋液混合在汁液中,影響汁液的下一步工藝處理。
[0004]因此,如何去除甜高粱莖桿汁液中的砂粒,是甜高粱莖桿汁液利用【技術領域】的一個難題。
【發明內容】
[0005]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結構設計合理,操作簡單方便,除砂效果好,生產成本低,能顯著提高甜高粱莖桿汁液除砂效率的甜高粱莖桿汁液的除砂方法及設備。
[0006]本發明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甜高粱莖桿汁液的除砂方法,其特征在于:將甜高粱莖桿汁液放入除砂罐后,在重力的作用下,甜高粱莖桿汁液里密度大的砂粒下沉到除砂罐的罐底,由底部排砂口排至集砂池;甜高粱莖桿汁液由上層除砂罐溢流口排出;集砂池中的混合汁液從抽砂管進入螺旋砂水分離器,混合汁液中的砂粒由于自重下降沉積于螺旋槽底部,在螺旋的推動下,含有汁液的砂粒沿著斜置的U型槽底部提升,在離開液面上升過程中,砂粒中的水分在重力作用下回流,逐漸上升的砂粒在上升過程中滴干水分后從排砂口排出,清凈汁液則從二次出汁管中流出,甜高粱莖桿汁液達到砂水汁液分離目的。
[0007]本發明的甜高粱莖桿汁液的除砂方法采用的設備,其特征在于:包括除砂罐、集砂池、渣漿泵和螺旋砂水分離器,所述的除砂罐從上到下依次設有清液區、緩沖區和沉淀區;所述的除砂罐的底部安裝有支架,除砂罐的頂端設有出汁管,除砂罐上部一側設有入汁管,除砂罐的底部設有污泥斗,污泥斗的底部連接著排砂管,排砂管的排砂口下方為集砂池,在集砂池上設有渣漿泵,抽砂管的一端與渣漿泵連接,另一端與旋砂水分離器。
[0008]所述渣漿泵用于抽出集砂池內的混合汁液,通過抽砂管進入螺旋砂水分離器進行分離,螺旋砂水分離器用于分離渾濁汁液的砂粒和汁液。
[0009]以上以上所述的出汁管與螺旋砂水分離器之間連接有二次出汁管。
[0010]以上所述的所述的出汁管包括直管段、彎管和手動閥門。
[0011]以上所述的排砂管上設有電動閥門,所述排砂管由直管段、彎管、電動閥門組成,排砂管連接除砂罐的污泥斗,電動閥門用于定期排出沉淀的泥砂,泥砂排入罐傍邊的集砂池,由于部分汁液隨著砂粒排出,因此有必要進行二次沉淀,回收汁液。
[0012]以上所述的旋砂水分離器上設有排砂口。
[0013]以上所述的入汁管包括直管段、彎管和擴散管。
[0014]除甜高粱莖桿汁液,其他纖維性植物的莖桿汁液也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內。
[0015]本發明突出的實質性特點和顯著的進步是:
1、本發明能顯著提高甜高粱莖桿汁液的利用率,汁液經除砂罐自然沉淀除砂后,采用螺旋砂水分離器進行二次除砂提汁,提高了汁液的利用率,降低了生產成本。
[0016]2、本發明的甜高粱莖桿汁液的除砂方法除砂過程不會造成物料浪費和環境污染,主要采用物理方法進行除砂,不使用添加劑進行除砂,不會造成汁液的浪費和汁液深加工的影響。
[0017]3、本發明的甜高粱莖桿汁液的除砂設備結構設計合理,運行可靠,能耗低,汁液的除砂主要在除砂罐中進行,對能耗設備的依賴程度低,運行可靠。
[0018]4、本發明的甜高粱莖桿汁液的除砂方法及設備分離砂粒的效率可達96%?98%,能分離出粒徑> 0.2mm的砂粒或雜質。
[0019]5、除砂罐的入汁管由直管段、彎管、擴散管組成,一是降低汁液進入除砂罐的流速,避免產生湍渦,達到布水均勻的目的,以便于砂粒的沉淀;二是擴散管設置于筒體的中心,以便汁液能均勻的進入除砂罐。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0]圖1是本發明甜高粱莖桿汁液的除砂設備的主視結構示意圖。
[0021]圖2是本發明甜高粱莖桿汁液的除砂設備A-A的剖視圖。
[0022]圖3是本發明甜高粱莖桿汁液的除砂設備B-B的剖視圖。
[0023]圖4是本發明甜高粱莖桿汁液的除砂設備C-C的剖視圖。
[0024]圖5是本發明甜高粱莖桿汁液的除砂設備D-D的剖視圖。
[0025]圖中序號相對的部件名稱:
除砂罐1、入汁管2、出汁管3、排砂管4、集砂池5、渣漿泵6、抽砂管7、螺旋砂水分離器8、二次出汁管9、手動閥門10、電動閥門11、支架12、污泥斗13、排砂口 14、清液區F、沉淀區G。
【具體實施方式】
[0026]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明甜高粱莖桿汁液的除砂方法及設備作進一步的說明。
[0027]如圖1?5所示,本發明的甜高粱莖桿汁液的除砂設備包括除砂罐1、入汁管2、出汁管3、排砂管4、集砂池5、渣漿泵6、抽砂管7、螺旋砂水分離器8、二次出汁管9、手動閥門10、電動閥門11、支架12、污泥斗13、排砂口 14、清液區E、緩沖區F和沉淀區G,除砂罐I從上到下依次設有清液區F和沉淀區G,所述的除砂罐I的底部安裝有支架12,除砂罐I的頂端設有出汁管3,除砂罐I上部一側設有入汁管2,除砂罐I的底部設有污泥斗13,污泥斗13的底部連接著排砂管4,排砂管4的排砂口下方為集砂池5,在集砂池5上設有渣漿泵6,抽砂管7的一端與渣漿泵6連接,另一端與旋砂水分離器8,出汁管3與螺旋砂水分離器8之間連接有二次出汁管9,出汁管3上設有手動閥門10,排砂管4上設有電動閥門11,旋砂水分離器8上設有排砂口 14。
[0028] 實施例1
由壓榨車間或其他工藝車間轉來的甜高粱莖桿汁液通過入汁管送入除砂罐后,在重力的作用下,甜高粱莖桿汁液里密度大的砂粒下沉到除砂罐的污泥斗中,由排砂管的排砂口將砂粒排至集砂池;甜高粱莖桿汁液由上層除砂罐溢流口排出,進入下一個工段進行處理;集砂池中的混合汁液從抽砂管進入螺旋砂水分離器,混合汁液中的砂粒由于自重下降沉積于螺旋槽底部,在螺旋的推動下,含有汁液的砂粒沿著斜置的U型槽底部提升,在離開液面上升過程中,砂粒中的水分在重力作用下回流,逐漸上升的砂粒在上升過程中滴干水分后從排砂口排出,清凈汁液則從二次出汁管中流出,甜高粱莖桿汁液達到砂水汁液分離目的。
【權利要求】
1.一種甜高粱莖桿汁液的除砂方法,其特征在于:將甜高粱莖桿汁液放入除砂罐后,在重力的作用下,甜高粱莖桿汁液里密度大的砂粒下沉到除砂罐的罐底,由底部排砂口排至集砂池;甜高粱莖桿汁液由上層除砂罐溢流口排出;集砂池中的混合汁液從抽砂管進入螺旋砂水分離器,混合汁液中的砂粒由于自重下降沉積于螺旋槽底部,在螺旋的推動下,含有汁液的砂粒沿著斜置的U型槽底部提升,在離開液面上升過程中,砂粒中的水分在重力作用下回流,逐漸上升的砂粒在上升過程中滴干水分后從排砂口排出,清凈汁液則從二次出汁管中流出,甜高粱莖桿汁液達到砂水汁液分離目的。
2.權利要求1所述的甜高粱莖桿汁液的除砂方法采用的設備,其特征在于:包括除砂罐(I)、集砂池(5)、渣漿泵(6)和螺旋砂水分離器(8),所述的除砂罐(I)從上到下依次設有清液區(E)、緩沖區(F)和沉淀區(G),所述的除砂罐(I)的底部安裝有支架(12),除砂罐Cl)的頂端設有出汁管(3),除砂罐(I)的罐體中心垂直設有入汁管(2),除砂罐(I)的底部設有污泥斗(13),污泥斗(13)的底部連接著排砂管(4),排砂管(4)的排砂口下方為集砂池(5),在集砂池(5)上設有渣漿泵(6),抽砂管(7)的一端與渣漿泵(6)連接,另一端與旋砂水分離器(8)。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甜高粱莖桿汁液的除砂方法采用的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汁管(3 )與螺旋砂水分離器(8 )之間連接有二次出汁管(9 )。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甜高粱莖桿汁液的除砂方法采用的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汁管(3)包括直管段、彎管和手動閥門(10)。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甜高粱莖桿汁液的除砂方法采用的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砂管(4 )上設有電動閥門(11)。
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甜高粱莖桿汁液的除砂方法采用的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旋砂水分離器(8)上設有排砂口(14)。
7.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甜高粱莖桿汁液的除砂方法采用的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入汁管(2 )包括直管段、彎管和擴散管。
【文檔編號】C13B20/16GK104313194SQ201410611457
【公開日】2015年1月28日 申請日期:2014年11月4日 優先權日:2014年11月4日
【發明者】勞運劍, 蘇澤云, 楊學, 黃靖超, 陳彥雷, 韋征, 韋良義, 王珂, 林曉珍 申請人:中國輕工業南寧設計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