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播種機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播種機,包括機身和牽引機構,所述機身包括漏斗和支架,所述漏斗和支架之間設置下料口,所述下料口內設置送料結構,所述送料結構兩端分別伸出所述下料口外,所述支架遠離所述下料口的一端分別設置支腿和第一滾輪,所述第一滾輪位于所述支腿的正后方;所述牽引機構包括牽引板、掛環和牽引架,所述牽引板與所述掛環固定連接,所述牽引架與所述掛環活動連接,所述牽引架與所述支架活動連接。通過牽引機構和機身的活動連接,有效保證農作物播種過程中埋入土壤中的深度一致,保證農作物的發芽率和植株高度。
【專利說明】
_種播種機
技術領域
[0001 ]本實用新型涉及農用機械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播種機。
【背景技術】
[0002]農業自古以來都是國之基本,傳統的農作物播種方式為人工作業,需要將種子埋在濕潤的土壤中并壓實等待種子發芽,此工作過程耗費人力物力。
[0003]隨著科技的發展和技術的進步,為節約人力,半自動和全自動的播種機應運而生代替人力播種,播種機包括固定連接的牽引機構和機身,牽引機構與拖拉機固定連接,機身包括料斗、下料支腿和固定在下料支腿后側的封土機構,其中封土機構通常使用滾輪模擬人工壓實土壤:牽引機構與機身為固定連接,由于田地的地面高低位置不同,容易造成下料支腿深入土壤中的深度不同,從而從在農作物種子埋入土壤過深或者過淺的風險;而常用的封土機構與支腿之間采用彈簧連接,即在支腿深入較深的土壤中,封土機構在彈簧的形變狀態下向上升高避免對種子上方的土壤過度擠壓,但是彈簧長期處于過度拉伸狀態下容易造成無法恢復到正常狀態的問題,導致彈簧拉力不夠。上述兩種問題不僅直接影響農作物的發芽率,并且造成農作物生長高度不一進一步影響較矮植株的采光效果。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播種機,通過牽引機構和機身的活動連接,有效保證農作物播種過程中埋入土壤中的深度一致,保證農作物的發芽率和植株高度。
[0005]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0006]—種播種機,包括機身和牽引機構,所述機身包括漏斗和支架,所述漏斗和支架之間設置下料口,所述下料口內設置送料結構,所述送料結構兩端分別伸出所述下料口外,所述支架遠離所述下料口的一端分別設置支腿和第一滾輪,所述第一滾輪位于所述支腿的正后方;所述牽引機構包括牽引板、掛環和牽引架,所述牽引板與所述掛環固定連接,所述牽引架與所述掛環活動連接,所述牽引架與所述支架活動連接。
[0007]優選的,所述掛環上下方向設置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牽引架包括上支撐臂和下支撐臂,所述上支撐臂一端設置第三通孔,所述下支撐臂一端設置第四通孔,所述第一通孔與所第三通孔通過第一轉軸活動連接,所述第二通孔與所述第四通孔通過第二轉軸活動連接,所述掛環還設置擋塊,所述擋塊位于所述上支撐臂和所述下支撐臂之間;所述上支撐臂的另一端設置第五通孔,所述第五通孔與所述送料結構的一端套接,所述下支撐臂的另一端設置第六通孔,所述支架設置第三轉軸,所述第六通孔與所述第三轉軸套接。
[0008]優選的,所述支架設置中空連接桿,所述中空連接桿位于所述支腿的正后方,所述中空連接桿兩側分別設置第一滾輪,所述送料結構的兩端分別套接左支撐臂和右支撐臂,所述左支撐臂另一端和右支撐臂另一端之間設置第二滾輪,所述第二滾輪設置在所述第一滾輪的正后方,所述左支撐臂和所述右支撐臂之間設置固定桿,所述固定桿與所述支架之間設置調節絲桿。
[0009]優選的,還包括動力裝置,所述動力裝置與所述支架固定連接,所述動力裝置的輸出端與所述送料結構的一端鏈傳動。
[0010]優選的,所述機身為多個,所述牽引機構與所述機身配套為多個。
[0011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2]本實用新型公開的一種播種機,牽引板與掛環固定連接,牽引板與拖拉機或者其他動力裝置相連接,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特點為掛環與牽引架之間為活動連接,而且牽引架與機身的支架也是活動連接,在使用過程中前方的動力裝置在帶動本實用新型運動是,無論是牽引架還是機身的支架均可上下活動,以適應不同高度的地面,從而有效保證支腿深入土壤中的深度一致,而且有效保證第一滾輪壓實土壤的力度一致,所以本實用新型的第一滾輪不僅可以與支架活動連接,而且兩者之間可以是固定連接,從而有效的增加本實用新型的結構靈活性,特別是第一滾輪與支架固定連接,不僅能夠對農作物上方的土壤提供力度一致的壓力,而且固定連接的結構和制作工藝均較為簡單,結構穩定性強。所以本實用新型在保證農作物種子發芽率的前提下有效節約成本、延長播種機的使用壽命。
[0013]另外,掛環與牽引架一端通過第一轉軸和第二轉軸相連接,而且牽引架的另一端與支架通過送料結構和第三轉軸套接,當地面高低不平時,上支撐臂和下支撐臂均可上下移動一端行程,有效保證支腿深入土壤的深度和第一滾輪壓實土壤的力度。特別是在上支撐臂和下支撐臂之間設置有擋塊,擋塊對上支撐臂和下支撐臂分別起限位作用,防止由于支撐臂和下支撐臂向上或者向下移動幅度過大造成機身向后或者向前傾斜。本結構設計是本領域技術人員不易想到的。
[0014]另外,支架設置中空連接桿,中空連接桿的兩側均固定一個第一滾輪,左支撐臂和右支撐臂之間設置第二滾輪,本實用新型工作過程中第一滾輪前方的支腿開槽將農作物種子埋入土壤中,此時種子上方的土壤呈向兩側外翻的狀態,支腿正后方的兩個第一滾輪首先從兩側壓實土壤,然后第二滾輪進一步壓實,從而保證種子上方的土壤為密實狀態,防止種子受到高溫或者日光暴曬的現象發生,從而進一步保證種子的發芽率。本結構中左支撐臂和右支撐臂均與支架同樣是活動連接,左支撐臂和右支撐臂之間設置固定桿,通過調整固定桿與支架之間的調節絲桿,進而調整左支撐臂和右支撐臂的距地間隙,從而調整第二滾輪對土壤的壓力。
[0015]另外,本實用新型在支架上固定連接驅動裝置,動力裝置的輸出端與送料結構的一端鏈傳動,通過鏈傳動為種子進入下料口提供動力,從而提高本實用新型自動化程度。
[0016]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穩定性強、適應高低不同的地面等優點,面對高低不平的田地,有效保證埋入土壤種子的深度一致和壓實土壤的力度一致,進而保證種子發芽率和植株高度的一致性。
【附圖說明】
[0017]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的主視結構示意圖。
[0018]圖2為圖1的左視結構示意圖。
[0019]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二的主視結構示意圖。
[0020]圖4為圖3的左視結構示意圖。
[0021]圖中:1:漏斗,2:支架,3:下料口,4:傳動軸,5:容納槽,6:支腿,7:第一滾輪,8:三角形犁鏵,9:牽引板,10:掛環,11:上支撐臂,12:下支撐臂,13:第一轉軸,14:第二轉軸,15:L形擋塊,16:第三轉軸,17:電動機,18:中空連接桿,19:左支撐臂,20:右支撐臂,21:第二滾輪,22:固定桿,23:掛鉤,24:調節絲桿。
【具體實施方式】
[0022]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0023]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機身、動力裝置和牽引機構,機身和牽引機構均為三個,機身包括漏斗I和支架2,漏斗I和支架2之間安裝下料口 3,下料口 3內安裝有送料結構,送料結構包括固定連接傳動軸4和槽形輪,傳動軸4安裝在槽形輪的中心,槽形輪的邊緣開設有容納槽5,傳動軸4的兩端分別伸出下料口 3外側,支架2遠離下料口的一端分別安裝支腿6和第一滾輪7,支腿6與下料口 3相連通而且支腿6底部前側安裝有三角形犁鏵8,第一滾輪7位于支腿6的正后方,第一滾輪7的下端比三角形犁鏵8低3cm;牽引機構包括牽引板9、掛環10和牽引架,牽引板9與掛環10焊接,掛環10上下方向開設直徑相同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第一通孔中心與第二通孔中心連線為斜線,牽引架包括上支撐臂11和下支撐臂12,上支撐臂11和下支撐臂12以下料口 3為中心對稱為兩個,上支撐臂11 一端開設第三通孔,下支撐臂12—端開設第四通孔,第一通孔與第三通孔套合在第一轉軸13上,第二通孔與第四通孔套合在第二轉軸14上,以此實現上支撐臂11和下支撐臂12分別于掛環10活動連接的效果;掛環10上焊接L形擋塊15,L形擋塊15位于上支撐臂11和下支撐臂12之間且位于第一通孔中心與第二通孔中心連線的左側,L形擋塊15的設計起限位作用,防止上支撐臂11或下支撐臂12向下或者向上大范圍移動;上支撐臂11的另一端開設第五通孔,第五通孔與傳動軸4的一端套接,下支撐臂12的另一端開設第六通孔,支架2焊接第三轉軸16,第六通孔與第三轉軸16套接,此結構設計實現支架2與牽引結構之間的活動連接;動力裝置為電動機17,電動機螺栓固定在支架2上,電動機的輸出端與傳動軸4的一端通過齒輪和鏈條傳動。
[0024]實施例二
[0025]如圖3所示,本實施例與實施例一的結構基本相同,不同的是:支架2焊接有中空連接桿18,中空連接桿18位于支腿6的正后方,中空連接桿兩側分別安裝第一滾輪7,傳動軸4的兩端分別套接有左支撐臂19和右支撐臂20,左支撐臂19另一端和右支撐臂20另一端之間安裝第二滾輪21,第二滾輪21位于兩個第一滾輪7中心點的正后方,左支撐臂19和右支撐臂20之間還焊接有固定桿22,支架2上設置掛鉤23,固定桿22與掛鉤23之間安裝調節絲桿24,調節絲桿24與掛鉤23鉸接。
[0026]最后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限制,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所做的其他修改或者等同替換,只要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精神和范圍,均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范圍當中。
【主權項】
1.一種播種機,包括機身和牽引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機身包括漏斗和支架,所述漏斗和支架之間設置下料口,所述下料口內設置送料結構,所述送料結構兩端分別伸出所述下料口外,所述支架遠離所述下料口的一端分別設置支腿和第一滾輪,所述第一滾輪位于所述支腿的正后方;所述牽引機構包括牽引板、掛環和牽引架,所述牽引板與所述掛環固定連接,所述牽引架與所述掛環活動連接,所述牽引架與所述支架活動連接。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播種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掛環上下方向設置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牽引架包括上支撐臂和下支撐臂,所述上支撐臂一端設置第三通孔,所述下支撐臂一端設置第四通孔,所述第一通孔與所第三通孔通過第一轉軸活動連接,所述第二通孔與所述第四通孔通過第二轉軸活動連接,所述掛環還設置擋塊,所述擋塊位于所述上支撐臂和所述下支撐臂之間;所述上支撐臂的另一端設置第五通孔,所述第五通孔與所述送料結構的一端套接,所述下支撐臂的另一端設置第六通孔,所述支架設置第三轉軸,所述第六通孔與所述第三轉軸套接。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播種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設置中空連接桿,所述中空連接桿位于所述支腿的正后方,所述中空連接桿兩側分別設置第一滾輪,所述送料結構的兩端分別套接左支撐臂和右支撐臂,所述左支撐臂另一端和右支撐臂另一端之間設置第二滾輪,所述第二滾輪設置在所述第一滾輪的正后方,所述左支撐臂和所述右支撐臂之間設置固定桿,所述固定桿與所述支架之間設置調節絲桿。4.根據權利要求1至3任一項所述的一種播種機,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動力裝置,所述動力裝置與所述支架固定連接,所述動力裝置的輸出端與所述送料結構的一端鏈傳動。5.根據權利要求1至3任一項所述的一種播種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機身為多個,所述牽引機構與所述機身配套為多個。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播種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機身為多個,所述牽引機構與所述機身配套為多個。
【文檔編號】A01C7/00GK205648377SQ201620482096
【公開日】2016年10月19日
【申請日】2016年5月25日 公開號201620482096.4, CN 201620482096, CN 205648377 U, CN 205648377U, CN-U-205648377, CN201620482096, CN201620482096.4, CN205648377 U, CN205648377U
【發明人】王玉軍
【申請人】河南科海廷機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