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網箱養殖區底部生態構建修復系統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網箱養殖區底部生態構建修復系統,包括生態床框架,該生態床框架包括多根立柱和至少一固接在多根立柱的水平框架,該每一水平框架內都連接有一網片,該網片上鋪設有牡蠣殼,該最下面一層水平框架的網片之下吊接有至少一網袋,該網袋內填充有牡蠣殼;該多根立柱插接于養殖區底泥且該網袋陷入底泥中。它具有如下優點:填充有牡蠣殼的網袋陷入底泥中,能改善底泥物理結構、空間,形成底棲生物的良好棲息場所,使底棲生物生物量大為增加。水平框架上的牡蠣殼串,一段時間后自然生長附著生物和吸引底層漁業資源生長,對網箱養殖排放的殘餌、糞便等起到分層利用和阻擋作用,減輕底部生物的負擔。
【專利說明】
一種網箱養殖區底部生態構建修復系統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網箱養殖區底部生態構建修復系統。
【背景技術】
[0002]當前,我國的水產養殖業發展迅速,據統計,2013年全國水產品總產量達到6172萬噸,水產養殖產量占世界的70 %。然而在迅速發展的過程中,漁業水域環境惡化、養殖自身污染加劇、養殖品種種質退化等問題日益突出,水產養殖病害造成的經濟損失越來越大。李緒興(2007)研究表明,在開放性、水體交換良好的養殖場,一周年沉積在底泥的有機物殘留約20%。以人工投餌和網箱養殖方式為主的淺海魚類養殖,殘餌和魚類糞便的積累,是導致養殖區底質環境有機物含量增加的主要原因。因此如何解決養殖區底質環境有機物含量就成了急需解決的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網箱養殖區底部生態構建修復系統,其克服了【背景技術】中網箱養殖區底部生態所存在的問題。
[0004]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的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0005]—種網箱養殖區底部生態構建修復系統,包括一生態床框架(10),該生態床框架
(10)包括多根立柱(11)和至少一固接在多根立柱(11)的水平框架(12),該每一水平框架
(12)內都連接有一網片(20),該網片(20)上鋪設有牡蠣殼,該最下面一層水平框架(I2)的網片(20)之下吊接有至少一網袋(40),該網袋(40)內填充有牡蠣殼;該多根立柱(11)插接于養殖區底泥且該網袋(40)陷入底泥中。
[0006]—實施例之中:該網片(20)上鋪設的牡蠣殼串接成至少一串牡蠣殼串(30)。
[0007]—實施例之中:該立柱(11)包括多段第一管件(111),每相鄰兩段第一管件(111)間設一四通(112),該四通(112)具有一上端口、一下端口和兩側端口,該相鄰兩段第一管件
(111)分別插入四通(112)的上端口和下端口;
[0008]該多根立柱(11)環形間隔布置,每環形相鄰兩根立柱(11)間連接有一第二管件(121),該第二管件(121)兩端分別插入相鄰兩根立柱(11)的四通(112)的側端口;該多個第二管件(121)通過四通(112)連接成水平框架(12)。
[0009]一實施例之中:該立柱(11)頂部固設一三通(113),該三通(113)具有一下端口和兩側端口;
[0010]該多根立柱(11)環形間隔布置,每環形相鄰兩根立柱(11)間連接有一第二管件(121),該第二管件(121)兩端分別插入相鄰兩根立柱(11)的三通(113)的側端口;該多個第二管件(121)通過三通(113)連接成水平框架(12)。
[0011]—實施例之中:該第一管件(111)、第二管件(121)都采用PVC材料制成。
[0012]—實施例之中:該立柱(11)的底端口密封,自立柱(11)頂端口插入鋼筋桿,且立柱
(11)中還填充有混泥土。
[0013]本技術方案與【背景技術】相比,它具有如下優點:
[0014]填充有牡蠣殼的網袋陷入底泥中,能改善底泥物理結構、空間,增加底泥中多毛類等底棲生物的活動空間和棲息場所,形成底棲生物的良好棲息場所,使底棲生物生物量大為增加。水平框架上的網片和牡蠣殼串,一段時間后自然生長附著生物和吸引底層漁業資源生長,對網箱養殖排放的殘餌、糞便等起到分層利用和阻擋作用,減輕底部生物的負擔。它們構建了網箱底部底棲生物、附著生物、漁業資源共同組合的生態系統,通過生物自凈修復網箱區底部環境,可以較大限度地降低其底部污染負荷,恢復和優化底部環境并增加資源量,這對推動中國水產養殖業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附圖說明】
[0015]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0016]圖1繪示了一種網箱養殖區底部生態構建修復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7]請查閱圖1,一種網箱養殖區底部生態構建修復系統,包括一生態床框架10,該生態床框架10包括四根立柱11和兩個上下間隔的固接在四根立柱11的水平框架12,該每一水平框架12內都連接有一網片20,如用塑料扣將網片扣緊在水平框架12,該網片如采用網徑5cm、30絲網片為材料。該網片20上鋪設有至少一串牡蠣殼串30,該牡蠣殼串30包括多個串接的牡蠣殼。該最下面一層水平框架12的網片20之下吊接有至少一網袋40,該網袋40內填充有牡蠣殼。
[0018]該立柱11包括兩段第一管件111,兩段第一管件111間設四通112,該四通112具有一上端口、一下端口和兩側端口,該相鄰兩段第一管件111分別插入四通112的上端口和下端口;該四根立柱11環形間隔布置,每環形相鄰兩根立柱11間連接有一第二管件121,該第二管件121兩端分別插入相鄰兩根立柱11的四通112的側端口;該四個第二管件121通過四通112連接成一水平框架12。該立柱11頂部固設三通113,該三通113具有一下端口和兩側端口;每環形相鄰兩根立柱11間連接有一第二管件121,該第二管件121兩端分別插入相鄰兩根立柱11的三通113的側端口;該四個第二管件121通過三通113連接成另一水平框架12。
[0019]該第一管件111、第二管件121、四通112和三通113都采用PVC材料制成,它們具有環保、輕便、抗海水腐蝕能性能。該立柱11的底端口通過PVC件密封,自立柱11頂端口插入鋼筋桿,且立柱11中還填充有混泥土,通過混泥土將鋼筋桿和立柱固接在一起。
[0020]該四根立柱11插接于養殖區底泥且該網袋40陷入底泥中,該網片20最好位于底泥之上。最好,該一種網箱養殖區底部生態構建修復系統位于網箱養殖區之下,例如網箱養殖區位于修復系統頂部之上5-15米,如8-9米。
[0021]選擇牡蠣殼環境友好型材料,研發并構建適于網箱養殖區底部環境的生態系統,通過底棲生物和附著生物的自然繁殖和關鍵修復種的引入,增強系統的有機質處理能力,對養殖自身產生的沉積性有機污染物進行多層分級利用,轉化為生物資源,減少底部污染負荷,實現對養殖區底部環境的優化和修復。建立清潔養殖模式是保持水產養殖健康、穩定發展的重要手段,其中底部環境生物修復技術,是通過向系統中引入簡易環保型多層生態床,實現底棲生物和附著生物的多層繁殖和生物量的增加,對海水養殖自身產生的沉積性有機污染物進行多層分級利用,增強系統的處理能力,實現對養殖區底部環境的優化和修復。相對于其他修復技術來說,底部多層生態床的構建具有費用低廉、廢物再利用、環境效益高等優點,是一項發展潛力較大、環境友好的處理技術。底部多層生態床的構建除了能增加系統處理能力外,利用多層生境和網箱食物來源也將增加網箱養殖區底棲魚類、貝類和蝦蟹類的生物量,同時也可進行貝類和海參等的增殖活動達到資源增值的目的,有利于網箱區立體養殖和休閑漁業的發展。
[0022]其中:該立柱高度1.5m,上層水平框架連接在立柱頂端且高度為1.5m,下層水平框架連接在立柱中部且高度為lm,該水平框架邊長為2m;該網片采用網徑5cm、30絲網片;該網片上面如鋪設8條牡蠣殼串,每條牡蠣殼竄上串有牡蠣殼10個,間距約15cm;該下面水平框架12的網片20之下均勻掛吊9袋網袋40;該網袋40如用網徑5cm、30絲網片制作成直徑約40cm、高40cm網袋。
[0023]網箱養殖區底部生態構建修復方法,包括:
[0024]11)、用于制備生態床框架10,將第一管件111、第二管件121、四通112和三通113拼裝成生態床框架10,采用PVC件密封立柱11的底端口,自立柱11頂端口插入鋼筋桿,往立柱11中填充混泥土,通過混泥土將鋼筋桿和立柱固接在一起;
[0025]12)、在每一水平框架12內連接一網片20;
[0026]13)、在網片20鋪設有至少一串牡蠣殼串30;
[0027]14)、在最下面一層水平框架12的網片20之下吊接有至少一內填充有牡蠣殼的網袋40;
[0028]2)、將多根立柱11插接于養殖區底泥且使得網袋40陷入底泥中。
[0029]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而已,故不能依此限定本實用新型實施的范圍,即依本實用新型專利范圍及說明書內容所作的等效變化與修飾,皆應仍屬本實用新型涵蓋的范圍內。
【主權項】
1.一種網箱養殖區底部生態構建修復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生態床框架(10),該生態床框架(10)包括多根立柱(11)和至少一固接在多根立柱(11)的水平框架(12),該每一水平框架(12)內都連接有一網片(20),該網片(20)上鋪設有牡蠣殼,該最下面一層水平框架(12)的網片(20)之下吊接有至少一網袋(40),該網袋(40)內填充有牡蠣殼;該多根立柱(11)插接于養殖區底泥且該網袋(40)陷入底泥中。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網箱養殖區底部生態構建修復系統,其特征在于:該網片(20)上鋪設的牡蠣殼串接成至少一串牡蠣殼串(30)。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網箱養殖區底部生態構建修復系統,其特征在于: 該立柱(11)包括多段第一管件(111),每相鄰兩段第一管件(111)間設一四通(112),該四通(112)具有一上端口、一下端口和兩側端口,該相鄰兩段第一管件(111)分別插入四通(112)的上端口和下端口; 該多根立柱(11)環形間隔布置,每環形相鄰兩根立柱(11)間連接有一第二管件(121),該第二管件(121)兩端分別插入相鄰兩根立柱(11)的四通(112)的側端口;該多個第二管件(121)通過四通(112)連接成水平框架(12)。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網箱養殖區底部生態構建修復系統,其特征在于: 該立柱(11)頂部固設一三通(113),該三通(113)具有一下端口和兩側端口; 該多根立柱(11)環形間隔布置,每環形相鄰兩根立柱(11)間連接有一第二管件(121),該第二管件(121)兩端分別插入相鄰兩根立柱(11)的三通(113)的側端口;該多個第二管件(121)通過三通(113)連接成水平框架(12)。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網箱養殖區底部生態構建修復系統,其特征在于:該第一管件(111)、第二管件(121)都采用PVC材料制成。6.根據權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種網箱養殖區底部生態構建修復系統,其特征在于:該立柱(11)的底端口密封,自立柱(11)頂端口插入鋼筋桿,且立柱(11)中還填充有混泥土。
【文檔編號】A01K61/00GK205546994SQ201521085841
【公開日】2016年9月7日
【申請日】2015年12月23日
【發明人】鄭惠東, 陳宇峰, 許貽斌, 鄭盛華, 陳財珍, 林永青, 陳小紅
【申請人】福建省水產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