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吸式雙層花盆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自吸式雙層花盆。
【背景技術】
[0002]現有花盆多數是單層花盆,花盆內裝有土壤和植物,需要定期進行澆灌,這種結構的花盆儲水量有限,而且水分蒸發速度也快,為此人們發明了多種結構的自吸式花盆,如授權公告號為CN202841970U,專利名稱為:一種自吸式免澆水花盆,該花盆包括內花盆和外花盆,內外花盆通過間隔設置的瓦楞連接,外花盆內安裝有花盆支架,內花盆放置到花盆支架上,連通管穿過內花盆固定在外花盆的底部,連通管上設有小孔,其內部有海綿,外花盆的側部設有注水孔,上述結構的花盆內外花盆之間僅通過間隔設置的瓦楞連接,這樣外花盆內的水裸露在空氣中,蒸發速度很快,而且花盆空間利用不充分,浪費資源,另外,連通管設置在內花盆的中部,土壤吸水不均勻,長期這樣可能會導致中部水分過剩造成植物根部腐爛,而且一般自吸式雙層花盆功能都比較單一。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上述缺陷,提供一種自吸式雙層花盆,該自吸式雙層花盆空間利用充分、減小水分蒸發速度、土壤吸水均勻,而且功能多元化。
[0004]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包括外盆和安裝在外盆內的內盆,其結構特點是:所述外盆的底部設有向上凸起的支撐塊,所述內盆安裝在支撐塊上,所述支撐塊的上表面設有向上凸起的定位柱,所述內盆的底部設有與定位柱對應的插孔,所述內盆的底部設有至少三個通孔,所述外盆內壁和內盆外壁之間通過連接板連接為一體,所述連接板設置在外盆的中部,所述連接板上設有柱形注水口,所述注水口的上表面與外盆上表面平齊,外盆和內盆的上部及連接板之間形成環形空腔,所述連接板上也設有至少三個通孔,所述每個通孔內均安裝有能伸入到外盆底部的吸水材料,所述外盆上安裝有花架。
[0005]所述外盆的上表面和內盆的上表面平齊。
[0006]所述支撐塊為梯形,支撐塊上表面的面積為內盆底面面積的三分之一至三分之
--O
[0007]所述花架包括由四根鐵棍首尾相接焊接而成的矩形框架,兩長度方向的鐵棍之間及兩寬度方向的鐵棍之間均設有鐵絲。
[0008]所述外盆上設有自其上表面向內延伸的兩個對稱設置的插槽,所述花架兩寬度方向鐵棍的下端部設有分別與插槽對應的插塊。
[0009]采用上述方案后的優點效果是:外盆內設有支撐塊,支撐塊的上表面設有向上凸起的定位柱,內盆的底部設有與定位柱對應的插孔,定位柱插裝到插孔內,即可使內盆與外盆連接在一起,提高支撐的穩定性;外盆的內壁和內盆的外壁之間通過連接板連接在一起,連接板設置在外盆的中部,這樣內外盆的上部及連接板之間形成一個環形空腔,該環形空腔內可以填充土壤并種植植物,內盆中也可以填充土壤并種植植物,提高花盆的利用空間;連接板上設有柱形注水口,注水口的上表面與外盆的上表面平齊,便于水的注入;連接板將外盆內水分遮擋住,可以減緩水分蒸發速度,從而達到節約水資源的優點效果;連接板和內盆的底部均設有至少三個通孔,每個通孔內均安裝有實木或紅陶,實木或紅陶可將外盆中的水分吸入到環形空腔和內盆中,三個不同位置的通孔和吸水材料可使土壤吸水更加均勻;外盆上還可以安裝花架,種植藤類植物時,植物可沿花架攀爬,使花盆功能多元化。
[0010]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空間利用充分、減小水分蒸發速度、土壤吸水均勻,而且功能多元化。
【附圖說明】
[0011]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0012]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13]圖2是圖1的俯視圖;
[0014]圖3是圖2中連接板的結構示意圖;
[0015]圖4是本實用新型另一種結構示意圖;
[0016]圖5是圖4中連接板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7]如圖1和圖2所示,該自吸式雙層花盆包括外盆I和安裝在外盆I內的內盆2,外盆I的內腔中可以填充水。外盆I的底部設有向上凸起的支撐塊9,內盆2安裝在支撐塊9上,支撐塊9的橫截面為梯形,支撐塊9的上表面面積小于其下表面面積,支撐塊9上表面的面積為內盆2底面面積的三分之一至三分之二,提高支撐的穩定性,本實施例中支撐塊9可以與外盆I 一體成型,也可以在外盆I中單獨放置。支撐塊9的上表面設有向上凸起的定位柱3,內盆I的底部設有與定位柱3對應的插孔,安裝時,將定位柱3插裝到插孔中,從而實現內盆I的定位,本實施例中定位柱3與插孔之間密封性較好,可以避免滲水的現象。內盆I的底部設有至少三個通孔5,三個通孔5的中心點之間的連線形成一個三角形,每個通孔5內均安裝有能伸入到外盆I底部的吸水材料7,本實施例中吸水材料7為實木或紅陶,實木或紅陶的一端插裝在通孔5中且部分伸入到內盆2的內腔中,實木或紅陶的另一端伸入到外盆I的底部。三個不同位置的通孔5和吸水材料7可使土壤吸水更加均勻。
[0018]如圖1和圖2所示,外盆I內壁和內盆2外壁之間通過連接板6連接為一體,連接板6設置在外盆I的中部,連接板6上設有柱形注水口 8,注水口 8的上表面與外盆I上表面平齊,不使用時注水口 8可以通過蓋體密封。如圖2和圖3所示,內外盆的截面可以為方形,此時連接板6為首尾固接的四塊小連接板組成,其中一塊小連接板上設有注水口 8。各小連接板的相對內壁與內盆2的外壁固接,各小連接板的相對外壁與外盆I的內壁固接;如圖4和圖5所示,內外盆的截面也可以為圓形,此時連接板6為環形連接板,注水口 8設置在環形連接板的一側部。環形連接板的內壁與內盆2的外壁固接,環形連接板的外壁與外盆I的內壁固接。上述兩種結構的連接板6均設置在外盆I的中部,本實施例中外盆I的上表面和內盆2的上表面平齊,內外盆的上部及連接板6之間形成一個環形空腔15,即內盆2上部的外表面、外盆I上部的內表面及連接板6的上表面之間形成環形空腔15,環形空腔15內也可以填充土壤,進行植物栽培,擴大栽培空間。連接板6上設有至少上三個通孔5,三個通孔5的中心點之間的連線形成一個三角形,每個通孔5內均安裝有能伸入到外盆I底部的吸水材料7,本實施例中吸水材料7為實木或紅陶,實木或紅陶的一端插裝在通孔5中且部分伸入到上述環形內腔15中,實木或紅陶的另一端伸入到外盆I的底部。不同位置的通孔5和吸水材料7可使土壤吸水更加均勻。
[0019]參照附圖1和附圖2,外盆I上安裝有花架11,本實施例中花架11包括由四根鐵棍首尾相接且焊接而成的矩形框架,兩長度方向的鐵棍之間及兩寬度方向的鐵棍之間均設有鐵絲14。外盆I上設有自其上表面向內延伸的兩個對稱設置的插槽12,花架11兩寬度方向鐵棍的下端部設有分別與插槽12對應的插塊13。栽培藤類植物時,可將花架11插裝到外盆I上,便于藤類植物攀爬。
[0020]本實用新型是這樣使用的:在內盆2中填充土壤并種植植物,環形空腔15內也可以填充土壤并種植植物,通過注水口 8往外盆I的內腔中灌注水,實木或紅陶可以將外盆I內腔中的水分吸入內盆2和環形空腔15內進行均勻澆灌,這樣就可以充分利用花盆的空間。另外本實用新型中外盆2內的水由連接板6遮擋,因此蒸發速度較慢,實現了節約水資源的優點效果。
[0021]本實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具體實施方式】,本領域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可做若干的更改和修飾。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應以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為準。
【主權項】
1.一種自吸式雙層花盆,包括外盆(I)和安裝在外盆(I)內的內盆(2),其特征是:所述外盆(I)的底部設有向上凸起的支撐塊(9),所述內盆(2)安裝在支撐塊(9)上,所述支撐塊(9)的上表面設有向上凸起的定位柱(3),所述內盆(I)的底部設有與定位柱(3)對應的插孔,所述內盆(I)的底部設有至少三個通孔(5 ),所述外盆(I)內壁和內盆(2 )外壁之間通過連接板(6)連接為一體,所述連接板(6)設置在外盆(I)的中部,所述連接板(6)上設有柱形注水口( 8 ),所述注水口( 8 )的上表面與外盆(I)上表面平齊,外盆(I)和內盆(2 )的上部及連接板(6)之間形成環形空腔(15),所述連接板(6)上也設有至少三個通孔(5),所述每個通孔(5 )內均安裝有能伸入到外盆(I)底部的吸水材料(7 ),所述外盆(I)上安裝有花架(ll)o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吸式雙層花盆,其特征是:所述外盆(I)的上表面和內盆(2)的上表面平齊。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吸式雙層花盆,其特征是:所述支撐塊(9)為梯形,支撐塊(9)上表面的面積為內盆(2)底面面積的三分之一至三分之二。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吸式雙層花盆,其特征是:所述花架(11)包括由四根鐵棍首尾相接焊接而成的矩形框架,兩長度方向的鐵棍之間及兩寬度方向的鐵棍之間均設有鐵絲(14)。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自吸式雙層花盆,其特征是:所述外盆(I)上設有自其上表面向內延伸的兩個對稱設置的插槽(12),所述花架(11)兩寬度方向鐵棍的下端部設有分別與插槽(12)對應的插塊(13)。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自吸式雙層花盆,包括外盆和安裝在外盆內的內盆,外盆的底部設有向上凸起的支撐塊,內盆安裝在支撐塊上,支撐塊的上表面設有向上凸起的定位柱,內盆的底部設有與定位柱對應的插孔,內盆的底部設有至少三個通孔,外盆內壁和內盆外壁之間通過連接板連接為一體,連接板上設有注水口,注水口的上表面與外盆的上表面平齊,外盆和內盆的上部及連接板之間形成環形空腔,連接板上設有至少三個通孔,每個通孔內均安裝有能伸入到外盆底部的吸水材料,土壤吸水均勻,內盆和環形空腔內均可以種植植物,提高空間利用率,外盆內的水由連接板遮擋,因此蒸發速度較慢,外盆上安裝有花架,便于藤類植物攀爬。
【IPC分類】A01G9-02, A01G27-06
【公開號】CN204518641
【申請號】CN201520247406
【發明人】康必政
【申請人】康必政
【公開日】2015年8月5日
【申請日】2015年4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