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林下天麻、豬苓立體混栽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中藥材栽培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林下天麻、豬苓立體混栽方法。
【背景技術】
[0002]天麻為多年生草本植物,分布于全國大部分地區。其干燥塊莖亦稱天麻,是一味常用而較名貴的中藥,臨床多用于頭痛眩暈、肢體麻木、小兒驚風、癲癇、抽搐、破傷風等癥。天麻生于腐殖質較多而濕潤的林下,向陽灌叢及草坡亦有。須與白蘑科真菌密環菌和紫萁小菇共生,才能使種子萌芽,形成圓球莖,并生長成為健常的天麻塊莖。紫萁小菇為種子萌發提供營養,蜜環菌為原球菌長成天麻塊莖提供營養。
[0003]豬苓別名野豬食、野豬糞、野豬苓,為多孔菌科真菌豬苓的菌核,是我國傳統的稀有中藥材,味甘、淡,性平,主要含麥角留醇、粗蛋白、可溶性糖分、多糖等,有利尿滲濕、通淋退腫等功效,用于小便不利、水腫、泄瀉、淋蝕等,還有一定的抗腫瘤、防治肝炎的作用。
[0004]單栽天麻和單栽豬苓都需要占用大量的土地和空間,在常規栽培過程中,需要消耗大量新鮮木棒作為蜜環菌菌材使用,而在一個生產周期內,這些菌材大多數并沒有被完全利用,就直接丟棄。這不僅造成了資源的浪費,也增加了廢棄菌材的運輸成本。
【發明內容】
[0005]本發明意在提供一種天麻豬苓的套種技術,以解決現有技術單栽天麻和單栽豬苓土地資源利用不合理,而栽培過程中又會丟棄大量菌材,造成資源的浪費,增加生產成本等問題。
[0006]本方案中的一種林下天麻、豬苓立體混栽方法,包括以下幾個步驟:
(1)選種:a、選擇野生烏天麻作種;b、選擇野生的“豬屎苓”作種;
(2)菌種的選擇:a、蜜環菌的選擇山、萌發菌的選擇;
(3)菌材準備:a、選用樹種;b、菌材菌枝:每年的6~8月準備栽種天麻和豬苓所需用的菌材,取直徑為6cm以上的樹干,鋸成長為15~20cm的節段作大菌材,在大菌材上砍魚鱗口 ;直徑3~6cm的樹枝砍成15cm的小節段作第二層填充材使用,直徑小于3cm的樹枝砍成長為6cm以下的碎節作輔材用;
c、腐殖土準備:挖取林下地面表層至地下延伸10cm的枯枝、落葉和泥土,渥堆發酵備用;
(4)選地:選擇海拔1000~1600m的樹林,半陰半陽,透光度達50~60%的成林,并伴有30-45°的坡度,土質以黃棕壤或沙壤為主,PH值在6~7,腐殖質含量高,土壤深厚疏松保濕利水;
(5)整地挖窖:清除選定的樹林地面的小樹、雜草及枯枝落葉,將枯枝落葉收集備用,之后順坡縱向挖出長80~100cm、寬60cm、深15~20cm的地窖,地窖面積控制在在0.5m2,相鄰地窖間的間距為40~50cm ;
(6)培養固定菌床:先在窖底撒5~8cm腐殖土一層,順坡縱鋪大菌材3~4列,相鄰大菌材之間的間距為10cm,列間距為6cm,空隙中填放填充材,用填充材填充壓緊,然后撒放菌種,再用腐殖土填滿空隙稍壓緊,撒上一層樹葉,加蓋上編織袋撒一層泥土,蓋上枯枝落葉,保濕;
(7)栽培豬苓:兩種操作模式,第一種栽培豬苓與培養固定菌床同時進行,將固定菌床內的大菌材放好并在空隙中撒上輔材壓緊,將豬苓種塊纏上預先準備好的蜜環菌菌絲栽于大菌材兩頭斷面處的下部,并緊靠泥土放置,用填充材壓在上面靠攏豬苓種塊和大菌材;另一種是待固定菌床內的蜜環菌菌絲生長,將豬苓種塊靠放在菌絲生長較好的地方和大菌材兩頭斷面處,撒腐殖土并蓋上樹葉;
(8)培育天麻種子、拌播、移栽:a、培育天麻種子:采用野生烏天麻的箭麻作種,箭麻要求單個0.3市斤以上,無病蟲害和損傷,在室內進行育種,在春節前后進行箱栽或盆栽,溫度保持在20~25°C,箭麻出苔開花后進行人工授粉,授粉時要細致,確保蒴果率在90%以上,頂花摘去1/3的花蕾,在育種期間,保持土壤的濕度在60%左右,果實成熟即可采收播種;
b、拌播:將萌發菌撕碎或切碎后裝入塑料袋中,每0.5Kg的萌發菌加入6~8個天麻蒴果種子后拌勻,播種時將固定菌床上的覆蓋物和編織袋去掉,將壓在地窖中的填充材取出,將拌好的天麻種和萌發菌的混合物撒在大菌材的兩頭斷面和相鄰大菌材之間的空隙中,用腐殖土撒在大菌材兩邊菌絲長勢好的地方,撒上一層樹葉,蓋上6~10cm厚的泥土,再蓋上枯枝、落葉保濕,期間加強消毒控制,遇天旱需先澆水再播種;
c、移栽:將采收后的無病蟲害無損傷的小米麻直接移栽,將小米麻移栽在大菌材的兩頭斷面和蜜環菌長勢好的地方,移栽后撒上部分輔材,覆上一層薄土,再蓋上枯枝落葉保濕;
d、林下管理:定期檢查,土壤板結及時疏松,及時清除雜草,病蟲害、鼠害的防治要及時,防止人畜破壞踐踏,采收天麻種和天麻后,要添加大菌材并對部分大菌材補充營養;及時澆水,使土壤濕度保持在55~60% ;栽種過程中不要破壞樹林的原生結構,保持樹林的生態環境;
(9)商品的采收:a、天麻的采收:播種的天麻要第二年冬天采挖,移栽的天麻當年冬季可采,在萌發抽苔前采挖,將天麻全部挖出,選出天麻和挖壞的天麻進行加工,作為商品天麻出售,無病蟲害無損傷的小米麻繼續作種移栽;
b、豬苓的采收:豬苓的成熟期為3年,當豬苓色黑質硬時采收,外皮烏黑的豬苓加工為商品豬苓出售,細嫩的白苓作種移栽。
[0007]本方案中的一種林下天麻、豬苓立體混栽方法,充分利用林下閑置空地和蜜環菌資源,同一個地窖,下面一層栽培豬苓,上面一層栽培天麻;密環菌與天麻為共生關系,密環菌與豬苓為伴生關系,豬苓生長周期長3~4年,天麻當年種當年收,豬苓栽在下層,天麻栽在上層,采收天麻時不影響豬苓生產;豬苓與天麻套種可以共用蜜環菌,最大限度地利用蜜環菌菌材;采收結束后,廢棄后的菌材和蜜環菌菌絲可作為林木的營養物質供應,也避免了對廢棄菌材的運輸。
[0008]作為上述方案的進一步優選,所述步驟4中的樹林為厚樸林。厚樸為木蘭科、木蘭屬植物主產于四川、湖北等地。厚樸干燥干皮、根皮及枝皮可入藥,對食積氣滯、腹脹便秘、濕阻中焦等疾病有治療作用,還能加入癌癥藥物中。厚樸采皮周期長,因此種植厚樸短期內不產生經濟效益,因此選擇在厚樸林下種植;依托當地豐富的厚樸林資源,探索厚樸林下套種天麻、豬苓的栽培技術,充分利用厚樸林下空地,同時廢棄的大菌材和蜜環菌分解給厚樸提供充足的養分,使厚樸的生長更好,以提高厚樸林整體經濟效益,促進農民增收。
[0009]作為上述方案的又一步優選,所述樹種為耐腐闊葉樹,包括青杠、獅栗、猴栗、板栗、漆樹和野櫻桃。
[0010]作為上述方案的再一步優選,當蜜環菌為野生蜜環菌時,將菌絲嵌入魚鱗口內和兩頭斷面處,或者將菌絲切節撒于地窖內,每平方米地窖0.05-0.lKg的撒放量;當蜜環菌為蜜環菌樹粧或樹根時,將其砍成木塊或節段均勻撒在大菌材魚鱗口上和地窖的空隙中,每平方米地窖撒1.9~2Kg ;當蜜環菌為培育好的蜜環菌菌種時,將其切成方塊或拌成核桃大小放于大菌材的魚鱗口和兩頭斷面處,每平方米地窖撒1.8~2Kg的蜜環菌。
【具體實施方式】
[0011]實施例1:厚樸林下天麻、豬苓立體混栽方法,包括以下幾個步驟:
(1)選種:a、選擇野生烏天麻作種;b、選擇野生的“豬屎苓”作種,采用1~2年無病蟲害的嫩苓作豬苓種塊。
[0012](2)菌種的選擇:a、蜜環菌的選擇:蜜環菌是提供天麻和豬苓生長的營養來源,因此選擇的蜜環菌質量好壞至關重要,選用當地野生蜜環菌種較好的菌絲或者貴州省現代中藥材研究所利用當地野生蜜環菌資源提純的菌種;
b、萌發菌的選擇;萌發菌用于與天麻拌種,大幅提高天麻種子的萌發成麻率,選用大方烏蒙騰菌業有限公司生產的萌發菌菌種。
[0013](3)菌材準備:a、選用樹種,選用包括青杠、獅栗、猴栗、板栗、漆樹、野櫻桃等耐腐闊葉樹種作為菌材使用;
b、菌材菌枝和腐殖土準備:第一年6~8月準備好栽種天麻和豬苓所需用的菌材,取直徑為6cm以上的樹干,鋸成長為15~20cm的節段作為大菌材,在大菌材上砍魚鱗口 ;直徑3-6cm的樹枝砍成15cm的小節段作第二層填充材使用,直徑小于3cm的樹枝砍成長為6cm以下的碎節作輔材用,輔材每平方米用量為30~35Kg ;
c、腐殖土準備:為厚樸林下地面表層向下延伸10cm左右的枯枝、落葉、泥土,,渥堆發酵備用。
[0014](4)選地:選擇海拔1000~1600m,半陰半陽,透光度達50~60%的成林厚樸林,并伴有30~45°的坡度,利于通風透氣和利水,土質以黃棕壤或沙壤為主,PH值在6~7,腐殖質含量高,土壤深厚疏松,利于保濕。
[0015](5)整地挖窖:第一年10月~次年3月,清除選定的厚樸林地面的小樹、雜草及枯枝落葉,將枯枝落葉收集備用,之后順坡縱向挖出長80~100cm、寬60cm、深10~15cm的地窖,地窖面積保持在0.5m2,相鄰地窖間的間距為40~50cm。
[0016](6)培養固定菌床:先在窖底撒5~8cm腐殖土一層,順坡縱鋪大菌材3~5列,大菌材之間的間距為10cm,列間距為6cm,空隙中填放填充材,用填充材填充壓緊,然后撒放菌種;如蜜環菌為野生蜜環菌,在撒放菌種時,將菌絲嵌入魚鱗口內和兩頭斷面處,或者將菌絲切節撒于窖內,每平方米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