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礦區的抗旱造林種草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用于礦區的抗旱造林種草方法,首先,選擇適合在當地礦區栽種的本土樹種,在退化土地用傳統技術在春播時節進行人工澆水造林;然后,通過人工整地方式耙平地表,選擇適合當地栽種的本土牧草種子人工撒到地表;最后,將礦區采礦時廢棄的無污染礦渣、碎石覆蓋在播種后的地表,完成礦渣覆蓋造林種草。覆蓋的碎石、礦渣提高了地表粗燥度、降低了地表風速,保證了植物種子的著床發芽機率,同時,還可防止地表水分蒸發,促進了林草生長發育,而廢棄的碎石、礦渣還可變廢為寶,從而改善了礦區生態環境,降低了環境污染,其方法特別適于在于旱、半干旱荒漠化礦區進行生態修復和環境保護使用。
【專利說明】用于礦區的抗旱造林種草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植樹種草方法,特別涉及一種適宜在干旱、半干旱的荒漠化礦區進行綠化使用的抗旱造林種草方法,屬于植物栽培領域。
【背景技術】
[0002]我國是一個荒漠化嚴重的國家,也是一個水資源嚴重不足的國家,同時,還是一個礦產資源豐富,礦產開采活躍的國家。其中,礦產開挖時形成的大量廢棄礦區以及礦渣堆放區,不僅占用了有限的土地資 源,隨意堆放還會引發污染、水土流失、泥石流等環境災害,在現代社會備受詬病。
[0003]近年來,礦業環保領域圍繞礦渣等廢棄物的處理進行了一系列研究,包括人工填埋、礦區復墾、礦山植樹種草等等。然而,這些研究都把礦山開發時的廢棄物作為有害物質進行治理,缺少化害為利、變廢為寶的理念和技術,影響了礦渣、碎石的有效利用,也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廢棄物治理的被動局面。
[0004]如何對這些廢棄的固體礦渣進行無害化處理,變廢為寶,在土壤含沙量高、通透性好、水分蒸發散失容易的情況下,提高人工植樹種草的成活率,降低植樹種草成本,就成為本發明想要解決的問題。
【發明內容】
[0005]鑒于上述現有技術和不足,本發明旨在提供一種能有效阻止水分蒸發,保證林草在栽培期能夠有充足水分供應,并能充分利用后期降水降低該地區種樹種草成本,提高植樹種草成活率,有效完成植被初期修復栽培的植樹種草方法,以滿足干旱、半干旱荒漠化礦區的綠化需要。
[0006]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
[0007]—種用于礦區的抗旱造林種草方法,首先,選擇適合在當地礦區栽種的本土樹種,在退化土地用傳統技術在春播時節進行人工澆水造林;接著,通過人工整地方式耙平地表,選擇適合當地栽種的本土牧草種子人工撒到地表;最后,將礦區采礦時廢棄的碎石、礦渣與土壤分離,用碎石、礦渣做地表覆蓋物覆蓋在播種后的地表,完成礦渣覆蓋造林種草;所述選用的礦渣覆蓋物中不含各種環境有害物。
[0008]所述樹種和牧草種子通過傳統包衣技術進行處理。
[0009]所述覆蓋的礦渣、碎石不超過一層的顆粒厚度,覆蓋的礦渣、碎石厚度為l-5cm。
[0010]所述礦渣、碎石的覆蓋度不超過地表面積的90%。
[0011]本發明所述的用于礦區的抗旱造林種草方法,利用礦區現有的廢棄碎石、礦渣作為覆蓋物覆蓋在播種后的地表,提高了地表的粗燥度,降低了地表風速,使植物種子不容易被風吹走,提高了植物種子的著床發芽機率,同時,利用礦渣、碎石進行地表覆蓋,還可減少地表水分蒸發和流失,提高土壤水分的利用率,促進林草早期生長和發育,保證了林草的成活率,最后,使礦區內廢棄的碎石、礦渣等垃圾變廢為寶,降低了植樹種草的成本,消除了隨意堆放碎石、礦渣對環境的影響,美化了礦區,其方法特別適于在各種干旱、半干旱荒漠化礦區進行生態修復和保護使用。
【具體實施方式】
[0012]下面對本發明所述用于礦區的抗旱造林種草方法作進一步的詳細描述:
[0013]步驟一、選擇適合在當地礦區栽種的本土樹種,在春播時節,在礦區中已退化土地上用傳統播種技術進行人工澆水造林,然后,通過人工整地方式耙平地表,選擇適合當地栽種的本土牧草種子,人工撒到地表,完成上層牧草的播種。
[0014]選擇適合當地栽種的本土樹種和牧草種子,可以提高種子的環境適應性,有利于生長和后期成活。其中,通過人工整地方式耙平地表,不僅能使牧草播撒均勻,還能保證后續礦渣覆蓋時厚度均勻,有利于 人工控制林草的生長環境,促進牧草均勻生長。
[0015]步驟二、將礦區采礦時廢棄的碎石、礦渣與土壤分離,選擇出無污染的礦渣,用碎石、礦渣做地表覆蓋物覆蓋在播撒的牧草種子表面,覆蓋物厚度不超過一層的礦渣顆粒厚度,并且厚度保持在l_5cm之間,至此,礦渣覆蓋式造林種草過程完成。
[0016]其中,礦渣、碎石覆蓋的厚度不超過一層礦渣顆粒的厚度,并且保持在l-5cm之間時,有效保證了地表的透氣性和透光性,并為牧草和樹種提供了足夠的生長空間,保證了生長環境,同時,利用礦區廢棄的碎石、礦渣覆蓋在地表,可有效阻擋地表氣流,降低地表風速,使植物種子不容易被風吹走,而礦渣、碎石覆蓋物還能阻止土壤中水分蒸發,保持長時間土壤環境潮濕,有利于種子在自然環境下生長、發芽,提高了植物種子著床發育的機率。
[0017]覆蓋的廢棄礦渣、碎石不會增加綠化過程的生產成本和生產周期,可使礦區內大量的礦渣、碎石得到有效的廢物利用,促進生態良性發展。
[0018]當然,在地表覆蓋碎石和礦渣時,當碎石、礦渣顆粒過大,應減少碎石和礦渣的覆蓋度,保留足夠的空隙,使牧草種子可以在縫隙中長出。通常情況下,礦渣、碎石的覆蓋度以不超過地表面積的90%為益。
[0019]上述過程中,為保證播種后植被的自然和正常生長發育,植物種子還可以用傳統的種子包衣技術進行處理,以提高種子的前期成活率。
[0020]利用上述方法在鄂爾多斯進行實地研究時表明:該方法在種植三年后,植被覆蓋度由種植時的5-10%提高到70-90%,特便是樹木成活率平均達到了 87%以上,是傳統植樹造林成活率的6.5倍,而成本僅為傳統挖石造林方法的25-35%,其結果大大提高了樹木種植的成活率,提高了嚴重荒漠化地區植被的覆蓋度,實現了荒漠化防治和綠化的目的。
【權利要求】
1.一種用于礦區的抗旱造林種草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選擇適合在當地礦區栽種的本土樹種,在退化土地用傳統技術在春播時節進行人工澆水造林;接著,通過人工整地方式耙平地表,選擇適合當地栽種的本土牧草種子人工撒到地表;最后,將礦區采礦時廢棄的碎石、礦渣與土壤分離,用碎石、礦渣做地表覆蓋物覆蓋在播種后的地表,完成礦渣覆蓋造林種草;所述選用的礦渣覆蓋物中不含各種環境有害物。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礦區的抗旱造林種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樹種和牧草種子通過傳統包衣技術進行處理。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礦區的抗旱造林種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覆蓋的礦渣、碎石不超過一層的顆粒厚度,覆蓋的礦渣、碎石厚度為l_5cm。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礦區的抗旱造林種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礦渣、碎石的覆蓋度不超過地表面 積的90%。
【文檔編號】A01G1/00GK104025970SQ201410244367
【公開日】2014年9月10日 申請日期:2014年6月4日 優先權日:2014年6月4日
【發明者】曹世雄, 魯晨曦 申請人:北京林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