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用于綠筍加工的烘干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用于綠筍加工的烘干裝置,包括矩形立體狀的烘箱體,及設置在烘箱體正下方的燃燒室熱源爐,該燃燒室熱源爐為長方形,上圓下方結構,中間用爐柵隔開,上層為燃燒室,下層為石灰室,采用地槽方式安裝,所述烘箱體內設置有一個以上且采用鋼架結構垂直分隔放置的烘架,所述烘架底部安裝有滾輪,在烘架上放置有竹制可移動烘欄,所述烘架為左右對稱放置在烘箱體內,中間通過燃燒室隔開,所述烘箱體正中間安裝有一熱旋環系統,該熱旋環系統由轉軸、扇葉、皮帶輪和電機組成,所述扇葉與轉軸相配合安裝連接,所述轉軸一端通過烘箱體外,并與皮帶輪相連接,所述電機安裝在烘箱體頂部,所述皮帶輪通過皮帶與電機聯結,形成熱旋環系統,所述烘箱體開設有煙道,該煙道與燃燒室相連接。
【專利說明】 —種用于綠筍加工的烘干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綠筍加工的烘干裝置,屬于農副產品加工【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天目早竹(P.tianmuensis Z P.Wanget.N.X.Ma),俗稱燕竹,主要是以食笑為主的竹類資源,分布在安徽、浙江的天目山脈一帶,是區域特色明顯的竹類品種,在幾乎各家各戶均種有燕竹。傳統上,主要是利用燕竹筍為原料,加工成咸筍干(當地稱綠筍)。綠筍的加工,已有相當長的歷史,是一種具有地方特色品牌的產品。在徽菜中,綠筍是最具有特色的山珍菜系之一,它既能獨立制作成菜,也能與其它菜配制成菜,由于綠筍味道鮮美,在徽菜制作中常作為調味品使用,被譽為徽菜中的素食第一品,隨著徽菜在全國各地的流行,綠筍也相繼成為一個很具有地方特色的產品走向了市場。
[0003]對燕竹資源的開發利用,采用傳統工藝,由各家各戶散分加工成綠筍產品的生產模式,已難以適應不斷變化和發展的市場需求。為了“要充分利用特資源優勢,開發綠色食品,以提高特色產品品質、品位,就必須制定規范的傳統綠筍制作工藝,才能確保產品的質量標準。
[0004]綠筍的加工,主要采用的是鹽煮和碳火烘干制作工藝,加工方法雖然簡單,烘干工藝的烘制時間、溫度的高低、烘干方式等多能影響綠筍的品質,而采用傳統的烘制方法,時間長、耗能高、效率低。
【發明內容】
[0005]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根據綠筍制作的傳統工藝,設計開發一種用于綠筍加工的烘干裝置,穩定產品的質量,提高生產效率,使用方便,達到節省能耗的目的。
[0006]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0007]—種用于綠筍加工的烘干裝置,包括矩形立體狀的烘箱體,及設置在烘箱體正下方的燃燒室熱源爐,該燃燒室熱源爐為長方形,上圓下方結構,中間用爐柵隔開,上層為燃燒室,下層為石灰室,采用地槽方式安裝,所述烘箱體內設置有一個以上且采用鋼架結構垂直分隔放置的烘架,所述烘架底部安裝有滾輪,在烘架上放置有竹制可移動烘欄,所述烘架為左右對稱放置在烘箱體內,中間通過燃燒室隔開,所述烘箱體正中間安裝有一熱旋環系統,該熱旋環系統由轉軸、扇葉、皮帶輪和電機組成,所述扇葉與轉軸相配合安裝連接,所述轉軸一端通過烘箱體外,并與皮帶輪相連接,所述電機安裝在烘箱體頂部,所述皮帶輪通過皮帶與電機聯結,形成熱旋環系統,所述烘箱體開設有煙道,該煙道與燃燒室相連接。
[0008]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烘箱體長220-250厘米、高200-220厘米、寬100-120厘米,兩邊開門,寬80-100厘米、高180-200厘米,在兩側面上方開有3_5個直徑為3_5厘米的通汽孔,烘箱體可用磚砌為固定型,也可用鋼架和保溫材料制作成活動型。
[0009]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轉軸上裝2-3組扇葉,每組扇葉安裝3-4扇片,所述轉軸安裝在烘箱體中間。[0010]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燃燒式熱源爐為臥放的半柱形殼狀鑄鐵體,蓋著爐柵,半柱形一端為敞口與烘箱體開方形口對接,另一端為壁開孔與煙道貫通,縫隙經密封,在烘箱體內,鑄鐵體即為散熱體。
[0011]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0012]通過上述技木方案,該綠筍加工的烘干裝置,制作與安裝方便,即可燃煤也可燃柴,適用性強,使用方便,用該裝置加工的綠筍,能耗低、效率高、產品質量穩定。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3]為了易于說明,本發明由下述的具體實施例及附圖作以詳細描述。
[0014]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0015]圖2為本發明的正面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6]請參閱圖1和圖2所示,本發明的一種用于綠筍加工的烘干裝置,包括矩形立體狀的烘箱體1,及設置在烘箱體I正下方的燃燒室熱源爐2,該燃燒室熱源爐2為長方形,上圓下方結構,中間用爐柵3隔開,上層為燃燒室4,下層為石灰室5,采用地槽方式安裝,所述烘箱體I內設置有一個以上且采用鋼架結構垂直分隔放置的烘架6,所述烘架6底部安裝有滾輪7,在烘架6上放置有竹制可移動烘欄,所述烘架6為左右對稱放置在烘箱體I內,中間通過燃燒室4隔開,所述烘箱體I正中間安裝有一熱旋環系統,該熱旋環系統由轉軸8、扇葉9、皮帶輪10和電機11組成,所述扇葉9與轉軸8相配合安裝連接,所述轉軸8 —端通過烘箱體I外,并與皮帶輪10相連接,所述電機11安裝在烘箱體I頂部,所述皮帶輪10通過皮帶12與電機11聯結,形成熱旋環系統,所述烘箱體I開設有煙道13,該煙道13與燃燒室4相連接。
[0017]其中,所述烘箱體I長220-250厘米、高200-220厘米、寬100-120厘米,兩邊開門,寬80-100厘米、高180-200厘米,在兩側面上方開有3_5個直徑為3_5厘米的通汽孔,烘箱體I可用磚砌為固定型,也可用鋼架和保溫材料制作成活動型。
[0018]所述轉軸8上裝2-3組扇葉9,每組扇葉9安裝3_4扇片,所述轉軸8安裝在烘箱體I中間。
[0019]所述燃燒式熱源爐2為臥放的半柱形殼狀鑄鐵體,蓋著爐柵3,半柱形一端為敞口與烘箱體I開方形口對接,另一端為壁開孔與煙道貫通,縫隙經密封,在烘箱體I內,鑄鐵體即為散熱體。
[0020]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0021]通過上述技術方案,該綠筍加工的烘干裝置,制作與安裝方便,即可燃煤也可燃柴,適用性強,使用方便,用該裝置加工的綠筍,能耗低、效率高,產品質量穩定。
[0022]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經過創造性勞動想到的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因此,本發明的保護范圍應該以權利要求書所限定的保護范圍為準。
【權利要求】
1.一種用于綠筍加工的烘干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矩形立體狀的烘箱體,及設置在烘箱體正下方的燃燒室熱源爐,該燃燒室熱源爐為長方形,上圓下方結構,中間用爐柵隔開,上層為燃燒室,下層為石灰室,采用地槽方式安裝,所述烘箱體內設置有一個以上且采用鋼架結構垂直分隔放置的烘架,所述烘架底部安裝有滾輪,在烘架上放置有竹制可移動烘欄,所述烘架為左右對稱放置在烘箱體內,中間通過燃燒室隔開,所述烘箱體正中間安裝有一熱旋環系統,該熱旋環系統由轉軸、扇葉、皮帶輪和電機組成,所述扇葉與轉軸相配合安裝連接,所述轉軸一端通過烘箱體外,并與皮帶輪相連接,所述電機安裝在烘箱體頂部,所述皮帶輪通過皮帶與電機聯結,形成熱旋環系統,所述烘箱體開設有煙道,該煙道與燃燒室相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綠筍加工的烘干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烘箱體長220-250厘米、高200-220厘米、寬100-120厘米,兩邊開門,寬80-100厘米、高180-200厘米,在兩側面上方開有3-5個直徑為3-5厘米的通汽孔,烘箱體可用磚砌為固定型,也可用鋼架和保溫材料制作成活動型。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綠筍加工的烘干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轉軸上裝2-3組扇葉,每組扇葉安裝3-4扇片,所述轉軸安裝在烘箱體中間。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綠筍加工的烘干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燒式熱源爐為臥放的半柱形殼狀鑄鐵體,蓋著爐柵,半柱形一端為敞口與烘箱體開方形口對接,另一端為壁開孔與煙道貫通,縫隙經密封,在烘箱體內,鑄鐵體即為散熱體。
【文檔編號】A23N12/08GK103431504SQ201310332876
【公開日】2013年12月11日 申請日期:2013年8月2日 優先權日:2013年8月2日
【發明者】馬勞模, 方香枝, 汪俊, 汪曉偉 申請人:安徽省績溪縣勞模實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