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內部硬件設備倒置安裝的裝置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設備安裝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內部硬件設備倒置安裝的裝置。
【背景技術】
[0002]露天工作的硬件設備一般都設置在防護罩內,而且固定連接在防護罩的底板上,正面朝上。但是由于安裝以及防護罩內部維護的需要,防護罩必須能夠隨時打開,因此無法做到全密閉式設計,在雨天或者對其進行清洗時會出現漏水積水的情況,漏水與積水會打濕或者浸泡正面朝上安裝的硬件設備,容易造成硬件設備的腐蝕、短路,減少硬件設備的使用壽命并且造成安全隱患。目前處理防護罩內的積水的方案是在防護罩內設計排水槽,讓積水自動排出,但是此設計的缺點是不能將積水迅速排出,且排水槽附近往往是積水最難排出的地方,此外正面朝上安裝硬件設備,其密集于防護罩底部,不利于設備的散熱。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內部硬件設備倒置安裝的裝置,以實現該裝置內部積水能夠迅速排出,并且利于硬件設備散熱。
[0004]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內部硬件設備倒置安裝的裝置,包括:
[0005]防護罩,為封閉的盒體結構,在所述防護罩的頂板上設置有第一反向接口 ;
[0006]硬件設備,其底面設置有與所述第一反向接口配合的第一連接口,所述第一連接口與所述第一反向接口固定連接,所述硬件設備倒置安裝。
[0007]其中,所述第一反向接口為反向螺紋孔、卡扣接口、反向卡槽接口和榫接接口中至少一種。
[0008]其中,還包括隔離板,其上端固定連接在所述頂板上,下端設置有第二反向接口,所述隔離板分布在所述硬件設備的四周。
[0009]其中,還包括密封板,其周邊設置有與所述第二反向接口配合連接的第二連接口,所述第二反向接口與對應位置的所述第二連接口固定連接,所述密封板置于所述硬件設備的下方,與所述隔離板形成空腔,所述硬件設備處于所述空腔中。
[0010]其中,所述第二反向接口為反向螺紋孔、卡扣接口、反向卡槽接口和榫接接口中至少一種。
[0011]其中,所述頂板與所述防護罩的側壁一體成型,所述防護罩的底板與所述側壁可拆卸連接。
[0012]其中,所述防護罩為警燈防護罩,置于警車頂部。
[0013]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由于硬件設備能夠倒置安裝在防護罩的頂板,因此,當下雨或者對裝置進行清洗使防護罩內有積水時,也不會影響硬件設備,消除因積水而時硬件設備短路的安全隱患,將防護罩的底板打開即可迅速將積水排出,此外硬件設備倒置安裝在防護罩的頂端,避免硬件設備密集于防護罩的底部,有利于硬件設備的散熱,延長其使用壽命。
[0014]此外,硬件設備四周設置有隔離板與密封板,增加了對硬件設備的密封保護,更加降低了硬件設備被外界因素影響的幾率,而且在密封板、隔離板與硬件設備保持一定的距離,也有利于硬件設備的散熱。防護罩的頂板與其側壁一體成型,使其密封效果更佳。
【附圖說明】
[0015]圖1為本實用新型中內部硬件設備倒置安裝的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16]圖2為本實用新型中第一反向接口為卡槽接口的結構示意圖;
[0017]圖3為本實用新型中另一實施例的內部硬件設備倒置安裝的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18]圖4為本實用新型中另一實施例的內部硬件設備倒置安裝的裝置的部分結構示意圖。
[0019]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0020]1-防護罩2-硬件設備3-密封板 4-隔離板
[0021]5-底板11-第一反向接口 12-側壁13-頂板
[0022]21-第一連接口 31-第二連接口 41-第二反向接口
[0023]111-第一^Nf 211-第二卡槽
【具體實施方式】
[0024]為便于本領域技術人員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和有益效果進行理解,特結合附圖對【具體實施方式】進行如下描述。
[0025]如圖1所示,其為本實用新型中內部硬件設備倒置安裝的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從圖中可知,該裝置包括:防護罩1,其為封閉的盒體結構,內部為空腔,在防護罩I頂板13上設置有第一反向接口 U。
[0026]硬件設備2,其底面設置有與第一反向接口 11配合的第一連接口 21,第一連接口21與第一反向接口 11固定連接,硬件設備2呈倒置狀態安裝于防護罩I的頂板13上。
[0027]其中,第一反向接口 11可以為反向螺紋孔、卡扣接口、反向卡槽接口和榫接接口中至少一種,當為反向螺紋孔時,其螺紋方向自下而上,與其對應的硬件設備2的第一連接口 21為墊片形狀,設置在硬件設備2的底面,通過螺釘實現該硬件設備2的倒置安裝;當第一反向接口 11為卡扣接口時,第一連接口 21為與其配合的卡扣配件;當第一反向接口 11為反向卡槽接口時,如圖2所示,其為本實用新型中卡槽接口的結構示意圖,第一反向接口11為第一卡槽111,其為L形結構,對應的在硬件設備2的底面上設置有第二卡槽211,其為倒置的L形結構,通過第一卡槽111與第二卡槽211的連接,實現硬件設備2倒置安裝在防護罩I的頂板13上。當第一反向接口 11為榫接接口時,在防護罩I的頂板13上固定設置包括榫或卯的連接件,相應的,第一連接口 21為在硬件設備2的底面固定設置有包括卯或榫連接件,第一反向接口 11與第一連接口 21能夠配合連接,實現硬件設備2的倒置安裝。上述幾種連接方式根據需要任意選擇或者組合使用。
[0028]本裝置還包括隔離板4,其上端固定連接在頂板13上,下端設置有第二反向接口41,隔離板4分布在硬件設備2的四周。還設置有密封板3,其周邊設置有與隔離板4上的第二反向接口 41配合連接的第二連接口 31,第二反向接口 41與第二連接口 31固定連接,密封板3置于硬件設備2的下方,與隔離板4形成空腔,硬件設備2安裝在該空腔中。本實施例中,相當于在防護罩I內,在硬件設備外又設置一個護罩,其目的是為了增加對硬件設備的密封保護,更加降低了硬件設備被外界因素影響的幾率,而且密封板、隔離板均與硬件設備保持一定的距離,也有利于硬件設備的散熱。
[0029]第二反向接口 41和第二連接口 31的連接與第一反向接口 11和第二連接口 21的情況相同,本實施例中,采用的反向卡槽連接。
[0030]防護罩I的頂板13與側壁12為一體成型的,使其密封效果更佳,底板5與側壁12固定連接,即形成防護罩I的盒體結構,對于底板5與側壁12的連接方式,可以采用為反向螺紋連接、卡扣連接、反向卡槽連接和榫接中至少一種,也可以采用其它連接方式,只要能夠實現底板5可拆卸即可。
[0031]如圖3所示,為本實用新型中另一實施例的內部硬件設備倒置安裝的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在本實施例中沒有設置隔離板4與密封板3。
[0032]在實際操作中,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根據硬件設備2的情況,防護罩I所處的安裝環境等情況具體選擇是否增加隔離板和密封板。
[0033]如圖4所示,為本實用新型中另一實施例的內部硬件設備倒置安裝的裝置的部分結構示意圖,防護罩I為警燈防護罩,硬件設備2分別為警燈以及能夠進行圖像采集的設備。因此,在防護罩I內可以安裝多個不同功能的硬件設備2。當然,在本實施例中的警燈以及能夠進行圖像采集的設備也可以替換成其他功能的防護罩以及硬件設備。
[0034]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對實用新型而言僅僅是說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專業技術人員理解,在實用新型權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圍內可對其進行許多改變,修改,甚至等效,但都將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內。
【主權項】
1.一種內部硬件設備倒置安裝的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防護罩(I),為封閉的盒體結構,在所述防護罩(I)的頂板(13)上設置有第一反向接口(11); 硬件設備(2),其底面設置有與所述第一反向接口(11)配合的第一連接口(21),所述第一連接口(21)與所述第一反向接口(11)固定連接,所述硬件設備(2)倒置安裝。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內部硬件設備倒置安裝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向接口(11)為反向螺紋孔、卡扣接口、反向卡槽接口和榫接接口中至少一種。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內部硬件設備倒置安裝的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隔離板(4),其上端固定連接在所述頂板(13)上,下端設置有第二反向接口(41),所述隔離板(4)分布在所述硬件設備(2)的四周。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內部硬件設備倒置安裝的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密封板(3),其周邊設置有與所述第二反向接口(41)配合連接的第二連接口(31),所述第二反向接口(41)與對應位置的所述第二連接口(31)固定連接,所述密封板(3)置于所述硬件設備(2)的下方,與所述隔離板(4)形成空腔,所述硬件設備(2)處于所述空腔中。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內部硬件設備倒置安裝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反向接口(41)為反向螺紋孔、卡扣接口、反向卡槽接口和榫接接口中至少一種。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內部硬件設備倒置安裝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頂板(13)與所述防護罩⑴的側壁(12) —體成型,所述防護罩⑴的底板(5)與所述側壁(12)可拆卸連接。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內部硬件設備倒置安裝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護罩(I)為警燈防護罩,置于警車頂部。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內部硬件設備倒置安裝的裝置,包括:防護罩,為封閉的盒體結構,在所述防護罩的頂板上設置有第一反向接口;硬件設備,其底面設置有與所述第一反向接口配合的第一連接口,所述第一連接口與所述第一反向接口固定連接,所述硬件設備正面朝下安裝,本實用新型中由于硬件設備能夠倒置安裝在防護罩的頂板,因此,當下雨或者對裝置進行清洗使防護罩內有積水時,也不會影響硬件設備,消除因積水而時硬件設備短路的安全隱患,將防護罩的底板打開即可迅速將積水排出,此外硬件設備倒置安裝在防護罩的頂端,避免硬件設備密集于防護罩的底部,有利于硬件設備的散熱,延長其使用壽命。
【IPC分類】H05K7/02, H05K5/06
【公開號】CN204887810
【申請號】CN201520688582
【發明人】蔡允嵐, 覃智泉, 劉鷺燕, 林三達, 黃海峰, 吳遠全, 陳德彰
【申請人】北京信路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5年12月16日
【申請日】2015年9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