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无码日韩视频无码三区

在記錄介質上記錄數據的裝置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6743638閱讀:216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在記錄介質上記錄數據的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在諸如盤與帶之類記錄媒體上記錄數據的裝置。
諸如光盤、磁光盤及磁帶等以數字信號記錄聲頻信號的記錄媒體已廣泛地用作記錄或再生音樂或聲音之類的記錄媒體,并且已為上述媒體研制了記錄與/或再生裝置。
特別是最近有一種稱作磁光盤的媒體(即所謂小型盤),用戶不僅可以用它來再生信號并且還可以用它來記錄音樂之類。在小型盤系統中,從盤上再生的聲頻信號是一次性存儲在一個緩沖區中的,并為播放輸出而讀出所存儲的信號。這便是所謂抗震功能。當然,這種技術可應用于諸如密致盤系統之類只播放系統。
在這種數字記錄/播放系統中,在記錄媒體上錄有作為監控信息的TOC(目錄)用于控制數據的記錄操作與/或播放操作。事先從盤之類記錄媒體中讀出TOC信息并將其保存在記錄/播放裝置一側,以便在操作時可參照TOC信息并執行對訪問位置及音樂的各種控制。
例如在同一申請人所提交的共同未決申請SN 08/196,469中所描述的,在小型盤的情況中,設置了TOC信息,其中以凹點的形式記錄了一個P-TOC(事先灌制的TOC)作為不能改寫的信息,以及以磁光形式記錄的一個U-TOC(用戶TOC)以便響應音樂之類的記錄/擦除操作而進行改寫。對于U-TOC,如同一申請人所提交的共同未決申請SN 08/050,536中所描述的,數據是在存儲器中響應記錄/擦除操作而修改的,并且在盤上的U-TOC區是在預定的時間上根據修改后的數據加以改寫的。
通常,將一個半導體存儲器IC用作保存TOC信息的數據緩沖區或記錄裝置。這樣,用作實現所謂抗震功能的數據緩沖區的存儲器部分便需要一定程度的大容量(大約1至4兆位)。相應地,通常采用一個動態RAM(以后稱作D-RAM),與靜態RAM(以后稱作S-RAM)相比,它具有高的集成度。如同一申請人在共同未決申請SN08/013,629中所描述的,由于相對小的容量(例如大約256千位)便足以保存TOC信息,所以只分配數據緩沖區的一部分RAM給TOC信息。
如眾所周知的,與用于S-RAM的結構相比,對于D-RAM,主電源電壓下降時后備裝置的結構是復雜的。另外D-RAM的功率消耗也會增加。因此,難以采取有效的對策來處理意外的電源中斷。
當D-RAM只用作記錄/播放裝置的數據緩沖區時,這一問題并非如此嚴重,但是當D-RAM具有TOC信息的功能時,如果意外的電源中斷擦除了TOC信息,便會出現許多問題。例如,如果在記錄操作中的編輯工作的中途擦除了U-TOC信息,這便不可能在盤上記錄適當的監控信息。當不能在盤上恢復監控信息時,便不能記錄到此時為止的記錄操作所記錄的所有數據,從而導致嚴重的問題。
因此有必要為D-RAM提供一種后備裝置,從而在意外的電壓下降與電源中斷時,至少已經更新的U-TOC信息在一定的時間間隔內不會消失。再者,可將U-TOC信息寫在盤上,借此盡可能減少記錄數據的損失。然而,由于存儲器為D-RAM,后備結構是復雜的并且會提高成本,有如上述。尤其是,難于實現緊致而廉價的設備。
再者,在記錄操作中,D-RAM中的U-TOC數據實際上并不響應數據記錄而定時周期性地更新。如同一申請人所提交的共同未決申請SN 08/064,768中所描述的,D-RAM中的監控信息是在記錄操作停止以后才根據到此時為止已記錄的數據加以更新及從D-RAM中讀出已更新的U-TOC數據并將其寫在盤上的。這樣,如果在記錄操作中出現了電源的意外中斷,即使能夠保持D-RAM的數據,所保持的寫在D-RAM上的U-TOC數據也是在未更新情況下的。否則,在更新情況下如果中途出現臨時停電,則對應于到臨時停電為止的已記錄的數據發生部分更新,從而,后備D-RAM是沒有意義的。
本發明的一個目的是為一部分或全部監控信息數據提供一種簡易的后備結構,并將記錄數據的損失壓縮到最低水平。
根據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用于在磁光記錄媒體的記錄區中記錄數據及表示記錄在記錄媒體中的數據內容的信息的磁光記錄裝置,該裝置包括一個記錄裝置,用于將數據與信息記錄在磁光記錄媒體中;一個非易失性存儲器,用于存儲記錄在磁光記錄媒體中的數據的內容;以及一個控制裝置,用于在一定的時間間隔上更新信息并將其存儲在非易失性存儲器中。該非易失性存儲器可以是一個靜態隨機存取存儲器。
控制裝置可包括用于在每次接通電源時確認是否已實現了將更新后的信息記錄到記錄媒體上的裝置,從而在接通電源而尚未實現記錄時,能將已存儲在存儲器中的更新后的信息記錄在記錄媒體上。
控制裝置在記錄數據的道號改變時,執行更新信息并將其存儲在非易失性存儲器中的操作。
在記錄媒體上物理地間隔一定距離的位置處記錄一串數據時,控制裝置執行更新信息并將其存儲在非易失性存儲器中的操作。
控制裝置每當它停止記錄操作時,便執行更新信息及將其存儲在非易失性存儲器中的操作。
該裝置還可包括用于禁止該裝置的排出操作的裝置,該禁止裝置防止該記錄裝置在記錄操作期間排出記錄媒體,直到該裝置結束了將存儲在存儲器中的更新后的信息寫入記錄媒體為止。
監控信息是在采用靜態RAM的一個存儲器部分及采用非易失性存儲器的一個存儲器部分中加以更新與保存的,從而容易采用后備結構。
非易失性存儲器可以是一個EEP-ROM(電可擦除可編程只讀存儲器或快速電可擦除可編程只讀存儲器(Flash 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ROM)(所謂快速存儲器(flash memory)))、或一個EP-ROM(紫外線可擦除可編程只讀存儲器)、或一個NV-RAM(非易失性隨機存取存儲器)。此外,如果所更新的是至少與地址相關的監控信息,則便有可能防止直到更新后的地址的數據的丟失。那末,如果要后備的只是與地址相關的信息之類少量信息,則便容易更新存儲器部分中的數據而基本上跟上記錄操作。
如果更新操作是在記錄操作中每隔一個要求的時間間隔(例如一秒鐘或以下)執行一次的,并且監控信息(至少地址信息)是響應道改變、部分改變(在記錄位置是在盤上物理地隔開的情況中)之類而加以更新的,即使在斷電時也能將數據保持在存儲器部分中,從而將記錄的數據的損失壓縮到最低水平。
在附圖中

圖1為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的記錄/播放裝置的方框圖;
圖2為讀入的根據該實施例的記錄/播放裝置的P-TOC扇區0的數據結構的圖示;
圖3為讀入的根據該實施例的記錄/播放裝置的U-TOC扇區0的數據結構的圖示;
圖4為讀入的根據該實施例的記錄/播放裝置的U-TOC扇區0的數據的鏈接結構圖示;
圖5為展示根據該實施例的一個存儲器控制器與一個緩沖RAM的結構的示圖;
圖6為展示根據該實施例的緩沖RAM的結構的示圖;
圖7為展示根據該實施例的U-TOC數據更新操作的流程圖;以及圖8為根據該實施例接通電源時的過程的流程圖。
下面參照圖1至8在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的記錄裝置的基礎上,以下列次序說明一種小型盤記錄播放裝置。
1.一種記錄播放裝置的結構2.P-TOC扇區3.U-TOC扇區4.緩沖RAM的結構5.記錄時U-TOC數據的更新操作6.接通電源時的操作7.各種改型<1.一種記錄播放裝置的結構>
圖1為根據該實施例的記錄/播放裝置的主要部分的方框圖。
例如,在盤1(磁光盤或光盤)上錄有多首樂曲(聲頻數據)。在對應于一個小型盤系統的盤中包括事先灌制型盤(一次性寫入光盤),其中以凹點數據形式事先錄有音樂之類;可改寫型盤(磁光盤),可由用戶將音樂數據之類錄在其上;以及混合型盤,它們具有事先錄好的音樂之類的凹點區及可以記錄的磁光區。
將盤1裝上以便記錄/播放裝置30中的一臺主軸電機2能將它轉動。在記錄/播放操作時,光讀寫頭3發射一個激光束在盤1上。在記錄操作時,光讀寫頭3生成一個高能級激光束到光盤上,用于將一個記錄道加熱到居里(Curie)溫度。在播放操作時光讀寫頭還生成一個低能級激光束到光盤上,用于通過由磁克耳(Kerr)效應反射的光束檢測數據。
當盤1為一片光盤,其中數據是象一片CD那樣以凹點形式記錄時,光讀寫頭3便以CD播放機一樣的方法響應由于凹點的存在而改變了的反射光束的能級,而拾取播放RF信號,這時并不利用磁克耳效應。當然,下面要描述的磁記錄操作不是在光盤上進行的。
為了在盤1上執行數據讀出操作,光讀寫頭3包括作為一個激光輸出裝置的一個光學系統,該系統由一個激光二極管、一個偏轉光束分束器、一個物鏡之類及用于檢測反射束的一個檢測器構成。物鏡3a由一個雙軸機構4夾持,使之可以在盤的徑向上及在接近或離開盤的方向上移動。并且,作為整體的光讀寫頭3可由一個螺紋機構5在盤的徑向上移動。磁頭6在磁光盤上作用一個由提供的數據調制過的磁場。磁頭6位于透過盤1與光讀寫頭3向對的位置上。
將播放操作時光讀寫頭3從盤1中檢測到的信息送至一個RF放大器7。通過送入信息的一個算術運算,RF放大器7抽取一個播放RF信號、一個跟蹤誤差信號(tracking error signal)、一個聚焦誤差信號、一個絕對位置信息信號(它表示作為一個預制溝紋,即擺動溝紋記錄的一個絕對位置信息)、一個地址信息、一個子碼信息信號、一個聚焦監視信號等等。將抽取的播放RF信號送至一個編碼/解碼器部分8。并且將跟蹤誤差信號及聚焦誤差信號送至一個伺服電路9。
此外,將聚焦監視信號送至由諸如一臺微型計算機構成的一個系統控制器11。
伺服電路9響應來自系統控制器11的一條道轉移命令、一條查找命令、檢測到的轉動速度信息等,以及跟蹤誤差信號與聚焦誤差信號來生成多種多樣的驅動伺服信號。伺服電路9控制雙向機構4與螺紋機構5去執行聚焦與跟蹤控制,并且還控制主軸電機2以恒定的角速度(CAV)或恒定的線速度(CLV)轉動。
在編碼/解碼器部分9中所提供的播放RF信號具有EFM(8至14調制)及諸如CIRC(交叉交錯Reed-Solomon碼)之類的解碼處理,并且由存儲器控制器12一次性寫入一個緩沖RAM13中。光讀寫頭3從光盤1中的數據讀出操作及將播放數據從光讀寫頭3到緩沖RAM13的傳送是以1.41兆位/秒周期性地執行的。
寫入緩沖RAM13中的數據是在播放數據傳送為0.3兆位/秒的定時上讀出的,并被送至編碼/解碼器部分14。然后,與視頻壓縮處理逆向施加一個諸如解碼處理的播放信號處理。由一個D/A轉換器15獲得一個模擬信號,并從一個端點16送至一個預定的放大電路部件以生成播放輸出。例如,作為L與R聲頻信號輸出這些信號。
例如,緩沖RAM具有4MB的存儲容量,以便暫存播放數據及作為讀出數據的一個抗震存儲器2作。即例如在4MB存儲容量的情況中,如果全部存滿了容許的數據,則其中存儲了相當于大約10秒鐘的聲頻數據。在這一時間間隔中,即使光讀寫頭3并未執行數據讀出,也可能輸出播放聲頻信號。從而,即使由于某些外部干擾而移動了光度頭的跟蹤或極大地跳動而不能讀出數據,只要從緩沖RAM13中執行數據輸出期間光度頭能訪問原來的位置并重新開始從盤1中讀出數據,便不會中斷聲頻輸出。
解碼預制溝紋(pregroove)信息所得出的絕對位置信息、或作為數據記錄的地址信息,作為地址解碼器10的輸出通過編碼/解碼器部分8提供給系統控制器11,用于各種控制操作。
此外,用于生成記錄/播放操作的位時鐘的PLL電路的封鎖檢測信號及不帶幀同步信號的播放數據(L與R聲道)的一個監視信號也被提供給系統控制器11。
當對盤1(磁光盤)進行記錄操作時,送至端點17的記錄信號(模擬聲頻信號)由A/D轉換器18轉換成數字數據,并且在此后被送至編碼/解碼器部分14經過編碼處理以壓縮聲頻信號。存儲器控制器12將編碼/解碼器部分14壓縮的記錄數據暫時寫入緩沖RAM13,并在預定的定時上從其中讀出以提供給編碼/解碼器部分8。數據在編碼/解碼器部分8中接受諸如CIRC編碼與EFM調制之類編碼處理,然后提供給磁頭驅動電路15。磁頭驅動電路15響應經過編碼處理的記錄數據將一個磁頭驅動信號送至磁頭6。即磁場N或S的作用是由磁頭6對磁光盤1執行的。此時,系統控制器11還發出一個控制信號來輸出具有記錄能級的一束激光束。
在輸入部分19上設置有供用戶操作的鍵。顯示部分20由諸如一個LCD顯示器構成,如上所述。在輸入部分19中,設置有供用戶使用的諸如一個聲頻記錄鍵、一個播放鍵、一個暫停鍵、一個停止鍵、一個AMS/搜索鍵、一個排出鍵等等。
上述緩沖RAM13還被用作保持磁光盤1中的TOC信息的RAM。根據上述實施例,有與記錄/播放裝置相對應的事先灌制型、可重寫型及混合型盤。取決于這些盤的類型,數據是作為TOC信息記錄在這些盤中的,用于控制已經記錄了諸如音樂之類數據的一個區域及一個未記錄的區域。
此后,在裝上盤1時,或者緊接在記錄/播放操作之類之前,系統控制器11驅動主軸電機2及光讀寫頭3并抽取比如形成在盤1的最內側區域上的TOC區中的數據。已經通過RF放大器7及編碼/解碼器部分8送到存儲器控制器12的TOC信息被存儲在緩沖RAM13中,并在此后用于控制盤1的記錄/播放操作。
例如當想錄某一首樂曲時,從作為TOC信息(TOC信息區是可從響應聲頻信號的記錄、擦除之類而改寫的)的一部分的U-TOC中搜索盤上的未記錄區,并可將該聲頻數據記錄在未記錄區上。在播放時,從TOC信息中識別記錄所想要的樂曲的區域,并訪問該區域供播放。
再者,當將樂曲之類記錄在盤1上時,便響應這一記錄操作在緩沖RAM13內更新U-TOC,在記錄完成時已被更新的U-TOC數據被從RAM13中讀出并寫入盤1。通過以這一方式更新盤1中的U-TOC,便可能播放記錄的樂曲之類。
當在裝上盤的情況下用戶執行排出操作時,系統控制器11控制裝/卸機構(未示出)以便從記錄/播放裝置中排出該盤。然而,在上述實施例中,從開始記錄操作到完成記錄并將更新后的U-TOC寫在盤上這一段時間內,系統控制器11并不接受排出操作。
這種排出禁止裝置公開在本申請人提交的SN07/806,930中并可用于本實施例中。
<2.P-TOC扇區>
在圖2中示出TOC信息中的P-TOC的結構。圖2示出一個數據區(此后稱作P-TOC扇區0),其中所記錄的是有關盤上的區域監控的信息或者是事先記錄在盤中的有關一首樂曲之類的一個地址(ROM信息)。雖然在下面的描述中只說明扇區0是作為P-TOC格式的,扇區1及以下的扇區也是設置在這一區域中的,其中記錄了字符信息等,并且在需要時使用這些扇區。
作為TOC的各數據區(扇區)是形成在諸如4字節×588的數據區中的,在其前面用于表示TOC區的引導位置上設置有一個具有同步模式及由全0或全1構成的地址的首部。
在圖2中所示的P-TOC扇區0中,在首部后面預定的地址位置中,設置有一個盤類型、一個記錄能級、記錄的第一首樂曲(第一TNO)、記錄的最后一首樂曲(最后TNO)、一個讀出起始地址ROA、一個功率標定區起始地址PCA、U-TOC的起始地址USTA(圖3中所示的U-TOC扇區0的數據區)、可記錄的用戶區的起始地址RSTA等等。接著,準備了一個對應表指令數據部分,其中含有表指針(P-TNO1至P-TNO255),各首記錄的樂曲便是通過它們排列成與下面將描述的監控表部分中的部分表對應。
在對應表指令數據部分后面的區中,設置了監控表部分,其中具有的從(01h)至(FFh)的255個部分表與對應表指令數據部分中的表指針(P-TNO1至P-TNO255)相對應。在它們的參照數字后面附有“h”表示十六進制。
在各部分表中,可對某一部分記錄該部分(道)的起始地址、結束地址及模式信息。在本實施例中,“部分”是指一個道部分而言,其中數據是物理地與連續地記錄在盤中的道上的。
在各部分表的道的模式信息中,記錄了有關這些部分是否設定為改寫禁止、數據拷貝禁止的信息,例如關于數據是否為聲頻信息或區分非立體聲/立體聲信號的信息。監控表部分中從(01h)至(FFh)的各部分表的內容是由對應表指令數據部分的表指針(P-TNO1至P-TNO255)指示的。即對于第一首樂曲,記錄了一個部分表(例如(01h);然而實際上,表指針是用一個通過預定的算術處理的表示P-TOC扇區0內的一個字節位置的數值來表示部分表的)。在這一情況中,部分表(01h)的起始地址示出第一首樂曲的記錄起始的地址,同樣,結束地址示出第一首樂曲記錄結束的地址。再者,道模式為第一首樂曲的信息。
同樣,對于第二首樂曲,有關第二首樂曲的記錄位置的起始地址、結束地址及道模式信息是記錄在表指針P-TNO2中所示的部分表(例如(02h))中的。
以相同的方式,設置P-TNO255的表指針,因此有可能在P-TOC上控制255首樂曲。
用這種方法來形成P-TOC扇區0,便有可能在例如播放操作中訪問與播放一首預定的樂曲。
<3.U-TOC扇區>
圖3示出了一個數據區(此后稱作一個U-TOC扇區0),其中要記錄的是有關新的可記錄而未記錄區或者主要由用戶已經記錄了一首樂曲的可記錄區的地址之類的信息。
下面只說明作為U-TOC格式的扇區0。然而,以同樣的方式設置了扇區1及其它扇區作為用于記錄字符信息之類的區,并且在需要時便可使用。然而,在事先灌制的盤中是沒有U-TOC的。
諸如制造商代碼、型號碼、第一首樂曲(第一TNO)、最后一首樂曲(最后TNO)、扇區的使用情況、盤的序列號、盤標識符之類的數據是記錄在首部后面的數據區中的預定地址位置上的,如圖3所示,即U-TOC扇區0。再者,為了辨認未記錄區或用戶早先記錄了樂曲的樂曲區而令它們對應于下面要描述的監控表部分,設置了作為對應表指令數據部分的一個區域,用于記錄各種表指針(P-DFA、P-EMPTY、P-FRA、P-TNO1~P-TNO255)。
然后,作為與對應表指令數據部分的表指針(P-DFA至P-TNO255)相對應的監控表部分,設置了從(01h)至(FFh)255個部分表。以圖2中所示的P-TOC扇區1相同的方式,記錄了對于某些部分的起始地址、結束地址及這些部分的模式信息。此外,在U-TOC扇區0的情況中,由于在某些情況中,各部分表的部分是與其它部分連續地連接的,可以記錄鏈接信息來表示部分表,其中記錄了要連接的部分的起始地址與結束地址。
在小型盤的情況中,即使單首樂曲的記錄數據是物理上不連續的,即單首樂曲是記錄在多個部分上的,通過一個部分一個部分地訪問也能連續地播放,因此在播放操作中不成問題。從而,在用戶記錄樂曲之類時,有時會為了有效地利用可記錄區的目的而將樂曲之類分開錄制在多個部分上。為此,設置了鏈接信息。要連接的部分表可以根據賦于各部分表的號碼(01h)至(FFh)(實際上是由U-TOC扇區0中的字節位置指示的)來指示部分表而耦合在一起。通常,對于事先已錄制的樂曲之類,沒有必要將樂曲分開在幾個部分上,因此,在圖2中所示的P-TOC扇區0中的所有鏈接信息是“(00h)”。
這便是說,在U-TOC扇區0中的監控表部分中,一個單一的部分表表示單一的部分。例如,對于由三個耦合部分組成的樂曲,各部分的位置是由鏈接信息耦合的三個部分表控制的。
從(01h)至(FFh)的U-TOC扇區0的監控表部分中的各部分表的部分的內容是以下述方式由對應表指令數據部分中的表指針(P-DFA、P-EMPTY、P-FRA、P-TNO1至P-TNO255)表示的。
表指針P-DFA表示磁光盤1上的故障區,并指示一個單一的部分表或多個部分表中的引導部分表,其中一個道部分(即部分)由于損壞而成為故障區。即如果出現了故障區,便在表指針P-DFA中記錄(01h)至(FFh)中任何一個。在與此對應的部分表中,故障部分是用起始與結束地址指示的。并且,如果出現了其它故障區,則其部分表被指定為該部分表中的鏈接信息,表示部分表中的故障部分。
再者,如果沒有出現其它故障部分,則鏈接信息為例如“(00h)”,這表示沒有任何進一步的鏈接。表指針P-EMPTY表示單一的未用部分表或多個未用部分表的引導部分表。如果存在未用部分表,則作為表指針P-EMPTY記錄(01h)至(FFh)中任何一個。如果存在多個未用的部分表,則用表指針P-EMPTY所指定的部分表的鏈接信息依次指定這些部分表。所有的未用部分表是在監控表部分中耦合在一起的。
表指針P-FRA表示磁光盤1上的一個可記錄數據但未記錄數據區(包括擦除區)。它指定具有作為未記錄區的一個道部分(即部分)的單個部分表和具有作為未記錄區的多個道部分的多個部分表的引導部分表。即如果出現了未記錄區,便在表指針P-FRA中記錄(01h)至(FFh)中的任何一個,并且在與其對應的部分表中,作為未記錄區的部分是用起始與結束地址指示的。再者,如果出現了多個這種部分,即出現多個部分表,這些部分表是依次由鏈接信息指示的,直到鏈接信息成為“(00h)”為止。
作為未記錄區的部分的監控狀態根據部分表示意性地示出在圖4中。這示出當部分(03h)、(18h)、(1Fh)、(2Bh)與(E3h)為未記錄區時,在對應表指令數據P-FRA后面的部分表(03h)、(18h)、(1Fh)、(2Bh)與(E3h)的鏈接所表示的狀態。對于上述故障區與未用部分表其監控方法類似。
如果尚未記錄任何樂曲或聲頻數據而且在磁光盤中完全沒有故障,則表指針P-FRA指定部分表(01h),從而它指示盤上所有的可記錄用戶區都是未記錄區(空白區)。在這一情況中,由于其余的部分表(02h)至(FFh)都未使用,部分表(02h)便由上述表指針P-EMPTY指定。部分表(03h)是作為部分表(02h)的鏈接信息指定的。部分表(04h)是作為部分表(03h)的鏈接信息指定的,從而部分表依次耦合在一起直到部分表(FFh)。在這一情況中,部分表(FFh)的鏈接信息為“(00h)”,這表示沒有進一步的鏈接。
至于部分表(01h),可記錄的用戶區的起始地址是作為起始地址記錄的,而緊接在讀出起始地址前面的地址則是作為結束地址記錄的。
表指針P-TNO1至P-TNO255表示用戶已經錄在磁光盤1上的各首樂曲。例如,在表指針P-TNO1中,部分表是由已經記錄了第一首樂曲的數據的單個或多個部分中的第一個引導部分所指定的。
例如,如果第一首樂曲是不帶任何道分離(即以單一部分)記錄的,則將第一首樂曲的記錄區記錄為由表指針P-TNO1所指示的部分表的起始與結束地址。
再例如,結果第二首樂曲是分開記錄在盤上的多個部分中的,各部分是根據在時間基礎上的次序指定的,以便指示樂曲的記錄位置。即,由表指針P-TNO2指示的部分表及由鏈接信息指示的其余部分表是以時間基礎上的次序指定的,從而這些部分表以與圖4中所示的相同狀態鏈接,直至鏈接信息為“(00h)”的部分表。由于是使用U-TOC扇區0的數據依次指定與記錄與第二樂曲有關的數據的所有部分的,在再生第二樂曲或改寫第二樂曲區上的數據、訪問光讀寫頭3及磁頭6時,便有可能從分開的部分中抽取連續的樂曲信息并有效地利用記錄區來執行記錄。
由于沒有必要改寫P-TOC扇區的數據,因此后者是作為ROM數據記錄在盤中的。另一方面,對于U-TOC扇區,由于每當用戶執行記錄、擦除之類操作時有必要改寫數據,U-TOC扇區是作為磁光信息記錄在盤中的。
在根據上述實施例的用于磁光盤1(或光盤)的記錄/播放裝置中,該盤上記錄了TOC信息,記錄/播放操作是通過用讀入緩沖RAM13的TOC信息監控盤的記錄區而加以控制的,并且在上述記錄操作時U-TOC數據是在緩沖RAM13中更新的,并且U-TOC數據是在記錄操作完成之后在盤上更新的。
<4.緩沖RAM的結構>
根據本實施例,在緩沖RAM13中采用了D-RAM(動態隨機存取存儲器)形式的一個存儲元件部分及S-RAM(靜態隨機存取存儲器)形式的一個存儲元件部分。
圖5示出了圖1中所示的方框圖中的存儲器控制器12及緩沖RAM13。
例如,在主控制器12與緩沖RAM13之間連接一條4位數據總線(端口D0至D3)及一條11位地址總線(端口A0至A10)。同時分別在其上連接CAS(列地址選擇)端口、RAS(行地址選擇)端口、WE(寫允許)端口、OE(輸出允許)端口及SEL端口(D-RAM/S-RAM選擇信號端口)。
設置了一個蓄電池31作為后備電源并通過一個二極管D連接到一個后備電源端口上。為一條主電源Vcc線設置了一個電壓降低檢測器33,而該電壓降低檢測器33的一個輸出則控制一個開關32及一個CE(芯片允許)端口。即,這些元件是用作一個常規S-RAM的后備裝置的。當主電源Vcc線的電壓降到一個預定的電平以下時,電壓降低檢測器33使CE端口的電壓電平成為“L”(“低”),使來自作為后備電源的蓄電池31的電壓能夠執行存儲器后備。有可能將后備裝置包含在存儲器芯片中。
圖6中示出緩沖RAM13的內部結構。為端口D0至D3的輸入/輸出提供了一個輸入/輸出緩沖器41。設置了一個行地址緩沖器42用于鎖存A0至A10提供的地址信息中的行地址,并設置了一個列地址緩沖器43,用于鎖存A0至A10提供的地址信息中的列地址。地址數據是在D-RAM中標準的所謂地址多路復用數據。即使用了一個以分時方式將行與列地址送至一個單一的地址端口的系統。
并且,一個將存儲器以矩陣形式形成的存儲器陣列設置有用于以電容保持存儲的一個D-RAM存儲器陣列44及用于以觸發操作保持存儲的一個S-RAM存儲器45。由于D-RAM存儲器陣列44是用作一個抗震緩沖器的,因此需要相對大的容量,例如4MB。然而,S-RAM存儲器陣列45是用來保持U-TOC數據的,如稍后要描述的,因此U-TOC數據所需的容量便足夠了。U-TOC的一個扇區為2,352字節(18.816千位)。例如,如果它只用于保持上述U-TOC扇區0,至少18.816千位的容量便夠用了。因此,用于安裝S-RAM存儲器陣列45所增加的費用不是太大。
設置了與D-RAM陣列44對應的一個列解碼器46及一個行解碼器47,并設置了與S-RAM存儲器陣列45對應的一個列解碼器48及一個行解碼器49。為寫/讀操作提供了一個數據接口50。并且,為在D-RAM存儲器陣列44上執行刷新操作提供了一個刷新控制器51。
設置了一個控制邏輯52用于響應CAS端口、RAS端口、WE端口、OE端口、SEL端口與CE端口的信號以及一個時鐘信號CK生成控制各部件的控制信號。
在緩沖RAM13是這樣形成在上述實施例中,記錄/播放數據是存儲在D-RAM存儲器陣列44中的。另一方面,全部或部分TOC信息(至少U-TOC扇區0)是存儲在S-RAM存儲器陣列45中的。
當緩沖RAM13工作時,D-RAM存儲器陣列44與S-RAM存儲器陣列45之間的選擇信號是從存儲器控制器12送至SEL端口。例如,讀/寫地址的MSB(最高位)可用作選擇信號。根據該選擇信號,將一個模式控制信號CSEL輸出至各要求的部分。
另外,取決于WE端口、OE端口及CE端口的狀態,將一個控制信號CWR輸出到各要求的部分,以便借此實行對存儲/讀取模式的控制。
然后,如果記錄/播放數據是存儲在D-RAM存儲器陣列44中的,控制邏輯52使用CAS輸入與RAS輸入生成行與列的行與列地址鎖存定時信號LCA與LRA,并分別將它們送至行地址緩沖器42與列地址緩沖器43來產生行地址及列地址。
將輸入的行地址送至行解碼器47,并將列地址送至列解碼器46。響應行解碼器47與列解碼器46的指定,通過數據接口部分50將保持在輸入/輸出緩沖器41中的輸入數據寫入D-RAM存儲器陣列44中預定的地址上。
在從D-RAM存儲器陣列44讀出數據的情況中,也是一樣,將輸入到行地址緩沖器42與列地址緩沖器43中的行地址與列地址送至行解碼器47與列解碼器46。從D-RAM存儲器陣列44取出指定地址上的數據并通過數據接口部分50從輸入/輸出緩沖器41輸出到存儲器控制器12。
在D-RAM存儲器陣列44上的刷新操作中,控制邏輯52控制一個刷新控制器51,以一種例如所謂“RAS前CAS刷新”(CAS before RAS refresh)的方法,使用CAS端口輸入與RAS端口輸入指定刷新列地址。
另一方面,根據形成在控制邏輯52中的S-RAM的行與列的地址鎖存定時信號LCA與LRA,在行地址緩沖器42與列地址緩沖器43中接受行地址與列地址,將TOC數據存儲在S-RAM存儲器陣列45中。然后將行地址送至行解碼器49而將列地址送至列解碼器48。響應行解碼器49與列解碼器48的指定,通過地址接口部分50將保持在輸入/輸出緩沖器41中的輸入數據寫入S-RAM存儲器陣列中預定的地址中。
同樣,在從D-RAM存儲器陣列45讀取數據的情況中,行地址緩沖器42與列地址緩沖器43中所接收的行地址與列地址被送至行解碼器49與列解碼器48。從S-RAM存儲器陣列45中取出指定地址上的數據,并通過數據接口50從輸入/輸出緩沖器41輸出到存儲器控制器12。
這樣,在上述實施例中,緩沖RAM13設置有D-RAM存儲器陣列44與S-RAM存儲器陣列45。具體地說,記錄/播放數據是存儲在D-RAM存儲器陣列44中的,而部分或全部TOC信息則是存儲在S-RAM存儲器陣列45中的。并且,S-RAM存儲器陣列45設置有蓄電池后備裝置31。從而,在電源電壓下降時,有可能避免丟失TOC信息。同時,由于該存儲器是S-RAM,便容易構成后備裝置。后備的功耗是小的。也可以使用一個大電容器來代替蓄電池。
在這一情況中,把作為數據緩沖器的功能賦予了D-RAM存儲器陣列44,所需的數據緩沖器具有相當大的容量,從而可將存儲器元件制造得緊致而節省其費用。
S-RAM與D-RAM的部件是混裝在一個單片結構(單芯片)中的,從而在裝有這些部件的記錄/播放裝置中,其基板的表面積可以是小的,并且可以簡化與方便布線、控制等。即,在將一個S-RAM芯片與一個D-RAM芯片并列的情況中,當然必須為每一芯片設置地址總線、數據總線與控制系統信號線。然而可以避免由于并行控制而導致的存儲器控制器的布線復雜性及控制復雜性。
在本實施例中,通過利用具有這種結構的緩沖RAM,在記錄與斷開電源狀態中執行下述操作,從而即使在諸如記錄中產生了意外的斷電,也可將記錄的數據的損失壓縮到最低限度。實際上,有可能幾乎全部再生記錄在盤上的數據。
<5.記錄時的U-TOC數據更新操作>
在記錄時,系統控制器11執行圖7中所示的過程來更新U-TOC數據。當經過記錄操作處理的聲頻信號送入系統控制器時,系統控制器11如上所述在盤1上驅動光讀寫頭3與磁頭6并寫入該聲頻數據。在開始這種聲頻記錄操作時,首先,即使用戶執行排出操作,系統控制器11采取一種排出禁止模式,而不接受排出操作(F100)。排出禁止可以通過響應記錄鍵的操作而機械地鎖住盤排出部分的蓋而實現。在這一情況中,系統控制器11不處理步驟F100(與F115)。
接著,在已將U-TOC扇區0的數據保存在緩沖RAM13中的S-RAM存儲器陣列45中時,執行步驟F101的處理。即響應記錄操作錄制一首新的樂曲的操作,改變最后的道號。從而將最后TNO更新為最后的道號。再者,為了監控道號(n)的數據,在從表指針P-TNOn引入的部分表上寫入表指針P-TNOn、道號及起始地址。此時(即記錄開始時),由于待記錄的數據尚未分成部分,故將部分表的信息改變成“00h”。
此后在記錄時,在一個預定的定時,在緩沖RAM13上更新U-TOC數據。然而,由于更新后的U-TOC數據尚未實際寫在盤1上,因此將表示這一狀況的一個U-TOC未更新標志置位。此外,還將U-TOC未更新標志信息寫入S-RAM存儲器陣列45中。
此后,為了得到在每一個時間間隔上更新U-TOC數據的定時,便復位一定時器,并起動計數器(F102)。例如,如果在記錄操作中每一秒鐘執行更新一次,便將定時器設定為計數到一秒鐘。
在這一條件下,分別判定相對于作為聲頻數據送來的聲頻信號的道號是否已經改變(F103),記錄是否已在訪問盤上的一個物理上不同的位置中進行(是否已分成了部分)(F104),用戶是否已進行了停止操作(F105),以及定時器是否已計數完畢(過去了一秒鐘)(F106)。
每當記錄操作已經過一秒鐘時,過程便前進到步驟F107。此時,便將正在進行記錄的地址作為結束地址更新部分表。然后,復位/重新起動定時器(F108),并且過程返回到步驟F103。
如果待記錄的聲頻信號是作為數字信號從諸如一個密致盤播放機送來的,由于同時提供了每首樂曲的已經改變了的道號信息,系統控制器11便能從這一信息中檢測到道號的改變。在用戶進行暫停操作情況下或者為了指定樂曲/聲音的一個時間間隔用戶在記錄/播放裝置上增加了道標記操作功能時進行道標記操作情況下,即使聲頻信號為模擬信號,系統控制器11也能判定正在錄制的聲頻數據中出現了道號改變。
在道號改變時,便將已記錄的數據作為一首完整的單個樂曲數據看待。接著送來的聲頻數據則與下一首樂曲的數據有關。因此,在更新地址時確定部分表的結束地址。因此,過程從步驟F103前進到F109而寫入結束地址,然后過程返回到步驟F101。
在開始下一首樂曲的同時,改變最后一個道號。從而,將最后TNO更新為最后的道號。再者,為了監控道號(n)的數據的地址,在從表指針P-TNOn引入的部分表上寫入表指針P-TNOn、道號及起始地址。此時(當記錄的數據轉移到下一樂曲時),由于該樂曲的數據是不分成部分的,便將部分表的鏈接信息改變成“00h”。
然后,復位/重新起動定時器以便在更新處理之后一秒鐘重新進行步驟F107的周期性結束地址更新處理(F102)。
當聲頻記錄已經進行到正在進行記錄的盤上某一空白區中的部分中的結束地址時,便訪問另一空白區并隨即記錄數據。即,這首樂曲是分開記錄在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部分中的。此時,過程從步驟F104前進到步驟F110。
在這一情況中,由于結束地址是相對于到此時為止已經執行了記錄的部分確定的,該結束地址是被寫入正在更新中的部分表中的。由于對部分表進行控制而使之與其它后續的部分表鏈接,所以將鏈接信息更新以指示后面的部分表。
然后,在下一個被鏈接的部分表中寫入起始地址與道模式。此時,由于新的部分表尚未鏈接到更下一個部分表,其鏈接信息被改變到“00h”。
復位并重新起動定時器以便在更新處理后一秒鐘重新執行周期性的結束地址更新處理(F111)。過程返回到步驟F103。
如果進行了停止操作,該過程便從步驟F105前進到步驟F112。由于結束地址在更新時被確認,因此便更新它。
由于已經完成了與記錄操作相關的所有U-TOC數據的更新,便從緩沖RAM13中的S-RAM存儲器陣列45中讀出更新后的U-TOC數據,并將它們寫入盤1中(F113)。同時解除排出禁止(F115),而完成了記錄時的過程。在這一情況中,完成了一個適當的記錄操作而未曾遇到意外的電源中斷之類。
假定在這種由停止操作而完成適當的記錄操作之前的時間內,拉掉了電源插頭或者由于電氣故障而中斷了電源。
當然在這一情況中,記錄操作被中斷了,但是直到此時(至少在中斷前一秒鐘時間)的與記錄的數據相關的控制信息(地址信息)是保存在S-RAM存儲器陣列45中,從而防止了丟失。
此時,由于更新后的U-TOC數據尚未寫入盤中,便認為這是數據尚未記錄在盤上的情況。然而,由于保存了更新后的U-TOC數據,在再次接通電源時通過執行圖8中所示的過程,便有可能認為至少直到出現電源中斷為止已經記錄的聲頻數據是沒有丟失監控信息的記錄數據。
<6.接通電源時的操作>
圖8示出接通電源時系統控制器11的過程。在接通電源而驅動系統控制器11時,首先,系統控制器11確認緩沖RAM13中的S-RAM存儲器陣列中的數據,并判定U-TOC未更新標志是否置位(F201)。如果U-TOC未更新標志未置位,則象通常那樣接通電源,并將過程轉移到正常驅動操作(F204)。
如果U-TOC未更新標志是置位的,便不執行步驟F114中的處理。可以判定在此之前的電源中斷是由于記錄操作中的意外問題而導致的電源中斷。
然后,過程前進到步驟F202,保存緩沖RAM13中的S-RAM存儲器中的U-TOC數據。將該數據寫入盤1中。然后,復位U-TOC未更新標志(F203),而轉移到接通電源時的正常處理(F204)。
這樣,在記錄操作中出現電源中斷時,有關緊接在發生電源中斷之前已經記錄的聲頻數據的監控信息便寫入了盤中。從而,認為緊接在電源中斷之前所記錄的聲頻數據是已經記錄的數據,而沒有丟失數據的危險。
由于在記錄操作期間是禁止排出的(當然從電源中斷直到再次接通電源為止是不可能排出的),因此不存在電源中斷后不接通電源而更換盤的風險,并且不存在將保存在其它盤中的U-TOC數據寫入的風險。
<7.各種改型>
在上述實施例中,周期性的U-TOC數據更新是每秒鐘進行一次的,但更新的時間間隔可設定為小于一秒。具體地說,由于周期性的數據更新是只對結束地址的三個字節執行,處理時間間隔可以是非常短的。小于一秒的一個短時間間隔可能已足夠了。不言而喻,更新間隔越短,數據丟失越少。
當然,也可設定為長于一秒的間隔。并且,在上述實施例中,設置U-TOC未更新標志是為了判斷在盤上是否更新了U-TOC數據,但也可不用這一標志。例如,如果在盤上更新了U-TOC,而以后在緩沖RAM13上清除了U-TOC數據,從電源接通時是否存留U-TOC數據這一事實,也可以判斷是否在盤上進行了更新。
并且,如果至少在圖7中所示的控制地址的信息上進行了U-TOC數據的更新,便可以避免記錄的數據的丟失。然而,如果S-RAM存儲器陣列45的容量與處理速度是足夠的,便有可能在S-RAM存儲器陣列45中保存有關輸入數據及諸如記錄日期信息等其它數據,該輸入數據是指記錄期間輸入的諸如樂曲名稱之類的字符信息。
并且,如果在播放時輸入了字符信息,就有可能將該輸入保存在S-RAM存儲器陣列45中以避免丟失輸入。
再者,在本實施例中,說明了一種系統,其中對D-RAM存儲器提供了S-RAM存儲器陣列。也可以設置一個以非易失性存儲器構成的存儲器陣列而不是S-RAM存儲器陣列。非易失性存儲器可以是一個EEP-ROM(電可擦除可編程只讀存儲器或者稱作快速存儲器的快速電可擦除可編程只讀存儲器),或者一個EP-ROM(紫外線可擦除可編程只讀存儲器),或者一個NV-RAM(非易失性隨機存取存儲器)。
并且,在本實施例中,設置了控制信號的選擇輸入端SEL,用來選擇作為寫入數據與讀出數據的存儲器的S-RAM存儲器陣列45與D-RAM存儲器陣列44。然而,如果分配D-RAM存儲器陣列44的一部分地址作為S-RAM存儲器陣列的地址,便有可能只用地址來清楚地判斷用于數據寫/讀的是S-RAM存儲器陣列45還是D-RAM陣列44,這便不需要從存儲器控制器12提供一個專用的控制(即SEL端口信號)來選擇存儲器陣列。
再者,并不總是必要將D-RAM與S-RAM或非易失性存儲器集成到單片存儲器IC(集成電路)中。例如,可以使用S-RAM或非易失性存儲器構成完整的緩沖RAM13。
并且,除了緩沖RAM13之外,可將用于U-TOC數據的存儲器部分(S-RAM或非易失性存儲器)設置在系統控制器11的內部或外部并且可以使用它。
在上述實施例中,提供了記錄/播放裝置。它也可以是一臺單錄裝置。并且,本發明不限于小型盤系統,也可應用到將監控信息存儲在一個半導體存儲器件中的一種系統中。
如上所述,根據本發明,要根據記錄操作更新的監控信息是依次保存在采用S-RAM或非易失性存儲器的存儲部分中的,從而有可能將記錄的數據的丟失壓縮到最低水平。并且不需要復雜的后備電路結構,也不顯著地增加功耗。本發明可以很好地應用于小尺寸及低生產成本的設備。
可以改變本發明的各種細節而不脫離其精神與范圍。再者,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的上述描述是只為示例的目的而提供的,而不是為了限制由所附的權利要求及其等價物所定義的發明。
權利要求
1.一種記錄裝置,用于在一個記錄媒體的一個記錄區中記錄數據及表示在所述記錄媒體中記錄的所述數據的內容的信息,所述記錄裝置包括一個記錄裝置,用于在所述記錄媒體中記錄所述數據與信息;一個非易失性存儲器,用于存儲記錄在所述記錄媒體中的數據的所述內容;以及一個控制裝置,用于以一定的時間間隔更新所述信息及將其存儲在所述非易失性存儲器中。
2.根據權利要求1的裝置,其中所述非易失性存儲器為一個靜態隨機存取存儲器。
3.根據權利要求1的裝置,其中所述控制裝置包括在每當接通電源時確認是否已實現了將更新后的信息記錄在所述記錄媒體上的裝置,從而在接通電源而尚未實現所述記錄時,能夠將已存儲在所述存儲器中的已更新的信息記錄到所述記錄媒體上。
4.根據權利要求1的裝置,其中所述控制裝置在記錄數據的道號改變時執行更新所述信息并將其存儲在所述非易失性存儲器中的操作。
5.根據權利要求1的裝置,其中所述控制裝置在將一連串數據記錄在所述記錄媒體的物理上間隔的位置上時,執行更新所述信息及將其存儲在所述非易失性存儲器中的操作。
6.根據權利要求1的裝置,其中所述控制裝置每當它停止所述記錄操作時執行更新所述信息并將其存儲在所述非易失性存儲器中的操作。
7.根據權利要求1的裝置,還包括用于禁止該裝置的排出操作的裝置,在該裝置的所述記錄操作期間,所述禁止裝置防止排出該記錄媒體,直到該裝置結束了將存儲在所述存儲器中的所述更新后的信息寫入到所述記錄媒體上的操作為止。
全文摘要
提供了一種用于在一個記錄媒體的一個記錄區中記錄數據與表示記錄在記錄媒體中的所述數據的內容的信息的記錄裝置。該裝置包括用于在記錄媒體中記錄數據與信息的一個記錄系統;用于存儲記錄在記錄媒體中的數據的內容的一個非易失性存儲器;以及一個控制器,用于以一定的時間間隔更新該信息并將其存儲在非易失性存儲器中,從而提供一個后備系統,并且即使在電源中斷時也能抑制記錄數據的刪除。
文檔編號G11B27/11GK1110812SQ9411765
公開日1995年10月25日 申請日期1994年10月27日 優先權日1993年10月27日
發明者武川洋 申請人:索尼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