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无码日韩视频无码三区

一種用于基坑支護的位移監測裝置的制造方法

文檔序號:10894368閱讀:304來源:國知局
一種用于基坑支護的位移監測裝置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用于基坑支護的位移監測裝置,其中,包括與基坑支護固定連接的底座、用于監測的棱鏡、以及設置在底座上用于調節棱鏡高度的高度調節單元;所述高度調節單元包括第一支撐管、第二支撐管、第三支撐管、以及限定第一支撐管、第二支撐管和第三支撐管之間相對位置的定位結構。本實用新型通過螺栓與基坑支護固定連接,監測完畢后只需松開擰緊的螺母,將其拆下即可回收再用,結構簡單,操作十分方便。棱鏡的高度通過調節三根支撐管的相對長度來實現,調到合適高度后,通過雙螺母定位結構來固定,很好地解決了現有位移監測裝置不能回收再用,造成資源浪費,棱鏡固定不能動,不能根據監測需求來調節高度的技術問題。
【專利說明】
一種用于基坑支護的位移監測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工程測量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用于基坑支護的位移監測裝置。
【背景技術】
[0002]基坑是在基礎設計位置按基底標高和基礎平面尺寸所開挖的土坑,基坑開挖完成后,要在四周和底部設置基坑支護,防止泥土掉落或基坑垮塌。由于基坑支護在四周泥土壓力的作用下會產生微小位移,尤其在深基坑、變形量控制嚴格的高邊坡、隧道支護體系和山體地質勘查中,對于復雜的以及變形要求嚴格的基坑項目,很難從計算或者經驗找到定量和預測基坑位移的方法,所以需要依靠建設基坑過程中實時監測基坑支護的位移量。目前,常用的監測方法是將一根鋼筋植入混凝土中,并在鋼筋的頂部焊接一個檢測標志來實現,由于采用焊接固定的方式,所以會存在以下不足:一是棱鏡不能根據工程監測的實際情況進行適當調整,使監測具有局限性;二是這種監測標志只能使用一次,不能再回收利用,從而導致資源的浪費和生產成本的提高,隨著工程量的與日倶增,浪費的資源會越來越多,不環保。
[0003]因此,現有的基坑監測技術需要進一步改進和完善。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用于基坑支護的位移監測裝置,旨在解決現有位移監測裝置不能回收再用,造成資源浪費,棱鏡固定不能動,不能根據監測需求來調節高度的技術問題。
[0005]本實用新型所設計的技術方案如下:
[0006]—種用于基坑支護的位移監測裝置,其中,包括與基坑支護固定連接的底座、用于監測的棱鏡、以及設置在底座上用于調節棱鏡高度的高度調節單元;
[0007]所述底座通過螺釘與基坑支護固定連接,其上端設有用于固定高度調節單元的連接孔;所述連接孔內設有螺紋;
[0008]所述棱鏡上設有一套筒,所述套筒與棱鏡鉸連接,套筒內壁設有螺紋;
[0009]所述高度調節單元的一端與底座固定,另一端與所述套筒螺紋連接;所述高度調節單元包括第一支撐管、第二支撐管、第三支撐管、以及限定第一支撐管、第二支撐管和第三支撐管之間相對位置的定位結構;所述第一支撐管的一端設有外螺紋,與底座上的螺紋孔固定連接,另一端套入第二支撐管的一端;所述第三支撐管的一端設有外螺紋,與所述套筒連接,另一端套入第二支撐管的另一端;所述棱鏡高度通過調節三根支撐管之間的相對位置實現;所述定位結構設置在第二支撐管與第一支撐管的連接處、以及第二支撐管與第三支撐管的連接處,通過增大摩擦力的方式對三根支撐管進行固定。
[0010]所述用于基坑支護的位移監測裝置,其中,所述第一支撐管的另一端、第二支撐管的兩端、以及第三支撐管的另一端上均設有開槽;所述定位結構設置為雙螺母定位結構,包括第一螺母、第二螺母、以及兩端設有螺紋的定位螺栓;所述定位螺栓穿過所述開槽,其一端連接位于管內的第一螺母,另一端連接位于管外的第二螺母;所述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分別從管內和管外對連接處進行鎖緊和定位。
[0011]所述用于基坑支護的位移監測裝置,其中,所述第一支撐管和第三支撐管的兩端均設有螺紋。
[0012]所述用于基坑支護的位移監測裝置,其中,所述底座設為圓臺狀,底座的頂部與高度調節單元連接,底部中心通過螺栓螺母結構與基坑支護固定;所述底座的側面還設有方便作業的開口,所述開口面積占側面面積的四分之一。
[0013]所述用于基坑支護的位移監測裝置,其中,所述連接孔設為用于調節棱鏡高度的環形套管;所述環形套管設置在底座內,一端與底座的上端固定連接,另一端向下延伸;所述第一支撐管的一端和環形套管上均設有開槽,所述第一支撐管插入環形套管內,通過定位結構進行鎖緊定位。
[0014]所述用于基坑支護的位移監測裝置,其中,所述第一支撐管兩端和第二支撐管兩端均設有提高滑動流暢程度的潤滑劑。
[0015]所述用于基坑支護的位移監測裝置,其中,所述第一支撐管、第二支撐管、第三支撐管、以及底座均由不銹鋼制成。
[0016]所述用于基坑支護的位移監測裝置,其中,所述底座上設有警示標志。
[0017]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位移監測裝置通過螺釘或螺栓與基坑支護固定連接,監測完畢后只需松開擰緊的螺母,將其拆下即可回收再用,結構簡單,操作十分方便。棱鏡的高度可以通過調節三根支撐管的相對長度來實現,操作簡單方便,調到合適高度后,通過雙螺母定位結構來固定,可以獲得很好的定位效果。另外棱鏡與套筒鉸接,與調節桿螺紋連接,可以實現棱鏡的多角度調節,方便工作人員進行操作,很好地解決了現有位移監測裝置不能回收再用,造成資源浪費,棱鏡固定不能動,不能根據監測需求來調節高度的技術問題。
【附圖說明】
[0018]圖1是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位移監測裝置的主視圖。
[0019]圖2是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位移監測裝置的右視圖。
[0020]圖3是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位移監測裝置的俯視圖。
[0021 ]圖4是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位移監測裝置的剖視圖。
[0022]圖5是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位移監測裝置的爆炸圖。
[0023]圖6是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第一支撐管與第二支撐管連接處的截面示意圖。
[0024]圖7是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環形管與第一支撐管連接處的截面示意圖。
[0025]圖8是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雙螺母定位結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6]為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確,以下參照附圖并舉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0027]結合圖1至圖5所示,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用于基坑支護的位移監測裝置,用于實時地監測基坑支護微小的水平方向和豎直方向上的位移量。其中,該位移監測裝置主要包括與基坑支護固定連接的底座100、用于實施監測的棱鏡200、以及設置在底座100上用于調節棱鏡200高度的高度調節單元。
[0028]具體的,所述底座100通過螺栓螺母結構與基坑支護固定連接,其上端設有用于固定高度調節單元的連接孔,所述連接孔內設有螺紋,與高度調節單元螺紋連接。優選的,底座100中部設有固定孔,所述螺栓螺母結構穿過固定孔與基坑支護固定連接。當基坑支護上有預埋螺栓時,將螺栓穿過固定孔,用螺母鎖緊即可;當基坑支護上沒有預埋螺栓時,可通過拉爆方式將螺栓打入基坑支護上,通過螺母鎖緊即可。該固定孔優選設置在底座100的中部,也可以設置在底座100的邊緣。
[0029]進一步的,結合圖1、圖2和圖7所示,本實施例還公開了另一種形式的連接孔,所述連接孔設為用于調節棱鏡200高度的環形套管360。所述環形套管360設置在底座100內,一端與底座100固定連接,另一端向下延伸。所述第一支撐管310的一端和環形套管360上均設有開槽350,所述第一支撐管310插入環形套管360內,通過定位結構340進行鎖緊定位。該連接方式利用了伸縮管的原理,使第一支撐管310與底座100不僅能相對固定,還能根據需要進一步調整第一支撐管310的高度,使高度調節單元具有更寬的調節范圍。
[0030]具體的,所述棱鏡200上設有一套筒210,所述套筒210與棱鏡200鉸連接,使棱鏡200在套筒210上可以前后翻轉,以調整棱鏡200的角度,方便工作人員通過全站儀對準棱鏡200。套筒210內壁設有螺紋,與高度調節單元螺紋連接。
[0031]具體的,所述高度調節單元的一端與底座100固定,另一端與所述套筒210螺紋連接。所述高度調節單元基于伸縮管的工作原理來調整自身長度,以此來調節棱鏡200的高度。該高度調節單元主要包括第一支撐管310、第二支撐管320、第三支撐管330、以及限定第一支撐管310、第二支撐管320和第三支撐管330之間相對位置的定位結構340。所述第一支撐管310的一端設有外螺紋,與底座100上的螺紋孔固定連接,另一端套入第二支撐管320的一端。所述第三支撐管330的一端設有外螺紋,與所述套筒210連接,另一端套入第二支撐管320的另一端。所述棱鏡200高度通過調節三根支撐管之間的相對位置實現。所述定位結構340設置在第二支撐管320與第一支撐管310的連接處、以及第二支撐管320與第三支撐管330的連接處,通過增大摩擦力的方式對三根支撐管進行固定。
[0032]優選的,如圖6所示,所述第二支撐管320的外徑比第一支撐管310和第三支撐管330的內徑略小,使第二支撐管320可以插入第一支撐管310和第三支撐管330中,但不會產生較大間隙,避免監測時產生搖擺現象。
[0033]具體的,所述第一支撐管310的另一端、第二支撐管320的兩端、以及第三支撐管330的另一端上均設有開槽350,該開槽350主要給定位結構340提供滑動的通道;開槽350的長度可以因應高度調節單元的調節范圍所決定。如圖4和圖8所示,所述定位結構340設置為雙螺母定位結構340,包括第一螺母341、第二螺母342、以及兩端設有螺紋的定位螺栓343。所述定位螺栓343穿過所述開槽350,其一端連接位于管內的第一螺母341,另一端連接位于管外的第二螺母342。所述第一螺母341和第二螺母342分別從管內和管外對連接處進行壓緊,增大管與管之間的摩擦力,實現鎖緊和定位功能。
[0034]進一步的,為了使高度調節單元的調節范圍更寬,使用場合更多,所述第一支撐管310和第三支撐管330的兩端均設有螺紋;因此,第一支撐管310可以直接連接底座100和套筒210,省掉第二支撐管320和第三支撐管330;同樣的,第三支撐管330也可以直接連接底座100和套筒210,省掉第一支撐管310和第二支撐管320。
[0035]具體的,如圖3所示,所述底座100設為圓臺狀,底座100的頂部與高度調節單元連接,底部中心通過螺栓螺母結構與基坑支護固定。為了方便工作人員對底座100進行固定,本實施例中的底座100的側面還設有方便作業的開口 110,所述開口 110面積占側面面積的四分之一。固定時,工作人員可以將作業工具伸進底座100內,擰緊螺母來固定底座100。
[0036]優選的,由于位移監測裝置所處的工作環境較為惡劣,為了提高位移監測裝置的使用壽命,降低故障率,所述第一支撐管310兩端和第二支撐管320兩端均設有提高滑動流暢程度的潤滑劑。優選的,本實施例中的第一支撐管310、第二支撐管320、第三支撐管330、以及底座100均由不銹鋼制成,提高了該位移監測裝置的整體強度和剛度,同時避免了管道的生銹而快速老化。
[0037]進一步的,本實施例中的底座上設有警示性的標志或標語,用于降低外部因素對監測結果的影響。
[0038]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位移監測裝置通過螺釘或螺栓與基坑支護固定連接,監測完畢后只需松開擰緊的螺母,將其拆下即可回收再用,結構簡單,操作十分方便。棱鏡200的高度可以通過調節三根支撐管的相對長度來實現,操作簡單方便,調到合適高度后,通過雙螺母定位結構340來固定,可以獲得很好的定位效果。另外棱鏡200與套筒210鉸接,與調節桿螺紋連接,可以實現棱鏡200的多角度調節,方便工作人員進行操作,很好地解決了現有位移監測裝置不能回收再用,造成資源浪費,棱鏡200固定不能動,不能根據監測需求來調節高度的技術問題。
[0039]應當理解的是,本實用新型的應用不限于上述的舉例,對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可以根據上述說明加以改進或變換,例如,對本實用新型中的各組分的常見/慣用的替換等,所有這些改進和變換都應屬于本實用新型所附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
【主權項】
1.一種用于基坑支護的位移監測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與基坑支護固定連接的底座、用于監測的棱鏡、以及設置在底座上用于調節棱鏡高度的高度調節單元; 所述底座通過螺釘與基坑支護固定連接,其上端設有用于固定高度調節單元的連接孔;所述連接孔內設有螺紋; 所述棱鏡上設有一套筒,所述套筒與棱鏡鉸連接,套筒內壁設有螺紋; 所述高度調節單元的一端與底座固定,另一端與所述套筒螺紋連接;所述高度調節單元包括第一支撐管、第二支撐管、第三支撐管、以及限定第一支撐管、第二支撐管和第三支撐管之間相對位置的定位結構;所述第一支撐管的一端設有外螺紋,與底座上的螺紋孔固定連接,另一端套入第二支撐管的一端;所述第三支撐管的一端設有外螺紋,與所述套筒連接,另一端套入第二支撐管的另一端;所述棱鏡高度通過調節三根支撐管之間的相對位置實現;所述定位結構設置在第二支撐管與第一支撐管的連接處、以及第二支撐管與第三支撐管的連接處,通過增大摩擦力的方式對三根支撐管進行固定。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用于基坑支護的位移監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撐管的另一端、第二支撐管的兩端、以及第三支撐管的另一端上均設有開槽;所述定位結構設置為雙螺母定位結構,包括第一螺母、第二螺母、以及兩端設有螺紋的定位螺栓;所述定位螺栓穿過所述開槽,其一端連接位于管內的第一螺母,另一端連接位于管外的第二螺母;所述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分別從管內和管外對連接處進行鎖緊和定位。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用于基坑支護的位移監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撐管和第三支撐管的兩端均設有螺紋。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用于基坑支護的位移監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設為圓臺狀,底座的頂部與高度調節單元連接,底部中心通過螺栓螺母結構與基坑支護固定;所述底座的側面還設有方便作業的開口,所述開口面積占側面面積的四分之一。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用于基坑支護的位移監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孔設為用于調節棱鏡高度的環形套管;所述環形套管設置在底座內,一端與底座的上端固定連接,另一端向下延伸;所述第一支撐管的一端和環形套管上均設有開槽,所述第一支撐管插入環形套管內,通過定位結構進行鎖緊定位。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用于基坑支護的位移監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撐管兩端和第二支撐管兩端均設有提高滑動流暢程度的潤滑劑。7.根據權利要求1至6任一項所述用于基坑支護的位移監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撐管、第二支撐管、第三支撐管、以及底座均由不銹鋼制成。8.根據權利要求1至6任一項所述用于基坑支護的位移監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設有警示標志。
【文檔編號】G01B21/02GK205580414SQ201620149006
【公開日】2016年9月14日
【申請日】2016年2月26日
【發明人】梁仕華, 劉亮
【申請人】廣東工業大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