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无码日韩视频无码三区

一種氣密性檢測裝置的制作方法

文檔(dang)序(xu)號:5981828閱(yue)讀(du):137來(lai)源:國知局(ju)
專利名稱:一種氣密性檢測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工程機械領域,尤其涉及ー種用于給大型零件進行氣密性檢測的
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我國大力發展基礎設置建設,工程機械行業也得到了飛速的發展。工程機械所需要的零部件較大,許多零部件在出產時需要進行氣密性檢測,如用于履帶式挖掘機的引導輪,屬于易消耗品而且市場需求量大,氣密性的好壞也會對挖掘機的工作效率有一定影響。但目前市面上很少針對大型零部件進行氣密性檢測的裝置,而且檢測速度慢、準確率低。

實用新型內容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氣密性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箱、設置于水箱內的機架、エ件架、以及升降機構,所述機架包括左支架、右支架,左、右支架內側設有軌道,所述エ件架設置在左、右支架間、且エ件架與升降驅動機構連接,通過升降機構驅動エ件架沿軌道上、下升降以出進水箱。進ー步的,所述左支架、右支架分別焊接在水箱ー側的左、右兩端。進ー步的,所述升降機構包括旋轉軸、設置于旋轉軸上的齒輪、與齒輪嚙合的鏈條、以及驅動裝置,所述旋轉軸設置于左、右支架之間,鏈條一端與驅動裝置連接、另一端與エ件架連接。進ー步的,所述旋轉軸設置在左、右支架的頂端。進ー步的,所述齒輪設置于旋轉軸的中間位置。進ー步的,所述驅動裝置為液壓油缸,其輸出端與鏈條連接。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氣密性檢測裝置,解決了現有對大型零部件進行氣密性檢測困難的問題,只需先升起工件架,將エ件通過叉車或吊車放置在エ件架上,再通過升降機構將エ件放入水箱內,既可檢測出エ件的氣密性;該種氣密性檢測裝置不但結構緊湊、占地面積小、使用方便,而且檢測過程快、效果直觀、檢測精確。
以下結合附圖
對本實用新型作進ー步詳細的說明。圖I為具體實施例氣密性檢測裝置的側視圖。圖2為具體實施例氣密性檢測裝置的主示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更好的理解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
以下結合附圖詳細描述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實施例。參照圖I、圖2所示,一種氣密性檢測裝置,包括水箱I ;機架2,包括左支架21、右支架22,左、右支架21、22內側設有軌道23,左支架21、右支架22分別焊接在水箱I ー側的左、右兩端;エ件架3,設置在左、右支架21、22間并可沿機架2的軌道23升降,升降機構4,包括旋轉軸41、齒輪42、與齒輪嚙合的鏈條43、以及用與驅動鏈條的液壓油缸44,旋轉軸41架設在左、右支架21、22的頂端,齒輪42設置于旋轉軸41的中間位置,鏈條43 —端與液壓油缸44連接、另一端與エ件架3連接,液壓油缸44驅動鏈條在齒輪42上運動以帶動エ件架3沿軌道上、下升降,出進水箱I。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而已,故不能以此限定本實用新型實施的 范圍,即依本實用新型申請專利范圍及說明書內容所作的等效變化與修飾,皆應仍屬本實用新型專利涵蓋的范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氣密性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箱、設置于水箱內的機架、エ件架、以及升降機構,所述機架包括左支架、右支架,左、右支架內側設有軌道,所述エ件架設置在左、右支架間、且エ件架與升降驅動機構連接,通過升降機構驅動エ件架沿軌道上、下升降以出進水箱。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氣密性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支架、右支架分別焊接在水箱ー側的左、右兩端。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氣密性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機構包括旋轉軸、設置于旋轉軸上的齒輪、與齒輪嚙合的鏈條、以及驅動裝置,所述旋轉軸設置于左、右支架之間,鏈條一端與驅動裝置連接、另一端與エ件架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氣密性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 述旋轉軸設置在左、右支架的頂端。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氣密性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齒輪設置于旋轉軸的中間位置。
6.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氣密性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裝置為液壓油缸,其輸出端與鏈條連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工程機械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用于給大型零件進行氣密性檢測的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箱、設置于水箱內的機架、工件架、和升降機構,所述機架包括左支架、右支架,左、右支架內側設有軌道,工件架設置在左、右支架間、并可沿軌道升降,所述升降機構與工件架連接,通過升降機構驅動工件架沿軌道上、下升降,出進水箱。該種氣密性檢測裝置,解決了現有對大型零件進行氣密性檢測困難的問題,只需先升起工件架,將工件通過叉車或吊車放置在工件架上,再通過升降機構將工件放入水箱內,既可檢測出工件的氣密性;該種氣密性檢測裝置不但結構緊湊、占地面積小、使用方便,而且檢測過程快、效果直觀、檢測精確。
文檔編號G01M3/02GK202648877SQ201220248588
公開日2013年1月2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30日 優先權日2012年5月30日
發明者王丹兵 申請人:泉州市泉永機械發展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