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發動機及其后取力連接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發動機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用于發動機的后取力連接裝置。此外,本發明還涉及一種包括上述后取力連接裝置的發動機。
背景技術:
發動機除了提供正常的車輛行駛所需的動力之外,還需要提供其他用途的動力, 比如空調所需動力、空氣壓縮機機所需動力、液壓轉向泵所需動力,這些是通過發動機的傳動系統來實現的。以空壓機和發動機的連接方式為例進行說明,空壓機是空氣壓縮機的簡稱,是將發動機的機械能轉換成氣體壓力能的裝置,是壓縮空氣的氣壓發生裝置。目前發動機與空壓機最常見的連接方式為皮帶連接和齒輪連接,通過皮帶或齒輪把發動機的動力提供給空壓機。皮帶連接是通過曲軸皮帶輪和空壓機皮帶輪之間的皮帶來傳遞動力;皮帶連接一般傳動效率較低,工作一定時間后需要更換皮帶,費時費力;而且對于有些特殊結構的發動機,皮帶連接無法實現發動機和空壓機之間的動力傳遞。齒輪連接是利用兩齒輪的輪齒相互嚙合傳遞動力和運動,通過曲軸齒輪直接或間接把動力傳遞給空壓機齒輪。此外,后取力是發動機的一項重要功能,自卸車、消防車、水泥攪拌車、制冷等需要額外動力的專用車輛,是通過后取力系統獲取的。如果后取力系統需要和發動機連接時,部分發動機由于曲軸長度或發動機的結構設計不能滿足直接在曲軸上增加后取力系統,所以要實現后取力系統和發動機的連接需要在原有發動機基礎上修改發動機機體、曲軸等結構來實現,這樣會增加開發成本和開發周期。因此,如何設計出一種后取力的連接裝置,結構緊湊、安裝方便,可以簡便可靠地實現后取力的連接,是本領域技術人員目前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后取力連接裝置,用于發動機,該后取力連接裝置結構緊湊、安裝方便,可以簡便可靠地實現后取力和發動機的連接。本發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種包括上述后取力連接裝置的發動機。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后取力連接裝置,用于發動機,包括曲軸齒輪,還包括齒輪支撐、中間齒輪軸、套裝在所述中間齒輪軸上的中間齒輪、過渡齒輪軸以及套裝在所述過渡齒輪軸上的第一過渡齒輪和第二過渡齒輪;所述中間齒輪軸、所述過渡齒輪軸的兩端分別支撐在所述齒輪支撐和所述發動機機體上;所述中間齒輪分別與所述曲軸齒輪、所述第一過渡齒輪嚙合,所述第二過渡齒輪與所述后取力的齒輪嚙合。優選地,所述后取力連接裝置還包括潤滑裝置,所述潤滑裝置進一步包括前端齒輪潤滑裝置和后端齒輪潤滑裝置。
優選地,所述前端齒輪潤滑裝置包括與所述發動機機體主油道連接的第一輔助油道、與所述第一輔助油道連接的第二輔助油道以及與所述第二輔助油道連接的取油道,所述齒輪支撐上設置有與所述取油道配合的進油道。優選地,所述后端齒輪潤滑裝置包括潤滑油管和回油軟管;所述潤滑油管一端連接所述后取力的進油孔,另一端連接所述發動機機體的主油道;所述回油軟管的一端連接所述后取力支撐裝置的出油孔,另一端連接所述發動機機體的回油道。優選地,所述過渡齒輪軸通過深溝球軸承支撐在所述發動機機體上。優選地,所述中間齒輪和所述中間齒輪軸通過熱套連接。優選地,所述過渡齒輪和所述過渡齒輪軸通過熱套連接。本發明還提供一種發動機,包括齒輪室和安裝在所述齒輪室內的后取力連接裝置,所述后取力連接裝置具體為上述任一項所述的后取力連接裝置。相對上述背景技術,本發明提供的后取力連接裝置,采用組合齒輪設計,是個單獨的整體,可以安裝在發動機的齒輪室內,合理地利用空間,當發動機需要和不同的后取力系統連接時,只需將所要連接的后取力系統的齒輪與本發明所提供的后取力的連接裝置的第二過渡齒輪嚙合,即可以實現發動機到后取力系統的動力傳遞;本發明所提供的后取力連接裝置通用性強,安裝方便,與現有技術相比縮短了生產周期,節省了生產成本。此外,本發明所提供的后取力連接裝置的潤滑也很簡單方便。
圖1為本發明所提供空壓機和發動機連接裝置一種具體實施方式
的剖面示意圖;圖2為本發明所提供空壓機和發動機連接裝置一種具體實施方式
的應用示意圖;圖3為本發明所提供空壓機和發動機連接裝置前端潤滑油獲取的剖面示意圖;圖4為本發明所提供空壓機和發動機連接裝置后端潤滑油獲取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本發明的核心是提供一種后取力連接裝置,用于發動機,該后取力連接裝置結構緊湊、安裝方便,可以簡便可靠地實現后取力和發動機的連接。本發明的另一核心是提供一種包括上述后取力連接裝置的發動機。不失一般性,為了使本技術領域的人員更好地理解本發明方案,下面以空壓機和發動機的連接為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請參考圖1和圖2,圖1為本發明所提供空壓機和發動機連接裝置一種具體實施方式
的剖面示意圖;圖2為本發明所提供空壓機和發動機連接裝置一種具體實施方式
的應用示意圖。在一種具體實施方式
中,本發明所提供的后取力連接裝置包括曲軸齒輪13,曲軸齒輪13安裝在發動機曲軸上,用于傳遞曲軸動力。所述后取力連接裝置還包括齒輪支撐1、過渡齒輪軸2和中間齒輪軸3。中間齒輪軸3的兩端分別支撐在齒輪支撐1和發動機機體10上相應的軸孔中。中間齒輪軸3上套裝有中間齒輪4。可以通過多種具體方式將中間齒輪4和中間齒輪軸3套裝,其中一種較為簡便且可靠的方式為通過熱套連接的方式將中間齒輪4和中間齒輪軸3套裝。這里需要說明的是,所述熱套又稱加熱裝配,采用的是壓配合即過盈配合連接;熱套工藝是在較高溫度下完成的,要保證套裝時的溫度一定要高于工件溫度。過渡齒輪軸2的一端支撐在齒輪支撐1的軸孔中;過渡齒輪軸2的另一端與發動機機體10連接,可以通過多種具體方式將過渡齒輪軸2和發動機機體10連接,其中一種較為簡便且可靠的方式是通過深溝球軸承9將過渡齒輪軸2和發動機機體10連接。過渡齒輪軸2上套裝有第一過渡齒輪16和第二過渡齒輪7 ;第一過渡齒輪16可以與過渡齒輪軸2加工為一體,第二過渡齒輪7可以通過熱套連接的方式與過渡齒輪軸2連接。在裝配時,中間齒輪軸3上的中間齒輪4分別與曲軸齒輪13、過渡齒輪軸2上的第一過渡齒輪16嚙合,過渡齒輪軸2上的第二過渡齒輪7與空壓機齒輪6嚙合(示于圖1 中)。這里需要說明的是,在實際裝配中,由于發動機的結構設計或后取力連接裝置的安裝位置等因素,中間齒輪4和曲軸齒輪13可能存在不能夠直接嚙合的情況,這時可以通過加裝發動機中間齒輪組件12來實現中間齒輪4和曲軸齒輪13之間的動力傳遞。空壓機5通過空壓機支座8,用螺栓連接在發動機機體10上,當然也可以通過其他方式連接。本發明所提供的后取力連接裝置可以通過螺栓11安裝在發動機機體10上,當然也可以選擇其他連接方式。在工作時,發動機通過曲軸齒輪13,把動力傳遞給發動機的中間齒輪組件12,再通過中間齒輪組件12,把動力傳遞給中間齒輪4,再由中間齒輪4將動力傳遞給過渡齒輪軸 2的第一過渡齒輪16,因為過渡齒輪7的另一端連接有第二過渡齒輪7,且第二過渡齒輪7 與空壓機齒輪6嚙合,所以通過第二過渡齒輪7可以把動力傳遞給空壓機齒輪6,即可帶動空壓機5工作。在實際工作過程中,當發動機需要和其他的后取力系統連接時,只需將本發明所提供的后取力的連接裝置中的第二過渡齒輪7與所需連接的后取力系統的齒輪嚙合,這樣就可以通過曲軸齒輪13-發動機中間齒輪組件12-中間齒輪4-第一過渡齒輪16-第二過渡齒輪7-后取力系統的齒輪將發動機動力傳遞給后取力系統,從而進行相應的工作。可以將本發明所提供的空壓機和發動機的連接裝置安裝在齒輪室內,充分利用齒輪室內的多余空間,使得整體結構緊湊。本發明所提供的后取力連接裝置還包括潤滑裝置,以保證在工作過程中該連接裝置的正常運轉。不失一般性,仍以空壓機和發動機的連接為例并結合附圖及具體實施方式
進行說明。請參考圖3和圖4,圖3為本發明所提供空壓機和發動機連接裝置前端潤滑油獲取的剖面示意圖;圖4為本發明所提供空壓機和發動機連接裝置后端潤滑油獲取示意圖。所述潤滑裝置包括前端潤滑裝置和后端潤滑裝置;所述前端潤滑裝置是指對本發明所提供的后取力連接裝置的中間齒輪4和第一過渡齒輪16的潤滑;所述后端潤滑裝置是指對本發明所提供的后取力連接裝置的第二過渡齒輪7和空壓機齒輪6的潤滑。
前端潤滑裝置包括發動機機體上的主油道a、與主油道a連接的第一輔助油道b、 與第一輔助油道b連接的第二輔助油道d以及與第二輔助油道d連接的取油道c ;通過第一輔助油道b和第二輔助油道d,取油道c可以從主油道a獲取潤滑油;齒輪支撐1上設置有與取油道c配合的進油道,裝配時,將齒輪支撐1上的進油道對準取油道C。在工作中,取油道c通過第一輔助油道b和第二輔助油道d從主油道a中獲取前端齒輪即中間齒輪4和第一過渡齒輪16所需的潤滑油,進而通過齒輪支撐1上的進油道潤滑中間齒輪4和第一過渡齒輪16。后端潤滑裝置包括空壓機潤滑油管14和回油軟管15 ;空壓機潤滑油管14的一端連接空壓機的進油孔,另一端連接發動機機體10的主油道a ;回油軟管15的一端連接空壓機支座8的出油孔,另一端連接發動機的回油道。在工作中,通過空壓機潤滑油管14從發動機機體10的主油道a獲取潤滑空壓機齒輪6和第二過渡齒輪7所需的潤滑油,并通過回油軟管15將潤滑后的潤滑油通過發動機的的回油道回流至油底殼。當然,若是發動機和其他后取力系統連接時,可以將潤滑油管的一端連接后取力系統的進油孔,另一端連接發動機機體10的主油道a,通過發動機機體10上的主油道a和潤滑油管獲取后取力系統中齒輪的潤滑油;將回油軟管的一端連接后取力系統的出油孔, 另一端連接發動機的回油道。本發明所提供的連接裝置的前端齒輪潤滑,不需要任何外接的管子,只需在發動機機體上加工出輔助油道和與所述連接裝置配合的取油道即可實現該連接裝置的前端齒輪潤滑;后端齒輪潤滑即后取力系統中齒輪的潤滑,只需外接兩根管子,從發動機機體的主油道a上取油即可實現。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所提供的后取力連接裝置可以很方便地實現不同后取力系統和發動機的連接,不受發動機結構設計的影響,該連接裝置可以在有限的空間內合理緊湊地將發動機和后取力系統連接,通用性強。除此之外,本發明所提供的后取力連接裝置的潤滑也很方便。除了上述后取力連接裝置,本發明還提供一種包括上述后取力連接裝置的發動機,該發動機其他各部分的結構請參考現有技術,本文不再贅述。以上對本發明所提供的發動機及其后取力連接裝置進行了詳細介紹。本文中應用了具體個例對本發明的原理及實施方式進行了闡述,以上實施例的說明只是用于幫助理解本發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對本發明進行若干改進和修飾,這些改進和修飾也落入本發明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后取力連接裝置,用于發動機,包括曲軸齒輪,其特征在于,還包括齒輪支撐、中間齒輪軸、套裝在所述中間齒輪軸上的中間齒輪、過渡齒輪軸以及套裝在所述過渡齒輪軸上的第一過渡齒輪和第二過渡齒輪;所述中間齒輪軸、所述過渡齒輪軸的兩端分別支撐在所述齒輪支撐和所述發動機機體上;所述中間齒輪分別與所述曲軸齒輪、所述第一過渡齒輪嚙合,所述第二過渡齒輪與所述后取力的齒輪嚙合。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后取力連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取力連接裝置還包括潤滑裝置,所述潤滑裝置進一步包括前端齒輪潤滑裝置和后端齒輪潤滑裝置。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后取力連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齒輪潤滑裝置包括與所述發動機機體主油道連接的第一輔助油道、與所述第一輔助油道連接的第二輔助油道以及與所述第二輔助油道連接的取油道,所述齒輪支撐上設置有與所述取油道配合的進油道。
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后取力連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端齒輪潤滑裝置包括潤滑油管和回油軟管;所述潤滑油管一端連接所述后取力的進油孔,另一端連接所述發動機機體的主油道;所述回油軟管的一端連接所述后取力支撐裝置的出油孔,另一端連接所述發動機機體的回油道。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后取力連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過渡齒輪軸通過深溝球軸承支撐在所述發動機機體上。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后取力連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間齒輪和所述中間齒輪軸通過熱套連接。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后取力連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過渡齒輪和所述過渡齒輪軸通過熱套連接。
8.一種發動機,包括齒輪室和安裝在所述齒輪室內的后取力連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取力連接裝置具體為權利要求1至7任一項所述的后取力連接裝置。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后取力連接裝置,用于發動機,包括曲軸齒輪,還包括齒輪支撐、中間齒輪軸、套裝在所述中間齒輪軸上的中間齒輪、過渡齒輪軸以及套裝在所述過渡齒輪軸上的第一過渡齒輪和第二過渡齒輪;所述中間齒輪軸、所述過渡齒輪軸的兩端分別支撐在所述齒輪支撐和所述發動機機體上;所述中間齒輪分別與所述曲軸齒輪、所述第一過渡齒輪嚙合,所述第二過渡齒輪與所述后取力的齒輪嚙合。本發明所提供的發動機的后取力的連接裝置可以根據需要與不同的后取力系統連接,通用性強、結構緊湊、安裝方便。本發明還公開了一種包括上述后取力連接裝置的發動機。
文檔編號F16H57/04GK102562284SQ20121004906
公開日2012年7月11日 申請日期2012年2月28日 優先權日2012年2月28日
發明者孔凡強, 康明明, 胡益聰, 韓景峰, 黃麗玲 申請人:濰柴動力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