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无码日韩视频无码三区

一種車輛轉向系統及隔震元件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5768090閱讀:171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一種車輛轉向系統及隔震元件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一種車輛轉向系統及隔震元件技術領域[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車輛制造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車輛轉向系統及隔震元件。
技術背景[0002]車輛轉向系統包括轉向高壓管和副車架。車輛在行駛的過程中或者在發動機待速的過程中,車輛轉向系統都會處于工作狀態,而此時轉向高壓管內部通常會有3Mpa左右的壓力。轉向高壓管內部的壓力會造成轉向高壓管的劇烈震動,而這種劇烈震動會傳遞到副車架,以噪聲的形式傳遞給車輛內的駕駛員以及乘客,對其造成干擾。因此車輛轉向系統的隔震結構的設計,對整個車輛轉向系統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隔震結構設計的足夠合理,車輛內的噪聲將得到明顯的抑制。[0003]圖1為現有技術中車輛轉向系統的隔震結構示意圖,在該圖1中該隔震結構為一個套筒狀支架7,該套筒狀支架7包括套筒件和連接件,并且在套筒件中嵌有一個橡膠襯套8,其中套筒件和連接件為一體結構。在該車輛轉向系統中,分別采用兩個套筒狀支架7 連接在轉向高壓管的兩個折彎處,轉向高壓管由該套筒狀支架7的套筒件中嵌有的橡膠襯套8中穿出,連接件連接在副車架上。[0004]根據上述圖1所示的隔震結構可知,現有技術中該車輛轉向系統中的隔震結構主要起到連接的作用,由于只是在與轉向高壓管連接段設置有橡膠襯套,因此其隔震的效果非常的有限,導致車輛內的噪聲無法有效抑制。雖然可以通過優化內嵌的橡膠襯套,改進車輛轉向系統的隔震效果,但是又會帶來設計成本的增加,以及設計周期的延長。實用新型內容[0005]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車輛轉向系統,用于解決現有技術中車輛轉向系統隔震結構無法有效抑制車輛內的噪聲,以及隔震結構的優化帶來的成本增加、 設計周期延長的問題。[0006]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車輛轉向系統,所述車輛轉向系統包括轉向高壓管和副車架,所述車輛轉向系統還包括至少兩個隔震元件;[0007]所述隔震元件包括上支架、下支架以及設置在上支架和下支架之間的彈性減震塊;[0008]該隔震元件的上支架連接所述轉向高壓管,所述下支架連接在所述副車架上。[0009]所述上支架包括連接底板和拱形套件;[0010]其中,所述連接底板的橫截面為長方形,該長方形的最小邊長大于彈性減震塊橫截面的直徑;[0011]該連接底板的一端開有螺紋孔,另一端的下表面與彈性減震塊通過硫化工藝連接;[0012]所述拱形套件包括延伸面和供轉向高壓管穿出的拱形面;[0013]所述拱形套件的拱形面與所述連接底板另一端的上表面連接,在該延伸面上開有與所述連接底板上的螺紋孔配合的螺紋孔。所述下支架的橫截面為長方形,該長方形的最小邊長大于彈性減震塊橫截面的直徑;所述下支架的一端開有連接副車架的螺紋孔,另一端的上表面通過硫化工藝連接彈性減震塊。所述上支架和下支架為金屬支架,或橡膠支架。所述彈性減震塊為橡膠減震塊。所述彈性減震塊的高度為15mm 18mm。所述彈性減震塊的橫截面為圓形,該圓形的半徑為6mm-8mm。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隔震元件,所述隔震元件包括上支架,下支架以及設置在上支架和下支架之間的彈性減震塊。所述上支架包括連接底板和拱形套件;其中,所述連接底板的橫截面為長方形,該長方形的最小邊長大于彈性減震塊橫截面的直徑;該連接底板的一端開有螺紋孔,另一端的下表面與彈性減震塊通過硫化工藝連接;所述拱形套件包括延伸面和拱形面;所述拱形套件的拱形面與所述連接底板另一端的上表面連接,在該延伸面上開有與所述連接底板上的螺紋孔配合的螺紋孔。所述下支架的橫截面為長方形,該長方形的最小邊長大于彈性減震塊橫截面的直徑;所述下支架的一端開有螺紋孔,另一端的上表面通過硫化工藝連接彈性減震塊。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車輛轉向系統及隔震元件,該車輛轉向系統包括轉向高壓管、副車架以及連接在轉向高壓管的兩個折彎處的兩個隔震元件,該隔震元件包括上支架、下支架以及設置上支架和下支架之間的彈性減震塊。由于在轉向高壓管以及副車架之間存在該隔震元件,因此有效的將轉向高壓管與副車架隔離開,阻斷了轉向高壓管的震動向副車架的傳輸,從而有效地抑制了車輛內的噪聲,并且該車輛轉向系統實現方式簡單,成本較低。

圖I為現有技術中車輛轉向系統的隔震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包含了隔震元件的車輛轉向系統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該車輛轉向系統中隔震元件的詳細連接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為了有效的抑制車輛內的噪聲,提供了一種車輛轉向系統,該車輛轉向系統中包含轉向高壓管和副車架,該車輛轉向系統還包括至少兩個隔震元件。[0034]下面結合說明書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進行詳細說明。[0035]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車輛轉向系統的結構示意圖,該車輛轉向系統包括轉向高壓管11、副車架12以及兩個隔震元件13 ;[0036]其中,隔震元件13包括上支架131、下支架132以及設置在上支架131和下支架 132之間的彈性減震塊133;[0037]該隔震元件13與轉向高壓管的連接位置,與現有技術中隔震結構與轉向高壓管 11的連接位置相同,具體的該隔震元件13的上支架131連接在該轉向高壓管11的第一個折彎處111和第二個折彎處112,該隔震元件13的下支架132連接在副車架12上。[0038]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該隔震元件的具體結構示意圖。根據圖3所示可知,該隔震元件13包括上支架131、下支架132以及設置在上支架和上支架之間的彈性減震塊133。[0039]具體的根據圖3所示可知,該上支架131包括連接底板1311和拱形套件1312 ;[0040]其中,所述連接底板1311為形如長方形的底板,即該連接底板1311的橫截面為長方形,為了實現該連接底板1311與彈性減震塊133的連接,并且較好的實現減震性能,該連接底板1311的橫截面的長方形的最小邊長大于彈性減震塊133橫截面的大小;[0041]具體的該連接底板1311的一端開有螺紋孔,另一端的下表面與彈性減震塊通過硫化工藝連接;[0042]該拱形套件1312包括延伸面和供高壓管穿出的拱形面;[0043]該拱形套件1312的拱形面與所述連接底板1311另一端的上表面連接,在該延伸面上開有與所述連接底板1311上的螺紋孔配合的螺紋孔。[0044]當該上支架131與轉向高壓管11連接時,該轉向高壓管11從該拱形套件1312的拱形面中穿出,通過螺栓、該連接底板1311和拱形套件1312上開有的螺紋孔,將該轉向高壓管11與該減震元件13固定。[0045]為了保證連接的穩固性,上支架131可以采用金屬和合金材料制成,例如可以為鐵或鑄鐵等,而為了增加該減震元件的阻斷噪聲的能力,該上支架131可以為橡膠材料。[0046]另外,為了增加該隔震元件13阻斷了轉向高壓管11及副車架12之間的震動傳輸,該隔震元件13中的彈性減震塊133可以采用橡膠材料。并且具體的該彈性減震塊133 可以為圓柱體、長方體、正方體或如圖3所示的不規則體結構等。該彈性減震塊133的高度可以為15mm 18mm。當該彈性減震塊133的橫截面為圓形時,該圓形的半徑可以為 6mm-8mm,因此可知該連接底板1311的橫截面的長方形中的最小邊長應該大于6mm-8mm。當然為了增加減震能力,增加彈性減震塊133的厚度,或者增加彈性減震塊133橫截面的尺寸都是可以的,但是要考慮副車架12以及轉向高壓管11之間的空間大小。[0047]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兩個隔震元件13分別安裝在了該轉向高壓管11上的折彎處,當然在轉向高壓管11和副車架12之間的其他位置也可以安裝該隔震元件13,并且安裝該隔震元件13的數量可以是任意值,例如可以為2個、3個或4個、5個等。[0048]根據圖3所示的隔震元件的結構,可知該隔震元件13包括的下支架132的橫截面為長方形,該長方形的最小邊長大于彈性減震塊133橫截面的直徑;[0049]該下支架132的一端開有連接副車架12的螺紋孔,另一端的上表面通過硫化工藝連接彈性減震塊133。[0050]為了保證連接的穩固性,下支架132可以采用金屬和合金材料制成,例如可以為鐵或鑄鐵等,而為了增加該減震元件的阻斷噪聲的能力,該下支架132可以為橡膠材料。當該彈性減震塊133的橫截面為圓形時,該圓形的半徑可以為6mm-8mm,因此可知該下支架 132的橫截面的長方形中的最小邊長應該大于6mm-8mm。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車輛轉向系統及隔震元件,該車輛轉向系統包括轉向高壓管、副車架以及連接在轉向高壓管的兩個折彎處的兩個隔震元件,該隔震元件包括上支架、下支架以及設置上支架和下支架之間的彈性減震塊。由于在轉向高壓管以及副車架之間存在該隔震元件,因此有效的將轉向高壓管與副車架隔離開,阻斷了轉向高壓管的震動向副車架的傳輸,從而有效地抑制了車輛內的噪聲,并且該車輛轉向系統實現方式簡單,成本較低。顯然,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本實用新型進行各種改動和變型而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圍。這樣,倘若本實用新型的這些修改和變型屬于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及其等同技術的范圍之內,則本實用新型也意圖包含這些改動和變型在內。
權利要求1.一種車輛轉向系統,所述車輛轉向系統包括轉向高壓管和副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車輛轉向系統還包括至少兩個隔震元件;所述隔震元件包括上支架、下支架以及設置在上支架和下支架之間的彈性減震塊; 該隔震元件的上支架連接所述轉向高壓管,所述下支架連接在所述副車架上。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輛轉向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架包括連接底板和拱形套件;其中,所述連接底板的橫截面為長方形,該長方形的最小邊長大于彈性減震塊橫截面的大小;該連接底板的一端開有螺紋孔,另一端的下表面與彈性減震塊通過硫化工藝連接; 所述拱形套件包括延伸面和供轉向高壓管穿出的拱形面;所述拱形套件的拱形面與所述連接底板另一端的上表面連接,在該延伸面上開有與所述連接底板上的螺紋孔配合的螺紋孔。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輛轉向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支架的橫截面為長方形,該長方形的最小邊長大于彈性減震塊橫截面的直徑;所述下支架的一端開有連接副車架的螺紋孔,另一端的上表面通過硫化工藝連接彈性減震塊。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輛轉向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架和下支架為金屬支架, 或橡膠支架。
5.如權利要求1 4任一所述的車輛轉向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減震塊為橡膠減震塊。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車輛轉向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減震塊的高度為15mm 18mm。
7.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車輛轉向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減震塊的橫截面為圓形, 該圓形的半徑為6mm-8mm。
8.一種隔震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隔震元件包括上支架,下支架以及設置在上支架和下支架之間的彈性減震塊。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隔震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架包括連接底板和拱形套件;其中,所述連接底板的橫截面為長方形,該長方形的最小邊長大于彈性減震塊橫截面的直徑;該連接底板的一端開有螺紋孔,另一端的下表面與彈性減震塊通過硫化工藝連接; 所述拱形套件包括延伸面和拱形面;所述拱形套件的拱形面與所述連接底板另一端的上表面連接,在該延伸面上開有與所述連接底板上的螺紋孔配合的螺紋孔。
10.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隔震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支架的橫截面為長方形,該長方形的最小邊長大于彈性減震塊橫截面的直徑;所述下支架的一端開有螺紋孔,另一端的上表面通過硫化工藝連接彈性減震塊。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車輛轉向系統及隔震元件,用于解決現有技術中車輛轉向系統隔震結構無法有效抑制車輛內的噪聲,以及隔震結構的優化帶來的成本增加、設計周期延長的問題。該車輛轉向系統包括轉向高壓管、副車架以及連接在轉向高壓管的兩個折彎處的兩個隔震元件,該隔震元件包括上支架、下支架以及設置上支架和下支架之間的彈性減震塊。由于在轉向高壓管以及副車架之間存在該隔震元件,因此有效的將轉向高壓管與副車架隔離開,阻斷了轉向高壓管的震動向副車架的傳輸,從而有效地抑制了車輛內的噪聲,并且該車輛轉向系統實現方式簡單,成本較低。
文檔編號F16F7/00GK202294948SQ201120167260
公開日2012年7月4日 申請日期2011年5月24日 優先權日2011年5月24日
發明者屈寶鵬, 胡丹妮, 黃李琴 申請人:上海通用汽車有限公司, 泛亞汽車技術中心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