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无码日韩视频无码三区

三檔式棘輪裝置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5774371閱讀:211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三檔式棘輪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具有正向轉動、反向轉動或雙向制動功能的三檔式棘輪裝置,尤其涉及三檔式棘輪裝置的結構改進。
背景技術
如圖1所示,已有的三檔式棘輪裝置結構包含一棘齒套10,一軸桿20與一轉向環30所共同組成。該棘齒套10內環設有棘齒槽11。該軸桿20套設于該棘齒套10內,且其成形具有內部形成溝槽22的2個安放槽21。該溝槽22以可回轉的方式設置外側形成與棘齒套10內的棘齒槽11對應的棘齒24的棘齒塊23。彈簧25一端嵌入棘齒塊23的內側,另一端嵌入安放槽21的內壁。轉向環30套設于該棘齒套10外緣,其內形成與棘齒塊23上設置的撥桿26對應的2個撥動塊31。據此,已有的三檔式棘輪裝置借助棘齒塊23內側嵌入的彈簧25,使棘齒塊23上的棘齒24能嚙合棘齒套10內的棘齒槽11,并利用該轉向環30內的撥動塊31撥動棘齒塊23上的撥桿26,以控制二棘齒塊,使其可同時嚙合棘齒套10內的棘齒槽11,或使其棘齒塊23嚙合而另一棘齒塊23脫離該棘齒槽11,達到正、反向轉動或雙向制動的功能。
然而,已有的三檔式棘輪裝置由于利用棘齒塊23的棘齒24嚙合棘齒套10內的棘齒槽11,達到正、反向轉動或雙向制動,其制造時必須非常注意棘齒24與棘齒槽11的配合精度,造成制作困難。又由于該棘齒塊23借助轉向環30的撥動塊31撥動其端面的撥桿26,以控制該棘齒塊23,該棘齒塊23在制造時,必須使用較多的材料車削出該撥桿26,或者在棘齒塊23的端面上另行組裝撥桿26,造成材料浪費或工序過多,使制作成本增加。
此外,棘齒塊23利用其可回轉地設置于安放槽21的溝槽22內與其內側的彈簧25,才能嚙合棘齒套10內的棘齒槽11,因而組裝時,必須先將棘齒塊23可回轉地設置在安放槽21的溝槽22后,再在該棘齒塊23的內側裝設彈簧25。但是,由于該棘齒塊23可回轉地設置于溝槽22后并無法定位,此時在內側裝設該彈簧25,不但容易造成棘齒塊23從溝槽22內滑落,而且增加組裝困難。又由于2個棘齒塊23分別裝設一彈簧25,所以,當2個彈簧之間彈力不均等時,會使2個棘齒塊23對棘齒槽11的齒合力不均衡,造成使用效果欠佳。
鑒于上述缺陷,為了解決已有三檔式棘輪裝置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申請人開發出一種三檔式棘輪裝置的改進結構,使其創造容易,組裝簡單,制造成本降低,且使用效果較佳。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一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三檔式棘輪裝置的改進結構,其中卡制塊結構簡單,能由控制環直接推動該塊側緣控制其擺動,且組裝時僅需于穿孔內裝設一彈簧,因而制造容易、組裝簡單,而且成本降低。
本實用新型的又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三檔式棘輪裝置的改進結構,其中借助2個卡制塊使用同一彈簧,使2個卡制塊對棘齒套內的棘齒槽上施加的力相同,提高使用效果。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如圖2、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的三檔式棘輪裝置的改進結構包含心桿40、2個卡制塊50、控制環60和棘齒套70;其中心桿40的軸心形成內設螺栓42的安放孔41,該心桿40的一端套接一握手柄80,另一端形成各自內設樞孔45的2個相對應的左安放槽43與右安放槽44,左、右安放槽43、44之間設有內裝彈簧461的通孔46,而且該心桿40的側緣設有內裝彈簧471的圓孔47,該彈簧471上裝有抵頂桿472;卡制塊50形成可回轉地設置在心桿40的左、右安放槽43、44內的樞孔45上樞軸51,使卡制塊50可在心桿40的左、右安放槽43、44內擺動,該卡制塊50的內側面上還對應于心桿40上的通孔46設有使心桿40的通孔46內的彈簧461嵌入的定位凹口52;控制環60穿在心桿40上,且其內緣形成左定位槽61、中定位槽62、右定位槽63、左導引槽64和右導引槽65,該左中右定位槽61、62、63對應于心桿40上的抵頂桿472,而該左、右導引槽64、65分別對應于心桿40上的左、右安放槽43、44;棘齒套70是套在心桿40上,且位于控制環60的上方,該棘齒套70內環設有與卡制塊50對應的棘齒槽71,并且在棘齒套70的內緣軸心處形成配合在心桿40的螺栓42上的螺紋孔72。


圖1是已有三檔式棘輪裝置的剖視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三檔式棘輪裝置的立體分解圖。
圖3是圖2的縱剖視圖。
圖4是圖3的A-A剖視的實施例示意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示意圖。
圖6是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示意圖。
圖7是本實用新型另一實施例圖。
圖中標號說明(10)棘齒套(11)棘齒槽(20)軸桿(21)安放槽(22)溝槽(23)棘齒塊(24)棘齒(25)彈簧(26)撥桿(30)轉向環(31)撥動塊(40)心桿(41)安放孔(42)螺栓(43)左安放槽(44)右安放槽(45)樞孔(46)通孔(461)彈簧(47)圓孔
(471)彈簧(472)抵頂桿(50)卡制塊(51)樞軸(52)定位凹口(60)控制環(61)左定位槽(62)中定位槽(63)右定位槽(64)左導引槽(65)右導引槽(66)C形卡環(70)棘齒套(71)棘齒槽(72)螺紋孔(73)手柄(80)手柄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說明對本實用新型的一較佳實施例,以進一步理解本實用新型的動作方式和功效請參閱圖4至6圖所示,本實用新型的三檔式棘輪裝置改進結構由控制60、控制卡制塊50的擺動位置,當心桿40上的抵頂桿472抵頂于該控制環60的中定位槽62時,該控制環60上的左、右導引槽64、65分別位于該心桿40上的左、右安放槽43、44側緣,此時借助該心桿40上通孔46內的彈簧461的彈力,使2個卡制塊50都向外擺動,頂在棘齒套70內的棘齒槽71上,達到雙向制動的功效。
而且,當轉動該控制環60,使心桿40上的抵頂桿472抵頂在控制環60的左定位槽61時,該控制環60上的左導引槽64位于心桿40上的左安放43外緣,使左導引槽64內的卡制塊50利用心桿40的通孔46中彈簧461的彈力向外擺動,頂在棘齒套70內的棘齒槽71上,而該控制環60上的右導引槽65轉離該心桿上的右安放槽44的外緣,并將右安放槽44內的卡制塊50推放到右安放槽44內,達到順向轉動的功效。反之,如果轉動該控制環60,使心桿40上的抵頂桿472頂在控制環60的右定位槽65,則達到逆向轉動的功效。
據此,本實用新型利用2個卡制塊50的擺動方式,達到正、反向轉動或雙向制動的功能。由于本實用新型的卡制塊50構造簡單,且能由控制環60推動該塊側緣控制其擺動,不必如已有技術的棘齒塊那樣要設置撥桿,所以該卡制塊50容易加工制造,且能共同生產后再分開組裝,此已有的棘齒塊節省加工成本。又,由于2個卡制塊50都利用心桿40上通孔46內的彈簧461的彈力向外擺動,本實用新型在組裝時,僅需在通孔46內裝一彈簧461后,再將卡制塊50的樞軸51可回轉地設置在心桿40的左、右安放槽內的樞孔45上加以定位。因此,本實用新型比已有技術中的2根彈簧容易組裝,且組裝過程中該卡制塊不易滑落。又,由于2個卡制塊50使用同一彈簧461,能使2個卡制塊50對棘齒套70內的棘齒槽71的卡制力相同,從而提高其使用效果。
此外,如圖7所示,心桿40套接的手柄80的一端可形成鎖定端78,并在該棘齒套70的外緣形成手柄73,且將旋轉環60以C形卡環66固定在棘齒套70的上方。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可達到制造容易、組裝簡單和成本降低的目的,且可取易動作可靠的較佳實用效果。
權利要求1.一種三檔式棘輪裝置的改進結構,其特征在于具有心桿,其軸心形成內設螺栓的一個安放孔,且該桿一端套接手柄,另一端形成各自內設一樞孔的2個相對應的左安放槽和右安放槽,該左、右安放置間設有內裝一彈簧的一個通孔,該心桿的側緣設有內裝一彈簧的一個圓孔,該彈簧上裝有一根抵頂桿;2個卡制塊,各自形成一根可回轉地設置于所述心桿的左、右安放槽內的樞孔上的樞軸,且該卡制塊的內側面抵頂于所述心桿的通孔內的彈簧;控制環,穿放在所述心桿上,且該環的內緣形成一左定位槽、一中定位槽、一右定位槽、一左導引槽和一右導引槽,該左、中、右定位槽對應于所述心桿上的抵頂桿,而該左、右導引槽分別對應于所述心桿的左、右安放槽;棘齒套,套放在所述心桿上,且位于所述控制環的上方,該套的內環設有對應于所述卡制塊的棘齒槽,且該套的內緣軸心形成配合在所述心桿的螺栓上的一個螺紋孔。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三檔式棘輪裝置的結構改進,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制塊的內側面上對應于所述心桿上的通孔設置使所述心桿上通孔內的彈簧嵌入的一個定位凹口。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三檔式棘輪裝置的結構改進,其中主要包含一心桿、二卡制塊、控制環和棘齒套;借助心桿形成分別可回轉地設置卡制塊的2個安放槽,并利用控制環控制該卡制塊的擺動角度,使其具有正、反向轉動或雙向制動的功能;并且達到制造容易、組裝簡單與成本降低且使用效果較佳的目的。
文檔編號F16H61/00GK2611685SQ03229389
公開日2004年4月14日 申請日期2003年3月12日 優先權日2003年3月12日
發明者曾木茂 申請人:曾木茂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