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无码日韩视频无码三区

向渦旋機械的渦旋組件提供軸向柔性的結構及渦旋機械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xu)號:10995696閱(yue)讀(du):425來源:國知局
向渦旋機械的渦旋組件提供軸向柔性的結構及渦旋機械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用于向渦旋機械的渦旋組件提供軸向柔性的結構,所述渦旋組件包括定渦旋部件和動渦旋部件,所述結構包括:止推部,所述止推部具有適于抵靠所述動渦旋部件的止推表面;附接部,所述附接部與所述止推部連接且軸向延伸超過所述止推表面;以及導引部,所述導引部連接至所述附接部,以引導所述定渦旋部件相對于所述動渦旋部件軸向移動。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一種包括所述結構的渦旋機械。
【專利說明】
向渦旋機械的渦旋組件提供軸向柔性的結構及渦旋機械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于向渦旋機械的渦旋組件提供軸向柔性的結構以及一種包括該結構的渦旋機械。
【背景技術】
[0002]本部分的內容僅提供了與本實用新型相關的背景信息,其可能并不構成現有技術。
[0003]在現有技術中,渦旋機械例如渦旋壓縮機包括彼此嚙合的定渦旋部件和動渦旋部件。在該渦旋機械運行時,動渦旋部件相對定渦旋部件作周向軌道運動,從而對各類流體進行例如移位、膨脹或壓縮等操作。然而,為了應對液擊現象等問題,需要渦旋機械具有軸向柔性,特別地,允許定渦旋部件相對于動渦旋部件軸向移動,同時仍要保證兩渦旋部件之間軸向密封。此軸向柔性通常通過設置在渦旋機械內的用于向渦旋組件提供軸向柔性的結構來實現。在實現該軸向柔性的過程中,特別是在渦旋機械重載啟動或帶液啟動過程中,該結構不僅承受較大的軸向力,還會承受較大的徑向力和周向力,這會使得該結構出現局部承受過大彎矩的情況。
【實用新型內容】
[0004]如上所述,目前仍需要提供一種能夠解決用于向渦旋機械的渦旋組件提供軸向柔性的結構局部承受過大彎矩問題的有效技術手段。
[0005]本實用新型的一個或多個實施方式的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可靠性進一步提高的用于向渦旋機械的渦旋組件提供軸向柔性的結構。
[0006]本實用新型的一個或多個實施方式的又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能夠減小自身所承受的彎矩的用于向渦旋機械的渦旋組件提供軸向柔性的結構。
[0007]本實用新型的一個或多個實施方式的另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包括上述結構的渦旋機械。
[0008]為了實現上述目的中的至少一個目的,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用于向渦旋機械的渦旋組件提供軸向柔性的結構,所述渦旋組件包括定渦旋部件和動渦旋部件,
[0009 ] 所述結構包括:
[0010]止推部,所述止推部具有適于抵靠所述動渦旋部件的止推表面;
[0011]附接部,所述附接部與所述止推部連接且軸向延伸超過所述止推表面;以及
[0012]導引部,所述導引部連接至所述附接部,以引導所述定渦旋部件相對于所述動渦旋部件軸向移動。
[0013]優選地,所述導引部包括止擋部,以限定所述定渦旋部件的最大軸向移動距離。
[0014]優選地,所述導引部包括套筒和緊固件,所述緊固件延伸穿過所述套筒以將所述套筒緊固至所述附接部。
[0015]優選地,所述止擋部由所述緊固件的頭部構成。
[0016]優選地,所述緊固件的桿部的直徑小于所述套筒的內徑。
[0017]優選地,所述附接部設置有用于與所述緊固件配合的孔口,所述孔口的外端部設置有用于加工或裝配的工藝孔。
[0018]優選地,所述定渦旋部件包括徑向向外延伸的凸緣,所述導引部適于與所述凸緣配合,以允許所述凸緣在所述導引部上滑動。
[0019]優選地,所述附接部軸向延伸成使得在所述定渦旋部件與所述動渦旋部件軸向接合時所述附接部恰好與所述凸緣相接觸。
[0020]優選地,所述凸緣限定用于容納所述導引部的通孔。
[0021]優選地,所述凸緣在所述定渦旋部件的軸向位置設置成使得所述定渦旋部件受到的來自所述動渦旋部件的徑向力和來自所述渦旋組件的流體腔內的流體的徑向力的合力與所述導引部受到的來自所述定渦旋部件的徑向力在同一直線上。
[0022]優選地,所述止推部和所述附接部一體形成。
[0023]優選地,所述結構包括多個導引部和相應的多個附接部,所述多個導引部和所述多個附接部沿所述定渦旋部件的周向方向等角間隔布置。
[0024]優選地,所述止推部與所述渦旋機械的用于支承旋轉軸的主軸承座一體形成。
[0025]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種渦旋機械,所述渦旋機械包括文中所述的用于向渦旋機械的渦旋組件提供軸向柔性的結構。
[0026]優選地,所述渦旋機械包括渦旋壓縮機。
[0027]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或多種實施方式的優點在于:能夠減小用于向渦旋機械的渦旋組件提供軸向柔性的結構(局部)所承受的彎矩,從而提高渦旋機械的可靠性。
[0028]通過本文提供的說明,其他的應用領域將變得明顯。應該理解,本部分中描述的特定示例和實施方式僅出于說明目的而不是試圖限制本實用新型的范圍。
【附圖說明】
[0029]這里所描述的附圖僅是出于說明目的而并非意圖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實用新型的范圍,附圖并非按比例繪制,可放大或縮小一些特征以顯示特定部件的細節。在附圖中:
[0030]圖1是示出了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方式的渦旋機械的縱剖圖;
[0031]圖2是僅示出了圖1中所示的渦旋機械的渦旋組件和用于提供軸向柔性的結構的放大圖;
[0032]圖3是示出了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實施方式的渦旋機械的渦旋組件和用于提供軸向柔性的結構的縱剖圖;
[0033]圖4是示出了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又一實施方式的渦旋機械的渦旋組件和用于提供軸向柔性的結構的縱剖圖;
[0034]圖5是示出了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實施方式的渦旋機械的渦旋組件和用于提供軸向柔性的結構的縱剖圖;
[0035]圖6A是示出了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各個實施方式的用于提供軸向柔性的結構的止推部的俯視圖;以及
[0036]圖6B是示出了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各個實施方式的用于提供軸向柔性的結構的止推部的立體圖。
[0037]應當理解,在所有這些附圖中,相同的參考數字指示相似的或相應的零件及特征。出于清楚的目的,未對附圖中的所有部件進行標記。
【具體實施方式】
[0038]下文對優選實施方式的描述本質上僅是示例性的而并非意圖限制本實用新型。
[0039]在本技術領域中,渦旋機械常被用于對流體進行各種操作。這種渦旋機械可以包括膨脹機、栗、壓縮機等。本實用新型的教示或特征可應用于包括上述類型在內的任一類型的渦旋機械。然而,僅出于說明的目的,本實用新型所公開的實施方式是渦旋壓縮機的形式。
[0040]現在將參照圖1描述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的渦旋壓縮機10的基本構造。
[0041]渦旋壓縮機(以下簡稱為“壓縮機”)10包括呈大致圓筒形的殼體12。在所述殼體12上設置有進氣接頭(未示出)用于吸入低壓的氣態制冷劑。所述殼體12的一端(如圖1中所示的上端)固定連接有端蓋14。端蓋14裝配有排放接頭(未示出)用于排出壓縮后的制冷劑。在殼體12和端蓋14之間還設置有相對于殼體12的軸向方向大致垂直延伸(如在圖1中沿大致水平方向延伸)的隔板16,從而將壓縮機10的內部空間分隔成高壓側空間和低壓側空間。端蓋14和隔板16之間的空間構成高壓側空間,而隔板16與殼體12之間的空間構成低壓側空間。
[0042]殼體12內容置有作為渦旋組件的動渦旋部件20和定渦旋部件30以及作為驅動機構的馬達40和旋轉軸50 ο渦旋組件可由驅動機構驅動,驅動機構由主軸承座70等支承。主軸承座70能夠以任何期望的方式(如鉚接)固定至殼體12。當然,主軸承座70也可以與殼體12一體成形。
[0043]馬達40包括定子42和轉子44。定子42與殼體12固定連接。轉子44與旋轉軸50固定連接并且在定子42中旋轉。
[0044]旋轉軸50的一端(如圖1中的上端)設置有偏心曲柄銷52。旋轉軸50的上側部分由主軸承座70以可旋轉的方式支承,而其下側部分由輔助軸承座以可旋轉的方式支承。
[0045]旋轉軸50的偏心曲柄銷52經由襯套(未標示)插入到動渦旋部件20的轂部26中以旋轉驅動動渦旋部件20。在動渦旋部件20相對于定渦旋部件30作周向軌道運動時,動渦旋部件20和定渦旋部件30之間形成的流體腔從徑向外部位置向動渦旋部件20和定渦旋部件30的中心位置移動并且被壓縮。流體腔內被壓縮的流體經由設置在定渦旋部件30的定渦旋端板32中心的排氣口 36排出。在壓縮機10的常規運行過程中,定渦旋部件30和動渦旋部件20在軸向方向上彼此接合,以對制冷劑進行壓縮。然而,為了提高壓縮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在某些特定情況下例如發生液擊現象時,允許定渦旋部件30與動渦旋部件20軸向分開一段距離,同時仍能夠保持流體腔密封,從而對制冷劑進行壓縮。
[0046]為此,在壓縮機10的殼體12內還設置有根據本實用新型的用于提供軸向柔性的結構(以下簡稱為“結構”)100,以引導定渦旋部件30相對于動渦旋部件20軸向移動。該結構100將在下文中更詳細地描述。需要指出的是,本實用新型中涉及的術語“軸向方向”可以理解為動渦旋部件20作周向軌道運動所圍繞的軸線方向。
[0047]如圖2所示,動渦旋部件20和定渦旋部件30設置在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方式的結構100上,以允許定渦旋部件30相對于動渦旋部件20軸向移動。具體地,動渦旋部件20包括動渦旋端板22,在所述動渦旋端板22的一個表面(如圖2中的上表面)設置有軸向延伸的動渦旋渦卷24,在動渦旋端板22的另一個表面(如圖2中的下表面)設置有圓筒形轂部26。定渦旋部件30也包括具有類似結構的定渦旋端板32和定渦旋渦卷34。動渦旋渦卷24和定渦旋渦卷34在徑向方向上彼此嚙合,且在壓縮機10常規運行期間,定渦旋部件30與動渦旋部件20軸向接合,即,定渦旋渦卷34與動渦旋端板22軸向接合,且動渦旋渦卷24與定渦旋端板32軸向接合。與此同時,動渦旋部件20相對于定渦旋部件30作周向軌道運動,使得在二渦旋部件之間形成從外部向中心體積逐漸減小的流體腔,以對流體腔中的制冷劑進行壓縮。當出現例如液擊現象時,結構100引導定渦旋部件30遠離動渦旋部件20軸向移動。
[0048]下面將參照多個實施方式詳細描述根據本實用新型的結構100。
[0049 ]如圖2所示,結構100包括止推部110、附接部120以及導引部130。止推部110在殼體12內大致橫向(如圖2的水平方向)延伸并固定至殼體12,且止推部110位于動渦旋部件20的與定渦旋部件30相反的一側(如圖2中所示的下側)。止推部110在朝向動渦旋部件20的一側具有止推表面112,以抵靠動渦旋端板22的止推表面(如圖2所示的下表面),從而限制動渦旋部件20(如圖2所示向下)軸向移動。在壓縮機10運行過程中,在止推部110、流體腔內的制冷劑以及定渦旋部件30的共同作用下,動渦旋部件20不能相對于殼體12或止推部110軸向移動,僅能夠在驅動機構的作用下,在止推表面112上相對于止推部110作周向軌道運動。在本實施方式中,止推部110包括主軸承座70,以允許旋轉軸50(見圖1)穿過止推部110插入轂部26中。然而,在其他優選實施方式中,止推部110可以與主軸承座70彼此獨立設置,并且各自分別固定至殼體12。
[0050]所述附接部120連接至止推部110并從止推部110朝向定渦旋部件30(如圖2所示向上)延伸,且延伸超過由止推表面112所限定的平面,使得附接部120的面向定渦旋部件30的附接表面128(如圖2所示的上表面)在軸向方向上比止推表面112更靠近定渦旋部件30。優選地,該附接表面128與止推表面112平行。另外,在優選實施方式中,該附接部120與止推部110—體形成。
[0051]所述導引部130連接至附接部120并能夠與定渦旋部件30相配合。在本實施方式中,導引部130連接至附接表面128且從附接表面128沿軸向方向延伸,并與定渦旋部件30配合,以引導定渦旋部件30軸向移動。定渦旋部件30可以具有相對于定渦旋渦卷34徑向向外延伸的凸緣38,該凸緣38構造成能夠與導引部130相配合,以在導引部130上軸向滑動。如圖2所示,凸緣38內限定有用于容納導引部130的通孔,以允許凸緣38在導引部130的外表面上滑動。然而,在其他實施方式中,定渦旋部件30可以與導引部130以任一合適的方式相互配合。例如,凸緣38可以包括構造成能夠容納導引部130的至少一部分的軸向滑道。
[0052]如圖2所示,導引部130可以包括套筒132和緊固件136,緊固件136延伸穿過套筒132以將套筒132緊固至附接部120。優選地,套筒132可以呈圓筒形形狀。
[0053]該套筒132的一端(如圖2中所示的下端)坐置在附接表面128上,而該套筒132的另一端(如圖2中所示的上端)由緊固件136的徑向向外延伸的頭部134抵靠,且緊固件136的桿部的一部分容納到附接部120限定的孔口 124內并與之接合。該緊固件136可以呈螺栓的形式,螺栓的桿部可以具有與孔口 124螺紋配合的外螺紋138。
[0054]優選地,套筒132的內徑大于緊固件136的桿部的直徑,以允許在緊固件136安裝至附接部120但未完全緊固時套筒132與緊固件136之間能夠相對(徑向或周向)運動,以便于定渦旋部件30與導引部130的匹配和定渦旋部件30的精確定位。一旦定渦旋部件30被精確定位,將緊固件136牢固地緊固至附接部120的孔口 124內,使得套筒132固定連接至附接表面128。因緊固件136與套筒132之間的間隙便于調整定渦旋部件30在徑向上的位置,因此不需要對附接部120上的用于導引部130的附接位置(例如孔口 124)進行精確定位,從而降低了相關制造成本。
[0055]優選地,緊固件136的頭部134可以徑向向外延伸超過套筒132的外表面以用作止擋部,從而限制定渦旋部件30與動渦旋部件20之間的軸向分開距離。在壓縮機常規運行期間,即,在定渦旋部件30與動渦旋部件20軸向接合時,凸緣38與上述止擋部之間存在距離為d的間隙(見圖2),S卩,限定了定渦旋部件30與動渦旋部件20的軸向分開距離。在其他實施方式中,還可以在套筒132的上端與緊固件的頭部134之間設置墊圈,以使得在緊固件的最后擰緊過程中套筒承受均勻載荷。同時,該墊圈也可以替代緊固件的頭部被用作上述止擋部。需要指出的是,盡管導引部130上設置有止擋部,但導引部130(或其套筒132)的軸向長度仍允許定渦旋部件30沿套筒132軸向運動。
[0056]對于直徑為約100mm、渦卷高度為約50mm的渦旋組件而言,所允許的軸向移動距離d在0.1mm量級。因此,即使在壓縮機10啟動時定渦旋部件30與動渦旋部件20之間未完全軸向接合,壓縮機10仍然能夠運行來壓縮流體。
[0057]然而,為了使定渦旋部件30在液擊等現象消除后能夠(盡快地)重新與動渦旋部件20軸向接合,可以給定渦旋部件30提供背壓腔39。如圖1所示,在定渦旋部件30的頂部和隔板16之間形成三個不同的壓力區域:低壓腔、中壓腔和高壓腔。由隔板16下方的殼體12和定渦旋部件30之間所形成的空間構成低壓腔,由定渦旋部件30頂部的排氣口36與隔板16之間所形成的空間構成高壓腔,而處于低壓腔與高壓腔之間的形成在定渦旋部件30的頂部與隔板16之間的空間構成中壓腔。該中壓腔與渦旋組件內的流體腔連通,以用作為定渦旋部件30提供背壓力的背壓腔39,該背壓力在圖2中沿軸向向下方向施加至定渦旋部件30,以迫使定渦旋部件30與動渦旋部件20軸向接合。
[0058]在壓縮機10常規運行過程中,背壓腔39提供的背壓力大于渦旋組件內制冷劑產生的軸向反作用力,使得定渦旋部件30與動渦旋部件20保持軸向接合,此時,凸緣38未被止擋部(如緊固件的頭部134)止擋,即此時凸緣38與止擋部之間存在間隙(如圖2中由d所表示的)。當例如出現液擊現象時,渦旋組件內制冷劑產生的軸向反作用力大于背壓腔39提供的背壓力,使得定渦旋部件30軸向向上移動,并可能直至凸緣38與止擋部接觸為止。當然,在兩渦旋部件軸向分離過程中,定渦旋部件30也可以不與止擋部接觸而是被保持在任一中間軸向位置。
[0059]當壓縮機10運行時(不論是否出現液擊現象),在旋轉軸50的旋轉驅動下,動渦旋部件20相對于定渦旋部件30作周向軌道運動,同時,二渦旋部件之間形成的流體腔對制冷劑進行壓縮,使得定渦旋部件30會受到來自動渦旋部件20和流體腔內的制冷劑的雙重作用,這不僅使得用于安裝定渦旋部件30的導引部130承受軸向力,還會承受徑向力和周向力,其中,如以圖2為例,所述軸向力沿上下方向作用于導引部130,所述徑向力沿左右方向作用于導引部130,而所述周向力垂直于所述軸向力和徑向力(垂直于圖2的紙面)作用于導引部130。因此,所述周向力和徑向力會使得一端連接至附接部120的導引部130承受彎矩,其中,導引部130的位于附接表面128處的附接部分(在圖2中由點M示意性表示)承受最大彎矩。該最大彎矩的力臂與套筒132的軸向長度I相關。具體地,在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中,如假設套筒132與緊固件136之間存在間隙,S卩,套筒132僅能通過(接觸緊固件136的)上表面將上述徑向力和周向力傳遞至緊固件136,則套筒132的軸向長度I等于所述附接部分M所承受的彎矩的力臂長度。倘若套筒132與緊固件136之間不存在間隙,則附接部分M所承受的彎矩的力臂小于套筒132的軸向長度I。當然,在具有其他構型的優選實施方式中,所述附接部分M所承受的彎矩的力臂長度也可以大于套筒132的軸向長度I。但無論如何,減小導引部130的軸向長度(例如套筒132的軸向長度I)可以作為減小導引部130所承受的最大彎矩的有效技術手段。
[0060]在現有技術中,用于向渦旋機械的渦旋組件提供軸向柔性的結構的附接部不會延伸超過止推表面,而是例如與止推表面在同一平面中以便于加工,使得其導引部具有較大軸向長度,從而承受更大彎矩。然而,如圖2所示,在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中,附接部120朝向定渦旋部件30的凸緣38延伸超過止推表面112,從而縮短了導引部130的(必要)軸向長度(例如套筒132的軸向長度),有利地減小了導引部130上所承受的彎矩。
[0061]圖3示出了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優選實施方式,該實施方式與圖2中示出的實施方式基本相同,因此,相同或相似部件由相同附圖標記表示。如圖3所示,與圖2中的實施方式相比,附接部120構造成朝向定渦旋部件30進一步延伸成使得在壓縮機10常規運行時即當定渦旋部件30與動渦旋部件20軸向接合時,附接部120與定渦旋部件30(凸緣38)之間不存在間隙或附接部120與定渦旋部件30(凸緣38)恰好接觸。此時,由于附接部分M的上移,導引部130的(必要)軸向長度(套筒132的軸向長度I)恰好等于凸緣38的軸向厚度與定渦旋部件30的軸向移動距離d之和。此構型使得導引部130的(必要)軸向長度被進一步減小,從而進一步減小導引部130所承受的彎矩。
[0062]這里需要指出的是,附接部120可以構造成使得當定渦旋部件30與動渦旋部件20軸向接合時,凸緣38與附接部120并未彼此接觸,以防止因制造/裝配公差等原因使得在定渦旋部件30朝向動渦旋部件20軸向移動時,凸緣38與附接部120的接觸先于定渦旋部件30與動渦旋部件20的軸向接合。
[0063]然而,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定渦旋部件30不僅向導引部130施加軸向力、徑向力以及周向力,還會向定渦旋部件30施加彎矩。此處所施加的彎矩并不是導引部130因受到來自定渦旋部件30的徑向力和周向力而在附接部分M處產生的彎矩,而是定渦旋部件30直接施加至導引部130的彎矩。此彎矩通常由于定渦旋部件30受到的來自動渦旋部件20及流體腔內制冷劑的力與導引部130受到的來自定渦旋部件30的力不在同一直線而產生。
[0064]具體地,如圖4所示,與圖3中示出的凸緣38從定渦旋渦卷34的軸向端(下端)徑向延伸相比,本實施方式的凸緣38設置成從定渦旋渦卷34的大致軸向中部延伸出,以減小甚至消除定渦旋部件30對導引部130施加的彎矩。
[0065]在圖4示出的實施方式中,出于說明的目的,僅參照徑向力描述本實用新型,其中,Fl表示定渦旋部件30受到的來自動渦旋部件20及流體腔內的制冷劑的徑向力(合力),F2表示導引部130受到的來自定渦旋部件30的徑向力(合力)。與圖3中所示的實施方式相比,凸緣38向上移動至定渦旋渦卷34的大致軸向中部處,使得Fl與F2大致位于同一直線(在圖4中為水平線),從而減小甚至消除定渦旋部件30對導引部130施加的彎矩,以進一步減小導引部130所承受的彎矩。
[0066]當然,在其他實施方式中,定渦旋部件30受到的來自動渦旋部件20及流體腔內的制冷劑的徑向力(合力)F1可能并非位于定渦旋渦卷34的軸向中部,且導引部130受到的來自定渦旋部件30的徑向力(合力)F2也并非位于凸緣38的軸向中部,但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教示,能夠以類似的方式適當地設置凸緣38在定渦旋部件30上的軸向位置,使得所述徑向力Fl與徑向力F2在同一直線上或盡可能彼此靠近。
[0067]盡管上文僅以徑向力為例,詳細闡述了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但可以理解的是,對于周向力而言,可同樣適用本實用新型的教示。
[0068]圖5示出了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又一實施方式,該實施方式與圖2示出的實施方式大致相同,因而相同或相似的特征由相同附圖標記表示。如圖5所示,附接部120上設置有用于與緊固件136配合的孔口 124例如用于與緊固件136的外螺紋138接合的螺紋孔,在孔口 124的外端部(圖5所示的上端部)可以設置有直徑大于孔口 124直徑的工藝孔122,以用于壓縮機10的加工及裝配等工藝過程。由于工藝孔122的內表面并未與螺栓136接觸,使得螺栓136的承受最大彎矩的附接部分M從附接表面128向下移動至工藝孔122的下端表面。盡管出于工藝原因在附接部120上設置有工藝孔122,但仍然可以將本實用新型的教示應用于此構型,使得此構型具有如上文所述的優勢。
[0069]在優選實施方式中,定渦旋部件30可以在周向方向上設置有多個凸緣38,相應地,結構100可以包括與上述多個凸緣38中的每個凸緣38相對應的附接部120和導引部130。優選地,附接部120和導引部130沿定渦旋部件30的周向方向等角間隔布置。如圖6A和圖6B所示,結構100包括等角間隔布置的四個附接部120,其中,Tl至T4示意性地示出了用于四個導引部(未在圖6A和圖6B中示出)的四個附接位置(例如孔口)。在其他實施方式中,結構100可以包括任一數量的導引部,例如兩個、三個、五個或六個,這些導引部沿定渦旋部件的周向方向等角間隔布置。
[0070]需要指出的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或多種實施方式的用于向渦旋機械的渦旋組件提供軸向柔性的結構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提供了一種承受減小彎矩的用于提供軸向柔性的結構,從而提高渦旋機械的可靠性。
[0071]可以理解,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方式所描述的特征可以應用于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其他實施方式。
[0072]需要指出的是,文中諸如前、后、左、右、上、下等方位術語的參照僅出于描述的目的,并不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在實際應用中的方向和取向構成限制。
[0073]盡管在此已詳細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各種實施方式,但是應該理解,本實用新型并不局限于這里詳細描述和示出的【具體實施方式】,在不偏離本實用新型的實質精神和范圍的情況下可由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實現其它的變型和改型。所有這些變型和改型均落入本實用新型的范圍內。
[0074]附圖標記列表
[0075]10渦旋壓縮機
[0076]12 殼體
[0077]14 端蓋
[0078]16 隔板
[0079]20動渦旋部件
[0080]22動渦旋端板[0081 ]24動渦旋渦卷
[0082]26 轂部
[0083]30定渦旋部件
[0084]32定渦旋端板
[0085]34定渦旋渦卷
[0086]36 排氣口
[0087]38 凸緣
[0088]39背壓腔
[0089]40 馬達
[0090]42 定子[0091 ]44 轉子
[0092]50旋轉軸
[0093]52偏心曲柄銷
[0094]70主軸承座
[0095]100用于提供軸向柔性的結構
[0096]110止推部
[0097]112止推表面
[0098]120附接部
[0099]122工藝孔
[0100]124 孔口
[0101]128附接表面
[0102]130導引部
[0103]132 套筒
[0104]134 頭部
[0105]136緊固件
[0106]138外螺紋
[0107]M附接部分
[0108]Tl至T4附接位置。
【主權項】
1.一種用于向渦旋機械的渦旋組件提供軸向柔性的結構,所述渦旋組件包括定渦旋部件和動渦旋部件, 其特征在于,所述結構包括: 止推部,所述止推部具有適于抵靠所述動渦旋部件的止推表面; 附接部,所述附接部與所述止推部連接且軸向延伸超過所述止推表面;以及 導引部,所述導引部連接至所述附接部,以引導所述定渦旋部件相對于所述動渦旋部件軸向移動。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結構,其中,所述導引部包括止擋部,以限定所述定渦旋部件的最大軸向移動距離。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結構,其中,所述導引部包括套筒和緊固件,所述緊固件延伸穿過所述套筒以將所述套筒緊固至所述附接部。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結構,其中,所述止擋部由所述緊固件的頭部構成。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結構,其中,所述緊固件的桿部的直徑小于所述套筒的內徑。6.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結構,其中,所述附接部設置有用于與所述緊固件配合的孔口,所述孔口的外端部設置有用于加工或裝配的工藝孔。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結構,其中,所述定渦旋部件包括徑向向外延伸的凸緣,所述導引部適于與所述凸緣配合,以允許所述凸緣在所述導引部上滑動。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結構,其中,所述附接部軸向延伸成使得在所述定渦旋部件與所述動渦旋部件軸向接合時所述附接部恰好與所述凸緣相接觸。9.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結構,其中,所述凸緣限定用于容納所述導引部的通孔。10.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結構,其中,所述凸緣在所述定渦旋部件的軸向位置設置成使得所述定渦旋部件受到的來自所述動渦旋部件的徑向力和來自所述渦旋組件的流體腔內的流體的徑向力的合力與所述導引部受到的來自所述定渦旋部件的徑向力在同一直線上。11.根據權利要求1至10中的任一項所述的結構,其中,所述止推部和所述附接部一體形成。12.根據權利要求1至10中的任一項所述的結構,其中,所述結構包括多個導引部和相應的多個附接部,所述多個導引部和所述多個附接部沿所述定渦旋部件的周向方向等角間隔布置。13.根據權利要求1至10中的任一項所述的結構,其中,所述止推部與所述渦旋機械的用于支承旋轉軸的主軸承座一體形成。14.一種渦旋機械,其特征在于,所述渦旋機械包括根據權利要求1至13中的任一項所述的結構。15.根據權利要求14所述的渦旋機械,其中,所述渦旋機械包括渦旋壓縮機。
【文檔編號】F04C2/02GK205689426SQ201620526569
【公開日】2016年11月16日
【申請日】2016年6月1日 公開號201620526569.6, CN 201620526569, CN 205689426 U, CN 205689426U, CN-U-205689426, CN201620526569, CN201620526569.6, CN205689426 U, CN205689426U
【發明人】孫慶豐, 楊東輝
【申請人】艾默生環境優化技術(蘇州)有限公司
網友(you)詢(xun)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