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无码日韩视频无码三区

一種風機導流裝置及離心風機的制作方法

文(wen)檔序號:10819976閱讀(du):532來(lai)源(yuan):國知局(ju)
一種風機導流裝置及離心風機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風機導流裝置,包括導流部和降損部,所述導流部為筒形結構,包括用于進風的第一端和用于出風的第二端,所述降損部設置在靠近所述導流部第二端的外側壁上。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風機導流裝置,通過在風機導流裝置外側表面增加降低氣流阻力損失的結構,降低了從導流裝置外側回流的流動邊界層引起的阻力損失,降低了能量耗散引起的噪聲,改善了回流的流速紊亂狀態,從而達到了降低噪聲的目的,同時可以降低離心風機系統的功耗水平,可以實現降噪1-2dB,功率減小8%左右。
【專利說明】
一種風機導流裝置及離心風機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風機相關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風機導流裝置及離心風機。
【背景技術】
[0002]導流裝置是風機的重要輔助部件,在風機的進口前建立起均勻的速度場和壓力場,以降低流動損失提高風機效率。導流裝置結構會影響風機性能,設計良好的導流裝置流動損失較小,而設計不合理會使進口條件惡化,導致風機性能下降。氣體離心風機的噪聲也越來越受關注,現有的離心風葉一般都配合導流裝置一起使用,由于動靜不同(風葉旋轉,導流裝置靜止),導致兩者之間必須存在一定間隙,這種間隙不但會引起泄露,而且使得流經該間隙的氣流與主氣流相互作用,進一步惡化了離心風機的進口工況,引起湍流強度增大,風機的噪聲隨之增加。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風機導流裝置及離心風機,以解決現有技術中離心風機進風口處氣流回流阻力損失較大等技術問題。
[0004]根據本實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種風機導流裝置,包括導流部和降損部,所述導流部為筒形結構,包括用于進風的第一端和用于出風的第二端,所述降損部設置在靠近所述導流部第二端的外側壁上。
[0005]優選地,所述降損部為凹槽和/或凸起結構。
[0006]優選地,所述凹槽為球形槽或端面為圓形或多邊形的柱形槽。
[0007]優選地,所述凹槽深度為0.5-2.5mm,端面直徑為0.5_5mm。
[0008]優選地,所述凸起為球形凸起或端面為圓形或多邊形的柱形凸起。
[0009]優選地,所述凸起高度為0.5-2.5mm,端面直徑為0.5-5mm。
[0010]優選地,所述多邊形為菱形。
[0011]根據本實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種離心風機,包括離心風機葉輪和葉輪前盤,所述葉輪前盤設置在所述離心風機葉輪的一側,還包上述風機導流裝置,所述風機導流裝置設置在靠近所述葉輪前盤的位置。
[0012]優選地,所述風機導流裝置的第二端在軸向上位于所述葉輪前盤內部。
[0013]優選地,所述風機導流裝置的降損部一部分在軸向上位于所述葉輪前盤內側,另一部分位于所述葉輪前盤外側。
[0014]優選地,所述降損部位于所述葉輪前盤外側的部分至少占所述降損部的4/5。
[0015]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風機導流裝置,通過在風機導流裝置外側表面增加降低氣流阻力損失的結構,降低了從導流裝置外側回流的流動邊界層引起的阻力損失,降低了能量耗散引起的噪聲,改善了回流的流速紊亂狀態,從而達到了降低噪聲的目的,同時可以降低離心風機系統的功耗水平,可以實現降噪l_2dB,功率減小8%左右。
【附圖說明】
[0016]通過以下參照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描述,本實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特征和優點將更為清楚,在附圖中:
[0017]圖1為風機導流裝置示意圖;
[0018]圖2為圖1中A處放大圖;
[0019]圖3為離心風機葉輪與風機導流裝置裝配示意圖;
[0020]圖4為圖3中B處放大圖;
[0021 ]圖5為離心風機葉輪與風機導流裝置裝配主視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2]以下將參照附圖更詳細地描述本實用新型的各種實施例。在各個附圖中,相同的元件采用相同或類似的附圖標記來表示。為了清楚起見,附圖中的各個部分沒有按比例繪制。
[0023]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風機導流裝置主要應用于離心風機的進風口處,對氣流進行導流,并通過在所述導流裝置上設置消音結構降低了風機的噪音和功耗,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風機導流裝置的具體結構進行詳細介紹。
[0024]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風機導流裝置I包括導流部11和降損部12,所述導流部11為筒形結構,包括用于進風的第一端和用于出風的第二端,優選地,所述第一端直徑大于第二端直徑,且沿筒形結構軸向的截面其側壁為弧形,以便于空氣流動。所述降損部12設置在靠近所述導流部11第二端處的外側壁上,并沿所述導流部11的周向分布,用于降低氣流通過該處時的阻力損失進而降低氣流通過該處時的噪音(下文進行詳細介紹)。如圖2所示,所述降損部12為設置在所述導流部11外側壁上的凹槽,優選地,所述凹槽為深度0.5-2.5mm,端面直徑0.5_5mm的圓柱形槽,或大小與之相近的任意形狀的凹槽,如端面為橢圓形、菱形或多邊形等,或者,所述凹槽為球形槽。在另一實施例中,所述降損部12還可設置為凸起,優選地,所述凸起為高度0.5-2.5mm,端面直徑0.5-5mm的圓柱形,或大小與之相近的端面為任意形狀的凸起,如端面為橢圓形、菱形或多邊形等,或者,所述凸起還可設置為球形。更進一步地,所述降損部12還可同時包括凹槽和凸起,所述凹槽和凸起以任意比例均勻或自由分布。所述降損部12在靠近所述導流部11第二端處的外壁上沿周向均勻分布,或者沿其周向非等間距分布,還可以在一定的范圍內自由分布。
[0025]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風機導流裝置I,通過在所述導流部11第二端設置所述降損部12,降低了從風機導流裝置I外側回流的流動邊界層引起的阻力損失,從而降低了能量耗散引起的噪聲。
[0026]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一種設置有上述風機導流裝置I的離心風機,還包括離心風機葉輪21和葉輪前盤22,所述風機導流裝置I設置在所述離心風機的進風口處,所述離心風機葉輪21連接到電動機軸上,所述風機導流裝置I的降損部12在軸向上一部分位于所述葉輪前盤22內,另一部分位于所述葉輪前盤22外。
[0027]如圖3、4所示,所述葉輪前盤22固定到所述離心風機葉輪21的進風端,所述離心風機葉輪21上設置有風葉211。所述風機導流裝置I設置在靠近所述葉輪前盤22處。所述導流部11的第二端在軸向上位于所述葉輪前盤22內側,所述降損部12—部分位于所述葉輪前盤22內側,另一部分位于所述葉輪前盤22外側。如圖5所示,由于所述離心風機葉輪21工作時需要轉動,所述葉輪前盤22隨所述離心風機葉輪21轉動,所述風機導流裝置I靜止,所以所述風機導流裝置I與葉輪前盤22之間必須留有一定的間隙,即所述葉輪前盤22靠近所述導流部11第二端處的直徑大于所述導流部11第二端的外徑。優選地,所述降損部12在所述導流部11軸向上的分布范圍由所述導流部11位于所述葉輪前盤22內在其軸向上的長度決定,即所述降損部12在所述導流部11軸向上的分布范圍為所述導流部11位于所述葉輪前盤22內在其軸向上的長度的5倍以上,或者說位于所述葉輪前盤22外側的所述降損部12至少占所述降損部12的4/5。
[0028]通過在所述風機導流裝置I上設置降損部12降低了離心風機運行時進風口處回流的氣流阻力損失,改善了回流的流速紊亂狀態,降低了離心風機功率,進而達到降低離心風機功耗的效果,同時所述降損部12還降低了風機的噪音。
[0029]注:本文中所述的軸向為圖1中上下方向。
[0030]應當說明的是,在本文中,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類的關系術語僅僅用來將一個實體或者操作與另一個實體或操作區分開來,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這些實體或操作之間存在任何這種實際的關系或者順序。
[0031]最后應說明的是:顯然,上述實施例僅僅是為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所作的舉例,而并非對實施方式的限定。對于所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上述說明的基礎上還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變化或變動。這里無需也無法對所有的實施方式予以窮舉。而由此所引申出的顯而易見的變化或變動仍處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中。
【主權項】
1.一種風機導流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導流部和降損部,所述導流部為筒形結構,包括用于進風的第一端和用于出風的第二端,所述降損部設置在靠近所述導流部第二端的外側壁上。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風機導流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損部為凹槽和/或凸起結構。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風機導流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為球形槽或端面為圓形或多邊形的柱形槽。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風機導流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深度為0.5-2.5mm,端面直徑為0.5_5mm。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風機導流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為球形凸起或端面為圓形或多邊形的柱形凸起。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風機導流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高度為0.5-2.5mm,端面直徑為0.5_5mm。7.根據權利要求3或5所述的風機導流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邊形為菱形。8.—種離心風機,包括離心風機葉輪和葉輪前盤,所述葉輪前盤設置在所述離心風機葉輪的一側,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權利要求1-7任一項所述的風機導流裝置,所述風機導流裝置設置在靠近所述葉輪前盤的位置。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離心風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風機導流裝置的第二端在軸向上位于所述葉輪前盤內部。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離心風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風機導流裝置的降損部一部分在軸向上位于所述葉輪前盤內側,另一部分位于所述葉輪前盤外側。11.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離心風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損部降損部位于所述葉輪前盤外側的部分至少占所述降損部的4/5。
【文檔編號】F04D29/44GK205503561SQ201521055053
【公開日】2016年8月24日
【申請日】2015年12月16日
【發明人】劉洋, 曹雷, 張蘇北, 劉中杰, 鄒建煌
【申請人】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
網友(you)詢(xun)問留言(yan)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