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液壓支柱(架)缸體和活柱的修復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一種礦用支護設備的修復裝置目前液壓支柱或液壓支架的缸體和活柱的修復問題,在國內外還沒有成熟的有效修復方法。目前的修復方法基本上是采用點對點的補焊法和點對點的背面沖擊擠壓法。這兩種方法的適應范圍是點蝕面積小和點蝕數量少,且修復質量得不到保證。對于大面積點蝕或成片脫落的情況,目前都作為報廢處理。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通用性強、修復范圍寬、質量好、效益高的液壓支柱(架)缸體和活柱的修復裝置,其特點是其修復效果不受點蝕數量和面積的限制,且修復質量可完全得到保證。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解決方案是采用縮(對缸體)和擴(對活柱)徑法對已點蝕的支柱(架)缸體和活柱進行冷擠壓加工處理,通過冷擠壓加工后使被擠壓缸體的內徑實際尺寸小于原設計尺寸,使活柱的外徑實際尺寸大于原設計尺寸,然后配合機械精加工來達到設計尺寸和表面精度的修復。圖一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原理圖,其核心部分是由內模具8和外模具6組成的擠壓模具,被加工件5在雙作用油缸1的推動下,強行進入內、外模具中間。由于內外模具的尺寸和形狀是嚴格根據被加工件的修復要求而設計的,也就是說,根據被加工件的尺寸要求可隨時更換內、外模具。因此,當被加工件5被雙作用油缸1推動通過內外模具的工作帶后,被加工件5的幾何尺寸和形狀就完全取決于內外模具的設計尺寸和形狀。根據設計規范要求,被加工件在通過內外模具時,必須產生一定的塑性變形,且被加工件的內外表面必須與內外模具工作帶產生擠壓和摩擦。塑性變形改變了被加工件的實際尺寸和形狀,表面的擠壓摩擦使被加工件的表面點蝕孔深度減小或擠平。通過冷擠壓加工后的加工件的實際尺寸需留有機械精加工余量,以便進行精加工。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1)由于采用了整體縮或擴徑技術,因此其尺寸和表面修復范圍寬;(2)采用冷擠壓工藝能保證被加工件加工后的機械性能,且冷擠壓加工較溫熱擠壓加工性能價格比高;(3)采用模具擠壓可使被加工件的表面點蝕孔變淺或擠平,從而使機械精加工余量減小;(4)當采用液壓作為擠壓推進時,具有速度均勻且可調范圍大,無過載、沖擊小、便于自動控制和安全保護等。
圖一所示結構僅為其結構原理圖,實際上不管從結構組合還是從擠壓推進形式等都可有多種形式,但其擠壓縮擴徑原理都是一樣的。
圖一所示為內外模具復合擠壓加工結構原理圖,在被加工件只縮不擴時,在活塞桿9的一端不裝內模具8,在被加工件只擴不縮時,在外模具座7的中心不裝外模具6。
圖一液壓支柱(架)缸體和活柱的修復裝置的結構原理圖。
圖中1-雙作用油缸,2-活塞桿,3-機座,4-壓頭,5-被加工件,6-外模具,7-外模具座,8-內模具9-活塞桿,10-雙作用油缸。
圖一是本實用新型的一個采用臥式結構,無附加導向裝置的液壓推進和脫件的典型應用實施例,雙作用油缸1和雙作用油缸10均與機座3固定聯接。壓頭4與活塞桿2固定聯接。壓頭4的外徑應小于外模具6的內徑,且壓頭4的內孔徑應大于內模具8的外徑,以便于壓頭4推著被加工件5順利通過內外模具。內模具8與活塞桿9為園柱間隙配合,當被加工件5被完全推過內外模具后,內模具8可從活塞桿9上取下,以便于被加工件5從活塞桿9上脫下。活塞桿9的設計還應對被加工件在擠壓推進過程中有一定的導向作用。外模具座7與機座3固定聯接,外模具6與模具座7為過盈配合,以提高外模具的機械強度。其工作原理如下雙作用油缸10推動活塞桿9右移到極限,使內外模具的工作帶在合適的位置,然后雙作用油缸10進入保壓階段。被加工件5放到待加工位置,由雙作用油缸1通過活塞桿2和壓頭4將被加工件5向左推進,直至進入內外模具。雙作用油缸1連續不斷左移,便將被加工件5強行推過內外模具。由于壓頭4的設計特點,可使被加工件5完全通過內外模具的工作帶。被加工件5完全通過內外模具工作帶后,雙作用油缸1帶動活塞桿2和壓頭4向右退回,到右極限位置停止,于此同時,雙作用油缸10帶動活塞桿9左移,使加工后的被加工件5從活塞桿9上脫下。由于內模具8與活塞桿9為間隙配合,所以內模具8并不隨活塞桿9一同左移,而是被加工件5擋住而與活塞桿9脫離。活塞桿9完全退回后,將被加工件取走,人工將內模具8裝到活塞桿9上,雙作用油缸10又右移進入下一個工作循環。
權利要求1.一種用于液壓支柱(架)缸體和活柱的修復裝置,其特征在于在機座3的兩端分別固定聯接有雙作用油缸1和10,在中部固定聯接有外模具座7。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液壓支柱(架)缸體和活柱的修復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說的雙作用油缸1中的活塞桿2的一端固定聯接有壓頭4。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液壓支柱(架)缸體和活柱的修復裝置,其特征在雙作用油缸10中的活塞桿9的一端以間隙配合的形式裝有內模具8。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液壓支柱(架)缸體和活柱的修復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說的外模具座7的中心以過盈配合的方式裝有外模具6。
5.根據權利要求1或3或4所述的液壓支柱(架)缸體和活柱的修復裝置,其特征在被加工件只縮不擴時,在活塞桿9的一端不裝內模具8,在被加工件只擴不縮時,在外模具座7的中心不裝外模具6。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特征是使被加工件5,在雙作用油缸1的推動下,采用縮(對缸體)和擴(對活柱)徑法,強行通過由內模具8和外模具6組成的擠壓模具,再配以機械精加工,已達到對已點蝕或大面積脫落的液壓支柱(架)缸體和活柱修復地目的。其設備結構簡單,通用性強,其效果修復范圍寬、質量好、效益高。
文檔編號E21D15/00GK2072590SQ9021387
公開日1991年3月6日 申請日期1990年5月31日 優先權日1990年5月31日
發明者徐慶莘, 田憲法, 徐克寶, 李宇同, 霍萬庫 申請人:徐慶莘, 田憲法, 徐克寶, 李宇同, 霍萬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