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Ⅰ號泵兩極式調速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柴油機燃油噴射系統,尤其是適用于高速車用柴油機燃油噴射系統的調節裝置。
錦江油泵油嘴廠生產的I號泵調速器,主要由離心式速度感應裝置(由設置在噴油泵凸輪軸上的6個鋼球、推力盤、作為向外傳遞作用力的油門拉板等構成)和調速控制機構組成(由操縱手柄控制),其油門拉板直接與油泵油量控制桿連接,屬一種全程式(起動一怠速一部分負荷一標定一最高空車)調速器,其操縱手柄轉動的作用力(主要發生在部分負荷工況)都必須通過速度感應裝置,再經過油門拉板,作用在油量控制桿上,從加傳遞方式和途徑上,都不可能省力和感覺輕巧。從加速性能方面分析,其操縱手柄轉動的作用力一方面按照前述力的傳遞途徑進行傳遞轉換,另一方面還必須克服(大于)速度感應裝置中鋼球離心力的軸向分力,才能使油量控制桿向增油方向移動,因而其加速性能較差。實際行車使用的效果亦證明操縱費力,整機加速性能差。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以上不足之處而提供一種I號泵兩極式調速器,以減輕操縱力和提高加速性能。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加以實現一種I號泵兩極式調速器,包括有機殼,位于機殼內安裝在油泵凸輪軸上、包括有向外傳遞作用力的油門拉板的離心式速度感應裝置、設置在機殼上的調速控制機構,設置在機殼內的杠桿式調速機構以及運動連接機構;所述油門拉板與杠桿式調速機構的結構件接觸連接;桿杠式調速機構分別與調速控制機構和運動連接機構接觸連接;運動連接機構連接著油泵油量控制桿。
上述技術方案,改變了前述現有技術中操縱手柄轉動作用力的傳遞途徑,其調速控制機構經杠桿式調速機構、運動連接機構,直接作用于油量控制桿,在部分負荷工況,由于杠桿的作用原理,一方面可以省力地實現油量控制桿的移動,另一方面,同樣可以省力地實現油量控制桿向增油方向的位移,而達到加速的目的,而不再需要去克服速度感應裝置離心力的軸向分力。因而,本實用新型能顯著減輕操縱力和提高加速性能。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加以詳細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的裝配圖;圖2是
圖1的左視圖(部分剖面);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調速控制機構的局部結構視圖;
圖1和圖2出離心式速度感應裝置結構如下它的速度感應元件為6個鋼球19,裝在傳動斜盤15上,傳動斜盤壓配在傳動軸套16上,通過螺母18緊固于噴油泵的凸輪軸17上,即可隨凸輪軸轉動,鋼球旋轉時產生的離心力通過推力盤12以其軸向分力作用在油門拉板43上。(速度感應裝置與前述現有技術相同)。調速控制機構結構如下(結合圖3)設置在機殼33上的操縱軸3上配置有操縱手柄37,搖臂39通過園錐銷36與操縱軸連接,復位彈簧38固定在操縱軸的軸套1上,其外端卡壓在搖臂上,設置在機殼上的高速限位螺釘45和低速限位螺釘44分別限定了搖臂在水平面內擺動行程中的兩個極限位置,也即是分別限定了噴油泵的油量控制桿9向增油方向移動和向減油方向移動的兩個極限位置(詳見以下結構敘述搖臂通過杠桿41、連接板32作用于油量控制桿9)。銷釘46裝在機殼上,防止油門拉板43轉動。
本實行新型獨有的杠桿式調速機構由杠桿41、軸銷42、銷釘40、定位調節軸30、定位調節盤26、螺套31、調速彈簧29構成;杠桿的一端經銷釘與搖臂構成可移動鉸鏈連接,另一端與運動連接機構的連接板32的一端鉸接,在其作為支點、靠近連接板的位置(杠桿支點距兩端距離之比約為37∶63)通過軸銷與油門拉板43鉸接,搖臂和杠桿可以軸銷為支點,在水平面內擺動。定位調節軸一端與定位調節盤相套接,別一端置于螺套內腔,螺套通過螺紋旋接固定在機殼上,調速彈簧設置在定位調節盤和機殼內壁之間;運動連接機構由連接機32、滑塊5、滑套6和彈簧8構成,連接板的一端與杠桿鉸接,另一端與滑塊鉸接,滑塊有間隙地套合在滑套上,滑套有間隙地圈套在油量控制桿上,彈簧的一端作用于滑塊,另一端作用于油量控制桿。怠速控制裝置由怠速彈簧28和檔釘27構成,檔釘設置在定位調節軸的半孔前端,怠速彈簧一端固定在檔釘上,另一端固定在半孔底部。安全保護裝置由彈簧4、墊片10構成,墊片卡接在油量控制桿端頭的溝槽內,彈簧一端固定在墊片上,另一端固定在滑套6上。
圖1、2中其余零件為2彈性檔圈;7后機殼;13、14螺栓、墊片;20紙墊片;21螺栓;22彈簧墊圈;23平墊圈;24軸承;34停車手柄;35停車回位彈簧。
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工作過程如下在鋼球離心力和調速彈簧預緊力作用下,在起動怠速之間、標定至最高空車之間、推力盤的運動將轉換為油量控制桿的移動(本實行新型在此兩極內自動實現調速);而在怠速至標定之間(即部分負荷工況),控制機構的轉動轉換為油量控制桿的移動(本實用新型的自動調速部分已不起作用)。
1、起動工況柴油機未開動時,油門拉板43被起動彈簧11推向右端,使鋼球19處于合攏狀態,通過運動連接機構把油量控制桿9推向右端起始位置(須將操縱手柄37拉到與高速限位螺釘45相碰),即最大供油位置。一旦柴油機起動,立即放松操縱手柄,鋼球在起動轉速作用下飛開,它產生的離心力通過推力盤12壓縮起動彈簧,帶動油量控制桿向左移動自動減少供油量。
2、怠速工況銷在操縱軸3上的搖臂39靠在低速限位螺釘44上,可用此螺釘調整柴油機要求的怠速轉速。怠速工況受定位調節軸上怠速彈簧28的控制。
3、全負荷工況操縱手柄37上的搖臂39靠緊在高速限位螺釘45上,起動彈簧和怠速彈簧被完全壓縮,推力圈25緊靠定位調節軸30,當柴油機轉速升高超過標定轉速時,鋼球離心力的軸向分力將克服調速彈簧29的預緊力,使油門拉板43帶動油量控制桿向左移動,自動減少供油量,使柴油機轉速下降,保持在標定轉速。全負荷工況受調速彈簧29的控制。
4、部分負荷工況即柴油機工作在怠速工況到全負荷工況之間,此時鋼球離心力的軸向分力已完全壓縮起動彈簧和怠速彈簧,但又不能完全壓縮調速彈簧,即油門拉板不動,改變柴油機轉速只能通過操縱手柄位置的改變來實現。此時自動調速部分不起作用,該工況受操縱手柄位置的控制。
本實用新型采取了有效的技術措施和特有的巧妙結構,與前述現有技術相比,其優點和積極效果十分突出1、顯著減輕操縱力和提高加速性能;在部分負荷工況,操縱手倆的轉動轉換為搖臂、杠桿在水平面內的擺動,通過連接板,最終轉換為油量控制桿的移動。由于杠桿作用原理,使操縱力大大減輕;加速時,不必再通過作用油門拉板、克服鋼球離心力,而直接通過杠桿操縱油量控制桿作增油移動,因而加速性能大為提高;2、可準確設定怠速范圍(由怠速彈簧決定)以適應柴油機性能的細小變化;能有效防止柴油機熄火,提高運行可靠性。3、工作運行安全性得以提高;若油量控制桿在工作中尤其當高速運轉時發生卡死等意外故障,鋼球離心力推動油門拉板向左移動,此時,滑塊只能壓縮彈簧4,起到協調油門拉板與油量控制桿之間相互運動的緩沖作用,以保護上述部件不被損壞。
權利要求1.一種I號泵兩極式調速器,包括有機殼、位于機殼內安裝在油泵凸輪軸(17)上、包括有向外傳遞作用力的油門拉板的離心式速度感應裝置、設置在機殼上的調速控制機構,其特征在于,機殼內還設置有杠桿式調速機構以及運動連接機構;所述油門拉板(43)與杠桿式調速機構的結構件接觸連接;杠桿式調速機構分別與調速控制機構和運動連接機構接觸連接;運動連接機構連接著油泵油量控制桿(9)。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兩極式調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杠桿式調速機構由杠桿(41)、軸銷(42)、銷釘(40)、定位調節軸(30)、定位調節盤(26)、螺套(31)、調速彈簧(29)構成,杠桿一端經銷釘與調速控制機構的搖臂(39)構成可移動鉸鏈連接,其另一端與運動連接機構的連接板(32)的一端鉸接,在其作為支點靠近連接板的位置通過軸銷與離心式速度感應裝置的油門拉板(43)鉸接;定位調節軸一端與定位調節盤相套接,另一端置于螺套內腔,螺套旋接固定在機殼上,調速彈簧設置在定位調節盤與機殼內壁之間;所述運動連接機構由連接板(32)、滑塊(5)、滑套(6)和彈簧(8)構成,連接板的另一端與滑塊鉸接,滑塊有間隙地套合在滑套上,滑套有間隙地圈套在油量控制桿上,彈簧在一端作用于滑塊,另一端作用于油量控制桿的臺肩上。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兩極式調速器,其特征在于,機殼內還設置有怠速控制裝置,該裝置由怠速彈簧(28)和檔釘(27)構成,檔釘設置在定位調節軸(30)的半孔前端,怠速彈簧一端固定在檔釘上,另一端固定在半孔底部。
4.根據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兩極式調速器,其特征在于,機殼內還設置有安全保護裝置,該裝置由彈簧(4)、墊片(10)構成,墊片卡接在油量控制桿(9)的端頭的溝槽內,彈簧一端固定在墊片上,另一端固定在滑套(6)上。
專利摘要一種I號泵兩極式調速器,適用于高速車用柴油機,包括有機殼、位于機殼內安裝在油泵凸輪軸上包括有向外傳遞作用力的油門接板的離心式速度感應裝置、設置在機殼上的調速控制機構,設置在機殼內的杠桿式調整機構以及運動傳動機構;該油門拉板與杠桿式調整機構的結構件接觸連接,杠桿式調整機構分別與調速控制機構和運動連接機構接觸連接,運動連接機構連接著油泵油量控制桿。在減輕操縱力和提高加速性能方面效果卓著。
文檔編號F02D1/08GK2381794SQ9923237
公開日2000年6月7日 申請日期1999年8月18日 優先權日1999年8月18日
發明者鄭守平, 李宗培, 莫友金 申請人:錦江油泵油嘴咀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