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廢水處理系統布水攪拌裝置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廢水處理設備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廢水處理系統布水攪拌裝置。
【背景技術】
[0002]厭氧生物反應器、水解酸化生物反應器、反硝化生物反應器等廢水處理裝置,都要求在缺氧的條件下進行混合布水攪拌,不能進行鼓風曝氣,要求需要處理的廢水能均勻分布并與廢水處理系統中的微生物充分接觸,以實現凈化廢水的目的。
[0003]采用水下機械攪拌,設備復雜、維修不便、運行不穩定;而現有技術中的布水形式主要有兩種:“一管多點”式布水和“一管一點”式布水,“一管多點”式布水裝置,布水相對比較均勻,布水孔越密集,布水越均勻,但是長時間工作后,布水孔極容易堵塞;“一管一點”式布水裝置,雖然布水孔不易堵塞,但由于布管數量有限,布水不均,布水死角多。“一管多點”式布水和“一管一點”式布水都會造成廢水處理設施運行不穩定。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廢水處理系統布水攪拌裝置,它結構簡單、加工方便、布水均勻、不易堵塞、運行穩定,混合布水攪拌效果好,能夠提高廢水處理系統的處理能力。
[0005]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0006]—種廢水處理系統布水攪拌裝置,包括進水總管、變徑接頭、筒體、底板、布水支管、導向彎頭,所述變徑接頭的小端面向上與進水總管相連接,變徑接頭的大端面向下與筒體相連接;所述筒體底部設有底板,筒體外壁圓周等間距呈輻射狀設置布水支管。
[0007]優選的,所述的布水支管的數量為4~12根。
[0008]優選的,所述的布水支管的數量為6~8根。
[0009]優選的,所述的布水支管中,只有一半數量的布水支管的出水端連接有導向彎頭,設有導向彎頭的布水支管與未設導向彎頭的布水支管交替布置,所有導向彎頭的出口同時按順時針方向或同時按逆時針方向設置。
[0010]優選的,所述的布水支管長度不一致,長、短布水支管交替布置。
[0011 ] 優選的,所述的布水支管長度不一致,長、短布水支管交替布置,布水支管的出水端都連接有導向彎頭,所有導向彎頭的出口同時按順時針方向或同時按逆時針方向設置。
[0012]優選的,所述的布水支管與筒體焊接或者通過法蘭實現連通。
[0013]工作時,具有一定壓力的廢水從進水總管被分配至各個布水支管中,布水支管的出水端只有一半數量連接有導向彎頭,設有導向彎頭的布水支管與未設導向彎頭的布水支管交替布置,所有導向彎頭的出口同時按順時針方向或同時按逆時針方向設置,既有利于形成同向旋轉水流,又能避免水流“死角”,增強混合布水攪拌效果,促使廢水中的有機污染物與廢水處理設施中的微生物進行充分接觸,從而有效地提高生化反應系統的處理能力,而且布水支管不易出現堵塞現象。
[0014]布水支管長度不一致,長、短布水支管交替布置,同時布水支管的出水端都連接有導向彎頭,所有導向彎頭的出口同時按順時針方向或同時按逆時針方向設置,能夠大大強化布水攪拌效果,進一步擴大布水攪拌有效作用面積。
[0015]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優點:結構簡單、加工方便、布水均勻、不易堵塞、運行穩定,混合布水攪拌效果好,能夠有效地提高廢水處理系統的處理能力。
【附圖說明】
[0016]圖1為【具體實施方式】中一種廢水處理系統布水攪拌裝置的結構剖面示意圖;
[0017]圖2為實施例1中一種廢水處理系統布水攪拌裝置的結構俯視示意圖;
[0018]圖3為實施例2中一種廢水處理系統布水攪拌裝置的結構俯視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9]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0020]實施例1
[0021]如圖1、圖2所示,一種廢水處理系統布水攪拌裝置,包括進水總管1、變徑接頭2、筒體3、底板4、布水支管5、導向彎頭6,所述變徑接頭2的小端面向上與進水總管I相連接,變徑接頭2的大端面向下與筒體3相連接;所述筒體3底部設有底板4,筒體3外壁圓周等間距呈輻射狀設置布水支管5。
[0022]所述的布水支管5的數量為8根,布水支管5的出水端只有一半數量連接有導向彎頭6,設有導向彎頭6的布水支管5與未設導向彎頭6的布水支管5交替布置,所有導向彎頭6的出口同時按順時針方向(也可同時按逆時針方向)設置。所述的布水支管5與筒體3之間采用焊接或者通過法蘭連接實現連通。
[0023]工作時,具有一定壓力的廢水從進水總管I被分配至各個布水支管5中,布水支管5的出水端只有一半數量連接有導向彎頭6,設有導向彎頭6的布水支管5與未設導向彎頭6的布水支管5交替布置,所有導向彎頭6的出口同時按順時針方向或同時按逆時針方向設置,既有利于形成同向旋轉水流,又能避免水流“死角”,增強混合布水攪拌效果,促使廢水中的有機污染物與廢水處理設施中的微生物進行充分接觸,從而有效地提高生化反應系統的處理能力,而且布水支管不易出現堵塞現象。
[0024]實施例2
[0025]如圖1、圖3所示,一種廢水處理系統布水攪拌裝置,包括進水總管1、變徑接頭2、筒體3、底板4、布水支管5、導向彎頭6,所述變徑接頭2的小端面向上與進水總管I相連接,變徑接頭2的大端面向下與筒體3相連接;所述筒體3底部設有底板4,筒體3外壁圓周等間距呈輻射狀設置布水支管5 ;所述的布水支管5的數量為8根,長度不一致,長、短布水支管交替布置;所述的布水支管5的出水端都連接有導向彎頭6,所有導向彎頭的出口同時按順時針方向(也可同時按逆時針方向)設置。所述的布水支管5與筒體3之間采用焊接或者通過法蘭連接實現連通。
[0026]工作時,具有一定壓力的廢水從進水總管I被分配至各個布水支管5中,布水支管5的出水端全部連接有導向彎頭6,所有導向彎頭6的出口同時按順時針方向或同時按逆時針方向設置,既有利于形成同向旋轉水流,又能避免水流“死角”,有利于增強混合布水攪拌效果,促使廢水中的有機污染物與廢水處理設施中的微生物進行充分接觸,從而有效地提高生化反應系統的處理能力,而且布水支管不易出現堵塞現象。由于布水支管5的長度不一致,長、短布水支管5交替布置,同時布水支管5的出水端都連接有導向彎頭6,所有導向彎頭6的出口同時按順時針方向或同時按逆時針方向設置,能夠大大強化布水攪拌效果,進一步擴大布水攪拌有效作用面積。
【主權項】
1.一種廢水處理系統布水攪拌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進水總管、變徑接頭、筒體、底板、布水支管、導向彎頭,所述變徑接頭的小端面向上與進水總管相連接,變徑接頭的大端面向下與筒體相連接;所述筒體底部設有底板,筒體外壁圓周等間距呈輻射狀設置布水支管。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廢水處理系統布水攪拌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布水支管數量為4~12根。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廢水處理系統布水攪拌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布水支管數量為6~8根。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廢水處理系統布水攪拌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水支管中,只有一半數量的布水支管的出水端連接有導向彎頭,設有導向彎頭的布水支管與未設導向彎頭的布水支管交替布置,所有導向彎頭的出口同時按順時針方向或同時按逆時針方向設置。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廢水處理系統布水攪拌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布水支管長度不一致,長、短布水支管交替布置。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廢水處理系統布水攪拌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布水支管的出水端都連接有導向彎頭,所有導向彎頭的出口同時按順時針方向或同時按逆時針方向設置。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屬于廢水處理設備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廢水處理系統布水攪拌裝置。本實用新型包括進水管、變徑接頭、筒體、底板、布水支管、導向彎頭,變徑接頭的小端面向上與進水管相連接,變徑接頭的大端面向下與筒體相連接,筒體底部設有底板,筒體外壁等間距呈輻射狀設置布水支管,一部分或全部布水支管出水口處設有導向彎頭。本實用新型,布水攪拌效果好,結構簡單、成本低廉、布水均勻、不易堵塞,提高了廢水處理系統的運行效率。
【IPC分類】B01F15/00, C02F3/28
【公開號】CN204891769
【申請號】CN201520585768
【發明人】張傳兵, 榮維華, 呂慶新, 湯正軍, 王存彥, 蘇繼明
【申請人】鄭州碧水環保科技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5年12月23日
【申請日】2015年8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