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子交換器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離子交換器裝置領域。
【背景技術】
[0002]目前在鍋爐脫鹽水工段的使用的離子交換器,其內部的中排管常用傳統的不銹鋼拉絲結構,其弊端主要為:采用金屬制成的拉斯結構的中排管由于存在電荷轉移等現象,因此不可避免的存在微觀腐蝕,并且由于拉絲結構使其抗腐蝕效果大大降低;腐蝕后的絲間隙逐漸變大,出現漏樹脂現象,最終造成設備不能正常使用,因此其使用壽命較短,平均每年需要更換六套中排管;并且成本較高,每套更換所需費用約2.5萬元。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成本低,且使用壽命長的離子交換器。
[0004]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離子交換器,包括交換器殼體和位于交換器殼體內部的中排管,在所述中排管的管壁上設置有密集的細小通孔,在中排管的外管面上包裹有過濾材料層。
[0005]進一步的是:所述細小通孔沿中排管軸線方向設置有四排。
[0006]進一步的是:所述過濾材料層為耐酸尼龍濾布。
[0007]進一步的是:所述細小通孔的直徑為10mm。
[0008]進一步的是:所述中排管的材質為塑料。
[0009]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細小通孔代替拉絲結構,可減低微觀腐蝕現象,提高使用壽命,另外可通過采用成本較低的耐酸尼龍濾布和塑料,可進一步提高耐腐蝕現象,提高使用壽命。平均每年只需要更換兩套中排管即可,并且每套成本較低,僅在一千元左右。可大大節約成本。
【附圖說明】
[0010]圖1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離子交換器的結構示意圖;
[0011]圖2為中排管局部的俯視圖;
[0012]圖3為單根中排管的結構示意圖;
[0013]圖中標記為:交換器殼體1、中排管2、細小通孔3、過濾材料層4、進液管5。
【具體實施方式】
[0014]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0015]如圖1至圖3中所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離子交換器,包括交換器殼體I和位于交換器殼體內部的中排管2,在所述中排管2的管壁上設置有密集的細小通孔3,在中排管2的外管面上包裹有過濾材料層4。
[0016]在使用時,中排管2通過與進液管5連通,需要處理的液體則從進液管5流入至交換器殼體I的中排管2內,并通過中排管2上的細小通孔3排出,由于在中排管2的外管面上包裹有過濾材料層4,因此可起到相應的過濾效果,達到與拉絲結構的不銹鋼管相同的效果,至于過濾材料層4 一般可包裹一層即可,也可根據過濾需要包裹更多層的過濾材料層4。
[0017]另外,細小通孔3的作用是用于均勻的排出液體,因此細小通孔需要密布的設置在中排管的四周上。如圖3中所示,可沿中排管軸線方向設置有四排細小通孔3,且四排細小通孔3分別朝向四個方向上。另外,對于細小通孔3的孔徑大小,一般可優選設置為1mm即可,這樣的大小即可便于液體流出,同時又可使得液體排出時足夠分散。
[0018]另外,考慮過濾材料層4的使用壽命,可優選采用耐酸性較強的尼龍濾布。
[0019]由于采用金屬材質制成中排管時,其成本較高,且抗腐蝕效果差,因此本實用新型還可將中排管2采用抗腐蝕效果更好,成本更低的高分子合成材料制成,如可采用塑料制成,其具有較強的耐酸和耐堿性能,同時成本低廉,如進一步可選用PP材料制成。
【主權項】
1.離子交換器,包括交換器殼體(I)和位于交換器殼體內部的中排管(2),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中排管(2)的管壁上設置有密集的細小通孔(3),在中排管(2)的外管面上包裹有過濾材料層(4)。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離子交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細小通孔(3)沿中排管軸線方向設置有四排。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離子交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過濾材料層(4)為耐酸尼龍濾布。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離子交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細小通孔⑶的直徑為10mm。
5.如權利要求1至4中任一項所述的離子交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排管(2)的材質為塑料。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離子交換器,提供一種成本低,且使用壽命長的離子交換器,包括交換器殼體和位于交換器殼體內部的中排管,在所述中排管的管壁上設置有密集的細小通孔,在中排管的外管面上包裹有過濾材料層。通過采用細小通孔和包裹過濾材料層代替傳統的金屬拉絲結構的不銹鋼管,可提高中排管的抗腐蝕效果,延長使用壽命,節約成本。并且中排管可采用塑料材質制成,而過濾材料層可采用耐酸性較強的尼龍濾布,進一步節約成本。
【IPC分類】C02F1-42
【公開號】CN204569492
【申請號】CN201520141098
【發明人】白朝春, 王林
【申請人】攀枝花市德銘再生資源開發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5年8月19日
【申請日】2015年3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