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燃氣爐具用熱水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燃氣爐具的附屬裝置,具體說是涉及一種安裝在家用燃氣爐具爐口上能吸收余熱的熱水器。
目前,家用燃氣爐具在做炊使用時,由于爐口主火有一部分熱量被周圍的冷空氣吸收而帶走,這不僅造成能源的損失,還導致影響了做炊時間。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針對解決這一實際問題而研制的,并提供一種設置爐具爐口處既可起到集火作用,又能充分利用余熱的爐具用熱水器。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解決方案是這樣完成的燃氣爐具用熱水器,它包括盛水容器,所述的盛水容器為一環形狀空心容器體,橫斷面是一個上窄下寬,呈直角梯形狀,由容器上端的同一軸線上對稱設置有注水口和放水閥。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還包括所述的放水閥,是由一個帶有手輪的閥桿與容器導通孔的上端孔固定設置的螺母和下端錐孔組成的閥體配合,使閥桿一端的錐度桿作用于閥體的錐孔上。
所述環形容器體的內環壁外端面徑向分布設置導熱管,并與容器導通;或在內環壁端面軸向分布有導熱片,導熱片可垂直分布也可傾斜分布設置。
本實用新型具有的特點是它采用一個環形狀的盛水容器體與燃氣爐具相配置,既不影響爐具火焰對飲具的正常使用功能,而且還能充分地利用火焰的余熱進行有效的回收和利用。尤其是在冬季更加顯示出它的優越性,在做炊的同時,可提供充足的熱水供使用,其節能率可達36.98%。
。
圖1為一種燃氣爐具用熱水器結構視圖。
圖2、3、4為導熱裝置的實施例結構示意圖。
下面將結合附圖實施例進行具體的說明
由圖1所示,一種燃氣爐具用熱水器,它采用金屬薄板制成的盛水容器體1,而盛水容器1為一個環形狀的空心容器體,其橫斷面是一個上窄下寬,外環壁垂直,內環壁傾斜的并呈直角梯形狀,容器1體的上端面的同一軸線上分別對稱設置有注水口5和放水閥構成。
所述的放水閥,它是由一個帶有手輪的閥桿2與容器1上下導通的上端孔上固定設置的螺母3和下端的錐孔4組成的閥體,通過螺紋連接配合,使閥桿2一端的錐度桿作用于閥體下端的錐孔4上。通過旋轉手輪控制閥桿2的位移,實現控制錐孔4的啟閉。
見圖2,示出了環形容器1體傾斜的內環壁的外端面的徑向分布設有導熱管6。通過導熱管6的兩彎頭端與環形容器1導通連接。導熱管6與環形容器1之間要留有間隙,以保證主火的暢通。
圖3為導熱裝置的另一種實施例結構形式,它是在環形容器1體的內環壁外端面,沿軸向垂直分布設置的導熱片16,各導熱片16間距至少要在20mm以上。這種結構,在保證主火暢通的前提下,能快速吸收余熱能。
圖4是在圖3的基礎上稍加作了改變,它是在環形容器1體的內環壁外端面設置的導熱片26為傾斜分布的,并能延長余熱能的流程,縮短加熱時間。
本實用新型還可通過實驗結果加以說明一、不使用熱水器情況將3.75升23℃水溫的冷水裝入水殼內在爐具上加熱,當水溫升至100℃沸水時,需要的時間是730秒。
二、使用配置熱水器情況將熱水器和水壺加入同樣的3.75升23℃水溫的冷水,使熱水器置于爐口周圍,水壺放入爐火上加熱,當壺內水溫升至100℃沸水時,需要時間還是730秒,此時熱水器內的冷水得到予熱;然后再將熱水器內的水,再放入水壺內二次加熱,與壺內水溫升至100℃沸水時需要的時間為460秒。將兩組實驗數據按公式表示如下T=R-VR%]]>試中T表示熱水器節能率%;R表示冷水直接加熱到100℃沸水時所用的時間;V表示二次加熱到100℃沸水時所用的時間。代入得T=%=36.98%]]>實驗證明,本實用新型的熱水器作為家用節能裝置是可行的。
權利要求1.一種燃氣爐具用熱水器,包括盛水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盛水容器(1)為一環形狀空心容器體,橫斷面是一個上窄下寬呈直角梯形狀,由容器(1)上端的同一軸線上對稱設置有注水口(5)和放水閥。
2.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熱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放水閥,是由一個帶有手輪的閥桿(2)與容器(1)導通孔的上端孔固定設置的螺母(3)和下端錐孔(4)組成的閥體配合,使閥桿(2)一端的錐度桿作用于閥體的錐孔(4)上。
3.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熱水器,其特征在于環形容器(1)體的內環壁外端面徑向分布設置導熱管(6),并與容器(1)導通。
4.按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熱水器,其特征在于環形容器(1)體的內環壁外端面軸向垂直分布有導熱片(16)。
5.按權利要求4所述的熱水器,其特征在于環形容器(1)體的內環壁外端面傾斜分布有導熱片(26)。
專利摘要一種燃氣爐具用熱水器,包括盛水容器,其容器為一環形狀,橫斷面是一個上窄下寬呈直角梯形狀,由容器上端的同一軸線上對稱設有注水口和放水閥。該熱水器罩于爐口上,具有控制主火不受冷氣流影響,集中火力做炊,同時還可吸收余熱加以充分利用,減少能源損失,可節能36.98%。
文檔編號F24C13/00GK2358367SQ9824446
公開日2000年1月12日 申請日期1998年9月25日 優先權日1998年9月25日
發明者孫玉昌 申請人:孫玉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