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自增強型高效板式換熱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傳熱設備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自增強型高效板式換熱器。
在已有技術中,板式換熱器是以多組螺桿為緊固件,以兩端壓板為傳壓件,將數塊間隔組裝的換熱片與密封元件予緊而實現其密封功能的。由于單臺換熱器板片重疊數量較多,密封周邊長,彈性形變量大,故通過兩端壓板給予密封元件單位面積的壓應力小,并且應力分布極不均勻。因此,現有的板式換熱器,不僅使用壓力等級低,結垢迅速,而且換熱板間的密封性差,換熱板極易變形,導致其使用過程中產生泄漏和使用壽命較短。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上述板式換熱器的缺陷,提出一種自增強型高效板式換熱器。這種換熱器不僅具有可靠的密封性能,而且能大幅度地提高其承壓等級和減小結垢速率,并且既能防止換熱板片的變形,又能實現密封元件與換熱板片的免粘貼組裝,使換熱器的使用壽命得以顯著延長和傳熱速率得以顯著提高。非常適合于各類流體的熱量傳遞任務。
一種自增強型高效板式換熱器,包括壓板、換熱板片、密封元件、緊固螺桿、定位滑桿,其特征在于它還包括均壓板,均壓板安裝于換熱器的中部;換熱板片和密封元件相互重疊被安裝在兩壓板之間;壓板四周設置有圓孔;壓板、換熱板片、密封元件以及均壓板通過緊固螺桿連接;在壓板上下端有一半圓形開口,定位滑桿與之配合而可以使壓板沿定位滑桿滑動;換熱板片上的密封周邊及密封元件表面設置有密封齒槽,其齒形為鋸齒形或槽形。
進一步的是,所述的換熱板片和密封元件表面的密封齒的齒數為1-20個。
更進一步的是,換熱器的連接方式為緊固螺桿以均壓板為固定支點,通過調節兩端壓板側的螺母來實現換熱器的預緊。
與已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明顯的優點1、具有可靠的密封性能,這是由于密封元件與換熱板的密封齒均為鋸齒形或槽形結構,實現了節流降壓的密封功效,從而大幅度的提高了換熱器的承壓等級。
2、有效地防止了換熱板的變形及壓應力分布的不均勻,這是由于換熱器中部設置有均壓板,提高換熱器本體結構剛度,從而延長了換熱器的運行周期。
3、具有密封元件與換熱板片組裝時的免粘特性,并能可靠地實現其密封功能,使換熱器的組裝進一步簡化。
4、有效地提高了換熱器的傳熱速率,這是由于換熱器承壓等級提高,使介質在器內流速增大。
5、與同類同規格的產品相比,該換熱器不易結垢和堵塞,檢修維護方便、可靠性高。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組裝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拆分示意圖;圖3(a)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均壓板示意圖。
圖3(b)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均壓板的A-A剖示圖。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
實施例一種自增強型高效板式換熱器,包括壓板1、換熱板片2、密封元件3、緊固螺桿5、定位滑桿6,其特征在于它還包括均壓板4,均壓板4安裝于換熱器的中部;換熱板片2和密封元件3相互重疊被安裝在兩壓板1之間;壓板1四周設置有圓孔7;壓板1、換熱板片2、密封元件3以及均壓板4通過緊固螺桿5連接;在壓板1上下端有一半圓形開口8,定位滑桿6與之配合而可以使壓板1沿定位滑桿6滑動;換熱板片2的密封周邊和密封元件3表面上設置有密封齒9,其齒形為鋸齒形或槽形。
進一步的是,所述的換熱板片2的密封齒9和密封元件3表面的密封齒數為1-20個。
更進一步的是,換熱器的連接方式為緊固螺桿5以均壓板4為固定支點,通過調節兩端壓板1側的螺母10來實現換熱器的預緊。
當自增強型高效板式換熱器接入工作管線處于工作狀態時,冷熱流體經冷熱側進口管進入換熱器內,在各自隔離的通道內逆流流動,而形成間壁傳熱,從而實現冷熱流體的熱量傳遞任務。
權利要求1.自增強型高效板式換熱器,包括壓板、換熱板片、密封元件、緊固螺桿、定位滑桿,其特征在于它還包括均壓板,均壓板安裝于換熱器的中部;換熱板片和密封元件相互重疊被安裝在兩壓板之間;壓板四周設置有圓孔;壓板、換熱板片、密封元件以及均壓板通過緊固螺桿連接;在壓板上下端有一半圓形開口,定位滑桿與之配合而可以使壓板沿定位滑桿滑動;換熱板片上的密封周邊和密封元件表面均設置有密封齒,其齒形為鋸齒形或槽形。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增強型高效板式換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換熱板片的密封齒和密封元件表面的密封齒數為1-20個。
3.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自增強型高效板式換熱器,其特征在于換熱器的連接方式為緊固螺桿以均壓板為固定支點,通過調節兩端壓板側的螺母來實現換熱器的預緊。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自增強型高效板式換熱器,它包括換熱板片、密封元件、壓板和均壓板等,其結構特點是在密封元件與換熱板片的密封副上均設置有鋸齒形或槽形的密封結構,實現了節流降壓的密封功能。其優點是:具有可靠的密封性能,大幅度地提高了板式換熱器的使用壓力等級,有效地提高了換熱器的使用壽命和傳熱速率,同時有效地防止了結垢及堵塞。廣泛適用于工業企業中各類過程介質的熱量傳遞任務。
文檔編號F28F3/08GK2380891SQ9923188
公開日2000年5月31日 申請日期1999年6月15日 優先權日1999年6月15日
發明者段輝兵, 陳新桂 申請人:段輝兵, 陳新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