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无码日韩视频无码三区

具有塑膠殼及塑膠襯墊的容器蓋的制作方法

文檔(dang)序號:4206980閱讀:193來源:國(guo)知(zhi)局
專利名稱:具有塑膠殼及塑膠襯墊的容器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容器蓋,尤其涉及具有塑膠殼及藉著流化此殼內的塑膠材料而成形的塑膠襯墊的容器蓋。
一般所知,具有從有相當剛性的塑膠如聚丙烯或剛性聚乙烯成形的殼,及從有相當撓性的塑膠如撓性聚乙烯或EVA(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成形的襯墊的容器蓋被廣泛地使用于不含酒精的飲料的玻璃或塑膠容器的頸口部。殼具有頂板壁及從頂板壁的周邊邊緣向下延伸的側緣壁。襯墊通常藉著在殼的頂板壁內部供應軟化的熔融塑膠材料,然后將具有所要形狀的模推進至殼內以將塑膠材料壓成所要形狀而成形。
在上述型式的容器蓋中,將置于殼內的襯墊完全可靠地保持于殼內的所要位置而不從此位置移動或釋放很重要。為達到此目的,日本特許公開實用新案公告185256/87號及日本特許公開專利公告4652/90號所揭示的容器蓋含有在殼的頂板壁的內表面形成多個凹部的設計,使塑膠材料在形成襯墊時流入這些凹部內,以在襯墊的頂部產生多個凸出部,因而藉著凹部與凸出部的互相嚙合將襯墊保持于殼內的所要位置處。在這些容器蓋中,由于凹部與凸出部的互相嚙合,襯墊的中央部分被完全可靠地限制于殼的頂板壁的內表面。另一方面,襯墊的周邊邊緣部分未如此被限制,結果當在殼內被壓及流化成為所要形狀的塑膠材料硬化時,襯墊的周邊邊緣部分傾向于徑向向內收縮移動,或是徑向向內傾斜于向下的方向。在頸口部的壓力下密封容器的頸口部的是襯墊的周邊邊緣部分。因此,在襯墊的周邊邊緣部分如果有任何收縮移動或傾斜,則極有可能破壞容器蓋的密封性質。
在日本專利公告44627/88號和48704/88號所揭示的容器蓋中,徑向向內凸出的環狀扣件在殼內形成于側緣壁的內周邊表面的上端部處。當要形成襯墊時,使塑膠材料流入殼內頂板壁的內表面與該環狀扣件之間所界定的環狀空間內,而所形成的襯墊藉著環狀扣件的承扣作用被保持于所要位置。在此型的容器蓋中,襯墊的周邊邊緣部分的向下移動藉著環狀扣件被制止,但是,襯墊的周邊緣部分的徑向向內的移動未受限制,因此產生當在殼內被壓及流體化成為所要形狀的塑膠材料硬化時,襯墊的周邊邊緣部分收縮移動或傾斜的傾向。此型的容器蓋也有下列與環狀扣件相關聯的問題。在殼本身的成形期間,環狀扣件補滿一凹槽。當制品脫模時,可能發生從模的強制起模,因此使環狀扣件的內周邊邊緣或多或少有起伏。當要使襯墊成形時,模被帶入到與環狀扣件接觸,以防止塑膠材料流動超過環狀扣件。但是因為環狀扣件的內周邊邊緣已產生起伏,所以不能完全可靠地制止塑膠材料的外流,使得塑膠材料可能流出成帶形。不用說,此種塑膠材料的外流會嚴重破壞容器蓋的密封性質。
因此,本發明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完全可靠地防止徑向向內收縮移動或傾斜發生于被成形的襯墊的周邊邊緣部分處,因而穩定達到所要的密封性質。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為提供一種可完全可靠地防止被壓以形成襯墊的塑膠材料的帶狀外流的容器蓋。
為達到以上的主要目的,根據本發明,多個部分具有徑向向外逐漸增加的圓周長度的凹部在殼內形成在側緣壁的內周邊表面的上端部于圓周上間隔分開的位置處,而多個藉著在成形期間使塑膠材料流入凹部內而界定的凸出部形成在襯墊的外周邊表面上。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容器蓋,包括具有頂板壁及從頂板壁的周邊邊緣向下延伸的側緣壁的塑膠殼,及藉著流化殼內的塑膠材料而成形的塑膠襯墊,其中,多個凹部形成在側緣壁的內周邊表面的上端部于圓周上間隔分開的位置處,各凹部至少部分具有徑向向外增加的圓周長度,而多個藉著在成形期間使塑膠材料流入凹部內而界定的凸出部形成于襯墊的外周邊表面上。
各凹部最好至少部分具有向上增加的圓周長度。有利的,凹部形成于圓周方向的相等距離處。為達到其他目的,最好有從頂板壁的內表面向下延伸的外伸上端表面及位于外伸上端表面下方的螺紋形成表面形成于側緣壁的內周邊表面上,徑向向外延伸的環狀肩部表面被界定于外伸上端表面與螺紋形成表面之間,凹部形成于外伸上端表面,內螺紋形成于螺紋形成表面上,及各凹部的徑向向外端面的內徑rc與內螺紋的徑向向內邊緣的內徑rd的關系為rc≤rd。也最好有位于外伸上端表面與螺紋形成表面之間的過渡表面形成于側緣壁的內周邊表面上,過渡表面的形狀為具有內徑re的圓筒,而內徑的關系為rc≤re≤rd。
在本發明的容器蓋中,當在殼內被壓及流化成為所要形狀的塑膠材料硬化時,襯墊的周邊邊緣部分徑向向內收縮移動或傾斜的現象可藉著在殼內形成在側緣壁的內周邊表面的上端部的凹部與形成在襯墊的外周邊表面上的凸出部之間的合作而被確實防止。因此,可穩定獲得具有成形的所要形狀的襯墊及具有所要的密封性質的容器蓋。由于殼內在側緣壁的內周邊表面的上端部處凹部的形成,可排除凹槽或將凹槽減至最少。因此,凹部的設計對于殼或襯墊的成形不造成任何問題。
如果位于外伸上端表面與螺紋形成表面之間的環狀肩部表面設置于殼的側緣壁的內周邊表面上,則被壓及成形的塑膠材料的外流可藉著將壓襯墊的模的所要的環狀表面帶入到與環狀肩部表面接觸而被完全可靠地防止。如果位于外伸上端表面與螺紋形成表面之間的過渡表面設置于殼的側緣壁的內表面上,則被壓及成形的塑膠材料的外流可藉著將壓襯墊的模的所要的圓筒形外周邊表面帶入到與構成過渡表面的圓筒的內周邊表面接觸而被完全可靠地防止。
以下參考相關附圖詳細敘述根據本發明的容器蓋的較佳實施例。


圖1 為根據本發明的容器蓋的第一實施例的部分剖面側視圖;
圖2 為沿圖1的A-A線的剖面圖;
圖3 為圖1所示的容器蓋的部分縱向剖面圖;
圖4 為圖1的容器蓋的殼的部分立體圖;
圖5 為圖1的容器蓋被安裝在容器的頸口部上的狀態的部分剖面側視圖;
圖6 為根據本發明的容器蓋的第二實施例的部分剖面側視圖;
圖7 為圖6所示的容器蓋的部分縱向剖面圖;
圖8 為圖6的容器蓋的殼的部分立體圖;
圖9 為顯示襯墊被成形的圖6的容器蓋內的方式的修正例的部分縱向剖面圖。
參考圖1,容器蓋2包含塑膠殼4及塑膠襯墊6。可通過將有相當剛性的塑膠例如聚丙烯或剛性聚乙烯壓縮成形或射出成形而形成的殼4包括近于圓形的頂板壁8及從頂板壁8的周邊邊緣向下延伸的近于圓筒形的側緣壁10。側緣壁10形成有圓周可斷線12。側緣壁10因此被分成在圓周可斷線12上方的主要部分14,及在圓周可斷線12下方的干涉明顯底部部分(temper-evident bottom porti on)16。圓周可斷線12包括多個于圓周方向間隔分開的圓周延伸縫18,及多個位于此相鄰的縫18之間的橋接部20。多個橋接部20之一為具有比其他橋接部大的截面面積的不可斷橋接部20A,以具有增加的強度。如果需要,所有的橋接部20可為可斷橋接部而不設置不可斷橋接部20A(在此情況,稍后會敘述的軸向可斷線可被去除)。或者,可形成兩個或更多個的不可斷橋接部。更明確的說,在圖示的實施例中,朝下的環狀肩部部分22形成于側緣壁10的下部。在環狀肩部部分22下方的側緣壁10的內徑被設定成稍微大于在環狀肩部部分22上方的側緣壁10的內徑。緊接著于環狀肩部部分22下方的位置處形成有在側緣壁10的內周邊表面上于圓周方向間隔分開的多個軸向延伸肋24。圓周可斷線12是借助于圓周上切割側緣壁10而留下肋24而形成。從側緣壁10的外周邊表面施加的此種切割遍及于整個圓周長度,而有部分圓周長度保持未被切割。因此,在圓周可斷線12下方的干涉明顯底部部分16是經由未被切割的多個肋24及圓周未切割部分而連接于在圓周可斷線12上方的主要部分14。多個肋24界定橋接部20,相鄰肋之間的切割線界定縫18,而圓周未切割部分界定不可斷橋接部20A。
在側緣壁10的主要部分14的外周邊表面上形成有用來防止與該表面嚙合的手指產生的滑移的鋸齒26。在側緣壁10的主要部分14的內周邊表面上形成有內螺紋28。內螺紋28中形成有于軸向間隔分開的軸向延伸通氣凹口30。在干涉明顯底部部分16的內周邊表面上形成有于圓周方向相等距離處的多個嚙合構件32。各嚙合構件32是由從干涉明顯底部部分16的內周邊表面以傾斜的方式徑向向內凸出于與容器蓋2的關閉方向(圖1中從上方觀察時的順時針方向)相反的方向的襟翼件所構成,上述的關閉方向為當容器蓋被以稍后敘述的方式安裝在容器的頸口部上時轉動的方向。干涉明顯底部部分15中另外形成有于不可斷橋接部20A的一端附近軸向延伸的軸向可斷線34。軸向可斷線34可在干涉明顯底部部分16中于軸向由減少壁厚所形成的刮痕,或是間隔形成的軸向延伸縫所構成。在圖示的實施例中的軸向可斷線34是由在干涉明顯底部部分16的內周邊表面(或外周邊表面)中產生軸向延伸的槽而形成的刮痕構成。
從具有相當撓性的塑膠例如撓性聚乙烯或EVA成形的襯墊6是有利地通過在殼4的頂板壁8的內部表面上供給軟化的熔融塑膠材料,然后將壓縮成形工具插入殼4內以將塑膠材料流化成為所要形狀而成形。在圖示的襯墊6的下表面上形成有兩個密封脊,亦即,外側密封脊36及內側密封脊38。
圖示的容器蓋2的上述結構顯示應用本發明所改進的容器蓋的例子。此并不形成根據本發明所改進的容器蓋的新穎特征,而是熟知此技術者所習知的。因此,在本說明書中略去此結構的詳細敘述。
圖示的容器蓋2設置有根據本發明的下列特征。參考圖2至4加上圖1,從頂板壁8的內表面向下延伸的外伸上端表面40及位于外伸上端表面40下方的螺紋形成表面42設置在容器蓋2的殼4的側緣壁10的內周邊表面上。外伸上端表面40的內徑ra小于螺紋形成表面42的內徑rb。從外伸上端表面40的下端徑向向外延伸至螺紋形成表面42的上端的環狀肩部表面44被界定于外伸上端表面40與螺紋形成表面42之間。前述的內螺紋28形成在螺紋形成表面42上。如圖2至4清楚所示,有多個凹部46形成于外伸上端表面40在圓周上間隔分開位置處(在圖示的實施例中,有24個凹部于圓周方向設置在相等距離處)。有利的,各凹部46從外伸上端表面40的下端向上延伸(因此,亦即從環狀肩部表面44向上延伸)。凹部46向上延伸至頂板壁8的內表面,但是如果需要,凹部46的上端可位于頂板壁8的內表面的稍微下方。各凹部46的圓周方向的兩側表面48于軸向大致上直立延伸。但是在徑向,從圖2清楚可見,于各凹部46的圓周方向的兩側表面48在圓周上向外傾斜于徑向向外方向。因此,凹部46的圓周長度逐漸徑向向外增加。在圖示的實施例中,凹部46的圓周長度于整個徑向及整個軸向逐漸徑向向外增加。如果需要,凹部46的圓周長度可只在徑向的一部分或在軸向的一部分徑向向外增加。如圖3所示,最好是凹部46的向外端表面的內徑rc大致上等于或小于形成在螺紋形成表面42的內螺紋28的徑向向內邊緣的內徑rd,顯示rc≤rd的關系。在此情況,借助參考圖3可容易地了解,由于在外伸上端表面40的凹部46的形成,不會額外形成有在殼4的成形時會造成強制脫模的凹槽。
如上所述,凹部46形成于殼4內側緣壁10的內周邊表面上的外伸上端表面40。因此,在使塑膠材料在殼4內流化而成形的襯墊6的外周邊表面上,由流入凹部46的塑膠材料所界定的多個(在圖示的實施例24個)凸出部50相應于凹部46成形。在襯墊6的成形中,如圖3中的雙點劃線所示,包含圓柱形中央沖頭52,環繞中央沖頭52的圓筒形襯套54,及環繞襯套54的圓筒形套筒56的壓縮成形工具被插入殼4內以作用于塑膠材料上,因而使塑膠材料流化成所要形狀。當要成形襯墊6時,殼4通常以倒置狀態(頂板壁8的外表面朝下的狀態)被置于砧(未顯示)上,而壓縮成形工具被下降至殼4的內部。此時,在中央沖頭52及襯套54被下降至所示位置之前,套筒56被下降至指示的位置,使得具有大致上相等于或稍微大于凹部46的向外端表面的內徑rc的外徑的套筒56的下端與環狀肩部表面44成緊密接觸。如此,可以完全可靠地防止塑膠材料通過環狀肩部表面44的外流,例如成帶形的外流。
在以根據本發明的前述方式改進的容器蓋2中,可借助于形成在殼4內側緣壁10的內周邊表面上的外伸上端表面40的多個凹部46與相應于凹部46形成在襯墊6的外周邊表面上的多個凸出部50之間的合作嚙合而完全確定地制止襯墊6的周邊邊緣部分的徑向向內位移。此作用導致當將殼4內的塑膠材料壓成及流化成所要形狀而成形的襯墊6硬化時,可完全可靠地防止襯墊6的周邊邊緣部分于徑向收縮移動或傾斜。因此,具有所要的令人滿意的密封性質的襯墊6可穩定成形。另外,在容器蓋2的運輸期間,或是當容器蓋2以此后會敘述的方式被安裝在容器的頸口部時,或是當容器蓋2從容器的頸口部被釋放時,可完全可靠地防止襯墊6發生不想要的移動。
圖5顯示上述的容器蓋被安裝在容器的頸口部58的狀態。可由玻璃或適當的塑膠材料例如聚乙烯對硅酸鹽形成的容器的頸口部58整體大致成圓筒形。在頸口部58的外周邊表面上形成有外螺紋60,而環狀嚙合爪部62位于外螺紋60下方。在所要的東西例如不含酒精的飲料被充填于容器內之后,容器蓋2被安裝在頸口部58上以加以封密。為將容器蓋2安裝在頸口部58之上,容器蓋2被置于頸口部58上,然后于關閉方向被轉動,亦即于圖5中從上方觀察的順時針方向被旋。結果,形成在殼4內側緣壁10的主要部分14的內周邊表面上的內螺紋28與形成在容器的頸口部58的外周邊表面上的外螺紋60嚙合。形成在殼4的干涉明顯底部部分16的內周邊表面上的嚙合構件32以彈性變形的情況越過頸口部58的環狀嚙合爪部62。然后,嚙合構件彈性恢復成原始形狀而與環狀嚙合爪部62的底側嚙合。設置于殼4的頂板壁8的內表面上的襯墊6使其外側密封脊36及內側密封脊38緊密地與頸口部58的上端表面接觸而加以密封。
為打開容器的頸口部58,容器蓋2被旋轉于打開方向,亦即圖5中從上方觀察的逆時針方向。如此,形成在殼4內側緣壁10的主要部分14的內周邊表面上的內螺紋28沿著形成在頸口部58的外周邊表面上的外螺紋60移動。因此,容器蓋2根據此轉動而向上移動。當容器蓋2被向上移動至某一程度而使襯墊6離開頸口部58的上端表面時,容器的內部通過頸口部58的上端表面與襯墊6之間的間隙,以及形成于內螺紋28的通氣凹口(圖1)而容許與外部連通。殼4的干涉明顯底部部分16的向上移動則被抑制,因為形成在干涉明底部部分16的內周邊表面上的嚙合構件32與形成在頸口部58的外周邊表面上的環狀嚙合爪部62的底側嚙合。因此,大的應力施加于形成在殼4的側緣壁10的圓周可斷線12的橋接部20上,而除了不可斷橋接部20A之外,所有的橋接部20都斷裂。大的應力也施加于形成在干涉明顯底部部分16的軸向可斷線34上使軸向可斷線34斷裂,而將干涉明顯底部部分16從無端環形變成帶形。結果,嚙合構件32與狀嚙合爪部62的嚙合被釋放。然而,包含干涉明顯底部部分16的整個容器蓋2可自由向上移動。因此,整個容器蓋2從頸口部58被去除而使容器被打開。
圖6顯示根據本發明而構成的容器蓋的另一實施例。在圖示的容器蓋102的殼104中,具有相當小的厚度的卷邊164形成于側緣壁110的下端處。卷邊164本身已知可有利的借助于由壓縮成形或射出成形形成大致平直延伸的凸出部,然后在加熱下使凸出部變形而形成。界定軸向可斷線134的刮痕可延伸及于此卷邊164。但是,當卷邊164藉由壓縮成形或射出成形,及接著的加熱下變形而形成時,由于加熱變形使卷邊164變得十分脆。因此,當從容器的頸口部移去容器蓋時,卷邊164鄰接于位于卷邊164上方的刮痕的部分非常易于隨著刮痕的破裂而軸向斷裂,即使是刮痕或類似者未形成于卷邊164。
參考圖7及圖8加上圖6,設置于從頂壁板108的內表面向下延伸的外伸上端表面140與位于外伸上端表面140下方的螺紋形成表面142之間的過渡表面166形成于容器蓋102的殼104內側緣壁110的內周邊表面上。過渡表面166的形成為具有內徑re的圓筒。從外伸上端表面140的下端徑向向外延伸至過渡表面166的上端的第一環狀肩部表面168被界定于外伸上端表面140與過度表面166之間。從過渡表面166的下端徑向向外延伸至螺紋形成表面142的上端的第二環狀肩部表面170被界定于過渡表面166與螺紋形成表面142之間。多個凹部146形成于外伸上端表面140在圓周上間隔分開的位置處。有利的,各凹部146從外伸上端表面140的下端向上延伸(因此,亦即從第一環狀肩部表面168向上延伸)。凹部146向上延伸至頂板壁108的內表面,但是如果需要,凹部146的上端可位于頂板壁108的內表面的稍微下方。如圖8清楚所示,各凹部146的兩側表面148于凹部146的下半部大致上于軸向直立延伸。另一方面,在凹部146的下半部,兩側表面148于軸向向上方于圓周上向外及傾斜地延伸。因此,凹部146的一部分具有向上增加的圓周長度(該部分亦即兩側表面148于軸向向上方向于圓周上向外及傾斜延伸的部分)。如果需要,凹部146的兩側表面148可具有于整個軸向以軸向向上的方式于圓周上向外及傾斜延伸的結構,使得凹部146的圓周長度于整個軸向軸向向上逐漸增加。如先前所述的容器蓋2的各凹部146的圓周方向的兩側表面148于徑向向外方向于圓周上向外傾斜。因此,凹部146的圓周長度徑向向外逐漸增加。除了可使凹部46的圓周長度于整個徑向及整個軸向徑向向外逐漸增加之外,如果需要,也可使凹部146的圓周長度只在徑向的一部分及軸向的一部分徑向向外增加。如圖7所示,最好是凹部146的向外端表面的內徑rc大致上相等于或小于過渡表面166的內徑re,而過渡表面166的內徑re大致上相等于或小于形成在螺紋形成表面142上的內螺紋128的徑向向內邊緣的內徑rd,顯示r≤re≤rd的關系。在此情況,如參考圖7可容易地了解,會有額外形成的導致殼104的成形中有強制脫模情形的凹槽,因為凹部146的兩側表面148有一部分于軸向向上方向在圓周上向外及傾斜延伸。但是,此凹槽很小,以致于不會造成過量的強制脫模。除此稍微的凹槽之外,沒有任何不想要的過量凹槽會另外產生。
凹部146形成于殼104內側緣壁110的內周邊表面上的外伸上端表面140。因此,在藉著使殼104內的塑膠材料流化而成形的襯墊106的外周邊表面上,由流入凹部46的塑膠材料所界定的多個凸出部150相應于凹部146成形。在襯墊106的成形中,如圖7中的雙點劃線所示,包含圓周形中央沖頭152,環繞中央沖頭152的圓筒形襯套154,及環繞襯套154的圓筒形套筒156的壓縮成形工具被插入殼104內以作用于塑膠材料上,因而使塑膠材料流化成所要形狀,如同前述的容器蓋2的情形。當要成形襯墊106時,殼104通常以倒置狀態(頂板壁108的外表面朝下的狀態)被置于砧(未顯示)上,而壓縮成形工具被下降至殼104的內部。此時,在中央沖頭152及襯套154被下降至所示位置之前,套筒156被下降至指示的位置,使得套筒156的下端與第二環狀肩部表面170成緊密接觸,可以完全可靠地防止塑膠材料通過第二環狀肩部表面170的外流,例如成帶形的外流。
除了可使套筒156的下端與第二環狀肩部表面170接觸之外,具有被設定成大致上相等于過渡表面166的內徑re的外徑的套筒156的外周邊表面可與過渡表面166完全緊密接觸,如圖9的雙點劃線所示。藉著如此做,可防止塑膠材料通過過渡表面166而例如成帶形的外流。當藉著將套筒156下降至圖7或9所示的位置而成形襯墊106時,整個第一環狀肩部表面168被形成襯墊106的塑膠材料覆蓋。如果需要,套筒156在圖9中再下降,因而可使套筒156的外周邊表面與過渡表面166緊密接觸,及使套筒156的下端與第一環狀肩部表面168緊密接觸。在此情況,如同前述的容器蓋2,第一環狀肩部表面168向下曝露,而除了凹部146形成的位置之外,不為形成襯墊106的塑膠材料覆蓋。
除了上述的結構之外,容器蓋102與圖1至5所示的容器蓋2大致相同。在以根據本發明的前述方式所改進的容器蓋102中,可藉著形成在殼104內側緣壁110的內周邊表面上的外伸上端表面140的多個凹部146與相應于凹部146形成在襯墊106的外周邊表面上的多個凸出部150之間的合作嚙合而完全確實地制止襯墊106的周邊邊緣部分的徑向向內位移。另外,也可完全確實地制止襯墊106的周邊邊緣部分于軸向向下的位移。亦即,因為凹部146的至少一部分的圓周長度徑向向外增加,所以可藉著凹部146與凸出部150之間的合作嚙合完全確實地制止襯墊106的周邊邊緣部分的徑向向內位移。另外,因為凹部146的至少一部分的圓周長度軸向向上增加,所以可藉著凹部146與凸出部150之間的合作嚙合而完全確實地制止襯墊106的周邊邊緣部分的軸向向下位移。這些作用導致當藉著將殼104內的塑膠材料壓成及流化成所要形狀而成形的襯墊106硬化時,可完全可靠地防止襯墊106的周邊邊緣部分于徑向收縮移動或傾斜,或是軸向向下移動。因此,具有所要的令人滿意的密封性質的襯墊106可穩定成形。另外,在容器蓋102的運輸期間,或是當容器蓋102被安裝在容器的頸口部時,或是當容器蓋102從容器的頸口部被釋放時,可完全可靠地防止襯墊106發生不想要的移動。
在本發明的容器蓋中,可完全可靠地防止成形的襯墊的周邊邊緣部分的收縮移動或傾斜,因而穩定達成所要的密封性質。并且,在襯墊的成形期間,可完全可靠地防止內被壓的塑膠材料從所要的位置例如成帶形流出,因而可穩定地使所要形狀的襯墊成形。
雖然以上參考相關附圖根據較佳實施例詳細敘述了本發明,但是必須了解本發明不局限于這些實施例,在不離開本發明的范圍內可有種種的不同的改變及修正。
權利要求
1.一種容器蓋,包括具有頂板壁及從頂板壁的周邊邊緣向下延伸的側緣壁的塑膠殼,及藉著流化殼內的塑膠材料而成形的塑膠襯墊,其特征在于其中,多個凹部形成在側緣壁的內周邊表面的上端部分于圓周上間隔分開的位置處,各凹部至少部分具有徑向向外增加的圓周長度,而多個藉著在成形期間使塑膠材料流入凹部內而界定的凸出部形成于襯墊的外周邊表面上。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蓋,其中,各凹部至少部分具有向上增加的圓周長度。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蓋,其中,凹部形成于圓周方向的相等距離處。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蓋,其中,從頂板壁的內表面向下延伸的外伸上端表面及位于外伸上端表面下方的螺紋形成表面形成于側緣壁的內周邊表面上;徑向向外延伸的環狀肩部表面被界定于外伸上端表面與螺紋形成表面之間;凹部形成于外伸上端表面;內螺紋形成于螺紋形成表面上;而各凹部的徑向向外端面的內徑rc與內螺紋的徑向向內邊緣的內徑rd的關系為rc≤rd。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容器蓋,其中,位于外伸上端表面與螺紋形成表面之間的過渡表面也形成于側緣壁的內周邊表面上,過渡表面的形狀為具有內徑re的圓筒,而內徑的關系為rc≤re≤rd。
全文摘要
一種容器蓋,包括塑膠殼,及藉著流化殼內的塑膠材料而成型的襯墊。凹部形成在側緣壁的內周邊表面的上端部于圓周上間隔分開的位置處。各凹部至少部分具有徑向向外增加的圓周長度。多個凸出部相應于凹部形成在襯墊的外周邊表面上。
文檔編號B65D53/00GK1113201SQ95102118
公開日1995年12月13日 申請日期1995年2月23日 優先權日1994年2月23日
發明者近江英彥, 久保建夫, 五十嵐知也, 中村耕三 申請人:日本王冠軟木塞股份有限公司
網友詢(xun)問留言(yan)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