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浮力背心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游泳輔助裝置,尤其是一種可提供浮力的裝置。
目前常用的游泳衣大多是用彈性衣料制成,僅供游泳時穿著,沒有設置其它附屬物,因而不具備其它功能,而初學游泳者由于水性不熟,學習時需要一些增加浮力的裝置,如救生圈等,以幫助其克服對水的恐懼感,通過增加浮力,延長在水中的時間,來逐漸熟悉水性,掌握游泳動作要領,最終達到學會游泳的目的。然而,救生圈一般是環形套在游泳者的腋下的,學習動作時它會妨礙上肢的運動,不僅使泳者有不適感,還會造成動作不到位,不準確,很影響學習效果。為克服以上不足,市面上有一種帶泡沫塑料的游泳衣,其是將泡沫塑料固定于游泳衣的腰部四周,以在使用時增加浮力及安全性。此產品仍有一些不足1、泡沫塑料一次性設置于游泳衣上,其數量不可調整,無法滿足不同體重、不同技術水平或不同練習要求的學習游泳者的需要。2、泡沫塑料圍于腰部,有礙腰部動作,也使學習游泳者顯得很臃腫,欠美觀。3、不能用于男性游泳者。
為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浮力可調,使用方便舒適,外形美觀,可用于男性游泳者的浮力背心。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浮力背心,其特征在于其由可分別設置在人體的胸部和背部的前后兩個以彈性防水材料制成的充氣浮力袋所組成,所述兩充氣浮力袋上均設有充氣口和密封塞,并均設有可使前后對應連接的肩帶和腹帶。
所述前后兩充氣浮力袋的下部均可設有連褲帶。
所述充氣浮力袋的形狀可為卡通人物或動物或抽象圖形的一種。
本實用新型有如下優點1、浮力可調。因在浮力背心本體為充氣浮力袋,使用前學習游泳者可根據自己的體重、技術熟練程度、練習要求等條件進行充氣,充氣愈多浮力愈大,反之亦然。這樣,本實用新型就做到了浮力可調,能滿足各種不同需要。
2、使用方便舒適。充氣浮力袋設置在游泳衣本體的胸部和背部,學習游泳者四肢和腰部作動作時不會覺得礙事,故使用方便舒適。
3、外形美觀。充氣浮力袋可以用鮮艷的色彩制成各種生動的卡通造型或抽象圖形,使本實用新型的外觀美觀可愛。容易激發起學習游泳者的學習興趣,有助于學習效率的提高。
4、適用面廣。由于本實用新型為背心式的外形,并可附設連褲帶,所以不論男女老幼均可挑選自己喜歡的圖案和造型加以使用。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浮力背心充氣后的立體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浮力背心充氣時穿在人體上的立體示意圖;如
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浮力背心主要由可分別設置在人體的胸部和背部的前后兩個充氣浮力袋1所組成,浮力袋以彈性防水材料制成,兩充氣浮力袋上均設有充氣口2和密封塞3,并均可設有可使前后對應連接的肩帶4和腹帶5。
本實用新型穿著方便。前后擺正后,將頭部從兩肩帶之間穿過,再將兩側的腹帶系上即可。肩帶和腹帶都是可調的,使用者可根據自己的情況作調節。
為滿足男性使用者的需要,本實用新型還可在充氣浮力袋的下部附設以連褲帶6,如圖2中所示。連褲帶可和男式泳褲上部所設的扣眼7相連接,以令充氣浮力袋在使用時和使用者的身體保持相對固定。
未充氣時,充氣浮力袋1為平面圖形。將氣源對準充氣口2進行充氣,達到要求氣量即塞緊密封塞3,即完成充氣。學習游泳者可根據自己的體重、技術熟練程度,或是特殊練習要求來選擇充氣量,充氣多則浮力大,充氣少則浮力小。充氣后,前后兩個充氣浮力袋1形成相互呼應的立體形狀。前后兩充氣浮力袋1結合起來的形狀為卡通人物、動物或其它抽象圖形,充氣浮力袋2突出于本體1的胸前和背后,無論學習游泳者采用何種泳姿,其均可提供所需浮力。充氣浮力袋2因設置在本體1的胸前和背后,不會影響學習游泳者的四肢及腰部的各種動作。而且其外表形象美觀、生動可愛,特別符合兒童及青少年的心理。
如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還結合充氣浮力袋1設置有游泳帽8,在游泳帽8上設置了小充氣浮力袋9,該小充氣浮力袋9使用原理和充氣浮力袋1相同,也可提供一定的浮力,還可配合充氣浮力袋1的卡通圖案,達到呼應的效果,使本實用新型更具有整體感,更加美觀,這樣的設計能激發學習游泳者的學習興趣,使他們更容易進入學習狀態,從而也能有助于學習效率的提高。
權利要求1.一種浮力背心,其特征在于其由可分別設置在人體的胸部和背部的前后兩個以彈性防水材料制成的充氣浮力袋所組成,所述兩充氣浮力袋上均設有充氣口和密封塞,并均設有可使前后對應連接的肩帶和腹帶。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浮力背心,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后兩充氣浮力袋的下部均設有連褲帶。
專利摘要一種浮力背心,用于游泳輔助或救生,其特征在于:其由可分別設置在人體的胸部和背部的前后兩個以彈性防水材料制成的充氣浮力袋所組成,所述兩充氣浮力袋上均設有充氣口和密封塞,并均設有可使前后對應連接的肩帶和腹帶。其浮力可調,使用方便,外形新穎美觀,男女老幼均可使用。
文檔編號B63C9/125GK2446057SQ0023849
公開日2001年9月5日 申請日期2000年6月30日 優先權日2000年6月30日
發明者陳琦 申請人:陳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