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業車輛的排氣裝置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提供一種罩安裝構造和排氣裝置,該罩安裝構造可以容易地向行駛機體側進行罩的安裝。在向行駛機體側安裝罩(17)時,第一突起部(45)和第一插通孔(46)在其卡合狀態下允許主體部在機體前后方向上的移動,第二突起部(47)和第二插通孔(48)在其卡合狀態下允許主體部在機體前后方向上的移動,下方突出部(49)和定位孔(50)的卡合位置被設定在如下范圍內:在第一突起部(45)和第一插通孔(46)處于卡合狀態且第二突起部(47)和第二插通孔(48)處于卡合狀態時,允許主體部在機體前后方向上移動,下方突出部(49)和定位孔(50)構成為在其卡合狀態下限制主體部在機體前后方向上的移動。
【專利說明】作業車輛的排氣裝置
[0001 ] 本申請是申請日為2014年3月7日、申請號為201410081647.1、發明名稱為“作業車輛的罩安裝構造和作業車輛的排氣裝置”的發明專利申請的分案申請。
技術領域
[0002]本發明涉及作業車輛的罩安裝構造,該作業車輛的罩安裝構造具有罩,該罩配置在覆蓋動力部的發動機罩的下方側并裝卸自如地安裝于行駛機體。本發明還涉及作業車輛的排氣裝置,該作業車輛的排氣裝置具有:將來自發動機的廢氣排出到外部的排氣路徑、以及在該排氣路徑的中途部位導入外部空氣并使外部空氣與廢氣混合的外部空氣導入部。
【背景技術】
[0003]如上所述的作業車輛的罩安裝構造的一例記載在例如專利文獻I中。在專利文獻I的罩安裝構造中,在罩的下端部的兩個部位設置有安裝孔,在罩的內側的上下兩個部位設置有水平板,在行駛機體側的下部設置有與安裝孔對應的卡止片,在行駛機體側設置有供水平板卡合或脫離的卡合脫離機構。
[0004]在上述構造中,在向行駛機體側安裝罩時,首先,使罩沿機體橫向處于傾斜姿勢并使罩的安裝孔與卡止片卡合。接著,在維持將安裝孔和卡止片卡合的狀態的同時,按照以安裝孔為支點將罩的上端部向行駛機體側立起的方式擺動罩使其處于立起姿勢,從而將罩的水平板卡合在卡合脫離機構中。由此,可以向行駛機體側安裝罩。
[0005]專利文獻I:日本特開號公報(尤其是圖4)
[0006]但是,在上述專利文獻I記載的技術中,在向行駛機體側安裝罩時,維持將安裝孔和卡合片卡合的狀態并使罩擺動,從而將水平板卡合在卡合脫離機構中。為此,需要在將安裝孔和卡合片卡合的狀態下允許罩的擺動,因此,安裝孔的尺寸比卡合片大。因此,在使罩擺動以便將水平板卡合在卡合脫離機構中時,罩容易錯位,需要進行罩的位置調整,導致罩的安裝費事。
[0007]另外,如上所述的排氣裝置利用外部空氣導入部使外部空氣與來自發動機的廢氣混合,從而在使排氣溫度降低了的狀態下排出到外部。例如,作為外部空氣導入部,具有小徑的第一流通管和大徑的第二流通管,第一流通管的下游側端部和第二流通管的上游側端部由雙重管構造構成,在該雙重管構造中,以在第一流通管和第二流通管之間形成間隙的狀態,使第一流通管處于內側且使第二流通管處于外側(例如參照專利文獻2)。通過如上所述構成雙重管構造,利用從第一流通管流入第二流通管的廢氣的噴射作用,從在第一流通管和第二流通管之間形成的間隙吸入外部空氣并使該外部空氣與廢氣混合,從而使排氣溫度降低。
[0008]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12-60955號公報
[0009]最近,提出有具有排氣凈化裝置的作業車輛,該排氣凈化裝置將來自發動機的廢氣中含有的煤煙等顆粒狀物質捕獲并除去。在該排氣凈化裝置中,為了防止因捕獲的顆粒狀物質堆積而導致捕獲功能降低而進行再生處理,在該再生處理中,通過加熱構件對捕獲的顆粒狀物質進行加熱使其燃燒而將其除去。因此,在再生處理時從排氣凈化裝置排出的排氣溫度相比通常的排氣溫度成為高溫,所以,作為排氣裝置,希望降低上述成為高溫的排氣溫度。
[0010]于是,在專利文獻2記載的排氣裝置中,通過在排氣路徑的中途部位隔著間隔地設置兩個外部空氣導入部,來增大與來自發動機的廢氣混合的外部空氣的混合量,即便是成為更高溫度的廢氣,也使該排氣溫度降低。
[0011]但是,在專利文獻2記載的排氣裝置中,兩個外部空氣導入部設置在排氣路徑中的露出到外部的外部側流路部位。因此,該外部側流路部位需要具有與設置兩個外部空氣導入部相應的長度,作為排氣路徑,其長度增長,導致排氣路徑的結構變得復雜。另外,若外部側流路部位的長度增長,則需要避免與其他部件干涉地進行配置,也有可能導致其配置位置的調整和支承結構的復雜化。
【發明內容】
[0012]鑒于上述實際情況,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作業車輛的罩安裝構造,其能夠容易地將罩向行駛機體側安裝。
[0013]本發明的第一特征在于,具有罩,該罩配置在覆蓋動力部的發動機罩的下方側并裝卸自如地安裝于行駛機體,所述罩具有:沿機體前后方向延伸的主體部、配置在所述主體部的前端部的第一卡合部、配置在所述主體部的后端部的第二卡合部、以及配置在所述主體部的下端部的第三卡合部,在所述行駛機體側具有:與所述第一卡合部卡合的第一被卡合部、與所述第二卡合部卡合的第二被卡合部、以及與所述第三卡合部卡合的第三被卡合部,所述第一卡合部和所述第一被卡合部在其卡合狀態下允許所述主體部在機體前后方向上的移動,所述第二卡合部和所述第二被卡合部在其卡合狀態下允許所述主體部在機體前后方向上的移動,所述第三卡合部和所述第三被卡合部的卡合位置被設定在如下范圍內:在所述第一卡合部和所述第一被卡合部處于卡合狀態且所述第二卡合部和所述第二被卡合部處于卡合狀態時,允許所述主體部在機體前后方向上移動,所述第三卡合部和所述第三被卡合部在其卡合狀態下限制所述主體部在機體前后方向上的移動。
[0014]根據該結構,首先,例如,使配置在主體部的前端部的第一卡合部與行駛機體側的第一被卡合部卡合,在其卡合狀態下使主體部沿機體前后方向移動,從而可以使配置在主體部的后端部的第二卡合部與行駛機體側的第二被卡合部卡合。通過使第一卡合部和第一被卡合部處于卡合狀態并使第二卡合部和第二被卡合部處于卡合狀態,成為如下狀態:主體部在機體橫向被限制,主體部的機體前后方向的移動被允許。
[0015]而且,在使第--合部和第一被卡合部處于卡合狀態并使第二卡合部和第二被卡合部處于卡合狀態時,配置在主體部的下端部的第三卡合部和行駛機體側的第三被卡合部的卡合位置被設定在允許主體部在機體前后方向移動的范圍內,因此,在限制主體部沿機體橫向移動的狀態下使主體部沿機體前后方向移動,可以將其移動到第三卡合部和第三被卡合部卡合的位置。
[0016]接著,除使第--合部和第一被卡合部處于卡合狀態并使第二卡合部和第二被卡合部處于卡合狀態之外,還使第三卡合部和第三被卡合部處于卡合狀態,由此,機體前后方向上的主體部的移動被限制,罩相對于行駛機體側被定位。這樣,通過簡單的操作就能夠進行罩的定位,因此,可以容易地向行駛機體側進行罩的安裝。
[0017]本發明的第二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合部和所述第一被卡合部的卡合狀態下的所述主體部向機體前后方向移動的移動允許量,與所述第二卡合部和所述第二被卡合部的卡合狀態下的所述主體部向機體前后方向移動的移動允許量不同。
[0018]根據該結構,可以容易地將罩的狀態變更為兼顧第一卡合部和第一被卡合部的卡合狀態以及第二卡合部和第二被卡合部的卡合狀態的狀態。例如,在第一卡合部和第一被卡合部的卡合狀態下的主體部向機體前后方向移動的移動允許量比第二卡合部和第二被卡合部的卡合狀態下的主體部向機體前后方向移動的移動允許量大的情況下,在先使第一卡合部與第一被卡合部卡合時,容易使第二卡合部與第二被卡合部卡合。
[0019]反之,在第二卡合部和第二被卡合部的卡合狀態下的主體部向機體前后方向移動的移動允許量比第一^^合部和第一被卡合部的卡合狀態下的主體部向機體前后方向移動的移動允許量大的情況下,在先使第二卡合部與第二被卡合部卡合時,容易使第一卡合部與第一被卡合部卡合。
[0020]另外,由于向機體前后方向移動的移動允許量不會過度增大,因此,可以實現結構的簡化。
[0021]本發明的第三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合部由從所述主體部沿著機體前方側突出的第一突起部構成,所述第二卡合部由從所述主體部沿著機體后方側突出的第二突起部構成,所述第一被卡合部由供所述第一突起部沿著機體前后方向插通的第一插通孔構成,所述第二被卡合部由供所述第二突起部沿著機體前后方向插通的第二插通孔構成。
[0022]根據該結構,將從主體部沿著機體前方側突出的第一突起部沿著機體前后方向插通在第一插通孔中,并且,將從主體部沿著機體后方側突出的第二突起部沿著機體前后方向插通在第二插通孔中,從而成為如下狀態:限制主體部向機體橫向移動的同時允許主體部向機體前后方向移動。這樣,可以通過突起部和插通孔形成主體部的移動在前后方向上被允許的狀態,可以形成構造簡單的罩安裝構造。
[0023]另外,由于可以由突起部構成第一卡合部及第二卡合部,并且可以由插通孔構成第一被卡合部及第二被卡合部,因此,也可以實現卡合部及被卡合部的自身結構的簡化。
[0024]本發明的第四特征在于,所述主體部具有前方側的寬廣部位和后方側的狹窄部位,所述第三卡合部配置在所述寬廣部位。
[0025]根據該結構,由于主體部具有前方側的寬廣部位和后方側的狹窄部位,因此,主體部的重心偏向寬廣部位側,配置在主體部的下端部的第三卡合部配置在接近重心的寬廣部位。因此,為了使第三卡合部與第三被卡合部卡合,容易使主體部向機體前后方向移動,此夕卜,在使第三卡合部與第三被卡合部卡合時,可以利用第三被卡合部穩定地支承主體部。
[0026]本發明的第五特征在于,所述罩配置成覆蓋與所述動力部的發動機連結的排氣管的機體橫向外側。
[0027]根據該結構,罩配置成覆蓋與動力部的發動機連結的排氣管的機體橫向外側、SP配置在稍微容易受到熱影響的位置。但是,第一卡合部和第一被卡合部在其卡合狀態下允許主體部在機體前后方向上的移動,并且第二卡合部和第二被卡合部在其卡合狀態下允許主體部在機體前后方向上的移動。因此,即便罩受到排氣管的熱影響例如稍微變形,由于在第—合部和第一被卡合部、以及第二卡合部和第二被卡合部,分別在機體前后方向上具有冗余,因此,可以無障礙地從行駛機體側拆卸罩。
[0028]本發明的第六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被卡合部形成在所述動力部的發動機的附帶部件上。
[0029]根據該結構,可以利用動力部的發動機的附帶部件、例如風扇罩來形成行駛機體側的第一被卡合部,因此,可以有效利用現有部件,可以廉價地制作罩安裝構造。
[0030]另外,本發明的作業車輛的排氣裝置是著眼于上述情形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作業車輛的排氣裝置,可以實現排氣路徑的結構的簡化,并且,即便是更高溫度的廢氣,也可以降低該排氣溫度。
[0031]為了實現該目的,本發明的作業車輛的排氣裝置的特征結構在于,具有:形成收納發動機的發動機室的發動機罩、將來自所述發動機的廢氣排出到外部的排氣路徑、以及在該排氣路徑的中途部位導入外部空氣并使外部空氣與廢氣混合的外部空氣導入部,所述排氣路徑具有:設置在所述發動機室內的內部側流路部位和設置在所述發動機室外的外部側流路部位,作為所述外部空氣導入部,具有第一外部空氣導入部和第二外部空氣導入部,所述第一外部空氣導入部配置在所述排氣路徑中的所述內部側流路部位,將所述發動機室內的空氣作為外部空氣進行導入,所述第二外部空氣導入部配置在所述排氣路徑中的所述外部側流路部位,將所述發動機室外的空氣作為外部空氣進行導入。
[0032]根據該特征結構,對于在排氣路徑的內部側流路部位流通的廢氣,首先,通過第一外部空氣導入部導入發動機室內的空氣并進行混合。此時,在內部側流路部位流通的廢氣成為高溫,因此,即便使發動機室內的空氣混合,也可以降低該排氣溫度。而且,在排氣路徑的外部側流路部位流通的廢氣成為通過第一外部空氣導入部降低了排氣溫度的廢氣。于是,在第二外部空氣導入部中,導入溫度比發動機室內的空氣的溫度低的發動機室外的空氣并使其混合,從而可以使該廢氣的排氣溫度降低。這樣,通過在第一外部空氣導入部和第二外部空氣導入部這兩個階段導入外部空氣并使其與廢氣混合,從而可以有效地降低廢氣的排氣溫度。并且,第一外部空氣導入部可以利用發動機室進行配置,配置在排氣路徑的外部側流路部位僅僅是第二外部空氣導入部。因此,排氣路徑的外部側流路部位可以縮短其長度,可以通過簡單的結構配置在有限的空間,并且,也難以產生與其他部件干涉的問題。因此,可以實現排氣路徑的結構的簡化,并且,即便是更高溫度的廢氣,也可以降低該排氣溫度。
[0033]本發明的作業車輛的排氣裝置的進一步的特征結構在于,在所述發動機室內具有向后方側吹送空氣的冷卻風扇,所述第一外部空氣導入部配置在所述冷卻風扇的后方側。
[0034]根據該特征結構,第一外部空氣導入部可以將由冷卻風扇吹送的空氣作為外部空氣積極地導入排氣路徑中。因此,在第一外部空氣導入部中,容易盡量使外部空氣的導入量成為大量,可以使由冷卻風扇吹送的較低溫度的空氣導入,從而可以切實地實現排氣溫度的降低。
[0035]本發明的作業車輛的排氣裝置的進一步的特征結構在于,所述第二外部空氣導入部構成為,相比所述第一外部空氣導入部,導入的外部空氣的導入量更多。
[0036]在第二外部空氣導入部中,希望降低通過第一外部空氣導入部降低了排氣溫度的廢氣的排氣溫度,因此,期待導入更多的外部空氣并使其與廢氣混合。于是,在該特征結構中,第二外部空氣導入部相比第一外部空氣導入部,導入的外部空氣的導入量更多,從而可以不辜負該期望,可以有效且更可靠地實現排氣溫度的降低。
[0037]本發明的作業車輛的排氣裝置的進一步的特征結構在于,所述第一外部空氣導入部具有第一流通管和流路截面積比該第一流通管的流路截面積大的第二流通管,所述第一流通管的下游側端部和所述第二流通管的上游側端部由雙重管構造構成,在該雙重管構造中,以在所述第一流通管和所述第二流通管之間形成間隙的狀態,使所述第一流通管處于內側且使所述第二流通管處于外側,所述第二外部空氣導入部具有第三流通管和流路截面積比該第三流通管的流路截面積大的第四流通管,所述第三流通管的下游側端部和所述第四流通管的上游側端部由雙重管構造構成,在該雙重管構造中,以在所述第三流通管和所述第四流通管之間形成間隙的狀態,使所述第三流通管處于內側且使所述第四流通管處于外側。
[0038]根據該特征結構,第一外部空氣導入部及第二外部空氣導入部兩者都可以由使兩個流通管成為雙重管構造的簡單構造構成。因此,即便在具有第一外部空氣導入部和第二外部空氣導入部這兩個外部空氣導入部的情況下,也可以實現其結構的簡化,并且,可以通過兩個外部空氣導入部有效地降低排氣溫度。
[0039]本發明的作業車輛的排氣裝置的進一步的特征結構在于,在所述發動機室內具有將來自所述發動機的廢氣凈化的排氣凈化裝置,所述排氣路徑構成為使由所述排氣凈化裝置凈化了的廢氣流通到外部,在所述發動機罩上,在與所述排氣凈化裝置的上部相當的部位具有開口部。
[0040]根據該特征結構,排氣路徑使由排氣凈化裝置凈化了的廢氣流通到外部,因此,雖然來自排氣凈化裝置的廢氣成為更高溫度,但如上所述,可以通過第一外部空氣導入部和第二外部空氣導入部有效地降低該廢氣的排氣溫度。并且,在發動機罩上,在與排氣凈化裝置的上部相當的部位具有開口部,從該開口部向外部排出發動機室內的空氣,因此,可以抑制發動機室內的空氣成為高溫。由此,在通過第一外部空氣導入部導入發動機室內的空氣時,可以導入更低溫度的空氣,也有助于排氣溫度的降低。
【附圖說明】
[0041 ]圖1是作業車輛的整體側視圖。
[0042]圖2是表示作業車輛的前部的側視圖。
[0043]圖3是表示作業車輛的前部的俯視圖。
[0044]圖4是表示罩安裝構造的一部分及罩的側視圖。
[0045]圖5是表示罩安裝構造的一部分及罩的俯視圖。
[0046]圖6是表示第一被卡合部的附近的立體圖。
[0047]圖7是表示第二被卡合部的附近的側視圖。
[0048]圖8是表示第三卡合部及第三被卡合部的附近的側視圖。
[0049]圖9是表示固定部的附近的立體圖。
[0050]圖10是說明罩的安裝方法的說明圖,(A)表示第一被卡合部與第一卡合部卡合時、(B)表示第二被卡合部與第二卡合部卡合時、(C)表示第三被卡合部與第三卡合部卡合時、(D)表示被固定部與固定部卡合時。
[0051 ]圖11是表示風扇罩的封閉構造中的封閉板拆卸時的立體圖。
[0052]圖12是表示風扇罩的封閉構造中的封閉板安裝時的立體圖。
[0053]圖13是表示排氣管的附近的立體圖。
[0054]圖14是拖拉機的整體側視圖。
[0055]圖15是動力部的側視圖。
[0056]圖16是動力部的俯視圖。
[0057]圖17是排氣路徑的主要部分的剖視圖。
[0058]圖18是外部空氣導入部的剖視圖。
[0059]圖19是動力部的主要部分的側面剖視圖。
[0060]圖20是燃料箱的主要部分的立體圖。
[0061]附圖標記說明
[0062]11:拖拉機(作業車輛)
[0063]14:行駛機體
[0064]15:動力部
[0065]16:發動機罩
[0066]17:罩安裝構造
[0067]30:排氣管
[0068]38:風扇罩(發動機的附屬部件)
[0069]41:罩
[0070]42:主體部
[0071]42A:寬廣部位
[0072]42B:狹窄部位
[0073]45:第一突起部(第一卡合部)
[0074]46:第一插通孔(第一被卡合部)
[0075]47:第二突起部(第二卡合部)
[0076]48:第二插通孔(第二被卡合部)
[0077]49:下方突出部(第三卡合部)
[0078]50:定位孔(第三被卡合部)
[0079]8’:發動機
[0080]9’:發動機室[0081 ]10’:發動機罩
[0082]17’:冷卻風扇
[0083]18’:排氣凈化裝置
[0084]29’:排氣路徑
[0085]30’:內部側流路部位
[0086]31’:外部側流路部位
[0087]32’:外部空氣導入部
[0088]33,:第一外部空氣導入部
[0089]34’:第二外部空氣導入部
[0090]35’:上游側流通管(第一流通管)
[0091]36’:中間流通管(兼用作第二流通管和第三流通管)
[0092]39’:下游側流通管(第四流通管)
[0093]K1,:間隙
[0094]K2,:間隙
【具體實施方式】
[0095]以下,使用【附圖說明】本發明的實施方式。
[0096]〔拖拉機的概略結構〕
[0097]如圖1?圖3所示,拖拉機11( “作業車輛”的一例)由左右一對轉向操作及驅動自如的前輪12和左右一對驅動自如的后輪13構成為能夠使行駛機體14自行行駛的四輪驅動式。在行駛機體14的前部具有:動力部15、覆蓋動力部15的發動機罩16、配置在發動機罩16的下方的罩17、以及能夠將罩17裝卸自如地安裝在行駛機體14側的罩安裝構造18。如圖1所示,在行駛機體14中的動力部15的后方具有駕駛操作部19,在駕駛操作部19具有:方向盤20、位于方向盤20的后方的駕駛座位21、以及位于方向盤20的附近的駕駛面板22。在行駛機體14中的駕駛操作部19的后方具有PTO軸23和連桿機構24。該拖拉機11利用連桿機構24將未圖示的旋轉式耕耘裝置等作業裝置升降自如地連結在行駛機體14的后部,并且從PTO軸23將動力傳遞到該作業裝置,從而可以構成進行耕耘等各種作業的乘用型作業機械。
[0098]如圖2及圖3所示,動力部15具有:發動機26、燃料箱27、空氣濾清器28、排氣處理裝置29、排氣管30、風扇31、散熱器32、以及蓄電池33。發動機26由柴油發動機構成,支承在行駛機體14前部的前車軸框架34上。燃料箱27位于發動機26的側方及后方。空氣濾清器28位于發動機26的前方,經由進氣軟管36與發動機26的進氣側連結。排氣處理裝置29是除去發動機26的排氣中含有的排氣微粒的裝置,與發動機26的排氣側連結,并經由裝置支承框架37支承在發動機26的上部。另外,排氣處理裝置29通過內部的過濾器(未圖示)將發動機26的排氣中含有的排氣微粒過濾,并使蓄積在過濾器中的排氣微粒燃燒,因此,從排氣處理裝置29排出高溫的排氣。排氣管30與排氣處理裝置29連結,向機體橫向外側延伸并將來自發動機26的排氣向機體外部排出。風扇31位于發動機26的前方并支承在風扇罩38( “發動機的附屬部件”的一例)上。散熱器32位于發動機26的前方并支承在前車軸框架34上。
[0099]發動機罩16構成為繞穿過左右一對支承件39的橫軸心P上下自由擺動,該左右一對支承件39向前方側突出地設置于分隔框架35,該發動機罩16構成為能夠在覆蓋動力部15的關閉姿勢和使動力部15向外部露出的打開姿勢之間自由地切換。如圖1所示,發動機罩16具有:在發動機罩16處于關閉姿勢時位于動力部15的前方側的前方部位16A、位于動力部15的上方側的上方部位16B、以及位于動力部15的側方側的側方部位16C。如圖2所示,在前方部位16A形成有向前方側空間FR引入空氣的引入部40。由圖1、圖2可知,側方部位16C形成為不遮擋發動機室ER的下方側地向外部敞開的形狀,能夠將由動力部15中的發動機26和排氣處理裝置29產生的熱量從發動機罩16的側方側向機體外部高效排出。在發動機罩16的側方部位16C后部的下緣部配置有罩17,側方部位16C形成為與安裝時的罩17大致共面。
[0100]如圖2、圖3所示,風扇罩38在發動機罩16處于關閉姿勢時構成如下構造:將發動機罩16的內部分隔成配置有發動機26的發動機室ER和位于發動機室ER前方的前方側空間FR。另外,分隔框架35構成如下構造:分隔成發動機室ER和位于發動機室ER后方的后方側空間RR。進氣軟管36在風扇罩38的上部跨過前方側空間FR和發動機室ER地沿機體前后方向插通風扇罩38。風扇罩38具有通過防止進氣軟管36和風扇罩38之間的間隙來將前方側空間FR和發動機室ER之間封閉的封閉構造44。
[0101]〔罩及罩安裝構造〕
[0102]如圖1、圖2所示,在發動機罩16的側方部位16C后部的下緣部配置有向行駛機體14偵_由裝卸的罩17。罩17在行駛機體14的左右分別配置。罩17例如由樹脂制,利用罩安裝構造18向行駛機體14側自由地裝卸。如圖4、圖5所示,罩17具有以從機體前方側越趨向機體后方側越變得狹窄的方式形成的主體部42。主體部42在安裝罩17時沿著發動機罩16的側方部位16C后部的下緣部配置,并覆蓋動力部15的側方。主體部42具有:前側的寬廣部位42A、以及處于寬廣部位42A的后側且相比寬廣部位42A在上下方向構成狹窄的形狀的狹窄部位42B。另外,主體部42的包圍通氣部43周圍的周邊部為了進行加強而形成為朝向機體內側的肋狀。
[0103]另外,為了將動力部15的熱量向機體外部排出,在主體部42上的前后兩個部位形成有具有很多通氣孔的通氣部43。例如,從發動機罩16的前方部位16A處的引入部40利用風扇31等的作用而被引入的空氣,在冷卻動力部15之后從罩17的通氣部43被排出。
[0104]罩安裝構造18具有:罩17側的第一突起部45(“第一卡合部”的一例)、行駛機體14側的第一插通孔46( “第一被卡合部”的一例)、罩17側的第二突起部47( “第二卡合部”的一例)、行駛機體14側的第二插通孔48(“第二被卡合部”的一例)、罩17側的下方突出部49(“第三卡合部”的一例)、以及行駛機體14側的定位孔50( “第三被卡合部”的一例)。
[0105]如圖2?圖5所示,第一突起部45配置在罩17的主體部42的前端部。第一突起部45具有:從主體部42的前緣部向機體斜內側前方伸出的內側伸出部45A、以及相比內側伸出部45A在上下方向上狹窄并從內側伸出部45A的前端部向機體前方伸出的前方伸出部45B。前方伸出部45B相比第二突起部47配置在機體橫向內側。
[0106]第二突起部47配置在罩17的主體部42的后端部。第二突起部47的前后方向長度被設定為比第一突起部45中的前方伸出部45B的前后方向長度短。另外,第二突起部47位于與第一突起部45大致相同的高度。
[0107]下方突出部49從罩17的主體部42的下緣部沿著機體下方側突出地形成。下方突出部49具有:從主體部42向下方伸出的大徑部49A、從大徑部49A向下方伸出且相比大徑部49A形成為小徑的小徑部49B。
[0?08]如圖6、圖10所不,第一插通孔46在行駛機體14側的風扇罩38的橫向一端部及橫向另一端部的下前方的板部分別形成,并構成為能夠供第一突起部45沿機體前后方向插通。另外,如圖7、圖10所示,第二插通孔48在行駛機體14側的分隔框架35下部的橫向一端部及橫向另一端部形成,并構成為能夠供第二突起部47沿機體前后方向插通。
[0109]如圖8、圖10所示,定位孔50設置于從行駛機體14側的前車軸框架34豎立設置的撐條56上。撐條56相比風扇罩38的下端部位于更后方。定位孔50上下貫穿撐條56的水平狀部位而形成,并構成為能夠卡合下方突出部49。
[0110]如圖10所示,在使第一突起部45的前方伸出部45B插通并卡合在第一插通孔46中時,成為如下狀態:利用第一插通孔46限制第一突起部45的前方伸出部45B的機體橫向的移動,并且,允許第一突起部45的前方伸出部45B的機體前后方向的移動。換言之,第一突起部45的前方伸出部45B和第一插通孔46構成為在其卡合狀態下允許主體部42在機體前后方向上的移動。在將第一突起部45插通在第一插通孔46中直至內側伸出部45A抵接在第一插通孔46的后端部的位置時,在第二突起部47和第二插通孔48之間產生前后方向的間隙,因此,使主體部42以第一突起部45和第一插通孔46卡合的卡合部位為中心在水平方向或上下方向擺動,從而使第二突起部47和第二插通孔48對位。
[0111]而且,在將第一突起部45卡合在第一插通孔46中的同時將第二突起部47插通并卡合在第二插通孔48中時,成為如下狀態:利用第二插通孔48限制第二突起部47的機體橫向的移動,并且,允許第二突起部47的機體前后方向的移動。換言之,第二突起部47和第二插通孔48構成為在其卡合狀態下允許主體部42在機體前后方向上的移動。這樣,在構成將第一突起部45卡合在第一插通孔46中并將第二突起部47卡合在第二插通孔48中的狀態時,主體部42被第一插通孔46及第二插通孔48引導,使得機體橫向的移動被限制而能夠在機體前后方向進行移動。維持將第一突起部45卡合在第一插通孔46中并將第二突起部47卡合在第二插通孔48中的狀態不變的狀態下,在將主體部42在第一插通孔46及第二插通孔48中的冗余起作用的范圍內向上方提起的同時使其在機體前后方向移動,并使定位孔50與下方突出部49對位。
[0112]在此,如圖2?圖5、圖6、圖7所示,第一突起部45和第一插通孔46的卡合狀態下的主體部42向機體前后方向移動的移動允許量,與第二突起部47和第二插通孔48的卡合狀態下的主體部42向機體前后方向移動的移動允許量不同。具體來說,第一突起部45的機體前后方向長度形成為比第二突起部47的機體前后方向長度長。由此,先使第一突起部45插通并卡合在第一插通孔46中、此后使第二突起部47插通并卡合在第二插通孔48中這樣的安裝順序變得明確,并且,可以在維持將第一突起部45卡合在第一插通孔46中的狀態不變的狀態下容易地將第二突起部47插通并卡合在第二插通孔48中。
[0113]接著,在將第一突起部45卡合在第一插通孔46中并將第二突起部47插通并卡合在第二插通孔48中的狀態下,使主體部42向下方落下,將下方突出部49插通并卡合在定位孔50中時,下方突出部49的前后左右方向的移動被限制。由此,主體部42向前后方向、左右方向、下方的移動被限制,利用罩17的自重完成罩17的定位。此時,下方突出部49和定位孔50的卡合位置被設定在如下范圍內:在第一突起部45和第一插通孔46處于卡合狀態且第二突起部47和第二插通孔48處于卡合狀態時,允許主體部42在機體前后方向上移動。
[0114]另外,如圖6、圖10所示,第一插通孔46形成為將機體上下方向作為長度方向的長孔形狀,第一突起部45在機體上下方向上具有比第一插通孔46小的尺寸。因此,在使第一插通孔46與第一突起部45卡合時,在第一突起部45和第一插通孔46之間形成有機體上下方向的間隙。另外,如圖7、圖10所示,第二插通孔48形成為將機體上下方向作為長度方向的長孔形狀,第二突起部47在機體上下方向上具有比第二插通孔48小的尺寸。因此,在使第二插通孔48與第二突起部47卡合時,在第二突起部47和第二插通孔48之間形成有機體上下方向的間隙。因此,在使第一突起部45卡合在第一插通孔46中并使第二突起部47卡合在第二插通孔48中的狀態下,可以確保罩17的主體部42能夠在機體上下方向上振動的冗余。
[0115]根據上述結構,可以將罩17定位在行駛機體14側,但如圖2、圖4、圖5、圖9、圖1O所示,罩安裝構造18也可以還具有固定部51和被固定部52。固定部51配置在主體部42的機體前后方向的靠中央的部位,具有從前方的通氣部43的內面側向內側突出的水平狀的平板以及形成在平板上的朝向上下方向的孔部。被固定部52由在從裝置支承框架37朝向機體外側突出設置的托架55上形成的朝向上下方向的孔部構成,該裝置支承框架37將排氣處理裝置29支承在發動機26的上方。
[0116]以下,說明罩17向行駛機體14側安裝的安裝方法。
[0117]首先,如圖10(A)所示,使主體部42向機體前方移動并使第一突起部45的前方伸出部45B插通并卡合在第一插通孔46中。此時,在稍微提起主體部42的同時將第一突起部45的前方伸出部45B插通在第一插通孔46中。在將第一突起部45插通在第一插通孔46中直至第一插通孔46的后端部抵接在第一突起部45的內側伸出部45A的前端部的位置時,在第二突起部47和第二插通孔48之間形成機體前后方向的間隙。此時,第一插通孔46相比第二插通孔48配置在機體橫向內側,第一突起部45的前方伸出部45B以相比第二突起部47位于機體橫向內側的方式配置。因此,容易將第一突起部45插通在第一插通孔46中。
[0118]接著,如圖10(B)所示,維持將第一突起部45插通在第一插通孔46中的狀態不變,使主體部42向機體后方側稍微滑動移動,從而將第二突起部47插通并卡合在第二插通孔48中。這樣,在構成將第一突起部45卡合在第一插通孔46中并將第二突起部47卡合在第二插通孔48中的狀態時,主體部42在機體橫向的移動被限制且在機體上下方向具有冗余的狀態下成為允許機體前后方向的移動的狀態。由此,罩17的主體部42相對于行駛機體14在機體橫向被定位。
[0119]接著,如圖10(C)所示,維持將第一突起部45插通在第一插通孔46中并將第二突起部47插通在第二插通孔48中的狀態,稍微提起主體部42并使其在機體前后方向滑動移動,使下方突出部49與定位孔50對位后使主體部42向機體下方移動,使下方突出部49落入定位孔50中,從而插通并卡合在定位孔50中。由此,罩17的主體部42向機體前后方向及機體下方向的移動被限制。
[0120]在該狀態下,如圖1、圖2所示,在使發動機罩16處于關閉姿勢時,利用發動機罩16的側方部位16C的下緣部限制罩17的主體部42向機體上方向移動。由此,主體部42在機體橫向、機體前后方向、機體上下方向上被限制,只要是在使發動機罩16處于關閉姿勢,就能夠防止罩17從行駛機體14側脫落。
[0121]在如上所述利用罩安裝構造18將罩17安裝在行駛機體14上時,在第一突起部45和第一插通孔46之間以及第二突起部47和第二插通孔48之間,可以在機體前后方向及機體橫向確保冗余。因此,在行駛機體14因行駛等而上下振動了時,在第一突起部45和第一插通孔46之間以及第二突起部47和第二插通孔48之間,可以確保上下方向上的稍微的冗余。
[0122]另外,在將下方突出部49卡合在定位孔50中時,如圖10(D)所示,固定部51位于被固定部52的位置。將旋鈕螺栓57等聯結部件從上方側進行聯結等以便將固定部51卡合并固定在被固定部52上,從而可以將罩17的主體部42完全固定在行駛機體14側。
[0123]〔封閉構造〕
[0124]如圖11、圖12所示,封閉構造44由風扇罩38側的插入部60和從插入部60的上方側與插入部60卡合的封閉板61構成。插入部60形成為沿著進氣軟管36的下半部形狀的形狀。具體來說,在進氣軟管36的截面形成為圓形的情況下,插入部60形成為接收進氣軟管36的下半圓部的半圓狀。插入部60具有:支承部60A、下限制部60B、中限制部60C、以及上限制部60D。下限制部60B、中限制部60C、上限制部60D在上下方向上排列并前后交替地配置,封閉板61自由地插入到下限制部60B及上限制部60D與中限制部60C之間。
[0125]支承部60A從下方承接并支承已被卡合的封閉板61。下限制部60B鄰接地配置在支承部60A的上方,并構成為限制封閉板61的上部前面的橫向兩端部向前方移動。中限制部60C鄰接地配置在下限制部60B的上方,并構成為限制封閉板61的上下中央部后面的橫向兩端部向后方移動。上限制部60D鄰接地配置在中限制部60C的上方,并構成為限制封閉板61的上部前面的橫向兩端部向后方移動并且限制封閉板61的凸部61B向上方移動。這樣,插入部60通過在前后方向交替地夾入封閉板61,使得封閉板61在前后方向上不移動。
[0126]封閉板61由例如具有撓性的樹脂部件構成。封閉板61具有:平板部61A、以及在平板部61A的橫向兩端部分別形成的凸部61B。平板部61A將四邊形狀的下端部沿著進氣軟管36上部的外形呈上半圓狀地開設切口而形成。凸部61B以固定在平板部61A上并從平板部61A的遮擋面在機體前后方向突出的方式設置。
[0127]在將封閉板61安裝在插入部60時,使平板部61A撓曲并使凸部61B位于上限制部60D下方之后,使其成為自由狀態。由此,封閉板61由插入部60限制前后上下左右方向的移動,可以將發動機室ER和前方側空間FR之間完全隔開。這樣,凸部61B與上限制部60D抵接,從而實現封閉板61的防脫落及防振動。因此,不需要像以往那樣使用海綿等填補風扇罩38和進氣軟管36之間的間隙的工序,可以通過簡單的構造提高發動機室ER和前方側空間FR的隔開性。
[0128]〔排氣管的具體構造〕
[0129]如圖2、圖13所示,排氣管30具有:與發動機26側連結的第一排出管62和與第一排出管62連結的第二排出管63。第一排出管62的一端側與發動機26側連結,第一排出管62的另一端側從一端側向下方延伸并到達彎曲部、進而從彎曲部向機體斜前方延伸而形成。在第一排出管62的排出口 62A,截面積收縮,由此,在排出口 62A附近,排氣的流速上升,可以提高排出口 62A附近的負壓。
[0130]第二排出管63作為引導從第一排出管62排出的排氣的導風管起作用,經由沿機體前后方向延伸的托架63E利用螺栓固定安裝在前車軸框架34的側部,整體形成呈長方形的筒體形狀。第二排出管63具有:在后部上表面開口的第一上方開口部63A、在后面開口的后方開口部63B、相比第一上方開口部63A在前方位置的上表面開口的第二上方開口部63C、以及在前面開口的排氣口63D。第二排出管63配置成,來自第一排出管62的排出口 62A的排氣被排出到第一上方開口部63A。
[0131]而且,排出口62A通過使第一排出管62的截面積收縮而形成,使得該排氣的流速提高,因此,可以在排出口 62A的周圍產生更大的負壓,使從第一上方開口部63A周圍被導入的空氣量更多,從而可以有效地降低排氣溫度。并且,空氣不僅可以從第一上方開口部63A被導入,而且也可以從后方開口部63B被導入,可以增大被導入的空氣量。這樣,使在第二排出管63中導入空氣的導入口的截面積更大,從而有效地實現排氣溫度的降低。另外,上方開口部63A由與第二排氣管63的后方開口部63B的上方側連續地開設了切口的部位形成。因此,由于后方開口部63B和上方開口部63A連續,因此,不會形成在后方開口部63B和上方開口部63A之間阻礙空氣導入那樣的阻力,可以順暢地進行空氣的導入。
[0132]另外,第二排氣管63以朝向斜下前方的傾斜姿勢配置,來自排出口62A的排氣向第二排氣管63內部流入的方向成為斜下前方,因此,來自排出口 62A的排氣盡量不受到阻力地向第二排氣管63內部流入,能夠可靠地產生更大的負壓。進而,由于排氣口 63D的截面積比第二排氣管63中的空氣導入口的截面積大,因此,第二排氣管63中的排氣和空氣的混合氣體的流動成為順暢的流動,可以將排氣溫度降低了的混合氣體可靠地排出到外部。另外,由于排氣口63D通過切口部63F在傾斜的橫向開設有切口,因此,來自排氣口63D的排氣并非僅向其前方側集中地進行排氣,也向傾斜的橫向分散地排氣。
[0133]根據如上所述的排氣管30,高溫的排氣從排氣處理裝置29排出到第一排出管62,進而排氣從第一排出管62的排出口 62A吹入第二排出管63的第一上方開口部63A。于是,排出口 62A的附近成為負壓,機體外部的空氣從第二排出管63的后方開口部63B流入第二排出管63內,流入的空氣與從第一上方開口部63A吹入的排氣混合,從而可以降低排氣的溫度。并且,在排氣流到第二排出管63內時,機體外部的空氣從第二上方開口部63C流入第二排出管63內,流入的空氣與溫度降低了的排氣混合,從而可以使排氣的溫度進一步降低。由此,可以將溫度降低了的排氣排出到機體外部。
[0134]〔其他實施方式〕
[0135](I)在上述實施方式中,示出了第一突起部45形成為比第二突起部47長的例子,但與此相反,第二突起部47也可以形成為比第一突起部45長。
[0136](2)在上述實施方式中,作為第一卡合部,列舉第一突起部45,作為第二卡合部,列舉第二突起部47,作為第三卡合部,列舉下方突出部49,作為第一被卡合部,列舉第一插通孔46,作為第二被卡合部,列舉第二插通孔48,作為第三被卡合部,列舉定位孔50,并例示了由突起部和插通孔進行卡合的卡合方式,但并不限于此。例如,可以是如下的卡合方式:使第一卡合部、第二卡合部、第三卡合部為鉤狀部件,并使第一被卡合部、第二被卡合部、第三被卡合部為能夠卡掛鉤狀部件的孔狀部件。
[0137](3)在上述實施方式中,示出了具有固定部51及被固定部52的例子,但由于通過處于關閉姿勢的發動機罩16的側方部位16C的下端部來限制罩17向機體上方移動,因此也可以不具有固定部51及被固定部52。
[0138](4)在上述實施方式中,作為動力部15中的發動機26的附屬部件的一例,列舉了風扇罩38,但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是支承發動機26的發動機框架等其他附屬部件。
[0139](5)在上述實施方式中,作為作業車輛的一例,列舉了拖拉機11,但并不限于此,也可以是聯合收割機、插秧機等其他作業車輛。
[0140]下面,基于【附圖說明】本發明的作業車輛的排氣裝置的實施方式。
[0141]圖14表示作為應用本發明的作業車輛的排氣裝置的作業車輛的一例的拖拉機的整個側面。
[0142]該拖拉機在車體前部具有動力部I’,在該動力部I’后部的車體中間部具有駕駛部2’,將發動機搭載架3’、離合器殼(未圖示)及變速箱4’一體地連結而構成車架5’。而且,在發動機搭載架3 ’上搭載有動力部I ’,車架5 ’由左右一對前輪6 ’及后輪7 ’支承。
[0143]如圖14及圖15所示,在動力部I’中,在發動機搭載架3’上設置有采用了由防振件(未圖示)防振支承的柴油發動機的發動機8’。具有形成發動機室9’的發動機罩10’,該發動機室9 ’收納該發動機8 ’,該發動機罩10 ’構成為在其內部形成發動機室9 ’的關閉狀態和將該發動機室9,打開的打開狀態之間上下擺動自如。將來自發動機8,的動力經由由在兼用作框架的變速箱4’內安裝的行駛用變速裝置(未圖示)等構成的行駛傳動系統,傳遞到前輪6’及后輪7’,從而構成四輪驅動型的拖拉機。另外,在駕駛部2’具有方向盤13’和駕駛座位14’等。
[0144]回到圖14,在變速箱4的后部具有:通過在其后上部的內部安裝的液壓式升降缸(未圖示)的動作在上下方向被擺動驅動的左右一對提升臂11’、能夠將發動機動力向外部導出的動力導出軸12’等。來自發動機8’的動力經由作業傳動系統傳遞到動力導出軸12’,該作業傳動系統是在變速箱4’的內部安裝的不同于行駛傳動系統的另外的系統,由作業用的變速裝置(未圖示)、作業離合器(未圖示)等構成。而且,在左右的提升臂11’上連結有能夠升降擺動地連結并裝備在變速箱4’的后部的連桿機構(未圖示),在動力導出軸12’上連接有用于向與該連桿機構連結的旋轉式耕耘裝置等作業裝置(未圖示)傳送動力的傳動軸等。
[0145]如圖15及圖16所示,在發動機室9’內,從機體前后方向的前方側起依次具有:蓄電池15 ’、散熱器16 ’、向機體后方側吹送空氣的冷卻風扇17 ’、發動機8 ’。另外,在發動機室9 ’內,在蓄電池15’的上部具有發動機用的空氣濾清器57’,在發動機8’的上部具有收容D0C20’(柴油氧化催化劑)、DPF21’(柴油顆粒過濾器)等且具有消音器功能的排氣凈化裝置18’。排氣凈化裝置18’以朝向前后的姿勢配置成其長度方向成為機體前后方向。而且,在發動機8’的上部,橫跨排氣凈化裝置18’的橫側部及發動機8的后方側,具有燃料箱41,。
[0146](發動機罩)
[0147]形成發動機室9’的發動機罩10’形成為具有上部面板10a’、機體寬度方向的左右兩側的側部面板10b’及前部面板10c’且下方側及后方側敞開的箱狀。而且,將上部面板10a’、左右兩側的側部面板10b’及前部面板10c’形成為一體的面板體,由該面板體構成發動機罩10’。
[0148]上部面板10a’以覆蓋動力部I’的上部的方式在機體前后方向上形成為長條狀。在上部面板10a’上,在與排氣凈化裝置18’的上部相當的部位具有能夠將發動機室9’內的空氣向外部排出的開口部23’(在圖16中用單點劃線包圍的部分)。開口部23’配置在與排氣凈化裝置18’的前方側部位(廢氣的排出側部位)的上部相當的部位。在該開口部23’具有形成有很多孔部的多孔體24,,允許發動機室9’內的空氣向外部排出的同時防止異物從外部向發動機室9’內侵入。各側部面板10b’形成為其后方側部位相比前方側部位向上方側凹陷的形狀,在上述向上方側凹陷的部位具有與發動機罩10’分體的側面板40’。該側面板40’具有形成有很多孔部的多孔狀部位,能夠將發動機室9’內的空氣向外部排出。
[0149]發動機罩10’將其后端部的沿著機體寬度方向的擺動軸心25’作為支點,上下擺動自如地被支承。擺動軸心25 ’被從將發動機室9’和其后方側空間分隔的分隔體26 ’向機體前方側延伸的左右一對支承體27’支承。分隔體26’形成為在上下方向及機體寬度方向具有寬度的板狀,在機體前后方向靠近發動機罩1,的后端部配置。
[0150]發動機罩10’由在其上部面板10a’和機體側之間配置的施力部件28’施力而向上方側擺動。在使發動機罩10’向上方側擺動以便從關閉狀態成為打開狀態的情況下,可以利用施力部件28’的作用力容易地使發動機罩10’向上方側擺動。
[0151](排氣凈化裝置)
[0152]排氣凈化裝置18’與發動機8’的排氣管19’連結,對流過了該排氣管19’的廢氣進行凈化。排氣凈化裝置18’從該廢氣的流通方向的上游側起依次具有D0C20,、DPF21’,凈化從機體后方側供給的廢氣,并將該凈化了的廢氣排出到機體前方側。排氣凈化裝置18’利用DPF21,捕獲來自發動機8,的廢氣中含有的微粒狀物質,利用D0C20,使廢氣中的未燃燃料氧化燃燒以使排氣溫度上升,從而將DPF21’所捕獲的微粒狀物質燒掉以進行DPF21 ’的再生處理。為了判定在哪個時機進行該再生處理,具有檢測DPF21’的上游側部位和下游側部位的壓差的壓差傳感器22’。控制排氣凈化裝置18’的控制部(省略圖示),基于壓差傳感器22’的檢測信息,判定DPF21’是否產生堵塞等是否需要進行再生處理,在適當的時機進行再生處理。
[0153](排氣路徑)
[0154]具有將來自發動機8’的廢氣排出到外部的排氣路徑29’,在該排氣路徑29’的中途部位具有排氣凈化裝置I8 ’。排氣路徑29,具有設置在發動機室9 ’內的內部側流路部位30,和設置在發動機室9’外的外部側流路部位31’,在廢氣的流通方向上,內部側流路部位30’位于外部側流路部位31,的上游側。內部側流路部位30’包括從發動機8’向排氣凈化裝置18’引導廢氣的排氣管19’。而且,為了使由排氣凈化裝置18’凈化了的廢氣的排氣溫度降低,在排氣路徑29’中具有在其中途部位導入外部空氣并使外部空氣與廢氣混合的外部空氣導入部32’。
[0155]作為外部空氣導入部32’,具有第一外部空氣導入部33’和第二外部空氣導入部34’,所述第一外部空氣導入部33 ’配置在排氣路徑29 ’中的內部側流路部位30 ’,將發動機室9,內的空氣作為外部空氣進行導入,所述第二外部空氣導入部34,配置在排氣路徑29,中的外部側流路部位31’,將發動機室9’外的空氣作為外部空氣進行導入。
[0156](第一外部空氣導入部)
[0157]如圖15、圖17、圖18(A)所示,第一外部空氣導入部33’具有:上游側流通管35’(相當于第一流通管)和流路截面積比該上游側流通管35’的流路截面積大的中間流通管36’(相當于第二流通管)。第一外部空氣導入部33’的上游側流通管35’的下游側端部和中間流通管36’的上游側端部由雙重管構造構成,在該雙重管構造中,以在上游側流通管35’和中間流通管36’之間形成間隙K1’的狀態使上游側流通管35’處于內側且使中間流通管36’處于外側。
[0158]上游側流通管35’與排氣凈化裝置18’的排出部37’連結,在其中途具有向前方側彎曲的彎曲部位35a ’,從上方側向下方側延伸。中間流通管36 ’具有:從上方側向下方側延伸的上游側部位36a’、以及與該上游側部位36a’連續地以將廢氣的流通方向從上下方向改變到機體前后方向的方式向機體前方側彎曲的下游側部位36b,。而且,上游側流通管35,、以及中間流通管36’的從上游側端部開始到其中途部位為止的部位成為內部側流路部位30’。上游側流通管35’及中間流通管36’的流路截面都形成為圓形,中間流通管36’的內徑比上游側流通管35’大,從而形成流路截面積的大小關系。對于中間流通管36’的支承而言,具有將上游側流通管35’和中間流通管36’連結的連結體38’,通過由該連結體38’進行的連結,中間流通管36,被固定支承在上游側流通管35,上。連結體38,在上游側流通管35,及中間流通管36’的周向上隔著間隔地設置有多個,以便形成使外部空氣在連結體38’彼此之間流通的間隙,該連結體38 ’構成為盡量不阻礙上游側流通管35 ’和中間流通管36 ’之間的間隙K1’中的外部空氣的流通。另外,中間流通管36’也連結在與機體側連結的機體側連結體59,上。
[0159]第一外部空氣導入部33’利用由從上游側流通管35’向中間流通管36’的廢氣的流入產生的噴射作用,使發動機室9’內的空氣從上游側流通管35’和中間流通管36’之間的間隙K1’導入中間流通管36’并與廢氣混合,以降低廢氣的排氣溫度。間隙K1’在上游側流通管35’的整個周向形成,其徑向的寬度相同。第一外部空氣導入部33’配置在冷卻風扇17’的后方側,可以將由冷卻風扇17’向機體后方側吹送的空氣積極地作為外部空氣進行導入。另外,第一外部空氣導入部33,在機體寬度方向上靠近側面板40,的多孔狀部位配置。由此,將從側面板40’的多孔狀部位向發動機室9’的外部排出的較低溫度的空氣作為外部空氣,通過第一外部空氣導入部33’容易將其導入,從而容易降低排氣溫度。
[0160](第二外部空氣導入部)
[0161]如圖15、圖17、圖18(B)所示,第二外部空氣導入部34’具有:中間流通管36’(相當于第三流通管)和流路截面積比該中間流通管36’的流路截面積大的下游側流通管39’(相當于第四流通管)。第二外部空氣導入部34’的中間流通管36’的下游側端部和下游側流通管39 ’的上游側端部由雙重管構造構成,在該雙重管構造中,以在中間流通管36 ’和下游側流通管39’之間形成間隙K2’的狀態使中間流通管36’處于內側且使下游側流通管39’處于外側。在該實施方式中,由單個中間流通管36’兼用作本發明保護的范圍中的第二流通管和第三流通管。
[0162]下游側流通管39’通過機體側連結體60 ’固定支承在發動機搭載架3 ’的橫側部,通過組合兩個=形部件,其流路截面形狀形成為多邊形(例如六邊形)。而且,中間流通管36’的從中途部位開始到下游側端部為止的部位、以及下游側流通管39’成為外部側流路部位31’。第二外部空氣導入部34’在發動機罩10’的下方配置在發動機搭載架3’的橫側部。第二外部空氣導入部34’利用由從中間流通管36’向下游側流通管39’的廢氣的流入產生的噴射作用,使發動機室9’外的空氣從中間流通管36’和下游側流通管39’之間的間隙K2’導入下游側流通管39’并與廢氣混合,從而降低廢氣的排氣溫度。間隙K2’在中間流通管36’的整個周向形成,其徑向的寬度構成為,機體寬度方向的寬度比上下方向的寬度大,從而可以從其機體寬度方向導入更多的外部空氣。
[0163]在此,第二外部空氣導入部34’處的中間流通管36 ’和下游側流通管39 ’之間的間隙K2’構成為,相比第一外部空氣導入部33’處的上游側流通管35’和中間流通管36’之間的間隙K1’,其截面積更大。由此,第二外部空氣導入部34’構成為,相比第一外部空氣導入部33’,導入的外部空氣的導入量更多,可以使大量的外部空氣與通過第一外部空氣導入部33’降低了排氣溫度的廢氣混合,可以有效地降低該排氣溫度。由此,排氣溫度降低了的廢氣在下游側流通管39’流通并被排出到機體前方側。
[0164]下游側流通管39’的長度比上游側流通管35’及中間流通管36’的長度短,因此,可以盡量縮短排氣路徑29’中的外部側流路部位31’的長度。由此,即便是發動機搭載架3’橫側部的有限空間,也可以避免與其他部件干涉地適當配置,并且可以得到降低排氣溫度這樣的效果。
[0165](燃料箱)
[0166]如圖16、圖19、圖20所示,燃料箱41,形成為前方側狹窄、后方側寬廣且俯視時呈L字形,由燃料箱支承體42,支承。燃料箱支承體42,具有:載置并支承燃料箱41,底部的底部43’、位于與燃料箱41’的前端部靠近的位置的前壁部44’、以及位于與燃料箱41’的左橫側部靠近的位置的橫壁部45’。
[0167]如圖19所示,底部43’由具有前端側部位43a’、中間部位43b’及后端側部位43c’的三層的板狀體構成,該前端側部位43a’位于最上位,該中間部位43b’隔著臺階部形成為比前端側部位43a’低一層,該后端側部位43c’隔著臺階部形成為比中間部位43b’低一層。底部43’構成為在其與燃料箱41’的底部之間夾著彈性支承部件46’地載置并支承燃料箱41’的底部。具有與在機體寬度方向上形成在燃料箱41’的外周部的槽部41a’嵌合來限制燃料箱41’的移動的移動限制部件58’,該移動限制部件58’的兩端部構成為與底部43’自由地聯結。
[0168]如圖20所示,前壁部44’由從底部43 ’的前端部向上方側延伸的板狀體構成,以覆蓋燃料箱41’的前面部的方式形成。在前壁部44’上形成有被卡合部48’(例如卡合孔部),該被卡合部48’與設置在燃料箱41’的前面部的卡合部47’(例如突起部)卡合。由此,通過使燃料箱41’的卡合部47’與前壁部44’的被卡合部48’卡合,從而限制燃料箱41’的機體寬度方向的移動。另外,也可以通過使燃料箱41’的橫側部與橫壁部45 ’抵接來限制燃料箱41’的機體寬度方向的移動。
[0169]橫壁部45’從底部43’的左端部到上方側由板狀體構成,在機體寬度方向及機體前后方向隔開燃料箱41,和排氣凈化裝置18 ’ ο即,發動機室9,由橫壁部45,分隔為排氣凈化裝置18’側的空間和燃料箱41’側的空氣,以免排氣凈化裝置18’的熱影響波及燃料箱41’。而且,在橫壁部45’,在機體前后方向上由燃料箱41’和排氣凈化裝置18’隔開的部位與燃料箱41 ’抵接,從而限制燃料箱41 ’在機體前后方向上的移動。另外,對于燃料箱41 ’在機體前后方向上的移動的限制而言,也被上述的移動限制部件58’限制。
[0170](發動機罩的施力部件)
[0171 ]如上所述,如圖19所示,具有對發動機罩10 ’施力以使其向上方側擺動的施力部件28’。該施力部件28’例如由氣彈簧構成,設置在機體寬度方向的中央部。施力部件28’具有:與發動機罩10’側連結的筒狀部件49’、相對于該筒狀部件49’自由地插入或拔出的棒狀部件50’。施力部件28’通過使棒狀部件50’相對于筒狀部件49’插入或拔出而自由地伸縮,在伸縮側施力,從而對發動機罩10’施力以使其向上方側擺動。為了將棒狀部件50’的端部安裝在機體側,在燃料箱支承體42,的底部43,,在其機體寬度方向的中央部具有施力部件用支承體53’,該施力部件用支承體53 ’ 一體地具有板狀的第一支承部位51’和從該第一支承部位51’向上方側延伸的板狀的第二支承部位52’。而且,棒狀部件50’的端部以夾入第二支承部位52 ’的狀態繞橫軸心擺動自如地安裝。由此,僅通過將施力部件用支承體53,的第一支承部位51,與燃料箱支承體42,的底部43,聯結,并在施力部件用支承體53,的第二支承部位52,擺動自如地安裝施力部件28,的一端部,就能夠將施力部件28,的一端部擺動自如地安裝在燃料箱支承體42’上。因此,可以實現施力部件28’的安裝作業的簡化,并且,也可以將燃料箱支承體42’的底部43’用作用于對施力部件28’擺動自如地支承的部件。另外,施力部件28’隔著燃料箱支承體42’的橫壁部27’在機體寬度方向上配置在與排氣凈化裝置18’相反的一側。即,在機體寬度方向上在施力部件28’和排氣凈化裝置18’之間存在橫壁部27’,施力部件28’配置在排氣凈化裝置18’的熱影響難以波及的部位。
[0172](排氣凈化裝置的壓差傳感器)
[0173]如上所述,如圖16及圖19所示,在排氣凈化裝置18’上,為了判定DPF21’是否產生堵塞等而設置有壓差傳感器22’。該壓差傳感器22’配置在排氣凈化裝置18’的熱影響難以波及的部位。在燃料箱支承體42’的前壁部44’具有從其上部向前方側突出的傳感器支承體54 ’,壓差傳感器22 ’配設在該傳感器支承體54 ’的前端部。在壓差傳感器22 ’上連結有與DPF21 ’的上游側部位連通的上游側連通部55’及與DPF21 ’的下游側部位連通的下游側連通部56’,對DPF21’的上游側部位和下游側部位的壓差進行檢測。這樣,壓差傳感器22’配置在相比將燃料箱41’和排氣凈化裝置18 ’隔開的燃料箱支承體42 ’的橫壁部45 ’在機體寬度方向更遠離排氣凈化裝置18’的一側,難以受到排氣凈化裝置18’的熱影響。另外,為了在如上所述的位置配置壓差傳感器22’,可以利用用于支承燃料箱41’的燃料箱支承體42 ’的前壁部 44,。
[0174]〔其他實施方式〕
[0175](I)在上述實施方式中,在第一外部空氣導入部33’配置在雙重管構造的外側的流通管和在第二外部空氣導入部34’配置在雙重管構造的內側的流通管采用同一中間流通管36’,但在第一外部空氣導入部33’配置在雙重管構造的外側的流通管和在第二外部空氣導入部34 ’配置在雙重管構造的內側的流通管也可以采用不同的流通管。
[0176](2)在上述實施方式中,可以對上游側流通管35’、中間流通管36’、下游側流通管39’的形狀進行適當變更,例如,也可以使所有的流通管的流路截面形成為圓形或者如下游側流通管39’那樣形成為多邊形。
[0177](3)在上述實施方式中,也可以使第一外部空氣導入部33’中的外部空氣的導入量和第二外部空氣導入部34’中的外部空氣的導入量大致相等。
[0178](4)在上述實施方式中,第一外部空氣導入部33’及第二外部空氣導入部34’采用了雙重管構造,但并不限于該雙重管構造。例如,也可以構成為,外部空氣導入部具有上游側流通管和下游側流通管,在下游側流通管的中途部位等形成開口部,使廢氣從上游側流通管流入該開口部,從而利用由該廢氣的流入產生的噴射作用,使外部空氣從上游側流通管的周圍流過開口部導入下游側流通管并與廢氣混合。
[0179](5)在上述實施方式中,作為作業車輛,例示了拖拉機,但也可以應用于例如聯合收割機或工程機械等其他各種作業車輛。
[0180]工業實用性
[0181]本發明能夠應用于各種作業車輛的排氣裝置,該排氣裝置具有:將來自發動機的廢氣排出到外部的排氣路徑、以及在該排氣路徑的中途部位導入外部空氣并使外部空氣與廢氣混合的外部空氣導入部,可以實現排氣路徑的結構的簡化,并且即便是更高溫度的廢氣,也可以降低該排氣溫度。
【主權項】
1.一種作業車輛的排氣裝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形成收納發動機的發動機室的發動機罩、將來自所述發動機的廢氣排出到外部的排氣路徑、以及在該排氣路徑的中途部位導入外部空氣并使外部空氣與廢氣混合的外部空氣導入部, 所述排氣路徑具有:設置在所述發動機室內的內部側流路部位和設置在所述發動機室外的外部側流路部位, 作為所述外部空氣導入部,具有第一外部空氣導入部和第二外部空氣導入部,所述第一外部空氣導入部配置在所述排氣路徑中的所述內部側流路部位,將所述發動機室內的空氣作為外部空氣進行導入,所述第二外部空氣導入部配置在所述排氣路徑中的所述外部側流路部位,將所述發動機室外的空氣作為外部空氣進行導入。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作業車輛的排氣裝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發動機室內具有向后方側吹送空氣的冷卻風扇,所述第一外部空氣導入部配置在所述冷卻風扇的后方側。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作業車輛的排氣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外部空氣導入部構成為,相比所述第一外部空氣導入部,導入的外部空氣的導入量更多。4.如權利要求1?3中任一項所述的作業車輛的排氣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外部空氣導入部具有第一流通管和流路截面積比該第一流通管的流路截面積大的第二流通管,所述第一流通管的下游側端部和所述第二流通管的上游側端部由雙重管構造構成,在該雙重管構造中,以在所述第一流通管和所述第二流通管之間形成間隙的狀態,使所述第一流通管處于內側且使所述第二流通管處于外側, 所述第二外部空氣導入部具有第三流通管和流路截面積比該第三流通管的流路截面積大的第四流通管,所述第三流通管的下游側端部和所述第四流通管的上游側端部由雙重管構造構成,在該雙重管構造中,以在所述第三流通管和所述第四流通管之間形成間隙的狀態,使所述第三流通管處于內側且使所述第四流通管處于外側。5.如權利要求1?4中任一項所述的作業車輛的排氣裝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發動機室內具有將來自所述發動機的廢氣凈化的排氣凈化裝置,所述排氣路徑構成為使由所述排氣凈化裝置凈化了的廢氣流通到外部,在所述發動機罩上,在與所述排氣凈化裝置的上部相當的部位具有開口部。
【文檔編號】B62D25/10GK106004416SQ201610388009
【公開日】2016年10月12日
【申請日】2014年3月7日
【發明人】青山健, 青山健一, 樫山真介, 松田真郎, 松田真一郎, 澤井惠, 菅野和信
【申請人】株式會社久保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