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自動二輪車剎車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所涉及的是這樣的自動二輪車剎車裝置車體架的前端部支承著可以操向的轉向手柄,在轉向手柄的一端設置的前輪剎車操作手柄與前輪剎車之間,設置有把由前輪剎車與操作手柄的操作產生的制動力可以機械地傳遞給前輪剎車的前輪用制動力傳遞系統;轉向手柄的另一端設置的后輪剎車操作手柄與后輪剎車之間,設置有把由后輪剎車操作手柄的操作產生的制動力可以機械地傳遞給后輪剎車的后輪用制動力傳遞系統。
原有的這種裝置,已為實開平4-7973號公報等為人們公知。
在這樣的剎車裝置上,如果要把由于防抱死剎車(antilockbrake)控制產生的制動力搞成可變的,比如可以考慮用特開平2-234869號公報上所公開的技術,但若采用此項技術,每一對車輪剎車都需要作動器。因而,重量與造價都將增加,要使其適用于低造價的車輛如小型摩托車就困難了。
另外,本專利申請人曾提出(特愿平6-108757號)在前輪與后輪用制動力傳遞系統上共用一個單一的作動器,把前輪與后輪剎車的制動力搞成可變的。但在這種剎車裝置上,作動器是比較重的,而且由于配置了該作動器,自動二輪車的重心位置變了,既沒有了行車時的輕快感,轉向手柄的操縱負荷也發生了變化。
本發明的目的即是鑒于前述事實,提供一種自動二輪車剎車裝置,采用單一的作動器可以改變前輪與后輪的剎車制動力,而使其不失去行車時的輕快感,同時減小轉向手柄的操縱負荷的變化。
為達到上述第一個目的,權利要求1記述的本發明提供了這樣的自動二輪車剎車裝置在車體架的前部,支承著可以轉向的轉向手柄,在轉向手柄的一端設置的前輪剎車操作手柄,與前輪剎車之間,設置有由前輪剎車操作手柄的操作產生的制動力可以機械地傳遞給前輪剎車的前輪用制動傳遞系統;轉向手柄的另一端設置的后輪剎車操作手柄與后輪剎車之間,設置有由后輪剎車操作手柄的操作產生的制動力可以機械地傳遞給后輪剎車的后輪用制動力傳遞系統。在這樣的剎車裝置中,具有如下的特征恒星齒輪、同軸圍繞著恒星齒輪的齒圈、以及自由旋轉地支承著與恒星齒輪、齒圈相嚙合的多個行星齒輪的行星齒輪托架作為三構成要素;而同時,前輪與后輪用制動力傳遞系統的中間部分分別連結于其中的第一與第二構成要素形成的行星齒輪機構與連結于第三構成要素的馬達共同構成的作動器被配置在前后輪間的車體架下部。
按權利要求1與2,前輪與后輪用制動力傳遞系統中分別夾裝了減震部件,作動器的第一與第二構成要素在前輪與后輪的剎車和減震部件間與前輪、后輪用制動力傳遞系統相連結。
按照權利要求2與3,其特征還在于與連于前輪剎車操作手柄的操作側制動拉索相連有操作側構件;與連于前輪剎車的作動側制動拉索相連有制動側構件,在操作側構件與作動側構件間夾裝減震彈簧構成了前輪用制動力傳遞系統中夾裝的減震部件。作動器的第一構成要素連結于作動側構件。
依權利要求1記述的本發明的結構,以單一的作動筒可以改變前輪與后輪的剎車制動力,而且即使配置了較重的作動器,自動二輪車的重心位置變化也比較小,另外也不會由于作動器的重量而增加轉向手柄的操作負荷。
另外,如按權利要求2記述的本發明的結構,作動器作動時,由于夾裝了減震部件,還可以防止兩剎車操作手柄的操作感覺惡化。
再就按權利要求3所述的本發明的結構,連結于前輪剎車操作手柄與前輪剎車間的前輪用制動力傳遞系統也不會由于配置了作動器而變長。
圖面的簡單說明
圖1.第一實施例小型摩托車側面2.圖1小型摩托車的正面3.剎車裝置整體結構4.作動器的縱斷面側視5.表示前輪用制動力傳遞系統一部分的斷面6.表示后輪用制動力傳遞系統一部分的斷面7.前輪剎車操作手柄操作時的連動制動力特性8.按車速確定加力的9.對應車速的連動制動力特性10.后輪剎車操作手柄操作時的連動制動力特性11.第二實施例小型摩托車側面12.圖11的小型摩托車的正面13.剎車裝置整體結構14.作動器的縱斷面側視15.圖14的15-15斷面16.圖14的16-16斷面17.兩制動力傳遞系統與作動器連結狀態18.圖17的18-18斷面放大19.圖18的19-19斷面20.圖18的20-20斷面圖符號說明6-轉向手柄、8F、8F′、8R-減震部件7F-操作側制動拉索14、14′-行星齒輪機構15-馬達24、24′-作為第三構成要素的恒星齒輪25、25′-作為第二構成要素的齒圈26、26′-行星齒輪34、34′-作為第一構成要素的行星齒輪托架36-操作側構件37′-作動側構件38-減震彈簧42-作動側制動拉索A、A′-作動器BF-前輪剎車BR-后輪剎車
F-車體架LF-前輪剎車操作手柄LR-后輪剎車操作手柄TF、TF′-前輪用制動力傳遞系統TR-后輪用制動力傳遞系統WF-前輪ER-后輪實施例以下借圖說明本發明的實施例圖1至圖10示出了本發明的第一實施例。圖1是采用了本發明的小型摩托車側面圖。圖2是圖1小型摩托車的正面圖,圖3示出了剎車裝置的整體結構圖。圖4是作動器的縱剖面圖。圖5是表示前輪用制動力傳遞系統之一部分結構的斷面圖。圖6是后輪用制動力傳遞系統之一部分結構的斷面圖。圖7是表示前輪剎車操作手柄操作時的連動制動力特性圖。圖8是按照車速的要求確定加力的圖。圖9示出了相應于車速要求的連動制動力特性圖。圖10示出了后輪剎車操作手柄操作時的連動制動力特性圖。
首先,在圖1與圖2上,這個小型摩托車的車體架F在其前端部裝有前管1,用前管可操向的支承著轉向柱2,前叉3左右成對連于轉向柱2,通過前叉3將前輪WF懸架于車體架F上。另外,在車體架F的中間可搖擺地連結著變速箱殼體4,殼體4中裝著變速器,變速器用來傳遞從搭載于該車體架F上的發動機(圖中未示出)來的動力。在殼體4的后部可旋轉地支承著后輪WR。
在前輪WF上,裝著能產生對應于作動桿5F的作動量的制動力的眾所周知的機械式前輪剎車BF;后輪WR上裝著同樣的能產生對應于作動桿5R的作動量的制動力的機械式后輪剎車BR。
另外,在轉向柱2的上端連著的轉向手柄的左右兩端設置了握把6L、6R。在轉向手柄右端軸支著用握著握把6R的右手可以操作的前輪剎車操作手柄LF;而在轉向手柄的左端軸支著用握著握把6L的左手可以操作的后輪剎車操作手柄LR。
連同參照圖3,前輪剎車操作手柄LF與前輪剎車BF的作動桿5F,通過把前輪剎車操作手柄LF的操作產生的制動力可以機械地傳遞給前輪剎車BF的前輪用制動力傳遞系統TF連結起來;而后輪剎車操作手柄LR與后輪剎車BR的作動桿5R則通過把后輪剎車操作手柄LR的操作產生的制動力可以機械地傳遞給后輪剎車BR的后輪用制動力傳遞系統TR連結起來。
前輪用制動力傳遞系統TF由下列各部分構成一端連結于前輪剎車操作手柄LF的操作側制動拉索TF,連結于操作側制動拉索TF的另一端的減震部件8F,其一頭連結于減震部件8F的另一端的作動側的第一制動拉索9F,連結于作動側第一制動拉索9F的另一端的傳動輪10F,連結于前輪剎車BF的作動桿5F與傳動輪10F間的作動側第二制動拉索11F。作動側第一,第二制動拉索9F、11F,由作動側第一制動拉索的牽引作回動而使傳動輪10F發生傳動來使牽引力作用于作動側第二制動拉索11F的方式相連結。而后輪用制動力傳遞系統TR則由連結于后輪剎車操作手柄LR的操作側制動拉索7R、減震部件8R、作動側第一制動拉索9R、傳動輪10R、以及作動側第二制動拉索11R依次相連所構成。作動側第一與第二制動拉索9R、11R由作動側第一制動拉索9R的牽引作動而使傳動輪10R轉動,從而使牽引力作用于作動側第二制動拉索11R的方式相連結起來。
在前輪用與后輪用制動力傳遞系統TF、TR中,在減速部件8F、8R與前后輪剎車BF,BR間的傳動輪10F、10R上,由單一的共用作動器A連結于傳遞系統TF、TR。該作動器A的動作由電子控制部件13控制。對電子控制部件13分別輸入剎車操作輸入力檢測器44F(檢測由前輪剎車操作手柄LF產生的剎車操作輸入力)、剎車操作輸入力檢測器44R(檢測由后輪剎車操作手柄LR產生的剎車操作輸入力)、車輪轉速檢測器45F(檢測前輪WF的旋轉速度)、車輪轉速檢測器45R(檢測后輪WR的旋轉速度)的檢測值,電子控制部件13即是基于檢測器44F、44R、45F、45R的檢測值來控制作動器A的動作的。
正像圖1與圖2所示的那樣,車體架F的前部由罩12覆蓋著,作動器A最好是在前輪WF與后輪WR間的車體架F的下部,由前述罩12構成的下面12a的下方部位靠近前輪WF固定支承于車體架F上。而減震部件8F、8R,在該作動器A的上方位置包容在罩12內,并固定支承于車體架F上。
作動器A由行星齒輪機構14與可以將旋轉方向自由切換成正、反向旋轉,把旋轉輸入功率輸給行星齒輪機構14而同時可以在非通電狀態自由轉動的馬達15構成。
在圖4上,作動器A的殼體16是由安裝著馬達15的第一殼體構件17和馬達15的相對側與第一殼體構件17結合在一起的第二殼體構件18所組成。行星齒輪機構14包容在殼體16內形成的齒輪室21中。前輪與后輪用制動力傳遞系統TF、TR中間部分的傳動輪10F、10R被包容在第二殼體構件18與結合于第二殼體構件18的蓋20間形成的作動室22中,可以轉動。另外,馬達15其輸出軸23伸入齒輪室21,且與殼體16的第一殼體構件17相結合。
行星齒輪機構14包括有恒星齒輪24、齒圈25、以及支承著與恒星齒輪24、齒圈25相嚙合的多個行星齒輪26的行星齒輪托架34。前輪用制動力傳遞系統TF的傳動輪10F與作為第一構成要素的行星齒輪托架34,后輪用制動力傳遞系統TR的傳動輪10R與作為第二構成要素的齒圈25,馬達15的輸出軸23與作為第三構成要素的恒性齒輪24分別相連。
在殼體16的第一殼體構件17中,具有和馬達15的輸出軸23相平行的軸線而配置于齒輪室21內的旋轉軸27,其一端可以自由旋轉地支承于構件17上。旋轉軸27的另一端插入作動室22,可以自由轉動地貫穿于第二殼體構件18。恒星齒輪24與設置在馬達15的輸出軸23上的驅動齒輪28相嚙合而固定連結于恒星齒輪24上的被動齒輪29被可以相對旋轉軸27轉動的安裝在齒輪室21內的旋轉軸27上。因而,馬達15通過驅動齒輪28與被動齒輪29連結于恒星齒輪24。
另外,在齒輪室21中,行星齒輪托架34被固定在旋轉軸27上;在作動室22內,傳動輪10F被固定在旋轉軸27的端部。從而,傳動輪10F通過旋轉軸27與行星齒輪托架34連結起來。
再就是,在行星齒輪托架34與傳動輪10F間,圍繞著旋轉軸27同軸配置了圓筒體30。該圓筒體30與旋轉軸27間夾有軸承31;且圓筒體30上還固定著配置于齒輪室21內的齒圈25。圓筒體30的作動室22一側的端部固定著傳動輪10R。從而通過圓筒體30將傳動輪10R連結于齒圈25上,齒圈25與第二殼體構件18之間安裝著軸承33。
在圖5上,減震部件8F由操作側制動拉索7F連于底端形成的操作側構件36與作動側第一制動拉索9F連于底端形成的作動側構件37間夾持著減震彈簧38而構成。
操作側構件36成棒狀,在其頂端沿半徑方向加大的承力部36a與棒狀體設計成一體;而作動側構件37成有底圓筒狀,承力部36a可以自由滑動地裝配其內。在該作動側構件37的頂端側裝有可以滑動的座板39。座板39的中心部位有圓筒部39a,而操作側構件36可以沿軸向相對移動地貫穿圓筒部39a。而且,在作動側部件37內的承力部36a與座板39間壓縮裝著減震彈簧38。為限制座板39朝承力部36a的相反方向移動,在作動側構件37的頂端內表面裝配了限止輪40。
作動側構件37可滑動地包容在殼體41內。操作側制動拉索7F滑動穿通殼體41的端部而與操作側構件36相連。作動側第一制動拉索9F滑動穿過殼體41的另一端而與作動側構件37相連。而且減震彈簧38的彈簧負荷設定為在前輪剎車操作手柄LF產生的通常的剎車操作輸入力下減震部件8F不被壓縮的程度。
在圖6上,減震部件8R與上述減震部件8F有著同樣的結構,被裝于操作側制動拉索7R與作動側第一制動拉索9R之間。與減震部件8F相應的部分只給予參照符號示于圖上,而省去詳細說明。
在這樣的制動裝置上,置后輪剎車操作手柄LR不進行剎車操作的狀態而只進行前輪剎車操作手柄LF的操作,傳動10F即如圖5箭頭所示的方向轉動,通過前輪用制動力傳遞系統TF傳遞剎車操作力,使前輪剎車BF產生剎車動作。此時,通過旋轉軸27連結于傳動輪10F的行星齒輪托架34也與傳動輪10F同方向轉動。馬達15處于非通電狀態時恒星齒輪24自由轉動,后輪剎車BR仍處于非作動狀態。然而,一旦使馬達朝正轉方向轉動,恒星齒輪24即和行星齒輪托架34同向轉動,而齒圈25則朝相反的方向轉動,所以后輪剎車BR動作的同時,前輪剎車BF上也得到了馬達15的加力。
如圖7所示,隨著馬達15的轉動加力于前輪剎車操作手柄LF的剎車操作力而形成的制動力由前輪剎車BF表現出來;同時,隨著馬達15的轉動形成的連動制動力由后輪剎車BR表現出來。從而可以得到以直線A所表示的總制動力的向量值。
這時,從對恒星齒輪24的輸入到齒圈25的輸出的減速比設為iR,從對恒星齒輪24的輸入到行星齒輪26的輸出的減速比設為iC,齒圈25的齒數設為ZR,恒星齒輪24的齒數設為ZS,則代表加力的直線B所表示的正切tanθ即如下邊的①~③式所示。
tanθ=iR/iC……………………①iR=ZR/ZS……………………………②iC=(ZR+ZS)/ZS……………………③另外,把馬達15的輸出扭矩設為T,馬達15到恒星齒輪24的減速比設為is,后輪制動力即為(T×is×ZR/ZS),前輪制動力中的加力部分即為{T×is×(ZR/ZS)/ZS}。
這里,假定與前輪WF、后輪WR制動的同時而不產生抱死的理想制動力分配線C有一個容許幅度的理想制動力分配范圍,如圖7的斜線部分所示。比如,基于由剎車操作輸入力檢測器44F檢測出來的剎車操作輸入力而最終得到的制動力點P即極接近上述的理想制動力分配范圍,而使馬達15的輸出扭矩得以控制。
代替上述那樣的基于剎車操作輸入力對馬達15的輸出進行控制的是基于剎車操作時的車速,可得到圖8所示的加力,而進行對馬達15的輸出力控制。如果那樣,低車速時可得到圖9所示的破折線連動制動力特性;而在高車速時,可以得到圖9的實線所示的連動制動力特性。
與上述的情況相反,前輪剎車操作手柄LF不進行剎車操作,而后輪剎車操作手柄LR進行剎車操作的情況下,一旦馬達15轉動,如圖10所示那樣,隨著馬達15的轉動而加力于后輪剎車操作手柄LR上的剎車操作力即在后輪剎車BR上表現出來;同時,隨著馬達15的轉動產生的連動制動力即在前輪剎車BF上表現出來。
基于前輪剎車操作手柄LF進行剎車操作時車輪速度檢測器45R、45F測得的車輪速度,判斷后輪WR、前輪WF中的至少一個產生車輪抱死的可能性增大時,馬達15即向連動制動時的相反方向轉動。由于恒星齒輪24的轉動,行星齒輪26隨著齒圈25向著松解后輪剎車BR的制動力方向的旋轉而轉動。由于齒圈25側來的反力,行星齒輪托架34也朝松解前輪剎車BF的制動力的方向轉動。這樣,就減小了后輪WR與前輪WF的制動力,即可避免車輪進入抱死狀態。這時,在前、后輪用制動力傳遞系統TF、TR的減震部件8F、8R上,由于從行星齒輪機構14側來的牽引力的作用,減震彈簧38分別處于被壓縮狀態。
另外,上述的防抱死剎車控制時,再增加制動力,馬達處于非通電狀態。由此,在壓縮狀態蓄積了彈簧力的減震部件8R、8F的減震彈簧即釋放出彈簧力,而減震彈簧38的彈簧負荷將制動力施于后輪剎車BR與前輪剎車BF。
這樣,后輪剎車BR與前輪剎車BF的防抱死剎車控制可用一個通道(channel)一次得到控制。這時,基于預先設定的前輪側與后輪側的空轉(slip)率實行收斂、減力、增力控制。而且,增減力的前后分配要適應于行星齒輪機構14的減速比,以及向行星齒輪機構14的各要素傳力的兩制動力傳遞系統TF、TR與馬達15的接續狀態來確定。而且,由于適當地設定加力傾角θ,與使用雙通道分別進行控制的情況相比,可以有效地防止效率下降。
下邊就第一實施例的作用加以說明。把前輪剎車操作手柄LF的操作產生的制動力可以機械地傳遞給前輪剎車BF的前輪制動力傳遞系統TF的中間部分連結于支承著行星齒輪機構14的行星齒輪26的行星齒輪托架34上;同時把后輪剎車操作手柄LR的操作產生的制動力可以機械地傳遞給后輪剎車BR的后輪用制動力傳遞系統TR的中間部分連結于行星齒輪機構14的齒圈25;將馬達15連結于行星齒輪機構14的恒星齒輪24。由此,由于兩操作手柄LF、LR之一,比如前輪剎車操作手柄LF進行剎車操作時的馬達的轉動,在前、后兩車輪剎車BF、BR之一,比如前輪剎車BF上產生了于操作力上加上加力的總制動力;而同時,在后輪剎車BR上也同樣產生了相應的加力的連動制動力。
另外,當可能發生車輪抱死時,使馬達15朝著馬達連動轉動時相反的方向轉動,以此可以減小兩車輪剎車BF、BR的制動力;而再使馬達15與連動轉動時同向轉動,兩車輪剎車BF、BR的制動力再次增加。由行星齒輪機構14與馬達15構成的單一作動器A可以實現兩車輪剎車BR、BF防抱死剎車控制。
而且,在兩制動力傳遞系統TF、TR中,在行星齒輪機構14的齒圈25與行星齒輪托架34的連結部和兩操作手柄LF、LR間,分別設有減震部件8F、8R,這樣在對防抱死剎車控制再增加制動力時,可以利用其減震部件8F、8R蓄積的反彈力;同時,在防抱死剎車控制中避免了從作動器A側來的力直接作用于前輪剎車操作手柄LF或后輪剎車操作手柄LR,從而可以得到良好的加力操作。
這樣,由于以電子控制部件13控制了馬達15的轉動,使得后輪剎車BR與前輪剎車BF的連動以及防抱死作動成為可能。其制動力的分配可以通過行星齒輪機構14上的齒輪比的選擇進行適當調整。這樣,即可緩解防抱死剎車作動的一同控制的制動力下降問題。此結果使得作動器A與電子控制部件13搞成單一通道而單一化,造價與重量可以大幅度降低,就能比較容易地應用于低造價的小型摩托車等車輛上。
在這樣的剎車裝置上,作動器A成了重量較大的部件,最好在前、后輪WF、WR間的車體架F下部,最近下面12a下方的前輪WF處,配置在車體架F上。這樣,由于作動器A的如此配置,可以減小小型摩托車的重心位置變化;也不失行車時的輕快感。另外,由于沒有在轉向手柄的操作負荷上加上重量,也減小了操作負荷的變化。
另外,由于減震部件8F、8R也在比作動器A靠上方的位置配置在車體架F上,可以避免因兩減震部件8F、8R的重量增加操作負荷。
圖11到圖20是本發明的第二實施例。圖11是小型摩托車的側面圖。圖12是圖11小型摩托車的正面圖。圖13是剎車裝置的整體結構圖。圖14是作動器的縱斷面側視圖。圖15是圖14的15-15斷面圖。圖16是圖14的16-16斷面圖。圖17是兩制動力傳遞系統與作動器的連結狀態圖。圖18是圖17的18-18放大斷面圖。圖19是圖18的19-19斷面圖。圖20是圖18的20一20斷面圖。
首先,在圖11、12與圖13上,前輪剎車操作手柄LF與前輪剎車BF的作動桿5F,通過由前輪剎車操作手柄LF的操作產生的制動力能夠機械地傳遞給前輪剎車BF的前輪用制動力傳遞系統TF′連結起來;而后輪剎車操作手柄LR與后輪剎車BR的作動桿5R,則通過由后輪剎車操作手柄LR的操作產生的制動力可以機械地傳遞給后輪剎車BR的后輪用制動力傳遞系統TR連結起來。
前輪用制動力傳遞系統TF′,由連于前輪剎車操作手柄LF的操作側制動拉索TF、減震部件8F′、減震部件8F′的另一端與前輪剎車BF的作動桿5F間連結著的作動側制動拉索42依次相連而構成;而后輪用制動力傳遞系統TR則由與后輪剎車操作手柄LR相連的操作側制動拉索TR、減震部件8R、作動側第一制動拉索9R、傳動輪10R′、連結于后輪剎車BR的作動桿5R與傳動輪10R′間的作動側第二制動拉索11R依次相連構成。作動側第一制動拉索9R的牽引作用引起傳動輪10R′的回轉,而將牽引力作用于作動側第二制動拉索11R,以這樣的方式將作動側第一與第二制動拉索9R、11R連結于傳動輪10R′上。
在前輪制動力傳遞系統中,在作動側制動拉索42的減震部件8F的連結部上連結著作動器A′。而在后輪用制動力傳遞系統TR中,在傳動輪10R′上連結著與前輪用制動力傳遞系統TF′共用的作動器A′。該作動器A′與第一實施例中的一樣,在前輪WF與后輪WF間,靠近前輪WF固定支承于車體架F上。而兩減震部件8F、8R也在該作動器A′的上方固定支承于車體架F上。
一并參照圖14、15、16,作動器A′是由行星齒輪機構14′與可以在正、反旋轉方向自由換向、對行星齒輪機構施加旋轉力、而同時在非通電狀態可以自由轉動的馬達15構成。
作動器A′的殼體16′由安裝了馬達15的第一殼體構件17′與馬達對面和第一殼體構件17′相結合的第二殼體構件18′所構成。行星齒輪機構14′包容在殼體16′內形成的齒輪室21′中。第二殼體構件18′與結合于第二殼體構件18′的蓋20′間形成了與前述齒輪室21′相間隔的作動室22′。作動室22′內包容著可以轉動的后輪用制動力傳遞系統TR的中間部的傳動輪10R′與控制輪43。另外,馬達15其輸出軸插入齒輪室21′,而其殼體與殼體16′的第一殼體構件17′相結合。
行星齒輪機構14′包括恒星齒輪24′、齒輪25′以及支承著與恒星齒輪24′、齒圈25′相嚙合的多個行星齒輪26′的行星齒輪托架34′。控制輪433連結于作為第一構成要素的行星齒輪托架34′;后輪用制動力傳遞系統TR的傳動輪10R′連結于作為第二構成要素的齒圈25′;而馬達15的輸出軸23則連結于作為第三構成要素的恒星齒輪24′。
具有與馬達15的輸出軸23平行的軸線,配置于齒輪室21′的第一旋轉軸46的一端,通過軸承47可自由轉動地支承于殼體16′的第一殼體構件17′上。在第一旋轉軸46上,裝有恒星齒輪24′,同時固定著與設置于馬達15的輸出軸23上的驅動齒輪28相嚙合的被動齒輪29。從而,馬達15通過驅動齒輪28與被動齒輪29連結于恒星齒輪24′上。
在第一旋轉軸46的另一端與貫穿第二殼體構件18′、和第一旋轉軸46同軸安裝著的第二旋轉軸48的一端之間,夾裝著軸承49。而在第二旋轉軸48的另一端通過軸承50可自由旋轉地支承于蓋20′上。從而,第一與第二旋轉軸可以自由相對轉動。
齒輪室21′內第二旋轉軸48的一端上固定著行星齒輪托架34′;而作動室22′內第二旋轉軸48的另一端上則固定著控制輪43。這樣,控制輪43即通過第二旋轉軸48與行星齒輪托架34′相連。
另外,圍繞著行星齒輪托架34′與控制輪43間的第二旋轉軸48同軸安裝著圓筒體51。該圓筒體51與第二旋轉軸48間夾裝有軸承52;圓筒體51與第二殼體構件18′間夾裝著軸承53,而且,還固定著配置于齒輪室21′內的齒圈25′;圓筒體的作動室22′側的端部還固定著傳動輪10R′。從而,傳動輪10R′通過圓筒體51連結于齒圈25′。
在圖17至圖20上,減震部件8F′由操作側制動拉索7F連于其底端的操作側構件36與作動側制動拉索42連于其底端的作動側構件37′之間夾裝減震彈簧38而構成。
操作側構件36是其頂端具有徑向伸展的承力部36a的棒狀體;而作動側構件37′則是承力部36a可滑動地與其配合的有底圓筒。操作側構件36可沿軸向相對移動地貫穿圓筒部39a′,以圓筒部39a′為中心形成了圓板狀的座板39′,而座板39′與作動側構件37′的頂端側相滑動配合。在作動側構件37′內,承力部36a與座板39′之間壓縮裝設減震彈簧38。為限制座板39′從承力部36a向相反方向移動,在作動側構件37′的頂端內面裝著限止輪40。
作動側構件37′可滑動地裝于殼體41′內,作動側構件37′的頂端與殼體41′間壓裝著復位彈簧54。另外,操作側制動拉索7F可移動地穿過殼體41′的一端而與操作側構件36相轄。作動側制動拉索42可移動地穿過殼體41′的另一端而與作動側構件37′相連。而且,減震彈簧38的彈簧負荷,設定為在前輪剎車操作手柄LF通常的剎車操作力下減震部件8F′不被壓縮的程度。
有著與作動側構件37′的作動方向正交的軸線的回轉軸55通過一對軸承56,56可自由轉動地支承于殼體41′內。兩軸承56、56間,回轉軸55上固定著驅動臂57的底端部。而在回轉軸55的端部固定著被控制輪58的中間部分。
驅動臂57的頂端設有略成C狀的結合部59,作動側構件37′上固定著限止結合部59的限動銷60。在連接于作動器A′的行星齒輪托架34′的控制輪43上,連結著一對控制鋼索61,62的一端,而61,62的另一端則連于被控制輪58的兩端。
在作動器A′的殼體16′中的第二殼體構件18′與傳動輪10R′之間,在松緩后輪剎車BR的制動力側,壓縮安裝著能使傳動輪10R′轉動(回動)的復位彈簧63。而在第二殼體構件18′與控制輪43間,在構緩前輪剎車BF的制動力一側壓縮安裝著能使控制輪43回轉的復位彈簧64。
如依此第二實施例,再加上考慮第一實施例的效果,本實施例中前輪剎車BF的操作負荷與操作行程都可能比第一實施例中的要小。前輪剎車操作手柄LF與前輪剎車BF間的前輪用制動力傳遞系統TF′由操作側制動拉索7F、減震部件8F′以及作動側制動拉索42所構成。前輪剎車操作手柄LF與前輪剎車BF間的鋼索長度以及鋼索彎轉處數都比第一實施例中的小。由于有可能搞成與原來設有作動器A′的剎車裝置同等水平,所以可以避免操作負荷與操作行程方面的損失。
以上詳述了本發明的實施例。當然本發明不限于上述的實施例。在不離開專利申請范圍記述的本發明的條件下,可以進行種種設計變更。
按照權利要求1記述的本發明中,把恒星齒輪、同軸圍繞著齒輪的齒圈以及自由旋轉支承著與恒星齒輪、齒圈相嚙合的多個行星齒輪的行星齒輪托架作為構成要素,把前、后輪用制動力傳遞系統的中間部分分別連于第一、第二構成要素的行星齒輪機構與連于第三構成要素的馬達構成的作動器,被配置在前、后輪間的車體架的下部。因此,使用單一的作動器,即可改變前、后輪剎車的制動力。這時,即使配置了比較重的作動器,自動二輪車的重心位置變化也小,保持了行車時的輕快感,也減小了操作負荷的變化。
另外,按權利要求2與1的記述,前輪與后輪用制動力傳遞系統上分別設置了減震部件,作動器的第一與第二構成要素,在減震部件和前、后輪剎車間與前、后輪用制動力傳遞系統相連。因此,作動器作動時,由于有了減震部件,也防止了兩剎車操作手柄的加載操作手感的惡化。
再就是按權利要求3與2記述的本發明的結構,夾裝于前輪用制動力傳遞系統的減震部件,由操作側構件(和連于前輪剎車操作手柄的操作側制動拉索相連結)與作動側構件(和連于前輪剎車的作動側制動拉索相連結)之間夾裝減震彈簧而構成,作動器的第一構成要素與作動側構件相連。因此,即使配置了此作動器前輪用制動力傳遞系統也不需加長;前輪剎車的操作負荷與操作行程方面的損失也可避免。
權利要求
1.一種自動二輪車的剎車裝置,在車體架(F)的前端部可轉向地支承著的轉向手柄(6)的一端配置的前輪剎車操作手炳(LF)與前輪剎車(BF)間,設置了可以機械地將前輪剎車操作手柄(LF)操作產生的制動力傳遞給前輪剎車的前輪用制動力傳遞系統(TF、TF’);而在轉向手炳(6)的另一端配置的后輪剎車操作手炳(LR)與后輪剎車(BR)間,設置了可以機械地將后輪剎車手炳(LR)操作產生的制動力傳遞給后輪剎車(BR)的后輪用制動力傳遞系統(TR),設置有此兩系統的自動二輪車的剎車裝置具有如下的特征把恒星齒輪(24,24’)、同軸圍繞首恒星齒輪(24、24’)的齒圈(內嚙合齒輪)(25,25’)、以及自由轉動支承著與恒星齒輪(24、24’)、齒圈(25、25’)相嚙合的多個行星齒輪(26、26’)的啟星齒輪托架(34、34’)作為構成要素,前、后輪用制動力傳遞系統(TF、TF’;TR)的中間部分分別連于第一、第二構成要素(34、34’,25、25’)形成的星齒輪機構(14、14’)與連結于第三構成要素(24、24’)的馬達(15)構成的作動器(A、A’),在前輪(WF)與后輪(WR)間配置于車體架(F)的下部。
2.按權利要求1的自動二輪車的剎車裝置,還有如下特征前、后輪用制動力傳遞系統(TF、TF’,TR)上分別設有減震部件(8F、8F’,8R);作動器(A、A’)的第一、第二構成要素(34、34’,25、25’)在減震部件(8F、8F’,8R)與前、后輪剎車(BF、BR)間,連結于前、后輪用制動力傳遞系統(TF、TF’,TR)。
3.按權利要求1,2記述的自動二輪車的剎車裝置,還具有如下特征夾設于前輪用制動力傳遞系統中的減震部件(8F’)由操作側構件(36)與作動側構件(37’)之間夾設減震彈簧(38)而成,作動器(A’)的第一構成要素(34’)連結于作動側構件(37)上,所說的操作側構件和連于前輪剎車操作手炳LF的操作側制動拉索TF相連結。所說的作動側構件和連于前輪剎車BF的作動側制動拉索42相連結。
全文摘要
在把前輪剎車操作手柄與后輪剎車操作手柄的操作產生的制動力自動二輪車的剎車裝置上,用單一的作動器即可改變前、后剎車的剎車制動力,而同時不失行車時的輕快感,并減輕了操作負荷的變化。把恒星齒輪、齒圈,以及可以自由轉動地支承著多個行星齒輪的行星齒輪托架作為構成要素,前、后輪用制動力傳遞系統T
文檔編號B60T8/1766GK1132704SQ9511853
公開日1996年10月9日 申請日期1995年10月30日 優先權日1994年11月10日
發明者松任卓志, 若林威, 河本秀一 申請人:本田技研工業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