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同步環鍛壓生產線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同步環鍛壓生產線,包括依次相接的中頻加熱爐、分選機械手、預鍛壓機、精鍛壓機和料框;該生產線還包括碼垛機、上料機械手、頂料機構、聯動機械手、搬運機械手。分選機械手、聯動機械手、搬運機械手的前端均設有石墨噴嘴。碼垛機設置在上料機械手的前方。頂料機構設置在上料機械手的下方。中頻加熱爐設置在上料機械手與分選機械手之間。中頻加熱爐設有紅外測溫儀。中頻加熱爐內的加熱部件為移動式感應線圈,感應線圈的下方設有轉臺。聯動機械手設置在預鍛壓機與精鍛壓機之間。搬運機械手設置在精鍛壓機與料框之間。本實用新型實現了同步環鍛壓過程的自動化,提高了產品加工的穩定性和可控性。
【專利說明】
一種同步環鍛壓生產線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同步環鍛壓生產設備,具體是一種同步環鍛壓生產線。【背景技術】
[0002]鍛造是同步環生產的重要工藝,鍛造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同步環的質量和使用壽命。同步環鍛造生產采用單工序生產,即工件通過中頻爐多件加熱后,采用人工夾取加熱后的工件,再進行預鍛、精鍛加工后成為成品。
[0003]目前有兩種生產設備:
[0004]1、集中多件加熱的設備
[0005]如圖2所示,該設備由依次相連的上料滑槽16、中頻加熱爐4、紅外測溫儀6、預鍛壓機9、滑道17、精鍛壓機12和料框15組成。其工作過程是:
[0006]由人工A將產品一件一件放在上料滑槽16上,通過上料滑槽16將待加工工件用氣缸推料機構送至中頻加熱爐4的腔爐內進行加熱,待溫度達到后,再采用人工B手動夾取紅外測溫儀6檢測達到顯示溫度的工件到預鍛壓機9進行預鍛壓,然后放到滑道17滑向精鍛壓機12處,再由人工C夾取工件到設備中進行鍛壓后,將成品放入料框15。[〇〇〇7] 2、預鍛采用機器人加工的設備
[0008]如圖3所示,該設備由依次相連的上料滑槽16、中頻加熱爐4、紅外測溫儀6、預鍛壓機9、滑道17、精鍛壓機12和料框15組成。在中頻加熱爐4與預鍛壓機9之間設有機械手8。其工作過程是:
[0009]由人工將工件放在上料滑槽16上,通過氣缸推料機構將工件一件一件推入中頻加熱爐4內,當工件加熱后到達爐口,由推料機構將料推至機械手8抓取定位處定位,再由機械手8將由紅外測溫儀6檢測溫度合格的工件抓入預鍛壓機9進行鍛壓,溫度不合格的產品由機械手8分選到廢料框中,鍛壓后由機械手8取出放到固定位置,再由人工手動將工件夾入精鍛壓機進行鍛壓,鍛壓后由人工將成品取出放入料框15中。該種加工設備降低了人員的投入量(1人),從而降低了一定的生產成本和工人的勞動強度。
[0010]但是上述兩種設備存在以下缺陷:
[0011]1、集中多件加熱的設備:人工投入大,勞動強度高;生產效率較低,產品溫度無法完全控制。
[0012]2、預鍛采用機器人加工的設備:由于上料采用滑槽方式,滑槽流道容易被工件的沖擊而損壞,影響了機械手抓料的穩定性,導致整個上料穩定性得不到保證;由于加熱采用多件集中加熱,加熱后的產品很容易粘接在一起不易分開而無法準確定位,導致機械手運轉時頻繁報警而無法正常運轉。【實用新型內容】
[001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從上料到加工具有穩定性和可控性的同步環全自動鍛壓生產設備。
[0014]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0015]—種同步環鍛壓生產線,包括依次相接的中頻加熱爐、分選機械手、預鍛壓機、精鍛壓機和料框;該生產線還包括碼垛機、上料機械手、頂料機構、聯動機械手、搬運機械手; 碼垛機設置在上料機械手的前方;頂料機構設置在上料機械手的下方;中頻加熱爐設置在上料機械手與分選機械手之間;聯動機械手設置在預鍛壓機與精鍛壓機之間;搬運機械手設置在精鍛壓機與料框之間。所述的生產線各部件間通過自帶的PLC實現聯機控制。
[0016]本實用新型采用機械手上料、頂料機構頂料、單件加熱、轉臺轉出工件、預鍛、精鍛等,從上料到加工具有穩定性和可控性;由PLC實現各部件間的聯機及互鎖,實現同步環產品鍛造成型的自動化生產。
[0017]進一步的改進是:所述的中頻加熱爐內的加熱部件為移動式感應線圈,感應線圈的下方設有轉臺;轉臺上方可設置若干沿同一圓周均勻分布的托盤,用于盛放單個工件。采用移動式感應線圈更便于對準工件進行加熱,加熱完成后,工件由轉臺轉出。
[0018]進一步的改進是:中頻加熱爐的出口設有紅外測溫儀,以便對工件進行測試,提高加工溫度的可靠性。
[0019]進一步的改進是:所述的聯動機械手和搬運機械手為三軸聯動機械手。
[0020]進一步的改進是:分選機械手、聯動機械手和搬運機械手前端均設有石墨噴嘴,以便噴墨冷卻鍛壓模具。
[0021]本實用新型的效果在于:與現有技術相比,采用碼垛機對工件進行整理,避免了由滑道推料導致滑道損壞的情況;通過轉臺實現對每個工件單獨加熱,避免加熱后的工件粘接;采用機械手實現快速運動,定位準確;采用PLC控制,實現了同步環鍛壓過程的自動化, 提高了產品加工的穩定性和可控性,避免了由于人為操作導致溫度過程不可控的現象。【附圖說明】[0〇22]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不意圖。
[0023]圖2是現有集中多件加熱設備的結構示意圖。
[0024]圖3是現有預鍛采用機器人加工設備的結構示意圖。
[0025]圖中:1、碼垛機;2、上料機械手;3、頂料機構;4、中頻加熱爐;5、轉臺;6、紅外測溫儀;7、分選機械手石墨噴嘴;8、分選機械手;9、預鍛壓機;10、聯動機械手石墨噴嘴;11、聯動機械手;12、精鍛壓機;13、搬運機械手石墨噴嘴;14、搬運機械手;15、料框;16、上料滑槽; 17、滑道【具體實施方式】
[0026]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〇〇27]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由碼垛機1、上料機械手2、頂料機構3、中頻加熱爐4、轉臺 5、紅外測溫儀6、分選機械手8、預鍛壓機9、聯動機械手11、精鍛壓機12、搬運機械手14和料框15組成。[〇〇28]碼垛機1設置在上料機械手2的前方。頂料機構3設置在上料機械手2的下方。中頻加熱爐4設置在上料機械手2與分選機械手8之間,中頻加熱爐4內的加熱部件為移動式感應線圈,感應線圈的下方設有轉臺5;轉臺5上方沿同一圓周設置有若干托盤。紅外測溫儀6設置在中頻加熱爐4內,且靠近中頻加熱爐4出口的位置。分選機械手8設置在預鍛壓機9的前方,分選機械手8的前端設有分選機械手石墨噴嘴7。聯動機械手11設置在預鍛壓機9與精鍛壓機12之間,其前端設有聯動機械手石墨噴嘴10。搬運機械手14設置在精鍛壓機12與料框 15之間,前端設有搬運機械手石墨噴嘴13。聯動機械手11和搬運機械手14為三軸聯動機械手。生產線各部件間通過自帶的PLC實現聯機控制和互鎖。[〇〇29]使用時,人工將工件碼放在碼垛機1上,啟動設備,碼垛機將被加工工件整理到位; 頂料機構3將工件頂到預定位置;上料機械手2將預定位置的工件送至中頻加熱爐4的轉臺5 上;轉臺5上的工件轉動到中頻加熱爐4的感應線圈時,感應線圈移動到工件處對工件進行加熱,加熱后感應線圈移開,工件由轉臺5轉出,紅外測溫儀6對工件進行測試,將溫度測量值轉變為電信號送給分選機械手8;分選機械手8對測試后的工件進行分選搬移,不合格的放入回收料框,合格的移至預鍛壓機9;通過分選機械手石墨噴嘴7先對模具進行噴墨,以便冷卻鍛壓模具,然后對放入預鍛壓機9的工件進行加工;預鍛后的工件通過聯動機械手11搬至精鍛壓機12進行加工,聯動機械手石墨噴嘴10先對鍛壓模具進行噴墨冷卻,然后對放入精鍛壓機12的工件進行精鍛加工。加工后的成品經搬運機械手石墨噴嘴13對鍛壓模具進行噴墨冷卻后在由搬運機械手14搬至料框15內。
[0030]本實用新型只需一位工人將工件碼放在碼垛機上,啟動機器后即可實現自動生產,大大降低了工人的勞動強度和人工投入,并且產品加工的穩定性和加工溫度的可靠性得到了保證,可滿足任意不同形狀大小工件的加工需要。
【主權項】
1.一種同步環鍛壓生產線,包括依次相接的中頻加熱爐、分選機械手、預鍛壓機、精鍛 壓機和料框;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碼垛機、上料機械手、頂料機構、聯動機械手、搬運機械手; 碼垛機設置在上料機械手的前方;頂料機構設置在上料機械手的下方;中頻加熱爐設置在 上料機械手與分選機械手之間;聯動機械手設置在預鍛壓機與精鍛壓機之間;搬運機械手 設置在精鍛壓機與料框之間;所述的生產線各部件間通過自帶的PLC實現聯機控制。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同步環鍛壓生產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頻加熱爐內的 加熱部件為移動式感應線圈,感應線圈的下方設有轉臺。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同步環鍛壓生產線,其特征在于:所述轉臺上方設有沿同 一圓周均勾分布的托盤。4.根據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種同步環鍛壓生產線,其特征在于:中頻加熱爐的出口 設有紅外測溫儀。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同步環鍛壓生產線,其特征在于:分選機械手的前端設有 石墨噴嘴。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同步環鍛壓生產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聯動機械手和搬 運機械手為三軸聯動機械手,其前端設有石墨噴嘴。
【文檔編號】B21J13/10GK205599836SQ201620418946
【公開日】2016年9月28日
【申請日】2016年5月10日
【發明人】朱守長
【申請人】成都豪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