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无码日韩视频无码三区

發光裝置及顯示器的制造方法

文檔序(xu)號:2876684閱讀:151來(lai)源:國(guo)知局
發光裝置及顯示器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發光裝置,包括基板、以接頭互相電性連接且設有多個發光二極管的二電路板、固定裝置及二接合件。上述二電路板分別設有一貫穿孔,其中一貫穿孔為圓形孔,而固定裝置上設有二貫穿孔。在接合時,二接合件分別貫穿一電路板與固定裝置的貫穿孔,且接合至基板上,用以將二電路板及固定裝置接合至基板上。
【專利說明】發光裝置及顯示器

【技術領域】
[0001]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發光裝置及顯示器,特別是關于一種可避免電路板上的接頭 脫落的發光裝置,以及包含所述發光裝置的顯示器。

【背景技術】
[0002] 在各式各樣的照明領域中,由于技術的進步,有逐漸使用LED(發光二極管)來取 代傳統上使用的燈管(例如熱陰極燈管或冷陰極燈管)的趨勢。在一般使用上,會先將多 個LED設置在單一電路板上(例如:印刷電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 ;PCB),形成一光 條(Light Bar),接著再將多個光條設置在一殼體或框體中,形成一照明裝置或設備(例如 照明燈具或背光模組)。
[0003] 在使用LED做為光源的顯示器中,隨著顯示器尺寸的增大,LED所需數量亦隨之增 力口,且光條的長度亦增長。然而,若欲將所需的LED設置在單一電路板上,以形成一長度相 對較長的光條,將會遭遇到制程上的困難。因此,需將多個LED分設在多個單一電路板上以 形成長度相對較短的多個光條,接著再將多個光條沿著長軸方向排列。
[0004] 然而,為了減少組裝工時、降低線材的材料成本、及獲得更佳的LED調控上的 一致性(例如:各個光條上的LED發光時間點的一致性),通常需將多個光條以接頭 (Connector)做電性連接。由于光條及其所固接的基板(例如:背板;Rear Cover)膨脹系 數差異,在使用一段時間后,光條會產生翹曲,進而使得接頭由光條上脫落,導致光條失效。 實用新型內容
[0005] 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改良的發光裝置的結構,用以避免如上所 述,在使用一段時間后,由于光條的翹曲使得接頭由光條上脫落而導致光條失效的問題。
[0006] 為達成本實用新型的前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發光裝置包括基板、具有第 一貫穿孔的第一電路板、具有第二貫穿孔的第二電路板、設置在第一與第二電路板上的多 個發光二極管、設置在第一電路板一端的第一接頭、設置在第二電路板一端的第二接頭、具 有第三及第四貫穿孔的固定裝置、以及第一與第二接合件。上述第二貫穿孔為圓形孔,第一 與第二接頭電性連接,而第一接合件貫穿第一與第三貫穿孔,第二接合件貫穿第二與第四 貫穿孔,且第一與第二接合件分別接合至基板上,用以將第一電路板、第二電路板及固定裝 置接合至基板上,其中上述圓形孔的直徑與第二接合件的直徑差大于或等于1毫米(mm)。
[0007]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實施例中,所述第三貫穿孔及所述第四貫穿孔的周邊分別具有 一凸出部,所述些凸出部系分別穿設至所述第一貫穿孔與所述第二貫穿孔中。
[0008]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實施例中,所述第三貫穿孔及所述第四貫穿孔的周邊的所述凸 出部分別與所述第一貫穿孔與所述第二貫穿孔的周邊接觸。
[0009]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實施例中,所述第三貫穿孔及所述第四貫穿孔的周邊的所述凸 出部的高度分別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電路板的厚度及所述第二電路板的厚度。
[0010]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實施例中,所述第三貫穿孔及所述第四貫穿孔的周邊的所述凸 出部系分別環繞所述第三貫穿孔及所述第四貫穿孔的整個周邊。
[0011]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實施例中,所述第一貫穿孔與所述第二貫穿孔的周邊分別具有 一凸出部,所述凸出部系分別穿設至所述第三貫穿孔及所述第四貫穿孔中。
[0012]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實施例中,所述第一貫穿孔與所述第二貫穿孔的周邊的所述凸 出部分別與所述第三貫穿孔及所述第四貫穿孔的周邊接觸。
[0013]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實施例中,所述第一貫穿孔與所述第二貫穿孔的周邊的所述凸 出部的高度分別小于或等于所述固定裝置的厚度。
[0014]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實施例中,所述第一貫穿孔與所述第二貫穿孔的周邊的所述凸 出部系分別環繞所述第一貫穿孔與所述第二貫穿孔的整個周邊。
[0015]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實施例中,所述第三貫穿孔及所述第四貫穿孔的幾何形狀系分 別與所述第一貫穿孔及所述第二貫穿孔的幾何形狀一致,且所述第三貫穿孔及所述第四貫 穿孔的尺寸系分別與所述第一貫穿孔及所述第二貫穿孔的尺寸一致。
[0016]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實施例中,所述固定裝置與所述第一電路板的膨脹系數差小于 所述第一電路板與所述基板的膨脹系數差,或其中所述固定裝置與所述第二電路板的膨脹 系數差小于所述第二電路板與所述基板的膨脹系數差。
[0017]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實施例中,所述固定裝置系介于所述第一電路板與所述基板之 間,且所述固定裝置系介于所述第二電路板與所述基板之間,或其中所述第一電路板與所 述第二電路板系介于所述固定裝置與所述基板之間。
[0018]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實施例中,所述圓形孔的直徑與所述第二接合件的直徑差大于 或等于1.5毫米。
[0019] 再者,本實用新型另一實施例提供另一種顯示器,其包含所述任一實施例中的發 光裝置;以及一顯示面板,設置在所述發光裝置上,用以接收來自于所述發光裝置的入射 光。
[0020] 在本實用新型中,當基板熱脹冷縮時,第二接合件可在第二與第四貫穿孔中平移, 用以避免第一與第二電路板隨著基板膨脹或收縮,進而避免設置在第一與第二電路板上的 第一與第二接頭脫落。
[0021] 此外,在特定的優選實施例中,利用凸出部穿設于貫穿孔中,還可減少第一與第二 電路板隨著基板膨脹或收縮的形變量,進一步避免第一與第二接頭的脫落。
[0022] 再者,在特定的優選實施例中,當凸出部系設置在固定裝置的第三及第四貫穿孔 的周邊,且分別穿設至第一與第二貫穿孔中時,利用固定裝置本身的剛性,還可減少第一與 第二電路板隨著基板膨脹或收縮所產生的彎曲形變量。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3] 圖1A是本實用新型一優選實施例的發光裝置的剖面示意圖。
[0024] 圖1B是繪示圖1A的發光裝置中的固定裝置的俯視示意圖。
[0025] 圖1C是繪示沿著圖1B中的線1C-1C剖切的剖面示意圖。
[0026] 圖1D是繪示圖1A的發光裝置中的電路板及接頭的俯視示意圖。
[0027] 圖2A是繪示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優選實施例的發光裝置的俯視示意圖。
[0028] 圖2B是繪示圖2A的發光裝置的剖面示意圖。
[0029] 圖3是繪示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又一優選實施例的發光裝置的剖面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30] 為讓本實用新型所述目的、特征及優點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本實用新型優選實 施例,并配合附圖,作詳細說明如下。再者,本實用新型所提到的方向用語,例如上、下、頂、 底、前、后、左、右、內、外、側面、周圍、中央、τΚ平、橫向、垂直、縱向、軸向、徑向、最上層或最 下層等,僅是參考附加圖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語是用以說明及理解本實用新型, 而非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
[0031] 請參照圖1Α至圖1D,分別繪示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優選實施例的發光裝置的剖 面示意圖,發光裝置中的固定裝置的俯視示意圖、沿著圖1Β中的線1C-1C剖切的剖面示意 圖、及發光裝置中的電路板及接頭的俯視示意圖。發光裝置100包括基板102、第一電路板 104、第二電路板106、多個LED108、第一接頭110、第二接頭112、固定裝置200、及第一接合 件114與第二接合件116。基板102的主要功能用以承接上述各項元件,并提供各項元件適 當的保護作用,而為了滿足輕量化及可變化更復雜的幾何造型等需求,基板102的材料可 為塑膠材料。
[0032] 在此實施例中,第一電路板104具有第一貫穿孔118,而第二電路板106具有第二 貫穿孔120,其中第二貫穿孔120為圓形孔,此圓形孔需使得穿設于其中接合件可沿著第二 電路板106長邊方向平移。
[0033] 上述多個LED108設置在第一電路板104與第二電路板106上,LED108用以產生發 光裝置100所需的光源。在此實施例中,僅繪示二LED108,其分別位在第一電路板104與第 二電路板106上,然而,LED108的數量可根據設計需求加以變更,并不以本實施例為限。此 夕卜,第一接頭110與第二接頭112分別設置在第一電路板104的一端,以及第二電路板106 的一端,其中第一接頭110與第二接頭112互相電性連接,用以使得第一電路板104及第二 電路板106上的LED108的調控能夠一致化。
[0034] 上述固定裝置200更具有第三貫穿孔202及第四貫穿孔204,其中第三貫穿孔202 及第四貫穿孔204的設置位置需分別與第一貫穿孔118以及第二貫穿孔120的設置位置互 相對應,用以使得后續即將說明的第一接合件114與第二接合件116可穿設于其中。而為了 將第一電路板104、第二電路板106及固定裝置200接合至基板102上,第一接合件114貫 穿第一電路板104的第一貫穿孔118與固定裝置200的第三貫穿孔202,而第二接合件116 則貫穿第二電路板106的第二貫穿孔120與固定裝置200的第四貫穿孔204,且第一接合件 114與第二接合件116分別接合至基板102上,用以將第一電路板104、第二電路板106及 固定裝置200接合至基板102上。
[0035] 為了達到上述「第二貫穿孔120的圓形孔需使得穿設于其中接合件(即第二接合 件116)可沿著第二電路板106長邊方向平移」的功能,其中第二貫穿孔120的圓形孔的直 徑與第二接合件116的直徑差大于或等于1毫米(mm)。在特定的實施例中,為了使第二接 合件116具有更大的平移范圍,第二貫穿孔120的圓形孔的直徑與第二接合件116的直徑 差大于或等于1. 5毫米(mm)。
[0036] 此外,在本實施例中,第一接合件114與第二接合件116為螺絲,利用螺接方式將 第一電路板104、第二電路板106及固定裝置200接合至基板102上。而在其他實施例中, 第一接合件114與第二接合件116可以鉚釘或插銷來替代螺絲,用以接合上述元件至基板 102上,由于此些接合技術已為此領域具有通常知識者所熟知,故不在此詳述。
[0037] 在本實施例中,第二電路板106的第二貫穿孔120(圓形孔)直徑大于第二接合 件116(螺絲)的直徑,為達到鎖附固定功能,因此第二接合件116為附華司(Washer)的螺 絲;更具體的說,華司以一體成型方式形成在螺絲頭的周邊,其中華司直徑大于第二貫穿孔 120的圓形孔直徑,而螺絲具有螺牙部分的直徑小于第二貫穿孔120的圓形孔直徑,且圓形 孔的直徑與螺牙部分的直徑差大于或等于1毫米(mm)。
[0038] 當發光裝置100的基板102受熱(例如:LED108發光產生的廢熱)膨脹,使得第 二接合件116與基板102的接合處往圖1A的右側移動時,由于第二電路板106的第二貫穿 孔120為直徑大于第二接合件116的直徑的圓形孔,故穿設于其中的第二接合件116可隨 著基板102在第二貫穿孔120中往圖1A的右側平移。此外,為了使得第二接合件116能夠 順利的平移,上述由第二接合件116所穿設的固定裝置200的第四貫穿孔204,亦需預先保 留讓第二接合件116能夠平移的空間。利用上述的第二貫穿孔120與第四貫穿孔204的特 殊設計,當基板102受熱膨脹或遇冷收縮(熱脹冷縮)時,第二接合件116可在第二貫穿孔 120與第四貫穿孔204中平移,亦即第二接合件116與第一電路板104及第二電路板106之 間可產生相對平移,故可降低第一電路板104及第二電路板106隨著基板102膨脹或收縮 而產生形變的機會,進而降低第一接頭110與第二接頭112脫落的機會。
[0039] 再者,固定裝置200可用以強化第一電路板104與第二電路板106接合處的抗扭 曲剛性,當基板102膨脹或收縮時,由于第一電路板104與第二電路板106可能分別與第一 接合件114及第二接合件116有接觸,故基板102因形變而平移時,第一電路板104與第二 電路板106接合處可能因為上述的接觸所產生的摩擦力作用而產生形變,此時,固定裝置 200可有效降低上述的形變量,進而降低第一接頭110與第二接頭112脫落的機會。
[0040] 另外,在圖1A至圖1D中,上述第三貫穿孔202及第四貫穿孔204的幾何形狀分 別與第一貫穿孔118與第二貫穿孔120的幾何形狀一致,且第三貫穿孔202及第四貫穿孔 204的尺寸分別與第一貫穿孔118及第二貫穿孔120的尺寸實質一致。上述幾何形狀一致 是指,第三貫穿孔202與第一貫穿孔118具有相似的形狀(例如均為圓形孔),且第四貫穿 孔204與第二貫穿孔120亦具有相似的形狀(例如均為上述的圓形孔)。而尺寸實質一致 是指,在不考慮各式各樣的公差(例如組配公差)的前提下,第三貫穿孔202與第一貫穿孔 118具有一致的尺寸(例如其圓形孔的直徑相同),且第四貫穿孔204與第二貫穿孔120亦 具有一致的尺寸。在其他實施例中,第三貫穿孔202與第一貫穿孔118可包含不同的幾何形 狀或尺寸,而第四貫穿孔204與第二貫穿孔120亦可包含不同的幾何形狀或尺寸,相關幾何 形狀或尺寸可根據設計需要加以變化,僅需使得基板102在膨脹或收縮時,第二接合件116 可在其穿設的第二貫穿孔120與第四貫穿孔204中產生如上所述平移即可。
[0041] 為了使得發光裝置100能有更佳的光學特性,在本實施例中,上述第一貫穿孔118 及第三貫穿孔202分別為一圓形孔。當第一接合件114穿設于上述貫穿孔而接合在基板 102上時,可固定第一電路板104-端與其他光學元件(未繪示)的相對位置,用以提升發 光裝置100的光學性能。而在其他實施例中,上述第一貫穿孔118及第三貫穿孔202亦可 分別為一非圓形孔,其中非圓形孔可為一矩形孔、橢圓形孔、類橢圓形孔、或延伸孔。上述類 橢圓形孔是指,周邊由相對的二直線段及相對的二弧形線段所組成的幾何形狀,矩形孔則 包含有方形孔及長方形孔,至于延伸孔則指除了上述的矩形孔、橢圓形孔、及類橢圓形孔之 外的其他幾何形狀貫穿孔。
[0042] 當基板102膨脹或收縮時,為了使得第一接頭110與第二接頭112之間能夠產生 更小的相對位移,在圖1A至圖1D的實施例中,固定裝置200的第三貫穿孔202及第四貫穿 孔204的周邊分別具有凸出部202a及凸出部204a,此些凸出部202a及凸出部204a分別穿 設至第一貫穿孔118與第二貫穿孔120中。如上所述,當基板102形變而平移時,第一電路 板104與第二電路板106接合處可能因為摩擦力的作用而產生形變,此時,凸出部202a及 凸出部204a可有效地限制第一貫穿孔118與第二貫穿孔120之間的直線形變量及扭曲形 變量,亦即可有效地降低第一電路板104與第二電路板106接合處的形變量(位移量),進 而有效地抑制第一接頭110與第二接頭112的脫落(即抑制第一接頭110與第二接頭112 之間產生的相對位移)。
[0043] 為了更進一步降低第一電路板104與第二電路板106接合處的形變量,以更有效 地抑制第一接頭110與第二接頭112的脫落,上述第三貫穿孔202及第四貫穿孔204的周邊 的凸出部202a與凸出部204a分別與第一貫穿孔114及第二貫穿孔116的周邊實質接觸。 此處實質接觸指的是,在不考慮各式各樣的公差(例如組配公差)的前提下,凸出部202a 與凸出部204a分別抵靠在第一貫穿孔114與第二貫穿孔116的周邊上。
[0044] 此外,為了減少基板102的平移經由上述的摩擦力作用而對第一電路板104、第二 電路板106、及固定裝置200產生應力作用,進而導致第一電路板104與第二電路板106接 合處的形變,上述第三貫穿孔202及第四貫穿孔204的周邊的凸出部202a與凸出部204a 的高度分別小于或等于(=)第一電路板104的厚度及第二電路板106的厚度。利用此設 計,可避免第一接合件114及第二接合件116與固定裝置200的接觸,故可減少基板102的 平移經由上述的摩擦力作用而對第一電路板104、第二電路板106、及固定裝置200產生應 力作用。
[0045] 再者,為了更加強化上述凸出部的功能,上述第三貫穿孔202及第四貫穿孔204的 周邊的凸出部202a與凸出部204a分別環繞第三貫穿孔202及第四貫穿孔204的整個周邊 (如圖1B所示)。
[0046] 在圖1A至圖1D所示的實施例中,如圖1A所示,其中固定裝置200介于第一電路 板104與基板102之間,且固定裝置200亦介于第二電路板106與基板102之間。然而,在 其他實施例中,可經由簡單的結構修正,例如,在原本的固定裝置200上開設另一貫穿孔以 容設上述的第一接頭110及第二接頭112,進而使得上述的第一電路板104與第二電路板 106介于固定裝置與基板102之間。
[0047] 此外,如圖1A及圖1D所示,第一接頭110與第二接頭112位在第一貫穿孔118與 第二貫穿孔120之間。請參照圖2A與圖2B,分別繪示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實施例的發光 裝置的俯視示意圖,及發光裝置的剖面示意圖。在圖2A與圖2B所示的實施例中,其大致與 圖1A至圖1D所示的實施例具有相同的特征,其中相同的元件以相同的符號加以標示,此二 實施例間主要差異在于電路板,以下僅就差異部分加以說明,相同部分即不再加以贅述。
[0048] 在圖1A至圖1D所示的實施例中,互相電性連接的第一接頭110與第二接頭112 分別設置在第一電路板104與第二電路板106的一端,且上述第一電路板104與第二電路 板106的一端具有平整的外形。然而,在圖2A與圖2B所示的實施例中,第一電路板104a 設置第一接頭110的一端具有一缺口部,而第二電路板106a設置第二接頭112的一端具有 一凸出部,在第一接頭110與第二接頭112電性連接后,上述凸出部如圖2A所示容設在缺 口部中,二固定裝置200則如圖2A所示設置在第一接頭110與第二接頭112的二側。
[0049] 根據以上所述及圖2A所示的內容,第一接頭110與第二接頭112并未如圖1A及圖 1D所示位在第一貫穿孔118與第二貫穿孔120之間。針對第一接頭110、第二接頭112、第 一貫穿孔118與第二貫穿孔120等四者的相對位置關系,并不以本說明書的實施例為限,僅 需使得固定裝置200能夠發揮降低第一接頭110與第二接頭112脫落的機會的功能即可。
[0050] 請再次參照圖1A至圖1D,在此實施例中,固定裝置200與第一電路板104的膨脹 系數差小于第一電路板104與基板102的膨脹系數差,且固定裝置200與第二電路板106 的膨脹系數差亦小于第二電路板106與基板102的膨脹系數差。然而,在其他實施例中,可 不需同時滿足以上的二條件,例如:固定裝置200與第一電路板104的膨脹系數差小于第一 電路板104與基板102的膨脹系數差,而固定裝置200與第二電路板106的膨脹系數差并 未小于第二電路板106與基板102的膨脹系數差。
[0051] 請參照圖3,繪示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又一實施例的發光裝置的剖面示意圖。在圖3 所示的實施例中,其大致與圖1A至圖1D所示的實施例具有相同的特征,其中相同的元件以 相同的符號加以標示,此二實施例間主要差異在于凸出部的設置位置,以下僅就差異部分 加以說明,相同部分即不再加以贅述。在圖3所示實施例中,第一貫穿孔118與第二貫穿孔 120的周邊分別具有凸出部118a與凸出部120a,其中此些凸出部118a與凸出部120a分別 穿設至固定裝置200的第三貫穿孔202及第四貫穿孔204中,其主要功能系如上所述的凸 出部202a及凸出部204a,可有效地降低第一電路板104與第二電路板106接合處的形變量 (位移量),進而有效地抑制第一接頭110與第二接頭112的脫落。
[0052] 另外,同樣為了更進一步降低第一電路板104與第二電路板106接合處的形變量, 以更有效地抑制第一接頭110與第二接頭112的脫落,上述第一貫穿孔118與第二貫穿孔 120的周邊的凸出部118a與凸出部120a分別與第三貫穿孔202及第四貫穿孔204的周邊 實質接觸。
[0053] 此外,為了減少基板102的平移經由上述的摩擦力作用而對第一電路板104、第二 電路板106、及固定裝置200產生應力作用,上述第一貫穿孔118與第二貫穿孔120的周邊 的凸出部118a與凸出部120a的高度分別小于或等于固定裝置200的厚度。
[0054] 再者,為了更加強化上述凸出部的功能,上述第一貫穿孔118與第二貫穿孔120的 周邊的凸出部118a與凸出部120a分別環繞第一貫穿孔118與第二貫穿孔120的整個周邊。
[0055] 在此要強調的是,以上所述的各種實施例的各式各樣的變化,并無需同時實施才 能發揮其功能,熟悉此【技術領域】的技術者在參照本說明書的內容后,當可根據實際的狀況 加以選擇性地采用,以達到其所欲的功效。
[0056] 此外,以上所述的各種實施例所述的發光裝置,其可為照明燈或應用于顯示器領 域的背光模組。上述顯示器包括如以上所述的各種實施例的各式各樣的發光裝置,以及一 顯示面板(未繪示),設置在發光裝置的上,用以接收來自于發光裝置的入射光。
[0057] 本實用新型已由所述相關實施例加以描述,然而所述實施例僅為實施本實用新型 的范例。必需指出的是,已公開的實施例并未限制本實用新型的范圍。相反地,包含于權利 要求書的精神及范圍的修改及均等設置均包括于本實用新型的范圍內。
【權利要求】
1. 一種發光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發光裝置包含: 一基板; 一第一電路板,具有一第一貫穿孔; 一第二電路板,具有一第二貫穿孔,且所述第二貫穿孔為一圓形孔; 數個發光二極管,設置在所述第一電路板與所述第二電路板上; 一第一接頭,設置在所述第一電路板的一端; 一第二接頭,設置在所述第二電路板的一端,其中所述第一接頭與所述第二接頭電性 連接; 一固定裝置,具有一第三貫穿孔及一第四貫穿孔;以及 一第一接合件與一第二接合件,所述第一接合件貫穿所述第一貫穿孔與所述第三貫穿 孔,所述第二接合件貫穿所述第二貫穿孔與所述第四貫穿孔, 且所述第一接合件與所述第二接合件分別接合至所述基板上,用以將所述第一電路 板、所述第二電路板及所述固定裝置接合至所述基板上; 其中所述圓形孔的直徑與所述第二接合件的直徑差大于或等于1毫米。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發光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貫穿孔及所述第四貫穿孔的 周邊分別具有一凸出部,所述些凸出部分別穿設至所述第一貫穿孔與所述第二貫穿孔中。
3. 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發光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貫穿孔及所述第四貫穿孔的 周邊的所述凸出部分別與所述第一貫穿孔與所述第二貫穿孔的周邊接觸。
4. 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發光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貫穿孔及所述第四貫穿孔的 周邊的所述凸出部的高度分別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電路板的厚度及所述第二電路板的厚 度。
5. 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發光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貫穿孔及所述第四貫穿孔的 周邊的所述凸出部分別環繞所述第三貫穿孔及所述第四貫穿孔的整個周邊。
6.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發光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貫穿孔與所述第二貫穿孔的 周邊分別具有一凸出部,所述凸出部分別穿設至所述第三貫穿孔及所述第四貫穿孔中。
7. 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發光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貫穿孔與所述第二貫穿孔的 周邊的所述凸出部分別與所述第三貫穿孔及所述第四貫穿孔的周邊接觸。
8. 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發光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貫穿孔與所述第二貫穿孔的 周邊的所述凸出部的高度分別小于或等于所述固定裝置的厚度。
9. 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發光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貫穿孔與所述第二貫穿孔的 周邊的所述凸出部分別環繞所述第一貫穿孔與所述第二貫穿孔的整個周邊。
10.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發光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貫穿孔及所述第四貫穿孔的 幾何形狀分別與所述第一貫穿孔與所述第二貫穿孔的幾何形狀一致,且所述第三貫穿孔及 所述第四貫穿孔的尺寸分別與所述第一貫穿孔與所述第二貫穿孔的尺寸一致。
11.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發光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裝置與所述第一電路板的膨 脹系數差小于所述第一電路板與所述基板的膨脹系數差,或其中所述固定裝置與所述第二 電路板的膨脹系數差小于所述第二電路板與所述基板的膨脹系數差。
1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發光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裝置介于所述第一電路板與 所述基板之間,且所述固定裝置介于所述第二電路板與所述基板之間,或其中所述第一電 路板與所述第二電路板介于所述固定裝置與所述基板之間。
13.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發光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圓形孔的直徑與所述第二接合件 的直徑差大于或等于1. 5毫米。
14. 一種顯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顯示器包含: 一如權利要求1至13任一項所述的發光裝置;以及 一顯示面板,設置在所述發光裝置上,用以接收來自于所述發光裝置的入射光。
【文檔編號】F21S8/00GK203848111SQ201420269806
【公開日】2014年9月24日 申請日期:2014年5月26日 優先權日:2014年5月26日
【發明者】洪明鴻, 余鴻文, 郭錦龍, 張曉陽 申請人:奇菱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liu)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