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苧麻纖維分離機的制作方法
本發明是分離或去除苧麻絨,野生苧麻,普通苧麻以及羅布麻的表層殼皮和部分果膠及其它粘結劑,從而得到開松原麻的設備。
苧麻絨是麻農刮制原麻時殘留的下腳料,野生苧麻自生滅亡,纖維層較薄。近年來苧麻原料緊俏,苧麻絨及野生苧麻也急待開發利用。
美國專利US02690596提出了一種從紡織用植物莖桿上干式,機械提取纖維的設備,該設備采用多級羅拉對的結構,通過滾壓,碾軋來粉碎,分離植物莖桿的殼狀外層及雜質,效率較高,加工量大。但是該設備結構復雜,磨損大,其機械滾壓和打麻作用易使纖維層薄的野生苧麻和苧麻絨損傷,斷裂,故不能加工野生苧麻和苧麻絨。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新的苧麻分離設備,它適應面廣,結構簡單,剝制率高。
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解決的,有一環形輸送簾〔2〕,在其出口設置兩對齒形羅拉〔4〕,〔5〕和〔6〕,〔7〕,在羅拉〔6〕,〔7〕的出口端依次排列有兩個轉向相同的梳針滾筒〔8〕和〔13〕,在梳針滾筒〔8〕下部設有一弧形漏底〔10〕,在大梳針滾筒〔13〕的下部裝有塵格〔12〕,塵格〔12〕的出口處裝一帶有負壓源的出麻塵籠〔18〕。
輸送簾〔2〕將帶殼皮的麻韌皮順向送進羅拉對中,羅拉〔6〕,〔7〕的表面線速度稍大于羅拉〔4〕,〔5〕。麻韌皮經過兩對羅拉滾壓,送向梳針滾筒〔8〕,梳針滾筒〔8〕的轉向與羅拉〔4〕,〔6〕轉向相同使麻韌皮從梳針滾筒〔8〕與弧形漏底〔10〕之間通過。弧形漏底〔10〕由托板〔9〕,分梳板〔11〕及漏格〔10′〕組成,弧形漏底〔10〕與梳針滾筒〔8〕間出口的間距小于進口的間距,梳針滾筒〔8〕上包覆的是鋼針〔20〕,它與梳針滾筒〔8〕轉向反向傾斜布置。梳針滾筒〔8〕的表面線速度是羅拉〔6〕,〔7〕表面線速度的1.5-2倍。在轉動中鋼針〔20〕將麻韌皮理順,初步劈細、開松。而麻韌皮上的殼皮碎屑和其它雜質從弧形漏底的漏格〔10′〕中排出。麻韌皮通過弧形漏底〔10〕后,在出口處即遇到高速回轉的大梳針滾筒〔13〕,大梳針滾筒〔13〕的表面線速度是梳針滾筒〔8〕的90-120倍,大梳針滾筒〔13〕的轉向與梳針滾筒〔8〕相同,大梳針滾筒〔13〕表面包覆的是鋼針〔21〕,它與大梳針滾筒〔13〕的轉向同向傾斜布置,在轉動過程中,鋼針〔21〕對麻纖維進行高頻率的強制劈細,梳理和開松,并使麻纖維從大梳針滾筒〔13〕與塵格〔12〕之間通過。在大梳針滾筒〔13〕與塵格〔12〕之間,麻纖維附著在鋼針〔21〕表面,并由塵格〔12〕托持,向前運動,麻殼皮、碎屑連同其它雜質,通過離心作用,逐步在塵格〔12〕中排出。麻纖維脫離塵格〔12〕終端后,由其慣性力和出麻塵籠〔18〕內負壓源的吸附作用,經導麻板〔17〕被轉移到出麻塵籠〔18〕的表面上。出麻塵籠上部有壓麻輥〔15〕,出麻塵籠內部有一擋風槽〔16〕,擋風槽一側朝向導麻板〔17〕,另一側朝向壓麻輥〔15〕,擋風槽〔16〕與出麻塵籠〔18〕內表面配合處有密封材料〔33〕密封,構成一個密閉的區域,該區域內接通負壓源,出麻塵籠〔18〕內部通過其表面均勻分布的孔洞,對出麻塵籠外部產生吸引作用,便可將麻纖維吸附到出麻塵籠〔18〕外園周表面上,一方面麻纖維中的細小雜質被吸入出麻塵籠內并被抽走。另一方面吸附在出麻塵籠〔18〕表面的麻纖維,隨著出麻塵籠的旋轉,被喂入壓麻輥〔15〕壓制后,成為開松的原麻。為避免粉塵外溢,在梳針滾筒〔8〕,大梳針滾筒〔13〕,及壓麻輥〔15〕上部均罩有罩殼〔14〕。在壓麻輥出口端還配置有剝麻板。〔19〕。
本發明的優點在于1.結構簡單,設備磨損小,效率較高。
2.可加工普通苧麻,野生苧麻,羅布麻和纖維較短的苧麻絨。
3.產品制成率高,對苧麻絨,野生苧麻的剝制率達60%,普通苧麻的剝制率達80%,基本上無可紡原料浪費。
4.加工后的開松原麻質量好,雜質少,由于開松度較高,節省了下工序脫膠過程中的化工用料。并縮短了脫膠時間。
附圖提供了本發明的一個具體實施例。
圖1是本發明的裝配剖視圖。
圖2是弧形漏底〔10〕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圖1的裝配主視圖。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詳細描述。
參見圖1,輸送簾〔2〕由軸〔1〕,〔3〕帶動運行,軸〔3〕為主動,運行速度的6米/分,輸送簾〔2〕的出口端設置有相互嚙合的齒形羅拉〔4〕,〔5〕和〔6〕,〔7〕,其下部羅拉〔5〕和〔7〕是主動的,軸心固定;上部的羅拉〔4〕和〔6〕是被動的并分別被固定于機架〔34〕上,由壓簧〔23〕,〔24〕壓緊。梳針滾筒〔8〕安置在羅拉〔6〕與〔7〕的出口處,梳針滾筒〔8〕由滾筒軸〔25〕支撐并帶動旋轉,梳針滾筒〔8〕表面包覆著鋼針〔20〕,梳針滾筒〔8〕直徑(連鋼針)為193毫米,鋼針根部直徑為3-4毫米,鋼針〔20〕與梳針滾筒〔8〕轉向反向傾斜布置,在梳針滾筒〔8〕的下部安有一弧形漏底〔10〕,參見圖2,弧形漏底由托板〔9〕,漏格〔10′〕,分梳板〔11〕組成,形成一曲面,曲率半徑為101毫米,安裝時托板〔9〕安置在羅拉〔7〕一側,分梳板在大梳針滾筒〔13〕一側,弧形漏底的曲面中心與梳針滾筒〔8〕中心偏離,偏向羅拉對一側,造成托板〔9〕與梳針滾筒〔8〕的間距(進口)大,約5-8毫米;分梳板〔11〕與梳針滾筒〔8〕的間距(出口)小,約2毫米。大梳針滾筒〔13〕裝在滾筒軸〔26〕上并由其傳動,大梳針滾筒〔13〕的轉向與梳針滾筒〔8〕的轉向相同,大梳針滾筒〔13〕表面包覆有鋼針〔21〕,鋼針〔21〕的傾斜方向與大梳針滾筒〔13〕轉向相同,大梳針滾筒〔13〕的直徑(包括鋼針)約600毫米。在大梳針滾筒〔13〕的下方設有塵格〔12〕,塵格置于半園托架〔27〕上,半園托架安裝在機架〔34〕上,塵格〔12〕的結構與弧形漏底〔10〕中漏格〔10′〕的結構相似,只是塵格〔12〕的格條做成尖角形狀,其尖角朝向大梳針滾筒〔13〕。在弧形漏底〔10〕和塵格〔12〕下方的機架〔34〕內部空間設置一廢料箱〔30〕,用于堆集從弧形漏底〔10〕和塵格〔12〕中排出的廢料。廢料箱〔30〕上裝有視窗〔28〕,每側二面,可以觀察廢料堆集的高度,廢料箱一側還有二扇門〔29〕,清除廢料時用。
園周表面均勻開有許多孔的出麻塵籠〔18〕設置在塵格〔12〕的出口端,導麻板〔17〕裝于塵格〔12〕與出麻塵籠〔18〕之間,出麻塵籠〔18〕是靠摩擦輪〔31〕帶動的,其轉動方向與大梳針滾筒〔13〕的轉向相反,摩擦輪〔31〕和摩擦導輪〔32〕支撐在出麻塵籠下側,壓麻輥〔15〕置于出麻塵籠〔18〕的上部,由出麻塵籠〔18〕的摩擦力帶動旋轉,在出麻塵籠〔18〕內部有一擋風槽〔16〕,擋風槽一側朝向導麻板〔17〕,另一側朝向壓麻輥〔15〕,槽邊沿與出麻塵籠〔18〕內表面用毛氈〔33〕密閉配合,形成一封閉區域,將離心風機〔22〕與該區域接通,進行抽風,這時出麻塵籠〔18〕從導麻板〔17〕至壓麻輥〔15〕之間的表面孔上產生了吸附作用,使麻纖維貼在出麻塵籠〔18〕的外表面上。麻纖維內的細小雜質從出麻塵籠〔18〕表面吸入擋風槽〔16〕并被抽走,同時麻纖維隨出麻塵籠旋轉被送入壓麻輥〔15〕。在梳針滾筒〔8〕,大梳針滾筒〔13〕,壓麻輥〔15〕的上部蓋有罩殼〔14〕。經壓麻輥壓實的開松原麻,隨出麻塵籠向下轉動,下部的剝麻板〔19〕,將開松的原麻排出機外。
參見圖3,本設備由兩臺電機驅動,電動機〔36〕的動力經皮帶傳遞給滾筒軸〔26〕以帶動大梳針滾筒〔13〕轉動,由滾筒軸〔26〕再經皮帶將動力傳遞給摩擦輪〔31〕,由摩擦輪帶動出麻塵籠〔18〕轉動。另一電機〔35〕的動力,經皮帶傳遞到羅拉〔7〕上,在此動力分為兩路,一路經齒輪嚙合傳遞至滾筒軸〔25〕從而帶動梳針滾筒〔8〕轉動。另一路經中間齒輪驅動喂入羅拉〔5〕轉動,后再經一中間齒輪驅動輸送簾的軸〔3〕轉動,從而帶動輸送簾運行。
采用該設備,每小時可處理普通苧麻或野生苧麻150千克,處理苧麻絨100千克,對苧麻絨野生苧麻剝制率為60%,普通苧麻剝制率為80%。
權利要求
1.苧麻纖維分離機,也可用于羅布麻的纖維分離加工,有一環形輸運簾及若干對羅拉,其特征在于在輸運簾[2]前的齒形羅拉,[4]與[5],[6]與[7]的出口端,依次排列有兩個轉向相同的梳針滾筒[8]和[13],在梳針滾筒[8]下部設有一弧形漏底[10],在大梳針滾筒[13]的下部裝有塵格[12],塵格[12]的出口處裝一帶有負壓源的出麻塵籠[18]。
2.根據權利要求
1的分離機,其特征在于梳針滾筒〔8〕的表面線速度是羅拉〔6〕與〔7〕表面線速度的1.5-2倍,大梳針滾筒〔13〕的表面線速度是梳針滾筒〔8〕表面線速度的90-120倍。
3.根據權利要求
1或2的分離機,其特征在于梳針滾筒〔8〕上包覆的是鋼針〔20〕,它與梳針滾筒〔8〕轉向反向傾斜布置,大梳針滾筒〔13〕上包覆的是鋼針〔21〕,它與大梳針滾筒〔13〕轉向同向傾斜布置。
4.根據權利要求
1或2的分離機,其特征在于弧形漏底〔10〕由托板〔9〕,分梳板〔11〕及漏格〔10′〕構成,弧形漏底與梳針滾筒〔8〕間出口的間距小于進口的間距。
5.根據權利要求
1或2的分離機,其特征在于在出麻塵籠〔18〕內部有一擋風槽〔16〕,負壓源通向擋風槽〔16〕內,出麻塵籠〔18〕上部有一壓麻輥〔15〕,壓麻輥的出口下側有剝麻板〔19〕。
專利摘要
分離或去除普通苧麻,野生苧麻,苧麻絨,羅布麻等表層殼皮和部分果膠,從而得到開松原麻的設備。主要由梳針滾筒(8),(13)和弧形漏底(10),塵格(12),出麻塵籠(18)組成,對帶殼的麻韌皮進行多次梳理,劈細去除雜質,該設備每小時可處理普通苧麻或野生苧麻150千克,處理苧麻絨100千克,苧麻絨,野生苧麻剝制率為60%,普通苧麻剝制率為80%,制成的開松原麻,質量好。
文檔編號D01B1/24GK87104038SQ87104038
公開日1987年11月4日 申請日期1987年6月3日
發明者張松, 余蓮卿, 魏玉英, 楊鶴鳴 申請人:湖北省紡織工業科學研究所導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