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能扳手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萬能扳手。所述萬能扳手包括第一夾持件和第二夾持件,第一夾持件的一端為第一夾持端,另一端為手持端;第二夾持件的一端為第二夾持端,另一端為連接端,連接端上設置有第一通孔;第一夾持件上具有可選擇的多個連接位,多個連接位沿第一夾持端向手持端的方向上依次設置;第二夾持件與第一夾持件通過在多個所述連接位中選擇的連接位處連接。上述萬能扳手可以選擇不同的連接位將第一夾持件和第二夾持件連接在一起,這樣萬能扳手具有了軸向調節維度,使得萬能扳手的角度調節能夠調節的范圍更大,使其能夠適應不同規格和形狀的螺母、螺釘的緊固和拆卸。
【專利說明】
萬能扳手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五金工具,具體地,涉及一種萬能扳手。
【背景技術】
[0002]在管道等設備的安裝和修理工作中,經常需要用扳手來緊固或者拆卸螺栓、螺母等零部件。目前,現有的扳手大致分為二大類,一類為呆扳手,另一類為活扳手。
[0003]現有的呆扳手,其是在手柄的一端或兩端制有工作端,工作端為固定尺寸的開口,該工作端用以對一定規格的螺母、螺栓進行緊固或者拆卸。由于開口的尺寸是固定的,如要對不同規格的螺母、螺栓進行緊固或者拆卸,那么必須分別使用具有相配尺寸開口的呆扳手,盡管呆扳手可以在手柄的兩端分別設置不同尺寸的開口作為工作端,但是一把呆扳手最多也只能對兩種不同規格的螺母、螺栓進行緊固或者拆卸,因此,其功能較為單一。
[0004]而現有的活扳手,其是在手柄的一端或兩端鉸接有工作端,工作端的開口可以在一定尺寸范圍內進行調節;使用者使用活扳手時可以通過調節開口的張開角度適應不同規格的螺母、螺栓,但是此類活扳手只有工作端繞鉸接處轉動這一個可調節維度,而開口的張開角度是有一定限制的,使得其適用范圍有了一定的局限性;當需要緊固或者拆卸的螺母、螺栓尺寸變化較大時,通常就需要更換其他規格的活扳手,而更換扳手則會影響工作效率。
【實用新型內容】
[0005]為了改善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種萬能扳手,以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扳手的工作端可調節范圍小、適用范圍有一定局限性等技術問題。
[0006]在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中提供了一種萬能扳手,其包括第一夾持件和第二夾持件,所述第一夾持件的一端為第一夾持端,另一端為手持端;所述第二夾持件的一端為第二夾持端,另一端為連接端,所述連接端上設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夾持件上具有可選擇的多個連接位,多個連接位沿第一夾持端向手持端的方向上依次設置;所述第二夾持件與所述第一夾持件通過在多個連接位中選擇的連接位處連接。
[0007]優選地,所述連接位包括有連通槽,連通槽的一側或者兩側設置有多個卡槽。
[0008]優選地,卡槽包括有縱向延伸部和圓弧部,縱向延伸部一端與連通槽相連,圓弧部位于縱向延伸部的另一端。
[0009]優選地,多個縱向延伸部的長度不同。
[0010]優選地,卡槽為半圓弧形,卡槽與連通槽相接。
[0011]優選地,第二夾持件與第一夾持件之間鉚接。
[0012]優選地,每個連接位為一個通孔;第一夾持件與第二夾持件在其中一個連接位處可拆卸地連接。
[0013]優選地,第二夾持件與第一夾持件之間鉸接。
[0014]優選地,第一夾持端的厚度與第二夾持端的厚度相等。
[0015]優選地,第一夾持端和/或第二夾持端上設有夾齒。
[0016]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萬能扳手,其包括第一夾持件和第二夾持件,第一夾持件的一端為第一夾持端,另一端為手持端;第二夾持件的一端為第二夾持端,另一端為連接端,所述連接端上設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夾持件上具有可選擇的多個連接位,多個連接位沿夾持端向手持端的方向上依次設置;所述第二夾持件與所述第一夾持件通過在多個連接位中選擇的連接位處連接。由于所述第一夾持件上設置有多個連接位,在使用萬能扳手時使用者可以根據需要緊固或者拆卸的螺母、螺栓的尺寸規格來選擇不同的連接位將第一夾持件和第二夾持件連接在一起;這樣萬能扳手就具有了軸向調節維度,使得萬能扳手的角度調節能夠調節的范圍更大,以適應各種不同規格以及不同形狀的螺母、螺栓緊固與拆卸的需要,因此顯著擴大了萬能扳手的應用范圍;而且該萬能扳手的使用方便且快捷,避免了工作過程中因螺母、螺栓的尺寸變化更換扳手的程序,減少了工具的攜帶量,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圖說明】
[0017]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具體實施方式】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方式,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0018]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萬能扳手的結構示意圖;
[0019]圖2為圖1所示的萬能扳手的第一夾持件與第二夾持件連接方式的裝配示意圖;
[0020]圖3為圖1所示的萬能扳手的第一夾持件的結構示意圖;
[0021 ]圖4為圖2所示第一夾持件的側視圖;
[0022]圖5為圖2所示第一夾持件的一種替代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0023]圖6為圖2所示第一夾持件的另一種替代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0024]圖7為圖5或圖6所示的第一夾持件與第二夾持件連接方式的結構示意圖;
[0025]圖8為圖3所示第一夾持件的的一種替代實施例的側視圖;
[0026]圖9為圖1所示的萬能扳手的第二夾持件的結構示意圖;
[0027]圖10為圖9所示第二夾持件的側視圖;
[0028]圖11為圖9所示的第二夾持件的一種替代實施例的側視圖。
[0029]附圖標記:
[0030]10:第一夾持件;
[0031]20:第二夾持件;
[0032]11:第一夾持端;
[0033]12:手持端;
[0034]21:第二夾持端;
[0035]22:連接端;
[0036]23:第一通孔;
[0037]30:連接位;
[0038]31:連通槽;
[0039]32:卡槽;
[0040]33:縱向延伸部;
[0041]34:圓弧部;
[0042]41:第一凹槽;
[0043]42:第二凹槽;
[0044]51:第一裝配面;
[0045]52:第二裝配面;
[0046]61:第一工作面;
[0047]62:第二工作面;
[0048]63:第三工作面。
【具體實施方式】
[0049]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0050]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術語“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實用新型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此外,術語“第一”、“第二”、“第三”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
[0051]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連通”、“連接”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實用新型中的具體含義。
[0052]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萬能扳手,并給出其實施方式。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萬能扳手的結構示意圖。在所述實施例中,如圖1和圖2所示,該萬能扳手包括第一夾持件10和第二夾持件20,所述第一夾持件10的一端為第一夾持端11,另一端為手持端12;所述第二夾持件20的一端為第二夾持端21,另一端為連接端22,所述連接端22上設置有第一通孔23;所述第一夾持件10上具有可選擇的多個連接位30,所述多個連接位30沿所述第一夾持端11向所述手持端12的方向上依次設置;所述第二夾持件20與所述第一夾持件10通過在多個所述連接位30中選擇的連接位30處連接。使用者在該萬能扳手時可以根據需要緊固或者拆卸的螺母、螺栓的尺寸規格來選擇不同的連接位30將第一夾持件10和第二夾持件20連接在一起;第一夾持件10與第二夾持件20在選擇的連接位30處連接,使用者可以在該連接位30處以其為圓心對第二夾持件20進行開口角度的調節,以適應各種不同形狀的螺母、螺栓。
[0053]具體地,所述連接位30包括有連通槽31,所述連通槽31的一側或者兩側設置有多個卡槽32 ο在使用時,第一夾持件10與第二夾持件20在連接位30處連接,第二夾持件20可以在連通槽31里面前后移動,同時又可以根據不同規格的螺母、螺栓在卡槽32處定位,實現第二夾持件20相對于第一夾持件10的軸向調節。
[0054]進一步地,如圖3所示,所述卡槽32包括有縱向延伸部33和圓弧部34,所述縱向延伸部33—端與連通槽31相連,所述圓弧部34位于縱向延伸部33的另一端。具體地,所述多個縱向延伸部33的長度不同。由于卡槽32之間不是連通設計的,又通過縱向延伸部33與連通槽31相連,使得第二夾持件20在卡槽32處定位后在使用萬能扳手時第二夾持件20相對于第一夾持件10不會廣生移動。
[0055]在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中,將第一夾持件10與第二夾持件20裝配在一起,第一夾持件10可以采用如圖4所示的結構,在連接位30處設置有第一凹槽41和第二凹槽42。
[0056]在本實施方式的一個優選實施例中,所述連接位30除采用上述的結構外,還可以采用下述的結構;具體地,如圖5所示,所述卡槽32為半圓弧形,所述卡槽32與所述連通槽31相接。
[0057]當該萬能扳手的連接位30采用圖3和圖5所示的結構時,所述第二夾持件20與所述第一夾持件10之間鉚接。如圖1和圖2所示,以卡槽32包括有縱向延伸部33和圓弧部34為例,連接位30的具體結構如圖3所示,采用鉚釘沖壓,通過第一通孔23與連接位30在連通槽31處將第一夾持件10與第二夾持件20鉚接在一起,第二夾持件20相對于第一夾持件10可以在連通槽31處前后移動,并在卡槽32處定位。
[0058]在本實施方式中,除了上述的兩種連接位30的結構外,連接位30還可以采用下述結構;如圖6所示,每個所述連接位30為一個通孔;所述第一夾持件10與所述第二夾持件20在其中一個所述連接位30處可拆卸地連接。當連接位30采用上述結構時,使用者在使用萬能扳手時根據不同規格的螺母、螺栓對萬能扳手進行軸向調節時,先選擇連接位30,再通過第一通孔23與所選擇的連接位30的通孔處將第一夾持件10與第二夾持件20連接在一起。當需要緊固和拆卸的螺母、螺栓的尺寸變化時,再將第一夾持件10與第二夾持件20拆開,重新選擇新的連接位30將第一夾持件10與第二夾持件20連接,從而實現該萬能扳手的軸向調
-K-
T O
[0059]當該萬能扳手的連接位30采用圖6所示的結構時,所述第二夾持件20與所述第一夾持件10之間可以采用鉸接的方式連接在一起;鉸接軸依次穿過連接位30的通孔和第二夾持件20的第一通孔23將第二夾持件20連接在第一夾持件10上,此時第二夾持件20可以利以鉸接軸為軸在連接位30處對其進行角度調節。
[0060]進一步地,當該萬能扳手的連接位30采用圖6所示的結構時,除上述鉸接方式外,所述第二夾持件20與所述第一夾持件10之間還可以螺栓連接的方式連接在一起;如圖7所示,螺栓依次穿過連接位30的通孔和第二夾持件20的第一通孔23并通過配套的螺母將第二夾持件20連接在第一夾持件1上。
[0061]需要說明的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是實施例中第一夾持件10與第二夾持件20之間可拆卸地連接方式可以采用上述兩種連接方式,但除上述兩種連接方式之外,其還可以采用其他能夠滿足將第一夾持件10與第二夾持件20之間可拆卸地連接在一起的要求的任意方式。
[0062]在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中,將第一夾持件10與第二夾持件20裝配在一起除圖4所示的結構外,還可以采用下述結構:第一夾持件10可以采用如圖8所示的結構,在連接位30處設置有第一凹槽41。需要說明的是,第一夾持件10可以采用圖4和圖8的任一凹槽結構,與上述任一連接位30的結構組合。
[0063]同時需要說明的是,所述連接位30的個數不少于2個,但連接位30的具體個數可根據實際需要確定,圖3、圖5和圖6中連接位30的個數以3個為例。
[0064]具體地,所述第一夾持端11的厚度與所述第二夾持端21的厚度相等。如圖9所示,第二夾持端21包括第一工作面61、第二工作面62和第三工作面63;第一工作面61與第二工作面62之間形成夾角,第一工作面61與第二工作面62之間的夾角為120°;第二工作面62與第三工作面63之間形成夾角,第二工作面62與第三工作面63之間的夾角為120°。在使用時將第一夾持件10與第二夾持件20連接在一起,第一夾持端11與第二夾持端21共同形成對需要緊固和拆卸的螺母、螺栓的工作空間,由于第一夾持端11的厚度與所述第二夾持端21的厚度相等,使得工作時第一夾持端11和第二夾持端21的受力面所受作用力相等,可以更加穩定的卡住螺母、螺栓,不易對其造成損傷或損壞。
[0065]在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中,將第一夾持件10與第二夾持件20裝配在一起,當第一夾持件10采用如圖4所示的結構時,與之相對應的第二夾持件20可以采用如圖10所示的結構,第二夾持件20的連接端22包括有第一裝配面51和第二裝配面52;其中第一凹槽41的厚度與第一裝配面51的厚度相等,第二凹槽42的厚度與第二裝配面52的厚度相等。
[0066]在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實施例中,當第一夾持件10采用如圖8所示的結構時,與之相對應的第二夾持件20可以采用如圖11所示的結構,第二夾持件20的連接端22包括有第一裝配面51;其中第一凹槽41的厚度與第一裝配面51的厚度相等。
[0067]具體地,所述第一夾持端11和/或所述第二夾持端21上設有夾齒。如,圖3、圖5和圖6所示,所述第一夾持端11具有夾持作用面,所述夾持作用面為斜弧形面,所述夾持作用面上排列有齒,第一夾持端11的夾持作用面與第二夾持端21的第一工作面61、第二工作面62和第三工作面63共同形成對需要緊固和拆卸的螺母、螺栓的工作空間。由于第一夾持端11和/或所述第二夾持端21上設有夾齒,因此該萬能扳手也可以作為管子鉗使用,對自來水管及管接頭件之類的管狀物進行緊固或者拆卸。
[0068]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萬能扳手在工作時,先根據不同規格的螺母、螺栓確定連接位30,將第一夾持件10與第二夾持件20連接在一起,通過可以通過調節第二夾持件20的角度來進行進一步的調節。將第一夾持端11與第二夾持端21形成的工作空間將需要作用的螺母、螺栓卡住,對于比較大規格的螺母、螺栓與第一夾持端11和第二夾持端21的第一工作面61、第三工作面63接觸,形成三面施力擰緊;二對于小規格的螺母、螺栓與第一夾持端11和第二夾持端21的第一工作面61、第二工作面62、第三工作面63接觸,形成四面施力擰緊。在擰緊時,使用者利用機械杠桿原理順時針轉動第一夾持件10就能實現擰緊螺母、螺栓的效果。如是對自來水管等管狀物進行緊固或松啟,將自來水管的管體處于第一夾持端11與第二夾持端21形成的工作空間中,通過對第一夾持件10的反復作用,實現對管子的緊固或松啟,可見本實用新型還能起到管道工用的管子鉗的功用。同時在使用時,還可以將第二夾持件20調節到與第一夾持件10呈180°,在拆除工具時利用第二夾持端21的第一工作面61撬動工作,使得該萬能扳手可以作為撬具使用。
[0069]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萬能扳手,其包括第一夾持件和第二夾持件,第一夾持件的一端為第一夾持端,另一端為手持端;第二夾持件的一端為第二夾持端,另一端為連接端,所述連接端上設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夾持件上具有可選擇的多個連接位,多個連接位沿夾持端向手持端的方向上依次設置;所述第二夾持件與所述第一夾持件通過在多個連接位中選擇的連接位處連接。由于所述第一夾持件上設置有多個連接位,在使用萬能扳手時使用者可以根據需要緊固或者拆卸的螺母、螺栓的尺寸規格來選擇不同的連接位將第一夾持件和第二夾持件連接在一起;這樣萬能扳手就具有了軸向調節維度,使得萬能扳手的角度調節能夠調節的范圍更大,以適應各種不同規格以及不同形狀的螺母、螺栓緊固與拆卸的需要,因此顯著擴大了萬能扳手的應用范圍;而且該萬能扳手的使用方便且快捷,避免了工作過程中因螺母、螺栓的尺寸變化更換扳手的程序,減少了工具的攜帶量,提高了工作效率。
[0070]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各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盡管參照前述各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而這些修改或者替換,并不使相應技術方案的本質脫離本實用新型各實施例技術方案的范圍。
【主權項】
1.一種萬能扳手,包括第一夾持件和第二夾持件,所述第一夾持件的一端為第一夾持端,另一端為手持端;所述第二夾持件的一端為第二夾持端,另一端為連接端,所述連接端上設置有第一通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夾持件上具有可選擇的多個連接位,所述多個連接位沿所述第一夾持端向所述手持端的方向上依次設置;所述第二夾持件與所述第一夾持件通過在多個所述連接位中選擇的連接位處連接。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萬能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位包括有連通槽,所述連通槽的一側或者兩側設置有多個卡槽。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萬能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包括有縱向延伸部和圓弧部,所述縱向延伸部一端與所述連通槽相連,所述圓弧部位于所述縱向延伸部的另一端。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萬能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個縱向延伸部的長度不同。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萬能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為半圓弧形,所述卡槽與所述連通槽相接。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萬能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夾持件與所述第一夾持件之間鉚接。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萬能扳手,其特征在于,每個所述連接位為一個通孔; 所述第一夾持件與所述第二夾持件在其中一個所述連接位處可拆卸地連接。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萬能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夾持件與所述第一夾持件之間鉸接。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萬能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夾持端的厚度與所述第二夾持端的厚度相等。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萬能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夾持端和/或所述第二夾持端上設有夾齒。
【文檔編號】B25B13/30GK205685234SQ201620579267
【公開日】2016年11月16日
【申請日】2016年6月15日 公開號201620579267.5, CN 201620579267, CN 205685234 U, CN 205685234U, CN-U-205685234, CN201620579267, CN201620579267.5, CN205685234 U, CN205685234U
【發明人】黃一平
【申請人】黃一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