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盥洗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人們生活需要的衛生設備,具體講是一種衛生間使用的盥洗器。
目前,根據現有資料表明,我國的淡水資源非常貧乏,要滿足人們生活及工業用水需要已經非常困難。國家三令五申強調節約用水,為此,改造設備減少用水是勢在必行。
現在洗面器用過的水從排水管道中流掉,而與坐便器配套的低水箱中又為潔凈淡水(浪費了淡水),箱中的浮球閥上水裝置和排水底閥裝置易發生故障,造成現存的普遍漏水現象。洗面器與低水箱分離,使房間不整齊,并多占用了使用空間。因而現有設備存在浪費水、結構復雜、成本高,工作不可靠等缺點。
本實用新型設計的目的是使洗面器放掉的水可以二次應用,克服了原坐便器上的低水箱結構復雜、成本高、浪費水、工作不可靠和多占室內空間的缺點,是適合與便器配合應用的盥洗器。
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原理為去掉洗面器排水口和存水彎及排水管道,去掉坐便器低水箱和箱內浮球閥、橡皮碗底閥,去掉箱外與浮球閥連結的供水管道及截止閥門。新型洗面器下面設有一水箱,水箱底部孔中裝有排水管,排水管與便器相通,水箱內的排水管口裝有活塞底閥。洗面器既可以做水箱的蓋又可以把使用過的水通過其底部的排水口放到水箱中儲存,以達到沖洗便器的目的。
水箱底部四角的凸臺上固定有一塊隔板,將水箱分為上下兩層隔板上有使上下兩層相通的孔。水箱內排水口裝有活塞底閥,活塞底閥上的橡皮活塞提升繩與排水開關相連,排水開關轉動帶動提升繩提升起橡皮活塞使水排出,放手后,橡皮活塞靠自重馬上降下封住排水口。
本實用新型為人們打開自來水水嘴進行洗臉、手或其它物品時,水通過洗面器底部的排水口進入水箱儲存起來,在打開排水開關時,水箱下層的水就迅速的通過活塞底閥上的進水孔進入排水管給便器沖水。當水箱下層定量的水流完后。水箱上層的水雖然還通過隔板上的孔流進水箱下層。但已經不能滿足管道的流量,所以便器的沖水量減少(已將臟物沖完)。關閉排水開關、水箱上層的水通過隔板上的孔給下層加滿水,以備便器下次沖水。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洗面器與水箱結為一體(統稱為節水盥洗器),克服了原坐便器與洗面器以及與低水箱分離的缺點,解決了水的二次使用。且占用空間減少,增大了衛生間的使用面積。節水盥洗器取消了原來洗面器的排水管道和坐便器的低水箱,同時在水箱中取消了浮球閥和箱外連結的給水管道,改變了原來的橡皮碗底閥為活塞式底閥。因而本實用新型具有節水效果顯著、結構簡單、工作可靠、成本低和占室內空間小的優點。
附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標號1為水箱、2為排水管、3為排水活塞底閥、4為底閥進水孔、5為隔板、6為排水開關、7為橡皮活塞提升繩、8為洗面器、9為自來水水嘴、10為進水孔外的過濾網罩、11為膨脹螺栓。
如
圖1所示,玻璃鋼制成的水箱1底部排水口裝上排水管8,排水口上用螺扣將活塞底閥3的底坐固定,底閥上的進水孔4外加過濾網罩10,在水箱底部四角凸臺上固定由玻璃鋼制成的隔板5,并同時安裝排水開關6,橡皮活塞提升繩7和底閥上的溢水管由隔板5上的孔穿過,另外在隔板5中心有五個直徑為5毫米的孔,用玻璃鋼制成的新型洗面器8蓋在水箱1上面。
安裝時將本實用新型用膨脹螺栓11固定在自來水水嘴9下端的墻壁上(水箱1的底面離地面不得小于40厘米),排水管2的另一頭與便器連接。
當打開自來水水嘴9進行洗臉、手等時,用過的水通過洗面器底部的放水孔進入水箱1儲存,當轉動手柄使排水開關6向上通過提升繩7提起橡皮活塞。使水箱1下層的水通過底閥上的進水孔4經排水口給便器沖水。水箱1下層定量的水流完后,水箱1上層的水雖然還通過隔板5上的孔流入水箱1下層,但已經不能滿足管道的流量,所以便器的沖水量明顯減少(臟物沖完),此時手動關閉排水開關6,水箱1上層的水通過隔板5上的孔給下層加滿水,以備便器下次沖水。
因流入水箱1的水過多,使水箱1水面高出底閥上的溢水管頂面時,水經溢水管由排水管2流入便器中。
權利要求1.一種盥洗器,它包括洗面器和裝在它下邊排水口上的存水彎和排水管道,其特征是它包括洗面器下面設有的一水箱,水箱底部排水口上裝有排水管道,排水管與坐便器相通,水箱內的排水管口裝有排水活塞底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盥洗器,其特征還在于所述的水箱底部四角的凸臺上固定有一塊隔板,將水箱分為上下兩層,隔板上有使上下兩層相通的孔。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盥洗器,其特征還在于所述的活塞底閥的進水孔外裝有濾網罩。
專利摘要一種衛生間使用的節水盥洗器,它去掉洗面器的排水管道和存水彎,以及坐便器的低水箱和箱中的浮球閥,橡皮碗底閥。在洗面器下面設有一水箱,水箱底部孔中裝有活塞排水閥和排水管,排水管與便器相通,它使洗面器與水箱結為一體,因而本實用新型具有節約用水、結構簡單、工作可靠、成本低和占室內空間小的優點,它適用于家庭和賓館的衛生間使用。
文檔編號E03C1/12GK2070777SQ90210779
公開日1991年2月6日 申請日期1990年3月28日 優先權日1990年3月28日
發明者張啟冬 申請人:張啟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