側流式雨水口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側流式雨水口,屬于排水工程領域,特別涉及道路雨水收集的排水構筑物,主要由曲線緣石、側緣石、端緣石、集水槽、箅子、墻體、出水管、路面、匯水坡、普通緣石組成。適用于縱坡較大的道路收集路面雨水,雨水口設置在路面的外側,集水槽和箅子低于路面,箅子頂面呈傾斜狀,一端有集渣槽,漂浮物不會聚集在箅子上,避免漂浮物阻塞雨水口,有利于雨水的收集排放。
【專利說明】側流式雨水口
[0001]【技術領域】
[0002]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側流式雨水口,屬于排水工程領域,特別涉及道路雨水收集的排水構筑物。
【背景技術】
[0003]城市雨水排放一般都是有組織排水,降雨的地面徑流通過雨水口收集排入雨水管道,再通過雨水管道系統排入自然水體。雨水口是用于收集地面雨水徑流的一種構筑物,常見的雨水口有平箅式、偏溝式、立箅式、聯合式,按箅子數量分單箅式、雙箅式、多箅式。城市道路上設置的雨水口都是沿著道路緣石每隔一定距離設置在路面上,道路具有橫坡和縱坡,雨水通過道路的橫坡和縱坡匯集流入雨水口。當道路的縱坡較大時,路面上的雨水流速較快,雨水容易越過雨水口流至下游,雖然可通過增加箅子數量解決,但雨水沿路緣石順縱坡流行時,路邊的積水具有一定的寬度,雨量大時路邊積水寬度可達2米以上,而雨水口的寬度不足0.5米,因此,有相當數量的雨水不能有效地收入雨水口而流至下游,造成下游低洼地段排水不及形成內澇。
[0004]現有技術的雨水口設置在路面上,考慮行車安全和舒適,箅子都是與路面平齊或略低于路面,樹葉和紙屑等漂浮物順雨水沖刷至雨水口,沖至雨水口下游邊緣處被箅子外框阻擋,漂浮物不斷積累阻塞雨水流入,大大降低了雨水口的泄水能力。
【發明內容】
[0005]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側流式雨水口,適用于縱坡較大的道路收集路面雨水。其有益效果為雨水口設置在路面的外側,集水槽和箅子低于路面,通過路緣石導流進入雨水口的雨水不會再流向下游,箅子傾斜設置并設有集渣槽,避免漂浮物堵塞雨水口。
[0006]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實現的:所述的側流式雨水口主要包括:曲線緣石1、側緣石2、端緣石3、集水槽4、箅子5、墻體6、出水管7、路面8、匯水坡9、普通緣石10,曲線緣石I呈S狀構成反向曲線,曲線緣石I與側緣石2、端緣石3圍合的集水槽4和箅子5組成的收水區,位于路面8和普通緣石10的外側。道路上的雨水徑流通過道路橫坡流至路邊緣石處,再沿著緣石順縱坡流向雨水口,由于曲線緣石I的導流作用,雨水流至集水槽4和箅子5。集水槽4和箅子5低于匯水坡9,且位于路面8和普通緣石10的外側,雨水進入后不會再流回路面流向下游。箅子5位于路面8的外側,不會受到車輛的碾壓,箅子5的格柵寬度可以做的較窄,而透水孔隙相對普通雨水箅子較大,更加有利于雨水的排放。箅子5頂面呈傾斜狀,一端有集渣槽11,漂浮物被雨水沖進雨水口后,在水流的沖擊下沿傾斜設置的箅子5上滑落至集渣槽11內,避免漂浮物阻塞雨水口。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7]圖1為本實用新型平面圖;
[0008]圖2為本實用新型蓋板下方平面圖;[0009]圖3為本實用新型圖1的A-A剖面圖(立剖面圖);
[0010]圖4為本實用新型圖1的B-B剖面圖(橫剖面圖)。
[0011]圖中:1-曲線緣石,2-側緣石,3-端緣石,4-集水槽,5-箅子,6-墻體,7-出水管,8-路面,9-匯水坡,10-普通緣石,11-集渣槽,12-箅子鉸軸,13-支撐柱,14-蓋板,15-蓋板鉸軸,16-人行道。
【具體實施方式】
[0012]本實用新型平面圖見圖1,雨水口的上部設有蓋板15,雨水口位于蓋板15的下方,蓋板下方平面圖見圖2。側流式雨水口主要包括曲線緣石1、側緣石2、端緣石3、集水槽4、箅子5、墻體6、出水管7、路面8、匯水坡9、普通緣石10。側流式雨水口具有方向性,曲線緣石I應設置在來水方向的上游,與圖1、圖2方向不同時可左右鏡像修建。曲線緣石I呈S狀構成反向曲線形成一個導流槽,水流方向的上游與普通緣石10相接,下游與側緣石2相接,側緣石2與端緣石3垂直相接,曲線緣石I與側緣石2、端緣石3圍合的集水槽4和箅子5組成的收水區,位于路面8和普通緣石10的外側。為了便于雨水收集,靠近雨水口的上、下游及路面一側50厘米范圍內設置匯水坡9,匯水坡9的坡度為6%,最低處比路面8低3厘米,匯水坡9采用與路面8相同的材料與路面8一同施工。集水槽4和箅子5組成的收水區低于匯水坡9,一般低10?20厘米。見圖3、圖4。
[0013]墻體6采用磚砌,出水口 7的方向可根據接入雨水檢查井的位置確定,墻體6內口尺寸長150厘米,寬50厘米左右,箅子5的尺寸與之配套,由于箅子5位于路面的外側,不會受到車輛碾壓,箅子5的格柵寬度可以做的較窄,一般5毫米左右,孔洞寬度按照現行標準圖取28毫米,這樣透水孔隙相對普通雨水箅子較大,更加有利于雨水的排放。箅子5的頂面呈傾斜狀,見圖3,一端設有集渣槽11,集渣槽11也是箅子5的一部分,占1/3?1/4,整個箅子5包括集渣槽11及寬度方向的兩個側面,都是由透水的格柵構成,在集渣槽11的一側采用箅子鉸軸12與外框連接,外框砌筑在井體6上,箅子5可以翻起清理雨水口內的沉淀物,箅子5連同集渣槽11及外框可采用鋼制或球墨鑄鐵制作。集水槽4可結合曲線緣石I的安裝采用混凝土澆筑,支撐柱13采用直徑100毫米左右的鋼管,下端砌筑在井體6內,上段用于支撐蓋板14,支撐柱13也可以采用內設鋼筋的混凝土在墻體6上支模現澆。
[0014]蓋板14分為兩塊,分別對應集水槽4和箅子5,蓋板14采用蓋板鉸軸15與外框連接,蓋板可翻起,清理集水槽4、箅子5上和集渣槽11內的雜物。蓋板14及外框可采用鋼制或球墨鑄鐵制作,外框安裝在曲線緣石1、側緣石2和端緣石3上,懸空的一側支撐在支撐柱13上。蓋板14與人行道16平齊,方便行人通行,見圖3、圖4。如雨水口設置在綠化帶處,蓋板14與相接的普通緣石10的頂面平齊。
【權利要求】
1.一種側流式雨水口,主要包括曲線緣石(I)、側緣石(2)、端緣石(3)、集水槽(4)、箅子(5)、墻體(6)、出水管(7)、路面(8)、匯水坡(9)、普通緣石(10),其特征是:所述的曲線緣石(I)呈S狀構成反向曲線,曲線緣石(I)與側緣石(2)、端緣石(3)圍合的集水槽(4)和箅子(5 )組成的收水區位于路面(8 )和普通緣石(10 )的外側。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側流式雨水口,其特征是:所述的集水槽(4)和箅子(5)低于匯水坡(9)。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側流式雨水口,其特征是:所述的箅子(5)頂面呈傾斜狀,一端有集渣槽(U)。
【文檔編號】E03F5/14GK203729428SQ201420101609
【公開日】2014年7月23日 申請日期:2014年3月7日 優先權日:2014年3月7日
【發明者】劉雙, 張攀, 李進, 黃猛, 羅國榮, 趙永慶, 劉曉翔, 杜少平, 劉建華 申請人:劉建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