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吊頂用升降裝置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吊頂用升降裝置,包括固定管、第一升降管和第二升降管,所述的第一升降管可滑動安裝在固定管中,所述的第二升降管可滑動安裝在第一升降管中,所述的固定管為中空正四棱柱結構,所述的固定管上固定安裝有手搖器,所述的固定管的一外側面上通過卡簧銷釘組件可轉動安裝一扣板,所述的扣板下方設置有套環,所述的固定管的另一外側面上固定連接一繩索固定柱,所述的第一升降管為中空正四棱柱結構,其中一外側面上端設置有卡板,下端設置有卡條,所述的第一升降管在與卡板相對外側面的上端固定連接一滾輪支架,所述的繩索固定柱、滾輪和手搖器之間通過繩索連接。本實用新型可輕松實現升降,降低勞動強度,提高施工效率。
【專利說明】
一種吊頂用升降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吊頂用裝置的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吊頂用升降裝置。
【【背景技術】】
[0002]吊頂是指房屋居住環境的頂部裝修。簡單的說,就是指天花板的裝修,是室內裝飾的重要部分之一。吊頂具有保溫,隔熱,隔聲,吸聲的作用,也是電氣、通風空調、通信和防火、報警管線設備等工程的隱蔽層。
[0003]家裝吊頂是家裝中常見的環節。吊頂根據裝飾板的材料不同,分類也不相同。吊頂裝修材料是區分吊頂名稱的主要依據,主要有:輕鋼龍骨石膏板吊頂、石膏板吊頂、礦棉板吊頂、夾板吊頂、異形長條鋁扣板吊頂、方形鍍漆鋁扣板吊頂、彩繪玻璃吊頂、招蜂窩穿孔吸音板吊頂、全房復式吊頂等。在整個居室裝飾中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對居室頂面作適當的裝飾,不僅能美化室內環境,還能營造出豐富多彩的室內空間藝術形象,而這些吊頂裝修材料大部分尺寸大,重量較重,且吊頂的高度較高,需要施工人員借助梯子或其他工具進行施工,強度較高,難度大,危險性較高,為了降低吊頂裝修時的勞動強度,提高安全性,能更輕松的升降吊頂用材料,有必要提出一種吊頂用升降裝置。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吊頂用升降裝置,其旨在解決現有技術中吊頂施工強度高、難度大、危險性較高的技術問題。
[0005]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出了一種吊頂用升降裝置,包括固定管、第一升降管和第二升降管,所述的第一升降管可滑動安裝在固定管中,所述的第二升降管可滑動安裝在第一升降管中,所述的固定管為中空正四棱柱結構,所述的固定管上固定安裝有手搖器,所述的固定管的一外側面上通過卡簧銷釘組件可轉動安裝一扣板,所述的扣板下方設置有套環,所述的套環與固定管可轉動連接,所述的固定管的另一外側面上固定連接一繩索固定柱,所述的第一升降管為中空正四棱柱結構,其中一外側面上端設置有卡板,下端設置有卡條,所述的第一升降管在與卡板相對外側面的上端固定連接一滾輪支架,所述的滾輪支架內可轉動安裝有滾輪,所述的繩索固定柱、滾輪和手搖器之間通過繩索連接。
[0006]作為優選,所述的繩索固定柱的安裝位置與扣板的安裝位置相對。
[0007]作為優選,所述的卡板、卡條與扣板的安裝位置相對應。
[0008]作為優選,所述的固定管與第一升降管、第一升降管與第二升降管均通過手搖器機械傳動聯接。
[0009]作為優選,所述的手搖器的一外側面上設置有搖柄,與搖柄相鄰的另一外側面上設置有推動把手。
[0010]作為優選,所述的第二升降管的上端通過蝶形螺栓組件與支撐架連接柱固定連接。
[0011]作為優選,所述的卡條為三角形齒條結構,所述的扣板的頭部為齒狀結構,所述的扣板與卡條可互相嚙合。
[0012 ]作為優選,所述的搖柄與推動把手的手握部位均包覆有防滑套。
[0013]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吊頂用升降裝置,結構合理,通過手搖器將固定管、第一升降管及第二升降管之間產生機械聯動,不僅操作簡單,還能輕松實現升降,扣板與卡條可互相嚙合,上升至一定高度后,將套環與扣板分離,扣板通過卡簧銷釘組件自動與卡條嚙合,從而進行高度的限定,解決了目前吊頂用材料搬運及抬高強度高,且稍不注意就會摔裂,大大降低了施工人員的勞動強度,且安全性較高,提高了施工的效率。
[0014]本實用新型的特征及優點將通過實施例結合附圖進行詳細說明。
【【附圖說明】】
[0015]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種吊頂用升降裝置的主視圖;
[0016]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種吊頂用升降裝置的左視圖;
[0017]圖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種吊頂用升降裝置的右視圖;
[0018]圖4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種吊頂用升降裝置的后視圖;
[0019]圖5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種吊頂用升降裝置的上升示意圖;
[0020]圖6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種吊頂用升降裝置的下降示意圖。
[0021]圖中:1-固定管、2-第一升降管、21-卡條、22-卡板、23-滾輪支架、3-第二升降管、
4-手搖器、41 -搖柄、42-推動把手、5-扣板、51 -套環、6-繩索固定柱、7-支撐架連接柱、8-蝶形螺栓組件。
【【具體實施方式】】
[0022]為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明了,下面通過附圖中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但是應該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的范圍。此外,在以下說明中,省略了對公知結構和技術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實用新型的概念。
[0023]參閱圖1至圖4,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一種吊頂用升降裝置,包括固定管1、第一升降管2和第二升降管3,所述的第一升降管2可滑動安裝在固定管I中,所述的第二升降管3可滑動安裝在第一升降管2中,所述的固定管I為中空正四棱柱結構,所述的固定管I上固定安裝有手搖器4,所述的固定管I的一外側面上通過卡簧銷釘組件可轉動安裝一扣板5,所述的扣板5下方設置有套環51,所述的套環51與固定管I可轉動連接,所述的固定管I的另一外側面上固定連接一繩索固定柱6,所述的第一升降管2為中空正四棱柱結構,其中一外側面上端設置有卡板22,下端設置有卡條21,所述的第一升降管2在與卡板22相對外側面的上端固定連接一滾輪支架23,所述的滾輪支架23內可轉動安裝有滾輪,所述的繩索固定柱6、滾輪和手搖器4之間通過繩索連接。
[0024]所述的繩索固定柱6的安裝位置與扣板5的安裝位置相對,所述的卡板22、卡條21與扣板5的安裝位置相對應,所述的固定管I與第一升降管2、第一升降管2與第二升降管3均通過手搖器4機械傳動聯接,所述的手搖器4的一外側面上設置有搖柄41,與搖柄41相鄰的另一外側面上設置有推動把手42,所述的第二升降管3的上端通過蝶形螺栓組件8與支撐架連接柱7固定連接,所述的卡條21為三角形齒條結構,所述的扣板5的頭部為齒狀結構,所述的扣板5與卡條21可互相嚙合,所述的搖柄41與推動把手42的手握部位均包覆有防滑套。
[0025]本實用新型工作過程:
[0026]本實用新型一種吊頂用升降裝置在工作過程中,參閱圖5,上升時,轉動搖柄41,使第一升降管2與第二升降管3上升,當上升至所需高度使,將套環51掰離扣板5,扣板5與卡條21進行嚙合扣接,實現第一升降管2與第二升降管3的固定,防止搖柄41自動轉動而下降;參閱圖6,下降時,將套環51扣住扣板5,第一升降管2與第二升降管3可自動下降,也可人為轉動搖柄41使下降。操作簡單,可輕松實現升降,在使用的過程中,將吊頂用支撐架安裝在支撐架連接柱7上,從而可實現吊頂材料的上升與吊頂裝修,大大降低了勞動強度,提高了吊頂施工的效率。
[0027]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或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主權項】
1.一種吊頂用升降裝置,包括固定管(I)、第一升降管(2)和第二升降管(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升降管(2)可滑動安裝在固定管(I)中,所述的第二升降管(3)可滑動安裝在第一升降管(2)中,所述的固定管(I)為中空正四棱柱結構,所述的固定管(I)上固定安裝有手搖器(4),所述的固定管(I)的一外側面上通過卡簧銷釘組件可轉動安裝一扣板(5),所述的扣板(5)下方設置有套環(51),所述的套環(51)與固定管(I)可轉動連接,所述的固定管(I)的另一外側面上固定連接一繩索固定柱(6),所述的第一升降管(2)為中空正四棱柱結構,其中一外側面上端設置有卡板(22),下端設置有卡條(21),所述的第一升降管(2)在與卡板(22)相對外側面的上端固定連接一滾輪支架(23),所述的滾輪支架(23)內可轉動安裝有滾輪,所述的繩索固定柱(6)、滾輪和手搖器(4)之間通過繩索連接。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吊頂用升降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繩索固定柱(6)的安裝位置與扣板(5)的安裝位置相對。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吊頂用升降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卡板(22)、卡條(21)與扣板(5)的安裝位置相對應。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吊頂用升降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管(I)與第一升降管(2)、第一升降管(2)與第二升降管(3)均通過手搖器(4)機械傳動聯接。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吊頂用升降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手搖器(4)的一外側面上設置有搖柄(41),與搖柄(41)相鄰的另一外側面上設置有推動把手(42)。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吊頂用升降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升降管(3)的上端通過蝶形螺栓組件(8)與支撐架連接柱(7)固定連接。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吊頂用升降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卡條(21)為三角形齒條結構,所述的扣板(5)的頭部為齒狀結構,所述的扣板(5)與卡條(21)可互相嚙合。8.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吊頂用升降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搖柄(41)與推動把手(42)的手握部位均包覆有防滑套。
【文檔編號】E04F21/18GK205637519SQ201620383861
【公開日】2016年10月12日
【申請日】2016年4月29日
【發明人】金愛玉, 金嚴斌
【申請人】海鹽愛華機械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