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混凝土空腹墻體磚的制作方法
本實用新型是一種混凝土墻體材料,更是一種外形呈長方體或正方體的空腹的砌塊。
現有的墻體材料除天然材料外,普遍使用的為粘土磚。粘土磚主要取材為粘土。這樣,多年來“毀田造磚”的現象盛為嚴重。另外,粘土磚生產程序復雜,成形慢,成品率低而成品破碎率卻極高。人們為了改變“毀田造磚”的現象,用各種方法和原料來做小型水泥砌塊,大模板混凝土墻體,粉煤灰加氣混凝土中型砌塊,煤渣磚砌塊等用以替代粘土磚。但小型水泥砌塊雖然省料,卻與傳統的粘土磚塊的規格差異較大,給設計和施工帶來了不便。特別是在小型水泥砌塊砌成的墻上擱置多孔板時,往往由于墻體較薄,導致多孔板與兩墻接觸面較小而影響牢固度。大模板混凝土墻體和粉煤灰加氣混凝土中型砌塊雖然堅固,但前者的施工設備投資高,水泥耗用量大,建筑造形也不能隨意變化,而后者較笨重,運輸和施工不便。煤渣磚利用工業廢渣,成本低廉但強度較差。
本實用新型之任務是向社會提供一種用混凝土做成的、空腹而輕便省料的、表面光滑美觀的新型墻體材料。
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將攪拌機拌合好的含一定比例的(可按建筑物強度需要將混凝土配方)水泥、沙子(或用煤渣粉代替)、細石以及水的混凝土沙漿注入放在(移動式或固定式)振動機上的模具內,經30~90秒的振動后,刮平表面。然后,即脫去四側模板,在20℃的情況下,24小時后脫底模堆放。在20℃的情況下,自然養護20~30天后即可出廠使用。
振動機上的模具可用木材、塑料或合金鋁做就,其式樣的設計視外形長方體或正方體的砌塊(以下簡稱“砌塊”)之造形要求而定。出模“砌塊”中有1個或2個棱臺形凹孔,凹孔分布在一個面上或相鄰的二個面上。模具的規格可使出模“砌塊”的外形體積完全與現行建筑所用的粘土磚模數(240毫米、115毫米、53毫米)完全相同,也可使出模“砌塊”的外形長、寬、厚是490毫米、240毫米、115毫米和53毫米四個長度數中的三個數字、二個數字(長、寬、厚中有二個數字相同)或240毫米一個數字(正方體)。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1)制作程序簡單、不用高溫燒制而成形快,脫模后即可堆放,施工場地小。這樣,制作投資小、收效快,大、中、小型企業皆可生產制造。(2)使用時,本實用新型便于設計,便于施工。雖然混凝土的密度較大,但外形為長方體或正方體的混凝土砌塊,由于有棱臺形凹孔,使這個“砌塊”的重量較輕。另外,本實用新型的外形長、寬、厚是490毫米(二塊“粘土磚”長度再加一灰縫),240毫米(一塊粘土磚長),115毫米,(粘土磚寬)和53毫米(粘土磚厚)四個長度數中的三個數、二個數或240毫米一個數,施工時完全可以同“粘土磚”通用。(3)由本實用新型砌成的墻體。光滑平整,既美觀又能達到省工省料之目的。(4)與粘土磚相比,具有成品率高,成品破碎率小,經久耐用的優點,并完全避免了“毀田造磚”的現象。
圖1——圖9是本實用新型的九種“砌塊”之立體圖。
九個較佳實施例1、圖1所示的“砌塊”其外形規格,長、寬、厚分別為240、115.53(毫米)其外形體積與“粘土磚”完成相同(1462.8厘米3)。240×115毫米2的一個面上有二個棱臺形凹孔,(以下簡稱“凹孔”)“凹孔”外口規格為86×71毫米2,內口規格為76×61毫米2,“凹孔”深40毫米,孔底厚度13毫米,二孔體積428.33厘米3,空腹率(凹孔總體積與“砌塊”外形體積之比)29.28%。二孔間邊肋寬度22毫米,受壓面積153.88厘米2(“凹孔”朝下時)占240×115毫米2(應受壓面積)的55.8%。
2、圖2所示的“砌塊”其外形規格長、寬、厚分別為115、115、53(毫米)。115×115毫米2一個面上有一個“凹孔”,“凹孔”外口規格78×78毫米2,內口66×66毫米2,“凹孔”深40毫米,孔底厚13毫米,空腹率29.65%。邊肋寬度為18.5毫米,受壓面積71.4厘米2(“凹孔”朝下時)占115×115毫米2(應受壓面積)的54%。
3、圖3所示的“砌塊”其外形規格長、寬、厚分別為115、53、53(毫米)。115×53毫米2相鄰兩個面上有個“凹孔”,“凹孔”外口規格81×36毫米2,內口規格69×30毫米2,“凹孔”深40毫米,孔底厚13毫米,空腹率30.72%。邊肋寬度為17毫米,受壓面積31.79厘米2(“凹孔”朝下時)占應受壓面積(115×53毫米2)的52%。
4、圖4所示的“砌塊”其外形規格長、寬、厚分別為490、490、115(毫米)。490×490毫米2一個面上有二個“凹孔”,“凹孔”外口規格185×410毫米2,“凹孔”內口規格165×390毫米2,孔深85毫米,孔底厚度30毫米,空腹率43.1%。邊肋寬度40毫米,受壓面積249厘米2(“凹孔”朝側方),占應受壓面積(490×115毫米2)的44%。
5、圖5所示的“砌塊”其外形規格長、寬、厚分別為490、240、115(毫米)。490×240毫米2其中之一個面上有個“凹孔”,“凹孔”外口規格420×170毫米,內口規格400×150毫米2,孔深90毫米,孔底厚25毫米,空腹率43.60%。邊肋寬度35毫米,受壓面積462厘米2(“凹孔”朝下)占應受面積(490×240毫米2)的39%。
6、圖6所示的“砌塊”其外形規格長、寬、厚分別為240、240、53(毫米)。240×240毫米2一面上有一個“凹孔”,“凹孔”外口規格180×180毫米2,內口規格168×168毫米2,孔深33毫米,孔底厚20毫米,空腹率32.74%。邊肋寬度30毫米,受壓面積252.2厘米2(“凹孔”朝下),占應受壓面積(240×240毫米2)的44%。
7、圖7所示的“砌塊”其外形規格長、寬、厚分別為490、240、240(毫米)。490×240毫米一個面上有二個“凹孔”,“凹孔”外口規格200×180毫米2,內口規格180×160毫米2,孔深220毫米,孔底厚20毫米,空腹率50.4%。邊肋寬度30毫米,受壓面積456厘米2(“凹孔”朝下),占應受壓面積的39%。
8、圖8所示的“砌塊”其外形規格長、寬、厚分別為240、240、240(毫米)。其中一個面上有一個“凹孔”,“凹孔”外口規格180×180毫米2,內口規格160×160毫米2,凹孔深220毫米,孔底厚20毫米,空腹率46%。邊肋厚30毫米,受壓面積252厘米2(“凹孔”朝下),占應受壓面積的44%。
9、圖9所示的“砌塊”其外形規格長、寬、厚分別為240、240、115(毫米)。240×115毫米2的一個面上有一個“凹孔”,“凹孔”外口規格190×65毫米2,內口規格170×45毫米2,孔深220毫米,孔底厚20毫米,空腹率32.9%。邊肋厚25厘米,受壓面積177厘米2(“凹孔”朝下),占應受壓面積(240×115厘米2)的64%。
以上1-9實施例中“砌塊”的空腹率均超過28.75%,受壓面積應占受壓面積(粘土磚實砌時的受壓面積)的37.5%以上。因為粘土磚的密度(1.71)是混凝土“砌塊”密度(2.4)的71.25%,所以只要“砌塊”(減去棱臺形凹孔后)的實際體積是粘土磚體積(此粘土磚與“砌塊”外形體積相同)的71.25%時,也就是只要空腹率等于28.75%時,“砌塊”的重量就與粘土磚相等(粘土磚與“砌塊”的外形體積相同)。而在抗壓性能方面,粘土磚抗壓強度是混凝土砌塊抗壓強度的37.5%(混凝土抗壓強度為200千克/厘米2,粘土抗壓強度為75千克/厘米2),所以混凝土“砌塊”的受壓面積是粘土磚受壓面積的37.5%時,兩者的抗壓力相同。由此可見,實施例1-9的“砌塊”之重量均輕于粘土磚(體積與“砌塊”外形體積相同的粘土磚),抗壓性能均超過粘土磚。若將本實用新型砌成“空斗墻”,這時其抗壓性與粘土磚砌成的“空斗”墻相比,抗壓性更為優越。以上優點更便于建筑設計。這樣的“砌塊”砌成墻體后,由于中間有空氣層,所以它的保溫性能較好,同時抗壓性能勝于粘土磚,墻體也較牢固。
權利要求
1.一種混凝土墻體磚,其特征是外形為長方體或正方體的砌塊(以下簡稱“砌塊”)中有棱臺形凹孔1個或2個,且分布在1個面上或者相鄰的2個面上。
2.如權利要求
1所述的墻體磚,其特征是“砌塊”的外形長、寬、厚之規格與現行建筑用的“粘土磚”模數(240毫米、115毫米、53毫米)完全相同,“砌塊”的外形長、寬、厚也可是490毫米、240毫米、115毫米和53毫米四個長度數中的三個數、二個數(長、寬、厚中其中二個數相同)或240毫米1個數(正方體)。
專利摘要
一種混凝土墻體材料,其特征是外形為長方體或正方體的“砌塊”之一個或相鄰的二個面上有一個或二個“凹孔”,`“砌塊”的規格可以與現行建筑所用的“粘土磚”(240毫米×115毫米×53毫米)通用。這樣的“砌塊”制作容易、質輕但經久耐用,便于設計和施工,砌成墻體后美觀大方,又能解決長期來“毀田造磚”的問題。
文檔編號B28B1/00GK86200080SQ86200080
公開日1986年10月22日 申請日期1986年1月8日
發明者宋廣慶 申請人:浙江省鄞縣潘火宋立記建筑營造廠導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