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无码日韩视频无码三区

橫機的喂紗裝置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xu)號:1704270閱(yue)讀:178來(lai)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橫機的喂紗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進行添紗編織的橫機的喂紗裝置。
背景技術
在橫機中進行添紗編織時,使用添紗導紗器等進行編織,該導紗器下端設有分別插通構成表線的主紗和構成底線的添紗的孔的喂紗部。編織時,由喂紗部從導紗器的移動方向按照主紗、添紗的順序將紗排列并供給編針,使主紗呈現在織品的表側。
在添紗導紗器的喂紗部中,如圖14所示,在喂紗部200的斷面中央處,設有插通主紗的圓孔202和以半圓形圍著該圓孔外側的弓形的插通添紗的溝孔204。該添紗導紗器在轉換導紗器移動方向時,使添紗在弓形的溝孔204內移動。從而按照導紗器的移動方向交替進行主紗和添紗的配置。
另外,如圖15示出的喂紗部206的正面圖所示,設有插通主紗的孔208和插通添紗的孔210,通過使該喂紗部206反轉180度,交替配置導紗器移動方向上的主紗和添紗。
作為使喂紗部206反轉的方法,例如使用齒條和小齒輪,作為使齒條往復運動的裝置,利用與導紗器導軌的滑動阻力或用馬達驅動等。
作為用馬達使喂紗部反轉的,有日本特開昭51-23352號公報。其中公開了由安裝在編織機本體導軌上的爪回轉齒輪操作微動開關,以驅動馬達使齒條往復運動,由齒條使小齒輪回轉而使喂紗部回轉180度的喂紗裝置。
但是,在上述的現有技術中,在添紗導紗器的喂紗部200中,設有插通主紗的圓孔202和在其外側的插通添紗的以半圓形圍著的弓形的溝孔204,導紗器在轉換移動方向時,添紗在弓形的溝孔204內移動,交替配置導紗器移動方向上的主紗和添紗,及導紗器移動時,通過與導紗器導軌的滑動阻力等,使設在添紗導紗器的下端的喂紗部206反轉,從而交替配置導紗器移動方向上的主紗和添紗,對于這些,主紗和添紗的配置由導紗器的移動方向決定。
從而,就不能進行例如在編織寬度當中為改變花樣而使添紗在織品的表側出現那樣的編織。
另外,如特開昭51-23352號公報中公開的那樣,在用馬達使喂紗部反轉的添紗導紗器的情況,必須預先在導紗器導軌上安裝為驅動使喂紗部回轉的馬達的爪。另外,雖然使用該添紗導紗器能夠編織格子花樣和豎條紋花樣的織品,但是在用橫列編織進行反轉喂紗部位置不同的那樣的織品的編織的場合,即使使用這樣的添紗導紗器,也不能在所希望的位置切換主紗和添紗。另外,還必須設有使喂紗部反轉的馬達,從而使導紗器變得復雜大型化,重量也增加。
鑒于上述的問題,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夠與編織方向無關并在任意位置使導紗器的喂紗部反轉的橫機的喂紗裝置。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特征在于,在以對預前端部的狀態配設至少前后一對針板,在該針板上進退自由地并設多根編針,在上述針板的上方設有與針板長度方向平行的導紗器導軌,在該導紗器導軌上可移動地配設向上述編針供紗的導紗器,同時設有在針板的預定位置由連行片使上述導紗器解除帶走的導紗器連行裝置的橫機中,上述導紗器的構成如下,在上緣中央部側有能夠與上述導紗器連行裝置的連行片卡合的卡合部、在導紗器導軌上以能夠沿針板的長度方向往復運動地被支持的導紗器基座;和在導紗器基座上以能夠相對于導紗器基座的移動方向往復運動地被支持、而且在比設在上述導紗器基座上的卡合部更靠移動方向外側處、設有與導紗器連行裝置的連行片能夠暫時卡合的卡合面的往復移動裝置;和使在前端具備主紗用喂紗口和添紗用喂紗口的喂紗部從導紗器基座垂下、而且以喂紗部的長度方向作為回轉軸回轉自由地支持上述喂紗口的至少一個,同時,設在上述往復移動裝置上的卡合面與上述連行片卡合移動時,使上述喂紗部的喂紗口回轉變位(位移),為了變更針板的齒口上的上述主紗用喂紗口和添紗用喂紗口的位置關系,使上述往復移動裝置的往復運動變換成設在上述喂紗部上的喂紗口的回轉運動的運動變換裝置;另一方面,上述導紗器連行裝置能夠電動控制,使得在由連行片造成的導紗器的被帶走時和/或解除時與設在上述往復移動裝置中的卡合面選擇地卡合或者非卡合。
另外,優選的是,上述運動變換裝置由因上述往復移動裝置的移動而回轉的回轉用凸輪、和設在回轉用凸輪的下方或上方的回轉輔助凸輪構成,在由上述導紗器連行裝置造成的上述往復移動裝置的移動中上述回轉用凸輪進行預定量的回轉后,由于上述導紗器連行裝置造成的上述回轉用凸輪或者上述回轉輔助凸輪的上下方向的移動,使上述回轉輔助凸輪與上述回轉用凸輪接觸,上述回轉用凸輪進行使上述喂紗部反轉前的剩余的回轉。
附圖的簡單說明圖1是表示本發明橫機的喂紗裝置的側面圖。圖2是表示不使喂紗部反轉的狀態的喂紗裝置。圖3表示圖2的添紗導紗器的放大圖。圖4表示使喂紗部反轉的狀態的添紗導紗器。圖5表示在圖2的A-A方向上所視的喂紗裝置的側面圖。圖6表示送紗桿,圖7表示送紗桿導向裝置。圖8表示控制片和控制片連結板的正面圖。圖9表示控制片連結板和回轉用凸輪的上面圖。圖10表示回轉用凸輪。圖11表示連結板系止部。圖12表示回轉輔助凸輪。圖13表示本發明變型例的橫機的喂紗裝置的示意正面圖。圖14表示現有技術的喂紗部的斷面,圖15表示現有技術的喂紗部的側面圖。
實施發明的最佳方式以下參照


本發明的實施方式《實施例1》圖1是本發明橫機的喂紗裝置的側面圖,圖中符號1表示整體橫機。
該橫機1將前后一對針板2以使其前端對峙的狀態在框架4上配設成“ハ”字形,在各個針板2上可進退操作地并設多根編針6,三角座滑架8通過未圖示的皮帶驅動裝置使針板2在上面往復行走,通過設在三角座滑架8上的編織三角9進行編針6的進退操作。在三角座滑架8上,設有跨前后針板2連結為一體的門式臂10,在門式臂10上裝載帶走導紗器12的導紗器連行裝置14。
在針板2的上方,沿針板2的長度方向,4根導紗器導軌16以針板2上并設的編針6的前端部近旁作為中心,在針板2的前后方向上呈放射狀地配置在設在編織機兩端的未圖示的支持托架間。導紗器12和進行添紗編織使用的添紗導紗器13可以移動地分別被適宜的支持在導紗器導軌16上。
在添紗導紗器13的下端,設有具有分別引導主紗和添紗的主紗用孔18和添紗用孔20的后述的喂紗部22,在添紗編織時,根據導紗器的移動方向配置喂紗部22的主紗用孔18和添紗用孔20,按照主紗、添紗的順序排列并供給編針6,因此能夠使主紗呈現在織品的表側。三角座滑架8轉換移動方向時,通過以與導紗器移動方向垂直的導紗器長度方向為軸使喂紗部22進行180度回轉,改換導紗器移動方向上的主紗用孔18和添紗用孔20的配置,從喂紗部22以主紗、添紗的順序供給編針。
以下,將“使上述喂紗部22回轉”,使用簡稱“使喂紗部22反轉”進行表達。
另外,在本實施方式中,針板2取作2枚,但針板2不限定于2枚,例如可以取3枚以上。
圖2是部分透視未反轉的初期狀態的喂紗裝置的示意正面圖。圖3是圖2的添紗導紗器13的放大圖,圖4是表示反轉狀態的喂紗部22的圖。圖5是圖2的A-A方向上所視的喂紗裝置的側面圖。
喂紗裝置載置在可移動地支持在導紗器導軌16上并向編針6供紗的添紗導紗器13和三角座滑架8的門式臂10上,設有由可控制退出的連行片24帶走添紗導紗器13的導紗器連行裝置14、和使設在添紗導紗器13下端的喂紗部22下降至編針6前端的近旁位置的下降裝置28而構成。
在添紗導紗器13的導紗器基座25上設有喂紗部,該喂紗部由可上下動的送紗桿32和從導紗器基座25垂下并在下端部引導送紗桿32的送紗桿導向裝置34構成。圖6、圖7是表示構成喂紗部的送紗桿32和送紗桿導向裝置34的圖。
送紗桿32設有細長的板狀桿部36、作為使送紗桿32上升靠上到桿部36的上部的彈性體而插著有彈簧38并上下方向穿設將設在喂紗部外殼40中支持彈簧38的下端的突片42插通的長孔44的上升彈壓部46、和在上升彈壓部46的上部接觸后述下降裝置28的壓下部48。另外,在桿部36的下端嵌著接頭50,接頭50的下端安裝設有主紗用孔18和添紗用孔20的喂紗部22,通過接頭50的回轉而使喂紗部22回轉。
凸輪安裝座52用螺釘54固定在上升彈壓部46上,在凸輪安裝座52上,以與導紗器長度方向平行的軸作為中心,作為運動變換裝置可回轉地安裝后述的回轉用凸輪56。回轉用凸輪56和設在桿部36的下端的接頭50通過軸58連結,回轉用凸輪56的回轉通過旋轉軸58傳動給接頭50。
送紗桿導向裝置34用具有適度的彈性和硬度的薄板比送紗桿32更寬地形成,特別是使送紗桿導向裝置34的下方做成大寬度部60。在送紗桿導向裝置34的下端,設有為對送紗桿32導向的導向部62。在導向部62上,形成為對送紗桿32導向的透孔64,并且在導紗器的前后面上形成具有厚度的光滑的緩沖面66,在添紗導紗器13與另一導紗器12交叉接觸時緩和其沖擊,起使導紗器相互推開的作用。
另外,在送紗桿導向裝置34上,在添紗導紗器13由后述的導紗器連行裝置14造成的移動中,添紗導紗器13與另一導紗器12交叉接觸時,為了緩和其沖擊,在送紗桿導向裝置34下方的大寬度部60的左右兩側端,以向下端且前部稍細形狀形成導紗器放脫部68。
另外,在導紗器基座25的上部,為使后述的喂紗部22反轉,可滑動地安裝使導紗器的導紗器連行裝置14接觸的左右一對控制片70、72,為此形成左右一對弓形溝孔74、76各2個。另外,在導紗器基座25的上端形成左右一對后述的突部78、80。
另外,本實施方式的送紗桿導向裝置34,采用與導紗器基座25一體形成的方法,以減少部件數而謀求輕量化。
為了后述的導紗器連行裝置14帶走添紗導紗器13,在添紗導紗器13的上端形成卡合連行片24的卡合部80。由在添紗導紗器13的上部按照可以上下方向搖動的方式軸支承設置的左右一對搖動片82形成卡合部80。搖動片82的導紗器中央部側的一端,由未圖示的喂紗器外殼40內形成的溝部上設置的彈簧彈壓上升,處于比搖動片82的支點高的位置。
導紗器連行裝置14,由根據未圖示的控制裝置輸出的輸出信號使輸出軸84突出和退入的筒形線圈86、和將筒形線圈86的輸出軸84的動作傳給連行片24的傳動桿88構成,連行片24通過彈簧90而彈壓下降。導紗器連行裝置14使連行片24在添紗導紗器13的上端靠中央部分與左右一對搖動片82形成的卡合部80卡合,從而帶走添紗導紗器13。
送紗桿32在添紗導紗器13的上端形成的卡合部80的大體中央部分,在彈簧38彈壓使送紗桿32上升的狀態下,由喂紗器外殼40上設有的未圖示的溝部可上下運動地支持送紗桿32的上升彈壓部46。
在下降裝置28中設有為壓下送紗桿32的三角底板92。三角底板92通過連結板94與導紗器連行裝置14的連行片24連結,隨連行片24的上下運動而連動,三角底板92以搖動樞支銷96為中心前后搖動的方式形成。而且,在三角底板92的下端部分,形成為使送紗桿32的壓下部48的上端壓下的壓下三角98。該下降裝置28的三角底板92在壓下送紗桿32時,能夠使設在送紗桿32的下端的喂紗部22比送紗桿導向裝置34的前端突出。
以下對于使設在送紗桿32的下端的喂紗部22任意反轉的機構進行說明。
在添紗導紗器13的上部設有左右一對的控制片70、72。在各控制片70、72上于導紗器的前后方向設有各2根銷釘100、101及102、103,將該各2個銷釘100、101及102、103分別插入送紗桿導向裝置34兩端上部形成的各2個弓形的溝孔74、76中,并以可使各控制片70、72左右方向滑動移動的方式安裝。
關于各控制片70、72的安裝位置,要使其在形成添紗導紗器13的卡合部80的左右一對搖動片82外側;而且在可向左右方向滑動移動地安裝的控制片70、72位于導紗器外側方向時,與在控制片70、72的導紗器外側方向上部側面形成的導紗器連行裝置14的連行片24的卡合面104比導紗器基座25的左右的上端更高;導紗器連行裝置14使連行片24下降接近添紗導紗器13時,連行片24的側面與控制片70、72的卡合面104卡合。
另外,可移動地安裝的控制片70、72移動到導紗器中央方向時,在控制片70、72的導紗器外側方向的上部側面上形成的卡合面104,位于比在導紗器基座25的上端形成的突部78、80的中心稍微靠導紗器中央側。這時的控制片70、72的上端的高度,與在導紗器基座25的上端形成的突部78、80的上端相同或比其更低。
設在添紗導紗器13的上部的左右一對控制片70、72通過連桿機構用控制片連結板106連結。首先,導紗器左側的控制片72和控制片連結板106,通過設在控制片72上的銷釘102和設在控制片連結板106的左端部的銷釘108可搖動地安裝在杠桿110的兩端部。杠桿110的中央部由固定銷112可回轉地軸支承在導紗器基座25上。導紗器右側的控制片70和控制片連結板106,通過設在控制片70下部的銷釘114可搖動地與控制片連結板106的右端部安裝在一起,同時杠桿116的一端也用設在控制片70上的銷釘114可搖動地安裝,在控制片70的下方,杠桿116的另一端用固定銷釘118可回轉地軸支承在導紗器基座25上。
另外,在本實施方式中,控制片70始終通過彈簧120彈壓導紗器的右側方向。左右的控制片70、72因通過連桿機構連結,所以另一方的控制片72始終彈壓導紗器的左側方向。
因設在添紗導紗器13的上部的左右一對控制片70、72用上述那樣的連桿機構連結,所以,使左右任一個控制片70、72從導紗器的外側向導紗器的中央部側滑動移動,連結左右一對的控制片70、72的控制片連結板106都向左方向滑動移動。
這樣,在本實施方式中,往復移動裝置由左右一對控制片70、72和連結控制片70、72的控制片連結板106構成。
圖8是表示用連桿機構連結的控制片70、72和控制片連結板106的正面圖。圖9是表示控制片連結板106和安裝在與控制片連結板106平緩嵌合的送紗桿32的上升彈壓部46上的回轉用凸輪56的上面圖。圖10是表示為使喂紗部22反轉的回轉用凸輪56的圖。圖10-a是回轉用凸輪56的上面圖,圖10-b是回轉用凸輪56的側面圖,圖10-c是在B-B方向上所看到的圖10-b中的回轉用凸輪56的圖。
在控制片連結板106的中央的上面形成缺口部124,在控制片連結板106的后面,夾住該缺口部124設有突片122、123。
另外,在控制片連結板106的下面,通過未圖示的彈簧,在喂紗部外殼40上形成將在彈壓上升的狀態下設的圖11所示的連結板系止部126的系止片128卡合的凹部130。
在回轉用凸輪56的上部,為平緩嵌合到控制片連結板106的上端形成的2個突片122、123間、形成因向控制片連結板106的左右方向的滑動移動使回轉用凸輪56回轉的第1回轉凸輪132和向第1回轉凸輪132的上方伸出的連結板鎖緊凸輪134。
通過向控制片連結板106的左方向的變位,使與設在控制片連結板106上端的2個突片122、123間平緩嵌合的第1回轉凸輪132從導紗器上方看順時針方向回轉90度。在控制片連結板106的中央上面形成的缺口部124,當回轉用凸輪56的第1回轉凸輪132回轉時,第1回轉凸輪132的前端部不與控制片連結板106接觸。
第1回轉凸輪132的回轉通過安裝在配合入回轉用凸輪56的軸安裝孔135的軸58傳動給接頭50,安裝在接頭50上的喂紗部22從導紗器上方看順時針方向回轉90度。在向該控制片連結板106的左方向的移動中,設在喂紗部外殼40中的連結板系止部126的系止片128與在控制片連結板106下端形成的凹部130卡合,反抗彈簧彈壓而將控制片連結板106在該位置上鎖定。
另外,通過送紗桿32的下降,可回轉地安裝回轉用凸輪56的凸輪安裝座52使連結板系止部126搖動到下方,因此,控制片連結板106和連結板系止部126的系止片128的卡合被解除。因而,控制片連結板106因彈簧彈壓向右方向移動,但因由后述的回轉輔助凸輪136造成的回轉用凸輪56的回轉,使連結板鎖緊凸輪134與設在控制片連結板106上端的右側突片122的右側面138接觸,所以即使在解除控制片連結板106和連結板系止部126的系止片128的卡合的狀態下,控制板106也能夠通過回轉用凸輪56的連結板鎖緊凸輪134反抗控制片連結板106的彈簧彈壓而保持同一位置。
通過向控制片連結板106的左方向的變位,在回轉的回轉用凸輪56的第1回轉凸輪132的下方,具有作用于回轉用凸輪56而進行使喂紗部22反轉前其余的90度回轉的凸輪面140的圖12所示的回轉輔助凸輪136設在喂紗部外殼40的內側。
導紗器連行裝置14帶走添紗導紗器13時,下降裝置28的三角底板92壓下送紗桿32的壓下部48的上端。由于回轉用凸輪56安裝在送紗桿32的上升彈壓部46上,所以送紗桿32的下降使回轉用凸輪56也下降。在使控制片連結板106左右方向變位且使回轉用凸輪56回轉90度的狀態下,送紗桿32下降時,回轉用凸輪56的第1回轉凸輪132與回轉輔助凸輪136的凸輪面140接觸。當使送紗桿32進一步下降時,第1回轉凸輪132進行喂紗部22反轉前的其余的回轉。
用圖3、圖4的添紗導紗器13的示意正面圖、圖9的控制片連結板106和回轉用凸輪56的上面圖,對本實施方式的喂紗裝置和進行其控制的橫機進行說明。第9-a圖表示使設在添紗導紗器13下端的喂紗部22反轉前的狀態,圖9-b表示通過導紗器連行裝置14的連行片24使設在添紗導紗器13的上部的控制片70、72滑動移動的狀態。圖9-c表示因控制片連結板106的變位而回轉的回轉用凸輪56因送紗桿32的下降進一步回轉的狀態。
首先,說明不使喂紗部22反轉時通過設在三角座滑架8上的導紗器連行裝置14帶走添紗導紗器13的情況。
為帶走添紗導紗器13,使三角座滑架8行走,由來自未圖示的控制裝置的輸出信號,使導紗器連行裝置14的連行片下降。關于使連行片24下降的定時,在左方向帶走添紗導紗器13時使連行片24在圖3的A-B間下降,而在右方向帶走添紗導紗器13時使連行片24在圖3的D-C間下降。
與連行片24的下降連動,下降裝置28的三角底板92以搖動樞支銷96為中心向添紗導紗器13的方向搖動。
另外,三角座滑架8行走時,通過三角底板92下端形成的壓下三角98與送紗桿32的壓下部48上端接觸,壓下送紗桿32,該送紗桿32下端的喂紗部22突出于編針喂紗位置時,喂紗部22由送紗桿導向裝置34的前端突出到編針6的前端部近旁位置。
另外,突出的連行片24的下端與設在添紗導紗器上部的左右一對搖動片82、82中的位于三角座滑架8的進行方向的上游側的搖動片82的上面接觸,搖動片82的導紗器中央部側的一端搖動到下方。
連行片24突入由搖動片82、82形成的卡合部80中時,因連行片24的接觸搖動到下方的、位于三角座滑架進行方向的上游側的搖動片82的導紗器中央部側的一端,重新返回到原先的位置。而連行片24的側面部分在與位于三角座滑架8的進行方向的下游側的搖動片82的導紗器中央部側的側面接觸時,添紗導紗器13成為被三角座滑架8帶走的狀態,從添紗導紗器13的喂紗部22向編針6喂紗。
在喂紗部22不反轉的情況下帶走添紗導紗器13時,由于用上述那樣的定時使連行片24下降,所以連行片24不與在設在添紗導紗器13的上部的控制片70、72的上部側面所設的卡合面104卡合,因此連結左右一對控制片70、72的控制片連結板106不變位,回轉用凸輪56也不回轉。(參照圖9-a)接著,說明使設在添紗導紗器13的下端的喂紗部22反轉,由設在三角座滑架8上的導紗器連行裝置14帶走的情況。
為帶走添紗導紗器13,使三角座滑架8行走,由來自未圖示的控制裝置的輸出信號,使導紗器連行裝置14的連行片24下降,但關于此時使連行片24下降的定時,在向左方向帶走添紗導紗器13時使連行片24在比圖3的位置A更靠前的位置下降,而在向右方向帶走添紗導紗器13時使連行片24在比圖3的位置D更靠前的位置下降。與連行片24的下降連動,下降裝置28的三角底板92以搖動樞支銷96為中心向添紗導紗器13的方向搖動。
三角座滑架8再行走時,下降的連行片24的側面與在設在添紗導紗器13上部的左右一對位于三角座滑架進行方向的上游側的控制片70、72的上部側面所設的卡合面104卡合,連行片24使控制片70、72滑動移動。
由于控制片70、72由導紗器基座25上形成的弓形的溝孔74、76可滑動地安裝,所以控制片70、72在壓下連行片24的狀態下描出圓弧軌跡并一旦上升后便下降。藉此,控制片70、72在途中不僅不會脫離連行片24,而且確實能夠使控制片70、72滑動移動。
如圖9-b所示,通過連行片24滑動移動控制片70、72時,與控制片70、72連結的控制片連結板106向左方向滑動移動。由于該控制片連結板106的變位,平緩嵌合在控制片連結板106的上端形成的2個突片122、123間的回轉用凸輪56從導紗器上方看順時針方向回轉90度。這時,設在控制片連結板106下端的凹部130和設在導紗器外殼40上的連結板系止部126的系止片128卡合。
連行片24在一邊壓下控制片70、72一邊移動的途中,一邊沿著導紗器基座25上端形成的突部78、80滑動移動一邊上升。如圖4所示,控制片70、72位于導紗器中央方向時,控制片70、72上端的高度與在導紗器基座25上形成的凸部78、80的上端同高或比其更低。因而,連行片24到達凸部78、80的上端后,使控制片70、72的上面滑動移動。
而且,通過在下降裝置28的三角底板92的下端形成的壓下三角98與送紗桿32的壓下部48的上端接觸,壓下送紗桿32,使送紗桿32下端的喂紗部22比添紗導紗器34的前端更突出。
這時如圖9-c所示,因控制片連結板106的變位,從導紗器上方看順時針方向回轉90度的回轉用凸輪56與設在下方的回轉輔助凸輪136的凸輪面140接觸,從而回轉用凸輪56進行喂紗部22反轉前的剩余的回轉。因送紗桿32的下降,控制片連結板106和連結板系止部126的系止片128的卡合被解除,但回轉用凸輪56與回轉輔助凸輪136的凸輪面140接上時,因回轉用凸輪56的連結板鎖緊凸輪134與設在控制片連結板106上端的右側突片122的右側面138接觸,所以控制片連結板106保持同一位置。
而且,連行片24與位于三角座滑架8的進行方向下游側的搖動片82的導紗器中央部側的側面接觸,使添紗導紗器13被帶走。
當三角座滑架8處于解放(釋放)添紗導紗器13或者使另一導紗器12動作的位置時,用來自未圖示的控制裝置的輸出信號使連行片24上升。隨著該連行片24的上升,下降裝置28的三角底板92以搖動樞支銷96為中心搖動到躍起向上狀態。
因連行片24的上升使與位于三角座滑架8進行方向的下游側的搖動片82的導紗器中央部側的側面的卡合解除時,該添紗導紗器13被解放,同時由于三角底板92的躍起上升搖動,此前壓下的送紗桿32由彈簧38推上到下端的喂紗部22不與另一導紗器12的喂紗部或者編針6或沉降片等相干涉的位置。
因送紗桿32的上升,使回轉用凸輪56和回轉輔助凸輪136分離,控制片連結板106因彈簧彈壓向右方向滑動移動。在該控制片連結板106滑動移動時,回轉用凸輪56的連結板鎖緊凸輪134通過設在控制片連結板106的上端的右側突片122,從導紗器的上方看逆時針方向使回轉用凸輪56回轉。而且,如圖9-a所示,回轉用凸輪56的第1回轉凸輪132重新成為平緩嵌合在控制片連結板106上端形成的2個突片122、123間的狀態。而且,設在添紗導紗器13的上部的左右一對控制片70、72分別返回位于導紗器外側方向的狀態。
如上所述,在本實施方式中,為了使設在添紗導紗器13下端的喂紗部22反轉,在使喂紗部22反轉中通過使用控制片連結板106的左右方向變位和送紗桿32的上下變位二者,能夠使添紗導紗器13小型化。
另外,在本實施方式中,在因控制片連結板106的變位產生的回轉用凸輪56的回轉使喂紗部22回轉90度后,通過在送紗桿32的下降之際使回轉用凸輪56與回轉輔助凸輪136的凸輪面140接觸,進行使喂紗部22反轉的剩余的90度回轉,但由控制片連結板106變位回轉的比例和由回轉輔助凸輪136回轉的比例也可以不同。
另外,在本實施方式中,控制片70、72由彈簧120向導紗器移動方向的外側彈壓,但也可以使控制片70、72向導紗器移動方向的內側彈壓。在使控制片70、72向導紗器移動方向的內側彈壓時,通過連行片24使控制片70、72向導紗器移動方向的外側滑動移動。
《變型例》以下參照

本發明的變型例。圖13是添紗導紗器140的局部透視示意正面圖。
在本實施方式中,使構成往復移動裝置142的左右一對控制片144、145和控制片連結板146一體地形成“U”字形。
將設在控制片144、145上的銷釘146插入導紗器基座148上形成的長孔150內,可向導紗器移動方向滑動地安裝往復移動裝置142。而且將往復移動裝置142的往復運動變換成設在送紗桿152上的喂紗部(未圖示)的回轉運動的變換裝置由在控制片連結板146的前面導紗器的移動方向上形成的齒條154和設在送紗桿152的上端的小齒輪156構成。往復移動裝置142向導紗器移動方向往復運動時,設在與控制片連結板146上形成的齒條154嚙合的送紗桿152上端的小齒輪156回轉,設在送紗桿152下端的喂紗部以送紗桿152的長度方向為回轉軸而回轉。
例如,如圖13所示,往復移動裝置142位于導紗器移動方向右側時,是不使喂紗部反轉的狀態,相反,往復移動裝置142位于導紗器移動方向左側時,是使喂紗部反轉的狀態。
以下說明通過設在三角座滑架8上的導紗器連行裝置14帶走添紗導紗器140的情況。
首先,在保持往復移動裝置142的位置不變的狀態下帶走添紗導紗器140的場合,三角座滑架8左行時,使導紗器連行裝置14的連行片24在位置E-G間下降。另外,三角座滑架8右行時,使導紗器連行裝置14的連行片24在位置J-H間下降。連行片24與設在導紗器基座148上部的卡合部158卡合,添紗導紗器140被帶走。
其次,往復移動裝置142位于與導紗器移動方向相反側、使喂紗部回轉而帶走添紗導紗器140的場合,三角座滑架8左行時,使導紗器連行裝置14的連行片24在比位置E更靠前的位置下降。另外,三角座滑架8右行時,使導紗器連行裝置14的連行片24在比位置J更靠前的位置下降。藉此,連行片24與設在往復移動裝置142的控制片144、145的導紗器移動方向外側側面的卡合面160卡合,使往復移動裝置142向導紗器移動方向側滑動。藉此使喂紗部回轉,而且,連行片24與導紗器基座148上部形成的卡合部158卡合,添紗導紗器140被帶走。
另外,往復移動裝置142在位于導紗器移動方向相反側的狀態下帶走添紗導紗器140后,即使在轉換三角座滑架8的移動方向的下面的編織過程中,也能夠在使往復移動裝置142位于導紗器移動方向相反側的狀態下帶走添紗導紗器的場合,使添紗導紗器140從左行到右行轉換移動方向時,左行編織終了并使連行片24上升而解放添紗導紗器140后,再使連行片24在位置H-I間下降,使三角座滑架8行走,連行片24與設在往復移動裝置142的控制片145的導紗器移動方向內側側面的卡合面162卡合,往復移動裝置142向導紗器移動方向側滑動移動。藉此使喂紗部回轉。而且在位置J使連行片24再次上升。
使添紗導紗器140從右行到左行轉換移動方向時,右行編織終了并使連行片24上升而解放添紗導紗器140后,再使連行片24在位置G-F間下降,移動三角座滑架8,連行片24與設在往復移動裝置142的控制片144的導紗器移動方向內側側面的卡合面162卡合,往復移動裝置142向導紗器移動方向側滑動移動。藉此使喂紗部回轉。而且在位置E使連行片24再次上升。
另外,在上述實施方式中,將使設在送紗桿下端的喂紗部回轉180度設為在導紗器移動方向上使喂紗部反轉,但這不一定必須是180度。另外,也可以將主紗和添紗設在與導紗器移動方向交叉的方向上。
另外,在前面的實施方式中,為了使喂紗部接近編針而使送紗桿下降,但即使用不使喂紗部下降的導紗器也可以實施本發明。
另外,在上述實施方式中,以具有主紗用孔和添紗用孔的喂紗部的中心軸為中心回轉,但也可以固定主紗用孔和添紗用孔的任一個,以喂紗部的中心軸為中心僅使另一個孔回轉,交替主紗用孔和添紗用孔的配置。
以上示出了本發明的最佳實施方式,但本發明不限定于上述實施方式,在不超出本發明要點的范圍內就能夠實施。
產業上利用的可能性本發明如以上說明的那樣,通過使導紗器連行裝置的連行片與往復移動裝置卡合以移動往復移動裝置,能夠變更設在添紗導紗器的喂紗部上的主紗用喂紗口和添紗用喂紗口的位置關系。通過使導紗器連行裝置的連行片下降的定時的變更,能夠控制是否變換主紗用喂紗口和添紗用喂紗口的位置關系。藉比,由于與編織方向無關,在任意位置上都能夠變更主紗用喂紗口和添紗用喂紗口的位置關系,所以,用這樣的喂紗裝置就可以進行現有技術不可能進行的織品編織和新型的織品編織。
另外,運動變換裝置由回轉用凸輪和回轉輔助凸輪構成,通過往復移動裝置的移動,使回轉用凸輪回轉預定的量,然后通過使回轉用凸輪或回轉輔助凸輪向上下方向移動而使回轉用凸輪與回轉輔助凸輪接觸,從而使回轉用凸輪進行喂紗部反轉前的剩余的回轉。
在使喂紗部反轉中,分割成往復移動裝置產生的移動、和構成運動變換裝置的回轉用凸輪與回轉輔助凸輪的接觸,使回轉用凸輪回轉的往復移動裝置的移動量可以變小,因此導紗器能夠小型化。
權利要求
1.一種橫機的喂紗裝置,在以對頂前端部的狀態配設至少前后一對針板,在該針板上進退自由地并設多根編針,在上述針板的上方設有與針板長度方向平行的導紗器導軌,在該導紗器導軌上可移動地配設向上述編針供紗的導紗器,同時設有在針板的預定位置由連行片使上述導紗器解除帶走的導紗器連行裝置的橫機中,其特征在于,上述導紗器構成為在上緣中央部側有能夠與上述導紗器連行裝置的連行片卡合的卡合部、在導紗器導軌上能夠沿針板的長度方向往復運動地被支持的導紗器基座;在導紗器基座上能夠相對于導紗器基座的移動方向往復運動地被支持、而且在比設在上述導紗器基座上的卡合部更靠移動方向外側處、設有與導紗器連行裝置的連行片能夠暫時卡合的卡合面的往復移動裝置;和使在前端具備主紗用喂紗口和添紗用喂紗口的喂紗部從導紗器基座垂下、而且以喂紗部的長度方向作為回轉軸回轉自由地支持上述喂紗口的至少一個,同時,設在上述往復移動裝置上的卡合面與上述連行片卡合移動,使上述喂紗部的喂紗口回轉變位,為了變更針板的齒口上的上述主紗用喂紗口和添紗用喂紗口的位置關系,使上述往復移動裝置的往復運動變換成設在上述喂紗部上的喂紗口的回轉運動的運動變換裝置;另一方面,上述導紗器連行裝置能夠電動控制,使得在由連行片造成的導紗器的被帶走時和/或解除時與設在上述往復移動裝置中的卡合面選擇地卡合或者非卡合。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橫機的喂紗裝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運動變換裝置由因上述往復移動裝置的移動而回轉的回轉用凸輪、和設在回轉用凸輪的下方或上方的回轉輔助凸輪構成,在由上述導紗器連行裝置造成的上述往復移動裝置的移動使上述回轉用凸輪進行預定量的回轉后,由于上述導紗器連行裝置造成的上述回轉用凸輪或者上述回轉輔助凸輪的上下方向的移動,使上述回轉輔助凸輪與上述回轉用凸輪接觸,上述回轉用凸輪進行使上述喂紗部直至反轉所剩余的回轉。
全文摘要
一種喂紗裝置,其中,導紗器(13)構成如下導紗器基座(25);在導紗器基座(25)上能夠相對于導紗器基座(25)的移動方向往復運動地被支持、而且在比設在上述導紗器基座(25)上的卡合部(80)更靠移動方向的外側處、設有與導紗器連行裝置(14)的連行片(24)能夠暫時卡合的卡合面(104)的往復移動裝置;和使在前端具備主紗用喂紗口(18)和添紗用喂紗口(20)的喂紗部(32、34)從導紗器基座(25)垂下、而且以喂紗部(32、34)的長度方向作為回轉軸回轉自由地支持至少上述喂紗口(18、20)的一個,同時設在上述往復移動裝置上的卡合面(104)與上述連行片(24)卡合移動時,使上述喂紗部(32、34)的喂紗口(18、20)回轉變位,為了變更上述主紗用喂紗口(18)和添紗用喂紗口(20)的位置關系,使上述往復移動裝置的往復運動變換成設在上述喂紗部(32、34)上的喂紗口(18、20)的回轉運動的運動變換裝置。
文檔編號D04B15/56GK1418271SQ01805734
公開日2003年5月14日 申請日期2001年2月26日 優先權日2000年2月29日
發明者生駒寭司 申請人:株式會社島精機制作所
網友(you)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